一、编辑部职能、概况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现负责《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三种全国核心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另有学校的期刊中心挂靠在我部,协助学校负责校内23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的行政业务指导工作。
编辑部现有各类人员19名,其中包括双肩挑教师(主编、副主编),固定编制人员,退休返聘,兼职人员。 在管理体制上,学报编辑部为学校直属单位,由学校主管副校长领导。编辑部主任负责部里的行政事务、刊物发行、人财物等管理和办刊的规划发展,兼管期刊中心事务。各期刊实行主编负责制,负责刊物发展和办刊业务。各刊物都设置有编辑委员会,由校内外知名学者组成,对办刊及发展进行宏观指导。
二、学报发展历史
原中山大学学报创办于1955年,是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新中国高校创办较早的学报之一。创刊初期为文理合刊,1959年起,分为文、理两个独立刊物。原《中山医科大学学报》于1980年创刊,原由卫生部主管,中山医科大学主办。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两校强强联合,组成了新的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更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创刊伊始,《中山大学学报》就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关怀。195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来函:“你校出版的《中山大学学报》,我们准备从第一期开始,给毛主席订阅两份。”
在学校历届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山大学学报》各刊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中国高校学报。
学报社会科学版目前已成为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国内所有重要的索引期刊。获得过全国“双十佳”和“三十佳”社科期刊、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等奖励、第四届广东省品牌期刊奖。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全国学报第一。
学报自然科学版除了进入国内所有的重要索引之外,2006年-2010年成为著名的美国EI索引核心期刊源。曾获得教育部和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百种重点期刊奖(4次)、首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第一、二届、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5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奖,被评为“学术影响范围最广的前30名期刊”。
学报医学科学版除了进入国内所有的重要索引之外,2007年1月进入美国CA索引核心期刊源,2007年10月进入中华首席医学网收录。自创刊以来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和广东省优秀期刊,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一、二届、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第四届广东省提名期刊奖。
城市规划属于建筑科学。这方面的中文核心有
1.岩土工程学报 2.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3. 建筑结构学报4. 岩土力学5. 土木工程学报6. 建筑结构7. 工业建筑8. 城市规划9.城市规划学刊 10. 中国给水排水11.混凝土12. 空间结构13.建筑学报 14. 给水排水15. 建筑材料学报16.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7.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18.工程地质学报 19. 世界地震工程20.暖通空调 21. 建筑技术 22.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3.工程勘察 24. 建筑科学25.中国园林26.国外城市规划(改名为:国际城市规划)2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施工技术29.规划师30.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31.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32.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33.新型建筑材料
那些都比较难发表,如果需要发国家级期刊可以联系我,《建筑设计管理》《建筑知识》都是中国建筑学会主管的杂志,另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也可以推荐,相对便宜。希望能帮助到你。
李复兴1 李贵宝2
(1.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2.中国水利学会)
水是世间万物生存的根本,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中地,更是创造文明的人类得以栖身的居所。水与城市的关系因为水的短缺和污染,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以如此重视。
一、城市的诞生与发展
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人类逐水而居,不少城市自然因水而诞生。水在城市诞生过程中,直接影响其风格和布局。水对城市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也是贯彻始终的。
在我国古代,城镇之间的往来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内河航运而发展壮大的,特别是沟通全国的大运河培育了一大批著名城镇。隋唐时期横贯东西的隋唐大运河,先后孕育了长安、洛阳、汴梁等一批著名的古都,元代以后横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则由于沟通了杭州、南京、北京等大城市的联系而使之更加繁荣,同时在运河沿线也先后形成了一大批与之息息相关的中小城市,如扬州、淮安、徐州、济宁、聊城、临清、德州、沧州、通州等。可以说,如果那时没有水、没有水运,城市如何发展、如何得以繁荣,难以想象。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更与水有着紧密的联系,古埃及的文明孕育于尼罗河,古印度文明发源于恒河,古巴比伦文明诞生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岸,而黄河文明成为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现代城市大都是在古城镇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内外许多大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多坐落在大江大河附近,如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沿岸的城市,欧洲的莱茵河经济带,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沿岸等。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城市的发展也带动了水产业、水文化的发展,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及其扩张也给城市带来了水问题:缺水、水污染。
有水使城市充满活力,缺水使城市走向衰亡。我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的河南开封朱仙镇,在北宋时地处运河转口地带水陆要冲,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盛极一时的水陆码头,而后来运河年久堵塞,水运不畅,商贸渐衰,城市也随之失去活力,成为鲜为人知的荒凉小镇。其他三镇,即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则仍借助水的活力,颇有名气。
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同样要得益于水及其文化的发展。“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所以闻名天下,正是因为有了美丽洁净的西湖。相比之下,武汉的东湖,除了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全国首批顶级4A级景区以外,似乎没有让人想到更多,于是就产生了“东湖大,西湖名”这样的评价。东湖除其文化底蕴与西湖相比较差之外,水质恶化、湖面一度被填占、资源丧失等也是困扰东湖发展的原因之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江堰市因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工程而命名和闻名世界。由此看来,一座城市的兴衰与水是息息相关的。拥有健康的水系统并且能够科学配置合理利用水,让水与城市完美地融合,城市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纵观历史,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历来就是人口经济最繁荣的地方,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就是一个典型。反之,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其人口数量和经济实力均明显不如前者。
二、我国城市水问题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治水兴水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长率,而用水总量实现了微增长,特别是近10年来,部分地区实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以占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综合用水量,保障了国民经济3倍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增长。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0%两项节能减排指标按年度全部完成。
然而,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既是现阶段我国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国将要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水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城市,由于人口高度密集和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旱涝灾害和水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城市水问题更加突出。
(一)缺水
缺水是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655个城市,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城市。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为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而建设的,这样可解决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严重缺水现状。
其实城市调水早就有之,最早的如“引滦入津(天津)”工程。水源短缺制约天津城市的建设发展,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为了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国务院于1981年9月决定兴建引滦入津输水工程,跨流域从300多千米以外引滦河水。1963年,香港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为解决香港水荒问题,中国政府拨专款兴建东深供水工程,1965年3月建成投产。随后,引水调水的工程有“引滦入唐(唐山)”、“引碧入连(大连)”、“引黄济青(青岛)”、“引黄入晋(山西太原、大同等)”、“引江济太(太湖)”、“东北的北水南调(松花江流域的部分水量调往辽河,以补充辽河中下游及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沿调水线地区部分用水)”、“甘肃引大入秦(大通河水跨流域调至秦王川地区)”等。
还有一种就是水质型缺水城市。如合肥市为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巢湖虽然水量丰沛,但水体呈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特别是西半湖水质全年大部分时间为Ⅴ类或劣Ⅴ类水,2003年合肥市城市生活用水停止从巢湖取水,不得不从上游的响洪甸、佛子岭水库调水。由此可见,对水污染问题、对节水不够重视,结果守在水边没水喝,还得舍近求远取水喝。同样,云南滇池由于水污染,不得不从滇中调水,外流域调水已成为把滇池救活的最根本的措施。
(二)水污染
目前,全国现状受水量及水质不安全影响的城镇人口有近1亿,保障城市饮水安全以及突发水污染事件的任务非常艰巨。2009年,全国重点城市共监测39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源地244个,地下水源地153个。监测结果表明,不达标水量为58.8亿吨,占27%。
城市水环境污染严重,水污染事故频发,有些污染已造成恶劣影响。如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导致哈尔滨全城停水4天。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无法正常饮用,导致了空前的无锡水资源危机,市区断水数日。可见水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水污染问题,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约。
城市面临的主要水问题可以概括为:多数城市河道断流,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河道水质恶变,藻类暴发频繁;河道断面不断缩小,各种垃圾沿岸堆积,河道阻断严重,排水功能下降,流动水域变成一团死水;河道整治硬质化,过于人工化,生态景观布局差;城市水面不足,水域受到侵占。
三、水与城市规划和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从1978年的17.90%上升到2008年的45.68%;自1978年至2007年,全国设城市总数从216个增加到655个,增长了两倍多;人口城市化率由17.92%增加到44.94%,城镇人口达6.07亿人,可见发展速度之快。各级各类城市全面发展。其中,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16个增加到286个,增长了近1.5倍,小城市人口从1331万人增长到3760.1万,增长了1.8倍;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从60个增加到232个,增长了2.8倍,人口从1876.8万增加到7410.1万,增长了2.9倍;50万至100万人口这一级别的城市,从27个增加到82个,增长了两倍多,人口从1994.7万增加到5601.5万,增长了1.8倍;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从13个增加到58个,增长了3.5倍,城市人口从2988.3万增加到14830.1万,增长了3.9倍,是增长最快的一类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对环境与生态的危害,以及水质型缺水问题也日益严重地显现出来,给城市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提升,对水量、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水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涉水管水的部门来说是新的重要的挑战。
为此,水利部门提出: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保部门提出: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依然是由建设主管部门在主导、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与水资源规划以及环境保护规划衔接协调的不够。而不论城市如何发展,总得以水为先。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城市的生存发展更是要依靠水,城市的景观美化更需要优良的水环境。
(一)城市规划应依水而行,量水而定
大多数城市都是依托良好的水源发展起来的,城市是用水户最集中、用水强度最大、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要求最高的区域,也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区域。而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很少考虑资源的承载力,没有做到以水定规模、量水发展。因此,城市规划应该以水定城,也就是说城市的规模、城市的发展都必须量水而定。同时,在规划中必须考虑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再利用。一方面城市在叫喊缺水,而另一方面城市又存在着水的大量浪费。
由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对水资源承受力的考量,华北地区水资源超采量已超过10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两条黄河的水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由于地下水超采,我国现在大概有60余个城市、地区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地下水漏斗。从东部的上海到西部的乌鲁木齐,从北方的哈尔滨到南方的海口,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存在因超采地下水而形成的地下水位下降,而有松软冲积层分布的平原、盆地、河谷中的城市尤其严重。如苏州50多年来累计的沉降大于60米,沉降区几乎覆盖苏州全市。
城市规划应将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其指导思想之一,改革和完善城市规划程序,加强城市规划与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之间的协调,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及可能采取的措施,并将其作为必要内容以一定形式反映出来。在以往工作过程中,水资源综合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约束作用不强,而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更强调它的服务性,往往是“以需定供”的规划,城市发展的主观性极大地影响了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因此,应以水资源为制约条件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确定城市发展的主导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是确定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流域综合规划和区域综合规划以及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的专业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兼顾各地区、各行业的需要”。
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在规划初期,特别强调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水资源条件对城市发展的约束限制。在论证北京适宜的人口规模时,重点论证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条件下的人口规模,由水务部门完成的《北京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建设适宜的生产生活方式研究》,为确定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控制规模提供了量化依据。同时在规划中增加了“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保护与利用”章节,提出了建设先进的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和城市建设要量水而行、总量控制、统筹配置的原则,尤其要加强对重点发展区域的水资源配置的原则。
(二)城市规划应依水而谋,量质而划
稳定的来水及其水量是城市规划的基础,而良好的水环境是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代表着城市的品位,体现着城市的特色。水环境是提升人居环境的基础。作为水乡城市,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与水密切相关,枕河而居、择水而栖是水乡市民的首选。因此,开展城市水环境规划也是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城市人居环境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水环境规划和建设要力创城市特色,营造城市新亮点,展示城市个性。要体现生态性和亲水性。山无清水不秀,城无水景不美,人类有着天生的亲水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市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向往自然。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城市水环境的景观功能,是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充分体现生态和亲水已经成为现代城市水环境建设的重点。
水环境建设必须融多项功能于一体。城市水环境的本质决定了它的多功能性,城市水环境建设要最大限度地将城市水利、城建配套、环境保护、文化布局、旅游开发诸多功能统筹布局。除了防洪、蓄水、环保、城市建设的功能外,更要赋予它景观的功能,文化的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功能。
城市的规模与布局,要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能力,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环境保护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近年来,不少城市因环境保护规划未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实施,或在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对环境保护的论述往往还只停留在各个污染点治理的描述上,从而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致使城市环境建设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人民对人居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水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安徽省安庆市在水环境建设中重点抓好“五个化”,即文化、亮化、美化、净化、绿化,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有关城市学习和借鉴。武汉市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水资源丰富,称得上“因水而居、缘水而兴、以水为荣”。他们把水资源作为关系人民群众生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从保障城市合理用水和水资源永续利用的战略高度出发,大力推动节水、水环境保护以及滨水景观建设工作,2009年3月被命名为“全国节水型城市”。武汉的汉口江滩,通过防洪工程的加强,滨水景观的营造,使之在洪水季节能够有效防洪,平日则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昔日凌乱不堪、常遭洪水侵袭的地方如今已成为武汉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从2002年开始提出了六湖连通,使水景观与城市交融,提升了城市的品质与景观。桂林市从1973年到1995年,用了20多年时间重点治污;从1996年到2005年,重点对市区湖泊进行生态修复;从2006年到现在,开始全面生态修复的建设。目前,整个桂林市城市湖泊和河流生态修复都是相互衔接和贯通的,未来的桂林将是“千峰环野立,三水抱城流”。泰州市水系规划,其中的凤凰河的整治是泰州水文化水景观治理的缩影,通过综合的整治,凤凰河不仅还原了过去一条自然生态河道,而且还充分反映了其是一条人文气息的河流。
总之,城市亲水景观在全国还有许多,它们对挖掘城市文化和水文化的内涵,提升城市整体品位,调整旅游业发展布局,塑造国际大都市形象,无不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历史意义。各大、中、小城市应结合城市自身的规模、所处的自然条件、经济能力、技术水平,因地制宜,量力而为;充分发挥水利、艺术、建筑行业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对城市水利工程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使其达到既有水文化的底蕴,又不危及城市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城市规划应有涉水部门共同参与和协调
水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城市的灵性所在。水对于城市,不仅是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而且是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把宝贵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好,是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魅力、繁荣城市经济、改善城市生活的必然选择。
实现人水和谐发展、亲水城市、滨水城市,必须多部门合作、沟通与协调。水资源应统一管理,水质水量要协调,水资源配置工作需要循序渐进。这方面黑龙江省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2009年,黑龙江省全面推进滨水城市规划建设,以水兴城富城丽城,哈尔滨市在国内城市规划建设中首次提出“以水定城”。提出滨水城市规划建设的4个要求,即:
一要抓好滨水城市水资源规划。树立生态理念,注重环境保护;树立文化理念,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树立功能理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市的多种需求;树立时尚理念,在风格上注重特色,体现大气、灵气、秀气;树立经济理念,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要抓好滨水城市水资源保护。要把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建设与实施国家江河污染治理重点项目建设和黑龙江省“三供两治”等重点民生工程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滨水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要把滨水城市防洪堤防建设与景观建设结合起来,确保堤防安全。
三要抓好滨水城市水资源开发。要注重文化、休闲、贸易、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利用;要大力推进滨水城市旅游开发,加快五大连池、镜泊湖、兴凯湖等滨水旅游区建设。
四要抓好滨水城市水资源管理。加强国家《城乡规划法》的宣传贯彻落实和执法监督检查,理顺管理体制,共同把水资源管好用好。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不能“越摊越大”,在城市建设中互相攀比,贪大求洋,劳民伤财地搞“形象工程”,城市的发展一定要适度规模,努力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清醒地认识到调水不是万能的,它只是解决水污染问题、水资源短缺的一种方式。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我们必须寻找第三种方式来解决水的问题,发展低水经济,营造节水社会;以水定城、量水定城。必须树立“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追求人与水和谐发展的理念。实现城市与水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资源利用的代际原则和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兼顾水资源的水质保障与水量保障,水资源总量的宏观控制与用水定额的微观管理,城市供水系统安全与生态系统安全,城市规模的发展需求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约束。
参考文献
[1]张忠祥,钱易.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竺士林主编.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张彤.探索城市与水和谐发展之路.北京水务,2007(6)
[4]张显峰.专家建议:城市规划应该量水而定.科技日报,2006-09-12
[5]姜文超,龙腾锐.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2003(7)
[6]毛利胜,周达,周以和.水境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7]杜悦英.专家称北京水资源问题是生态灾难 调水不能长久.中国经济时报,2010-06-10
[8]周生贤.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环境报,2010-02-01
[9]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2008.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013年,科学技术处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提升科研实力为目标,推动科研工作跨越式发展。通过全校教师、科研及科技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以优良的工作业绩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尤其是助推更名大学工作圆满完成。学校科研工作取得较大的进步:科研经费大幅提高,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取得突破,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现,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校地、校企、校所合作及服务社会成效明显。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科技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发挥了“科研兴校”功能,为建设高水平建筑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深入贯彻国家科技发展方针政策
科技处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认真学习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创新驱动,突出示范引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国家和安徽省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国家级科研平台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处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推动学科
交叉,鼓励科技创新,注重点面结合,坚持重点突破,以质取胜的原则,精心组织各种渠道科研项目的申报。
2013年,组织申报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通过积极主动地沟通与联系,全年有50多项课题批准立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 安徽省自然基金9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0项,教育厅优秀人才重点项目10项,全年科研课题立项数和批准经费数完成了计划指标。组织完成了100多项课题的结题验收和100多项课题的中期检查;组织完成了15项科技成果的鉴定和20多项科技成果申报国家、省、市级奖励。学校纵、横向科研项目到帐经费5000余万元,较上年增长30%。
学校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工作。2013年,科技处共组织申报国家、省部级及厅局级人文社科项目涵盖二十多个类别,申报总数达113项。立项数目44项,到账经费42.9万。其中,我校法政学院范海洲博士申报的一般项目“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风险研究”获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批准号:13BJY079),项目经费18万元;外语系徐春山博士申报的一般项目“汉语依存距离的计量与认知研究”获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批准号:13YJC740112),项目经费7万元。
三、适应市场需求,大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加快政产学研合作步伐,在深化与安徽省住建厅、合肥市、铜陵市、池州市、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及中建四局等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战略合作的同时,先后与
我省庐江县、岳西县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省住建厅合作的“安徽省村镇规划员”培训已进入常态化,为地方城镇化科学发展储备人才,提升我省城镇化发展质量,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认可。学校在建筑节能、建筑与地下空间结构、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城乡建设与绿色建筑技术、先进建筑材料以及水污染控制等重点领域的成果广泛应用,服务于地方经济,为推动区域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四、合理布局,构建较为合理的科研平台体系
2013年,学校紧密结合节能降耗发展战略和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对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重点科研平台投入2000余万元,发挥科研资源的集聚效应,有力的促进了学术团队建设,增强了科研综合竞争实力。
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切实提升学校创新能力,推进“高水平建筑大学”建设,学校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和《安徽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精神,联合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池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黄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组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城镇化建设、汇聚创新资源,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创新人事管理体制,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
之间的互动形成协同创新机制,“政产学研”协同,提升我省城镇化发展质量,助推我省城镇化进程。
五、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优秀科研成果产出。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年轻教师等手段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充分发挥我校的土建类人才优势、学科优势、专业优势,明晰科研发展目标,积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这些国家级重点项目的研究与成果应用,促进了安徽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效的.提升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的综合实力。
学校不断改善科研条件,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需求,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支撑,为企业解决科研、生产中的实际难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六、学报工作
《学报》是反映学校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2013年,学报编辑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团结协作,兢兢业业,以提高学报整体质量、扩大学报社会影响为目标,主动向国内、省内的著名教授、专家约稿,向重点课题的科研人员约稿。同时,优化制定出版计划,加强审稿人队伍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学报工作任务。截至2013年12月10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已出版5期(第6期的文章正在校对中,将在12月底按期出版),已出版总页数516页,已发表文章123篇。已发表文章中来自于国家和省部级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的论文45篇,其他基金资助的18篇,基金论文比达51.2%。
七、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效能。
科技处在学期期初、期中均召开了全校性的科研工作会议,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检查、落实各有关单位科研工作,提前谋划、狠抓落实,进一步推进下一阶段科研工作。2013年根据学校要求,开展了科研文件的清理、修订和完善等工作,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满足建设高水平建筑大学发展的需要。
2014年,科技处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创新驱动,突出示范引领,以“建设高水平建筑大学”为己任,进一步凝练特色,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科学研究实力,力争在节能环保、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进建筑材料材料等领域打造较强的科研团队,培养科研人才,提升我校科学研究整体实力,充分发挥“科研兴校”的职能。结合我校的实际,2014年,科技工作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1、以完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构筑科技创新体系。突出重大科研项目、高水平成果、科研基地及成果转化平台等重点,提升科学研究整体水平。
2、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形成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科技开发和科技产业协调发展的科研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加强考核评估,扶持有前景、有特色的前期科研项目,设立专职科研编制,组建科研团队,加强科研协作,实现科技项目、高层次人才培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