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贝多芬音乐鉴赏论文500字

2023-12-10 04: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贝多芬音乐鉴赏论文500字

在各领域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贝多芬议论文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经岁月的洗礼,我们走过童稚,步入青春。对于青春的我们,也开有着自己喜欢的偶像。然而,我也不例外,我也有我的偶像。

在一间幽暗的小屋里,一位头发蓬乱的老者正在谈奏着动人的乐曲。他饱经沧桑的脸上写着沉浸于音乐中的快乐。他就是—贝多芬。

双耳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何等不幸,而他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人。一次演出结束时,台下掌声一片,可他却听不见。直到一个登台献花的女孩抱住他,他才回过神来。他说过,一个乐队只能演奏出他一分钟心里所想的音乐。这不是他狂妄,而是他的内心澎湃着对音乐的向往。

贝多芬性情孤傲,勇于挑战权威。一次,他与歌德同行,迎面遇到一支贵族队伍。歌德急忙脱帽致敬,而贝多芬却不卑不亢地等着贵族们向他致敬。贝多芬对权贵的轻视更显示他人格的高贵,不禁让人叹服。贝多芬虽双耳失聪,却仍坚持创作。他为艺术而献身,把美妙的音符留在了后世。贝多芬在挫折中站了起来,以坚强的意志,创作的激情,谱写出惊人的杰作。贝多芬是一个传奇,他用心灵感受世界,用生命谱写歌曲。

贝多芬是一个巨人,是一位英雄,生活简朴,淡泊名利。他是我的偶像,他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和赞颂。贝多芬的乐曲像一股清泉,滋润了人们的心田;贝多芬的乐曲像一只战鼓,擂响了战斗的声音;贝多芬的乐曲像一把利剑,直刺邪恶的心脏。

贝多芬,我像对你说:你的精神激励着我,你的品格引领着我,你的音乐熏陶着我。你是历史长河中一朵巨大的浪花,你是人类天空中一颗夺目的明星……有人说,命运掌握在上帝手里。你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证明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用激昂的音乐诠释了大写的“人”,谱写了你辉煌的人生。

这就是我的偶像,钢琴界伟大的贝多芬。每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我总会在心里默默的想起我的偶像贝多芬,还记他的坚强,还记的他对待挫折时的从容。他的话总是会在我孤单无助的时候,为我照亮黑暗的前途。

说起贝多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喜爱音乐,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因一次意外,将右耳失去听觉,但他却从不放弃,甚至说他比以前更热爱音乐。过了一段时间,他已经完全失去听觉,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再同心不过了。

他不愿与外界接触,不愿与别人交谈,只是有时去大自然走走,用心来听大自然的声音。回到家继续专注于他的音乐,沉浸于他的音乐世界。屋子里摆放着许多东西,杂乱无章。

他很孤独,整天与音乐交流、谈心,音乐是他表达心理想法的唯一方式,但他孤独中却不失骄傲。

他沥尽心血,演奏出了一直世界名曲——《命运交响曲》。

曲子开头是雄浑激昂的、壮观的,中间缓缓低沉,甚至进入了低谷,接着又高昂起来,就像从低谷,接着又高昂起来,就像是从低谷中看到了希望,被人拉进充满希望的世界。接着旋律跌宕起伏,整颗心随着音乐一起快慢,贝多芬是用心弹得,听众是用心听的。慢慢,我仿佛感受到了贝多芬的心情……

他的眼神像谭水,深不可测,如此的神秘,似乎透漏着什么、用眼神告诉我们什么…

他坚强乐观,与命运斗争到底,不低头于不公平的命运,他孤傲,不想让别人看到他的脆弱,一直坚强着,他忧郁却坚强,严肃却善良,专注音乐、奉献于音乐…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使人不钦佩他!

贝多芬,您是我的榜样,您虽然已不在世,但您的音乐力量是无穷的,传递给我们每一个人,您用歌曲告诉我们:音乐是您不朽的灵魂!!

《贝多芬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作的传记,主要记述了贝多芬的经历与成就。

贝多芬的一生,用罗曼罗兰的的话来形容,就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早晨的平静,中午的狂风,下午的暴雨闪电!也就是指贝多芬努力学习音乐的幼年,饱受批评又日渐耳聋的中年和最后在《第九交响曲》的辉煌中结束的晚年。

《贝多芬传》这本传记不是简单地依照时间顺序来描述叙写贝多芬的一生,而是在一个看似杂乱无章的叙述下写成。文中贝多芬的爱人,挚友,甚至于歌德,都是一幕幕出场,一幕幕退去,其中衔接得天衣无缝,好像就是事情自己在发展一般。文中几乎找不到像“1800年”这样的时间状语,更让读者不被另起一章的感觉打断,从而有一个沉浸似的体验。

《贝多芬传》中有个小插曲,就是对《月光曲》来源的一个辟谣。传说这首曲子是贝多芬给一个盲人女孩即兴弹起的,实际上《月光曲》与贝多芬的其它曲子一样,都是他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这一点也突出了《贝多芬传》的真实性。

耳聋对贝多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实际上,耳聋会让人失去对乐曲的掌控。我个人也会一点钢琴,如果在听不见的情况下去弹一首简单的二个声部的.曲子,犯的错误以及表现出来的效果都无法判断,更不用说贝多芬需要创作并指挥一首宏大的多声部多乐器的交响曲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失聪,贝多芬发出了“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会让我完全屈服”的呐喊。他孤傲而坚强,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也正是这失聪,使得贝多芬更加伟大,获得了真正英雄史诗般的成就。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不会永远充满鲜花和掌声,偶尔也会有丛生的荆棘,滋生的藤蔓,令我们裹足不前,这时我们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义无反顾地迎难而上,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好好地阅读,欣赏!

一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响彻天际,是谁发出这豪言壮志?是谁使当代庸俗的小人物汗颜?是他!一个富有魅力的音乐家——贝多芬。

贝多芬的童年,就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的炫耀,使得一架琴成为他童年的唯一。十几年的奔波,迎接他的是大革命的爆发,他的心被永远占据。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疾病的摧残,爱情的破灭,数次将他推向死亡的边缘……

他昏暗的眼神,却燃烧起了熊熊烈火。他愤怒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每天的面包,丰富的才华以及对生活的渴望,成就了被坚强包裹的贝多芬。拿起手中的笔,一篇篇不朽的乐章在他的笔下悄然绽放。

以同样的目光在历史的长河中搜寻,我看到了李白。人生不如意的李白屡遭达官贵人排挤,却依旧身着一长袍,手提一壶酒,在清静之路上自在行走。在月色朦胧中,遥望滚滚长江水,道路不顺怎能使他低头?挫折摆在面前,斗酒百篇向前走,妙笔战胜了阻碍,叹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挫折来了,不怕!心中怀有一份坚定的信念,任它怎样猖狂,也紧紧扼住它的咽喉,大步向前走,成功的大门总会展现在你的眼前。

舞台上是雷鸣般的掌声,贝多芬迟钝地转过头。眼神依旧坚定,望着激动的人们,望着自己走过的漫漫长路,心中感慨万千。也许,能让人们知道一个音乐家曾为了事业、国家、人民而作出艰苦的奋斗,也就足够了……

时光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天。现在,窗外是狂风暴雨,就像贝多芬一样,危然不惧,因为,我也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一个德国著名作曲家,虽然耳聋,却顽强不息地创作了一曲又一曲的“命运交响曲”

在音乐上,可以说,耳聋这一听觉器官是不可缺少的,要是聋了,应该就不能从事音乐创作了。可耳聋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他创作的一种动力,使他与音乐之间的隔膜变得更薄,灵感越大,能全然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妙旋律。

我所崇拜的,不是贝多芬的天赋,而是他的伟大精神。要是我遇到像贝多芬类似的情况,早已不再创作,而去另处谋生。而贝多芬坚强,为了追求音乐所迸发出来的音符星点,不被困难所折服,越是抵抗困难。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贝多芬正是如此。他听不见音乐,便用嘴巴咬一根木棍,让木棍连着钢琴,去感受声音振动。他付出了多少没人知道,他收获的却是众人皆知。他那宽阔的两肩,仿佛挑起了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他那双有力的大手,仿佛挑起了众多的音乐之水。

贝多芬一生节俭,他不喜欢人们去打扰他,在一片音乐海洋之中创作,使每一滴水汇成小池、小溪、河流、大海……他诚然孤独,可是有他的“朋友”为伴。

贝多芬把大多数时间花在创作上,自己的房子无心整理,即使女佣整理好了,不到两分钟,又是一团糟。

贝多芬与音乐为伴,寂静为友,献给大家千千万万个曲子,感动了多少人的心扉,扣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使他成为了全世界人物。

我崇拜贝多芬,崇拜他的坚强,崇拜他的伟大,更崇拜他的精神。

关于贝多芬的音乐论文1000字左右

贝多芬祖籍佛兰德的德国作曲家.生于波恩,祖父及父亲均供职于科隆选帝侯.酗酒之父强逼他长时间地练习键盘乐器,望子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十一岁辍学.十三岁任宫廷乐队(指挥为内费)羽管键琴手,十四岁任宫廷第二管风琴师,十八岁任歌剧乐队的中提琴演奏员.1790年,海顿在从维也纳至伦敦的途中,宴邀贝多芬及其他宫廷音乐家.事后贝多芬获准于1792年去维也纳从海顿学习,此后终生定居维也纳.在此之前,贝多芬曾去维也纳从莫扎特学习,1787年因其母病危而中断.随海顿学习的时间亦不长,且师生不能合作,后贝多芬师从阿尔布雷希茨贝格、萨列里、申克.1795年于维也纳首次以作曲家及钢琴家身份登台,演奏《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op.9.他虽与许多贵族,如华尔斯坦伯爵、鲁道夫大公爵友情甚笃,并乐意接受个人的援助,但他反对18世纪把音乐家束缚于一个雇主手中的庇护人制度.作为维也纳的自由职业音乐家,他比莫扎特的处境顺利,但因个性关系备受痛苦.重听日益加剧,1802年,当他意识到耳聋已无法医治时,写了哀感动人的"海利根斯塔特遗嘱",打算自杀;奇怪的是这正是他创作最明朗的交响作品《D大调第二交响曲》之时.随后几年中,他对自己没有希望成为大演奏家有了自知之明,因而主要投身于创作.他同疾苦的斗争,反映在《英雄交响曲》(1804)(到那时为止是篇幅最大、感染力最强的交响曲)中.

他没有结过婚(虽然他不断地与一些富有的女生相爱),孤独感日益加重,作为他的无能的侄子卡尔的监护人,为孩子操心并没有使他的脾气好转.他举止极其粗暴,与出版商之间的关系趋于剑拔弩张.到1819年,他完全失聪.在一生的最后阶段,他创作了一些最伟大、最富于思想性的作品:最后五首弦乐四重奏,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第九交响曲和《庄严弥撒曲》.在这些作品中他超脱个人生活的痛苦而进入艺术的未来境界.虽然它们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在当时这些作品却并不被人理解.第九交响曲是瓦格纳的灵感的主要来源之一;弦乐四重奏影响了巴托克;迈克尔·蒂皮特宣称他得益自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其它作品.1826年,其侄自杀未遂后,贝多芬的健康日益严重恶化.翌年卧床不起,伦敦爱乐乐团汇来一百镑的支票,促使他提起精神写作第十交响曲,但他已不不可能再有所进展; 医生诊断致他于死命的是浮肿病.

贝多芬的创作并非一挥而就,他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满意为止.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的同情表现在《爱格蒙特》、《菲岱里奥》及《第九交响曲》等作品中;法国大革命前不可设想一位作曲家会有这样的人生观.就这方面而言,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写于1800年的《C小调钢琴协奏曲》标志着一个新世纪的黎明,显示出与古典时期的客观性截然不同的音乐态度.所作唯一歌剧《菲岱里奥》消耗精力比其它作品为多.他不是天生的歌剧作曲家(总的说来,他拒绝为维也纳每年写一部歌剧的邀请,是明智的),但他创作了歌剧的最大杰作之一.《菲岱里奥》提出了贝多芬最珍视的种种信念.一位忠贞而有胆识的妻子从西班牙压迫者手中解救自己的丈夫免于被处死;这一题材由于在德国歌唱剧的朴素背景上展开,更为激动人心.《菲岱里奥》与《魔笛》(据说这是贝多芬唯一真正欣赏的歌剧)一起成为德国歌剧剧目的基石,但其主题的普遍性超越了音乐的民族性,因此在世界各地,《菲岱里奥》增被公认为是爱情与自由的象征.

贝多芬的许多作品,特别是中期作品(如《热情奏鸣曲》)反映出他激烈狂暴的性格,往往也反映出他对现状的不满足.他反对保守,但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诚挚和乡土味的纯朴.思想的奔放不羁,使他不能容忍技巧上的限制,在作品中他可以对人声和乐器毫不怜惜,如弦乐四重奏《天赋格曲》、第九交响曲的终乐章和《庄严弥撒曲》.从另一方面来说,他的某些慢乐章有德国人称之为真挚亲切的静谧之感,揭示出作曲家的另外一面.这类音乐的最佳范例也许是《第九交响曲》和《A小调弦乐四重奏》,op.132中的慢乐章,后者是贝多芬的最伟大的、感人肺腑的感恩颂歌,是在大病初愈后写成的.
33回答者: 打破沙锅问个底 - 江湖新秀

《月光曲》赏析六年级500字作文

《月光曲》读后感
小镇上一间房子里,一个失明的女人正断断续续弹着贝多芬的曲子,街上的贝多芬听见了,就进了这间屋子,弹起了姑娘刚才弹的曲子,之后贝多芬又弹起了一首新的曲子,月亮照进屋子,蜡烛灭了,贝多芬望望月亮,弹起了这首《月光曲》。《月光曲》就是这样被贝多芬创作出来的。贝多芬真是一个音乐天才,当月亮的光照射到屋子里,结合那种清幽的感觉,创作出这样的动听的曲子。闭着眼睛,用心去听,我仿佛看见,明朗的月亮下,波涛汹涌的大海,正气势汹汹的朝我涌来,后来越来越平静越来越平静,直到海面上风平浪静,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把你吞没。
网站工作室
发表于 2011-11-14 16:17:44
读《月光曲》有感
这个星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月光曲》,里面讲述的是贝多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谱写出《月光曲》的。
在200多年前德国有一位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有一次偶然遇到了一对兄妹,妹妹是盲人,但是她对音乐很痴迷,贝多芬因此谱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月光曲》。
传说是这样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吃过晚饭他在乡间散步,忽然听到了一阵断断续续的琴声,弹得正是他的曲子,他听到了兄妹俩的谈话,他被深深的感动了。于是他就给盲姑娘弹了一遍曲子,盲姑娘猜出他就是贝多芬,很激动,于是贝多芬即兴谱写出了《月光曲》。
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不管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不管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他们都有权利去爱音乐,有权利痴迷音乐,同样有权利能创造出音乐。
网站工作室
发表于 2011-11-14 16:17:54
《月光曲》读后感
两百多年前,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的秋天,他去各地演出,来的莱茵河边的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传出来,弹得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推开了门,轻轻的走了进去,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你找谁?”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得。”一阵风把蜡烛吹没了,月光照进窗子,显得格外清忧,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的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得微云,忽然海面刮起了大风,启迪心灵华语网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的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向岸边涌来……
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眼前的画面,我深深的被打动了,贝多芬不但帮助了盲姑娘完成了她的心愿也谱成了这首著名的钢琴曲!
网站工作室
发表于 2011-11-14 16:18:02
月光曲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叫做月光曲,刚开始我想月光曲不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一首曲子吗怎么变成课文了所以我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了这篇课文。
他是先介绍说贝多芬是两百多年前的人,之后,又说传说是怎样谱成的。有一个夜晚贝多芬出去散步,突然从一个茅草屋中传出钢琴声,弹得正是他的曲子,所以贝多芬就走了进去。
之后有个姑娘说,这曲子很难弹。她又想听贝多芬弹,贝多芬就进来问她,我能给你弹一首曲子吗?那个姑娘就忙着让座。贝多芬弹了起来那两个兄妹仿佛面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高高升起的明月、大浪、大风等等,他们被所听到的乐曲所陶醉了,等他们清醒以后贝多芬早就走了,把这首弹的曲子取名《月光曲》。
发表于 2012-12-11 18:54:16
吴庆恒是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他被人们称为"海鸥老人"。之所以叫他海鸥老人,是因为每年的冬天,昆明的滇池都会迎来大批的迁徙的海鸥,这个时候,老人总会出现,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每来一次都会带一些自己买来的面包喂它们,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这群海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