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技术发展论文

2023-12-10 04: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技术发展论文

在当时李冰治水时采用“深陶滩、低围堰”就是很好的治水方法值得借鉴。利用马槎将水分流就是现在的闸门分流。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意义

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

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的治水经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当前南方水灾的防治有何现实意义?

  可以从这些方面回答:
  这些事摘要:
  都江堰工程2000多年经久不衰,富有成效的工程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都江堰历史上的三级管理体制、岁修制度、闸坝与河渠的管理修缮,保障了工程的完好性,为都江堰持续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要推进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就要努力建设人水和谐、生态友好的绿色水工程,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下是范文】
  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不仅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而且以其功能效益的持续发挥和扩大而闻名遐迩。都江堰巧夺天工的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以及三大工程之间的相依相连、三位一体的运用,使天府之国“水旱从人”“沃野千里”。“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引水、分洪、飞沙,使水资源得以持续永久的利用,造福人民;“顺天应人、以天工代人力”营造了成都平原的富饶和良好生态;“深淘滩、低作堰,排洪保灌”至今仍泽育着千万亩粮田。都江堰的建设与运用,成功跨越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开发、掠夺、和谐的各个阶段,与环境相得益彰,与自然和谐统一,与社会经济发展脉络相承。

  都江堰之所以能持续利用,我认为可归结为四个主要方面的突出建树和经验:

  1.巧夺天工的工程建设

  其一是工程布局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其二是能够持续改造,效能可不断扩大。这不仅是原有的宝瓶口、飞沙堰和鱼嘴工程,还包括近期新建的闸坝引水工程。

  2.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要求相顺应

  都江堰工程的建设与运用,是人们的需要,是自然环境的组成,人水和谐,顺天应人。

  3.完善运用功能和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都江堰建造之初以防洪、航运为主要目的,后在汉景帝时代扩大了灌溉。新中国成立后,对都江堰进行了史无前例、规模宏大的建设和改造,使之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灌面积突破67万hm2的特大型灌区。

  4.有一套较为完整而又与时俱进的管理体系

  持续而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修缮维护,较好地解决了工程老化、工程配套等新问题。

  一、都江堰是当今世界上仍在发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6年,迄今已有2260年的历史。世界上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很多,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或湮灭、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至今仍充满活力向前发展,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

  都江堰在岷江上游340kin处建堰无坝引水,集雨面积2.3万km2,多年平均来水量147亿m3。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江堰灌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末,扩大成都平原及周边高地,灌溉面积达45万hm2;60年代末~80年代初,从南、中、北三路打通龙泉山,建成黑龙潭、三岔、鲁班等大中小型水库近300座,灌溉面积扩大到57万hm2,呈现出“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图景;1986年~1993年,进行了灌区改造,使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目前已达到67万hm2,灌区规模跃居全国首位,都江堰总引水量达100亿m3,完整而庞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设施体系,已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

  二、都江堰古已有之、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工程管理体系是工程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都江堰工程之所以历2260年运用而经久不衰,富有成效的工程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官堰”与“民堰”

  都江堰在2000多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三级管理体制。省级政府部门管渠道工程,设置堰官,管理堰务,称为“官堰”。下一级政府部门按行政区划管理岷江干流的都扛堰至新津河段的金马河、灌溉排洪兼用的蒲阳河、柏条河、清白江及中游的杨柳河等,并管理支渠或分干渠,统称为地方水利工程。在各河引水的支渠以下灌溉工程,由受益群众组织自建自管,称为“民堰”。

  汉灵帝时(公元168年)设置了“都水掾”和“都水长”等水利官员,负责维修管理都江堰渠首工程。据《水经注·江水》载,三国蜀汉时,“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自蜀汉后,晋、唐、宋等朝代,渠首所在地的县令兼办渠首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局、处、站三级专业管理机构和基层管理组织。

  2.岁修

  都江堰创建初期,以及秦汉时代主要是工程建设和开发。以后各朝代逐步扩大灌区,并加强了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宋代以后,形成每年冬春枯水季节又是农闲之时的断流岁修制度,制定了“旱则引灌,涝则疏导”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和维修方法。2000多年的治水经历,总结出了流传千古的治水经验。最为著名的有李冰的治堰准则“深淘滩、低作堰”,两者相辅相成,科学地解决了引水与泄洪排沙的关键问题;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灌县知县胡圻所编治水“三字经”,以及后来的治河格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和治水八字法则“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等等,这些成功法理,至今仍然对都江堰的维护管理起着指导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工程维护上坚持了“五年一大修”和“十年一特修”的制度,保持了工程的更新和稳固。

  3.闸坝与河渠管理

  都江堰建成以后,一直用竹、木、卵石等来修缮灌溉、防洪等工程。1952年春以后,开始从渠首到灌区的干支渠进口,用钢筋混凝土陆续修建闸坝,干渠用钢闸门,支渠用木闸门并逐步改为钢闸门。又将人民渠进口拦河坝改为钢筋混凝土节制闸,将石堤堰府河与毗河分水的毗河水坝改为节制闸,将木马山进口引水工程的江安河拦河水坝改为橡胶坝等,随着引水流量不断扩大,都江堰渠首的工程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系列的维修、改建、续建,保障了工程本身的完好性,为工程的持续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灌区的扩大,都江堰灌区逐步形成了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较好地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都江堰运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工程的权属、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修缮维护的投资渠道等方面暴露出了新问题,比如,水资源配置以行政手段为主,市场作用机制不明显,水管单位只对工程统一管理,无权或无足够职能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配,缺乏对灌区主要水源的控制能力,公益性支出得不到回报,供水价格低于供水成本,虽然都江堰的运用效益大,但水管单位的财务收益小,使工程维护配套经费严重不足。

  近年来,在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指导下,四川省水利厅、都江堰管理局抓住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探索水利工程管理的新思路,发挥管理效能,注重协调和把握工程管理、效益发挥、文物保护及人文景观等方面关系,创造、继承和完善了都江堰工程管理模式,使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从都江堰持续利用看水利工程科学管理

  都江堰的“健康长寿”,并非历史的偶然遗留,而是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那么多远古的水利工程已遗迹全无?为什么那么多近代的水利工程成为病险工程,功能缺失,效益难以发挥?成都平原的人民依恋都江堰,天府之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都江堰,都江堰的工程持续发挥效益,这都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争事实。除此之外,事实还证明,都江堰的一整套随历史进步而不断调整的管理体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该说,都江堰因其简易低廉、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修缮、维护而成就了持续经久。都江堰的管理运用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典范。都江堰的成功不仅限于工程建设和运用本身,还在于对它的精心管护和不断扩大的效能,以及符合水情、工情和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人员富余、管理粗放和社会保障程度低等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这些弊端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

  为解决上述问题,迅速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水情、工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担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与保障的重要任务。今后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将通过积极推进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建设,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持续发挥。

  1.理顺水管体制,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通过改革,要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初步建立满足水利工程管理需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型水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2.继续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力争在2010年以前基本完成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3.加快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按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水管现代化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推进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4.努力建设人水和谐、生态友好的绿色水工程。

  水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大型水工程的建设,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以及人们生活和生存方式的变化。以往有的水工程建设,虽经过了前期工作“千锤百炼”的打造,但建成后仍旧是效益不高、环境影响突出、运行边际成本过大。现在看,这样一些水工程的修建,只是使既得利益者得益于一时,甚或只是得到了施工期的效益,而其后果却遗害多年,带来新的热点、难点问题,甚至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即便对这些工程进行毫不吝惜的投入、精心呵护,也难以运用长久,甚至用得越久,越是弊多利少。所以,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建设人水和谐的绿色水工程,坚决从源头杜绝不良项目的上马建设,这就需要对拟建的水工程项目进行充分论证、认真比选、精心设计;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度量和把握工程目标实现的置信区间和偏差。

  都江堰是中华民族科学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都江堰的建设和运用所体现出的深刻运管系统观,展示出的人水和谐、“天人合一”、共生共存的理念,以及人对自然尊重和自然与人融合的友好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与持续发展的永久财富。

  参考文献:

  1 敬正书主编.中国水利发展报告.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7
  2 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5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作用是什么?(最好是论文一样的)

效用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它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垒山的东侧,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扰,而北半壁又免于干旱之苦。几千年来,岷江在这里变害为利,造福农桑,将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并进而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扩建和改造都江堰,将灌溉区域扩大到1000多万亩,范围扩展到龙泉山以东,使之成为目前世界上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时,也重新规划了灌溉沟渠,用混凝土加固河岸,并兴建了多座节制闸和外江枢纽闸,还在岷江上游建设了紫坪铺等多座大型水电站控制来水。目前都江堰的运行方式与两千年前相比,已有着不小的差别。

都江堰修建的历史背景

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

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谁可以简介都江堰的水利工程的特点及原理。

一、都江堰的水利工程的特点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
二、都江堰的水利工程的原理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1、岷江鱼嘴分水工程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在古代,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由于它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鱼嘴上面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决了内江灌区冬春季枯水期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
2、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道解都江堰放水大典片段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3、宝瓶口引水工程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