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论文

2023-12-10 18: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论文

一、技巧:

1、突出德育实效。抓住“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思政课为切入点,在各学科全面铺开思政课建设,创立思政课程体系,开发具有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精品课例

2、注重身心健康:我校已将校医室升级为学生健康管理中心,进一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心理健康方面,心理测评系统、智能解压放松系统、智能多维互动积极心理训练系统、智能多维互动认知调节系统等设备已经到位,现已初步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今后将在个别学生心理干预、沙盘辅导、团体辅导及心理健康宣传等方面做大量工作。

二、案例:

根据小学课程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着眼落实学科育人任务,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学科课堂和紧随时代发展的主题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先后在数学、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等学科,进行思政课研究,开发了一批具有我校特点的系列特色思政课程,成功总结了学科融合思政教育的经验和方法。

注重学校美育,我们着眼于美育课程建设,致力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通过“文化理解”、“艺术鉴赏”和“创意表达”三类校本幸福美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引导师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扩展资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构建全面培养体系”,并要求“到2022年。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五育”并举、“全面培养体系”的明确提出,是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施方略的新发展,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发展素质教育 培育时代新人

五育并举的新时代含义,在什么方面体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方式和意义也在发生变化,对于人才的定义也有了不同方面的解答。新时代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并在教育的营业上发生了巨大改变,当今社会推行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的教育标准。

五育并举强调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处于主导地位,它要求学生要有坚定不移、正确无误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智育的主要含义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为其他各育提供基础科学依据;体育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实施其他会议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美育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有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传播美的能力,这是对于教育发展的升华;劳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积极的劳动习惯,是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手段。

国家记倡导德智体美育并举,要求全面落实高考评价体系,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兼修等品质的考察和引导。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强国之志,引导他们树立更加远大的志向,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前进。倡导学生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个有大德大爱的人。

当今的教育时代,倡导尊重个性、以人为本,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仅仅强调应试教育,更要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从而激发孩子的爱国之心。

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的具体要求是

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的具体要求是:

一、“五育并举”有策略、有抓手、有亮点,

二、“五项管理”有共识、有规范、有措施 五项管理”。

对于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我认为,“五育并举”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五个方面不能有所疏漏,应该均衡发展,互相促进。五项管理”工作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细化部署和具体策略指导,很具有操作意义。对于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这五项具体管理内容,学校分别成立组织、明确分工、制定策略、细化落实,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更加明确了任务划分和细化目标,提升了学校工作的程序性和计划性,也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拓展:“五育”并举的内涵。“五育”并举指同时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它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德育促人向善,智育教人求知,体育使人强健,美育助人识美,劳育养人劳力。各育因其独特性而承担不同的育人功能,但它们彼此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可以说五育并举具有学科内的深度性、学科间的融通性、实践中的渗透性。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

1.全面发展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依据。搞好全面发展教育,才能提高人的素质。贯彻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也只有搞好全面发展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民族素质。
2.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途径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长时期为德育、智育与体育三项内容,后来逐步加进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形成为“五育”并举的局面。很明显,这“五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基本相应的。通过全面发展“五育”就基本上可以促成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作为促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也会随之而变化、充实。
3.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
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主要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但这样分而列举之,不利于教育实际工作者去整体把握。素质教育提出之后,这个问题便得到了解决。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统一:全面发展教育有了“素质”的补充,就使其目标趋于具体,素质教育有了“全面”的规范,就使其要求更加明确。“全面”与素质的彼此补充,反映出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