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方古代和近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和理论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①、《商君书》②、《管子》③、《墨子》④等典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则加强了全面规划;宋开封城是按照五代的周世宗柴荣颁发的诏书,有规划地进行扩建的要例;北宋中叶,开封城已走向较为开放的街巷制体系,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结构形态;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使北京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最辉煌实例。
在西方,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已出现了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古代罗马建筑师马可·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的《建筑十书》⑤阐述了城市选址、环境卫生、纺机建设、公共建筑布局等方面的基本原则。中世纪社会发展缓慢,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阿尔伯蒂(A'er bo di)、安德烈亚·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斯卡摩锡(Sikamoxi)等也提出了一些反映当时商业兴盛和城市生活多样化的城市理论和城市模式。产业革命前的欧洲城市城市规划多侧重于防御功能和政治需要,封闭性强。
19世纪上半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设想,把改良住房、改进城市规划作为医治城市社会病症的措施之一。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霍华德倡导“田园城市”;1915年盖迪斯提出区域原则,倡导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的学说。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另一种建设实践:英国一些先进工业家在建设工厂的同时,建设新的工人镇。至今,城市规划仍是采取上面所说的旧城改建和新城建设两种基本形式。19世纪90年代,西欧各国已逐渐形成以公共投资改进市政建设和控制私人用地相结台的城市发展战略概念。制定城市建设法规最初的目的是维持整齐、清洁、安定的城市环境,以保障居民健康。城市建设和管理要有相应的法律体系,严格的城市建设法规可以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质量。产业革命后,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促使人们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寻求最佳模式。1922年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主张充分利用技术成就,建造高层高密度的建筑群,使城市集中发展,以求得最好的生活环境和最高的工作效率,这种思想被称为城市集中主义。美国建筑师赖特(Frank Lioyd Wrignt)提出的“广亩城市”认为城市应与周围的乡村结合在一起,平均每公顷居住2.5人,被称为城市分散主义,这两种城市模式影响甚广。从城市功能要求出发提出各种城市布局形态,如带形城市、同心圆式的环状城市、楔子状结构城市、多核心城市等;从城市中各种系统的组织出发,宏观地研究城市所在的地区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从微观上对构成城市的单元细胞进行剖析来研究城市的形态。
二、我国近现代城市规划的编制阶段、编制任务、工作内容
(一)城市规划编制层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层次,是在省(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可以编制分区规划,用以指导详细规划的编制。为了适应由计划向市场体制的转变,满足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可以概括为“两阶段、五层次”的体系:两阶段是指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和城市详细规划阶段。五层次是指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规划纲要、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三个层次和详细规划阶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两个层次。
(二)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1.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任务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包括: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发展与布局,指导区域内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2.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一般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综合评价区域和城市发展、开发建设的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确定本区域内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统筹安排区域内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一个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三、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行政体系以及调整和审批程序
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和城市规划运作(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体系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城市规划法规体系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城市规划行政和城市规划运作提供法理依据。
(一)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现代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法定职能,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与政府行政管理的其他法定职能一样,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发和相关法。
(二)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中国的城市规划行政体系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的结合。根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实行分级体制。各级城市的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市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其它城市的总体规划,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除此而外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中市管辖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中提规划,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一般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城市规划的审批
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1.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报国务院审批。
2. 省、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经国务院审查同意后,由建设部批复。
3.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有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4. 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5. 其他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中市管辖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总体规划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6. 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向上级人民政府报批城市整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带包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同意。
四、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一)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区域规划可为城市规划提供有关城市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依据。区域的经济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会促进地区的发展。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要和相配合,协同进行,在城市规划具体落实过程中,有可能需对区域规划做某些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二)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关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城市规划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计划及中期计划的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是有关生产力布局、人口、城乡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发展计划。城市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话所确定的有关内容,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速度和内容等。
(三)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为主要目标,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对土地资源及其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和控制。而城市总体规划则重于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利用。两者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
(四)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未来行动进行规范化的系统筹划,视为有效地实现预期环境目标的一种综合性手段。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属于城市规划中的专项规划范畴,是在宏观规划初步确定环境目标和策略指导下,具体指定的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措施。
(五)城市规划行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是平行的职能机构。各个机构依据法律授权或城市人民政府的指定,各有其主管的事务范畴,互不覆盖。各部门应当各司其职,互不越权。但是,城市规划与计划、土地、交通、房产、环保、环卫、防疫、文化、水利等许多方便的工作都是有密切的关系。各行政部门的工作需要相合衔接和配合。
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 论文
摘要: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 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 “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又由于城市设计自身兼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双重属性,并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定理论与方法,因此,城市设计“独立”的呼声日渐高涨。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城市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说法,在学科体系中把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并列等同; 同时,大量以“X X X城市设计”命名的工程项目及设计成果不断涌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人人心,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深人的思考和研究,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反而不利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
应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 从历史发展看,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可见,对于那一时期而言,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是同一行为的不同表述而已;即使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也与城市规划难分你我。现代城市设计论的倡导者沙里宁最初建议:“。,。…为了分析中避免引起误解,谈到城市的三维空间概念时,就避免使用‘规划’改用‘设计’这个名词……一,在不涉及到所讨论的问题时,同意接受‘规划’这个通称。”
由此可知,城市设计最初是承担了城市规划中某一领域(三维空间)或某一部分的工作,并为了把该部分工作加以强调而作的用词上的规定,目的是为了提起人们对该部分工作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分工,引起了城市空间设计的削弱,导致城市空间整体环境质量逐渐下降。人们为克服这一弊端,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概念,使城市设计工作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65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出版的《城市设计—城镇建筑》一书中也提到,今日我们不得不使用城市设计(UrbanDesign)这个词汇, (与传统的城市设计Civ-ic Design相区别—笔者注),但“城市设计概念的建立,并非要去创造一个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防止这一基本的环境问题被忽视或丢弃。”可见,城市设计概念的提出,不是为了创建一个全新的学科,而是为了唤祝人们对环谙问颗的羊汁,为了恢复城市规划本身具有却被长期忽视的塑造、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职能,从而使城市规划更好、更全面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 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投映在土地和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
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 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问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其交又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如果不进行改动,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当前很多地方都是在还没有进行规划之前,就委托进行“城市设计”,这种没有规划原则指导的“城市设计”最终也只能停留在漂亮的模型和图纸上,很难说有多少现实意义。
另外,从我国的城市规划的实践来看,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也一直是融合在一起、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可概括为: 本世纪初学欧美,50年代学前苏联,80年代以来学欧美与建构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并存(60^-70年代断层,无规划)。无论哪个时期,在规划程序上始终以总体规划设计(含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设计进行阶段划分,如果“设计”观念不在全过程体现就无法达到整体效果上的完美。而且,在我国以往的规划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注重物质形态规划、对可行性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对成果的评价也往往是认为图纸画得越漂亮,设计水平就越高;我国现行的规划教育体制仍未能突破形态规划的传统,使得学生对“形体”、“造型”的设计产生偏爱,而缺乏对理论研究的关注和热情。
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无论从实践发展,还是从对规划的认识、规划的过程以及教育体制上,在对形体方面的关注不是提得不够,而是提得过多了,这与西方国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识之士早就开始呼吁:“超越形态规划”、“少些表现、多些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的独立性,很可能是为形体规划论打起了一把保护伞,使我们又回到只注重物质形态规划的老路上去,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与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密不可分的指导城市建设的两个方面,若人为地将其分开,必然产生众多的、难以解决的矛盾。 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走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其空间景观环境塑造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城市规划应将城市设计作为自己学科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城市设计纳人统一的城市规划过程,不仅因为它们所处理的内容和对象相接近或者衔接得非常紧密而无法明确划分开来,而且还完善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整体的把握,同时也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
即使在西方,60 年代以后城市设计的发展也并不是废弃了城市规划,而恰恰是城市规划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向两个方向转移:一个是以Zoning为代表的法规文本体系的制定和执行,另一个就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城市空间环境塑造提高人们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城市设计。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设计才有可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承,共同为城市建设服务。只有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兼顾各方面的效益,使城市建设大系统达到最优化。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的大力发展,高校校园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接着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这些新出现的现状做出了改进分析。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形态,是该校师生普遍认同并坚持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它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催化剂,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功效。
(一)导向功能。校园文化能够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上来,保证学校发展方向,体现学校精神,并逐渐形成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师生共同为之努力。一般来说,学校倡导什么,鼓励什么,师生的注意力必然就会集中到什么方面。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能把学生的课上以及课下活动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二)凝聚功能。校园文化能使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更容易亲近,相互理解,并进而产生相同或相近的思维和外在行为。文化心理学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认同。校园文化就像一种精神粘合剂,它能使生活在同一个校园里的师生有着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种凝聚功能是校园精神的作用,校园精神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能推进高校日常工作、美化校园生活、和谐校园人际关系,促进教职员工把精力凝聚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从而提升学校整体工作绩效。
(三)约束功能。高校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校纪、校规、校风、校训等,是师生共同创造、认可并自觉遵守的,它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要求大家沿着其规定的目标前进,它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对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抑制,而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变。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
(一)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难度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浮起来的政策导向使得学生的家庭收入差距拉大,在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大学生中谋求一个和谐的氛围,努力缩小差异面、扩大共同点,是对高校育人观念、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的一个挑战。其次,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采用国家、社会、个人分担办学费用的方式,虽然学生家庭所承担的学费只是学生培养总费用中的一部分,但形成了事实上的合同关系,对和谐校园文化的传承产生不利影响。再次,有些高校过分注重功利主义,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价值,如果处置不当,将破坏校园的和谐氛围。最后,就业市场理想岗位的紧缺,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现实间的矛盾,加剧了学生的焦虑感,也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形成阻力。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思想转变
目前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大趋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将与国际社会全面接轨,我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转变,社会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文化的变化势必影响到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突出表现在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此外他们为了应付面临的各种挑战,拼搏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努力学习,充实自我,读书热、考研热、学术热等已经蔓延校园。但由于国际化联系的不断加强,西方思潮中的一些糟粕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意识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在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给予足够的警惕和重视。
(三)非主流文化带来的不良作风
校园是大学生们的主要活动区域,而教室和宿舍又是最为主要的两个活动地点,从这两个地点出现的某些特征可以看到一些低俗的文化现象。大学生的课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被刻划过的痕迹,乱写乱画的现象严重。课桌的整洁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看到了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宿舍里又是一番景象,宿舍装饰渐趋世俗化,宿舍语言渐趋庸俗化、宿舍“卧谈风”兴起等等。宿舍文化的污浊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宿舍的精神环境,也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风貌的形成。这些非主流的校园文化势必会影响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
(四)网络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给学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同时也夹杂着很多不良内容。网络文化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被人类文明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以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对当前校园文化进行分析不难找出网络文化的不健康因素。校园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已经日趋严重。互联网向全世界提供信息阅读的权利,一条小小的假信息,瞬息之间会使千万人真假不辨,以假乱真,而混淆视听。对大学校园威胁最大的则是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扭曲和不良文化侵蚀,这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建立。
三、校园文化的建设分析
(一)校园文化应当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文化建设是十七大报告中重要的一条。文化的建设必然关系到教育的改革,这也是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之一。教育如果不发展,文化建设便无从谈起,精神文明建设也将举步维艰,毫无疑问科技,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建设将严重受阻。教育的改革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使它逐步向高品位的方向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同时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坚持做到与时俱进。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怎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首先就是需要在我们的教育基地,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先进的文化氛围能够造就先进的人才。
(二)搞好校园文化的基础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校园的房屋建设,包括扩建新校舍,旧校舍的整治、维修,以及建设新校区等;二是校内道路的铺设和维修;三是不断添置更新图书资料、实验设备,以建设好图书馆、实验室;四是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以及校园的环境卫生工作;五是校园运动场所建设,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运动场;六是建立宣传栏、广告牌以及设置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七是保存、修复承载学校历史的标志性建筑等等。当然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决不是仅仅局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广义上说凡是涉及到学校硬件设施的都属于物质文化建设的范畴。当然高校物质文化建设不能能仅仅局限于建大楼、添设备,还应该赋予每一个建筑、每一部设备以人文气息,使其具有教育意义。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建筑和设施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便利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2)利于环保和资源节约。(3)富有文化内涵,符合审美要求。
(三)支持学生开展健康的社团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大的群众就是学生,各学生组织的工作要深入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校园文化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舞台。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把社团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应当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弘扬大学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是衡量一所高校校园文化是否形成个性和特色的主要标准和标志。大学精神对高校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价值导向、精神陶冶、规范约束、群体凝聚、社会辐射等。培育大学精神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把大学精神渗透到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为此,就要把历史凝练成的大学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赋予时代意义,在师生员工中积极倡导奋发向上的大学精神,从而感召师生员工,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总之,校园文化是一道永恒的风景,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靠全校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来构建和形成。同时,高校校园文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逐步的改善和维护,才能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独特文化,这样的文化恰如“涓涓细水,长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