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二).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扩建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43.5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这庄严雄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三) 建筑的发展不同,表现了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
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建筑价值的不同,显现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异殊。
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我们对于古代建筑,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筑的认识,多从文献资料上得到信息。历代帝王陵寝和民居皆按风水之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经营。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和谐,以趋吉避凶,招财纳福,在借山水之势力,聚落建筑座靠大山,面对平川。这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一切科学和艺术,它们的道路都被这种理念确定了命运。翻开西方的建筑史,不难发现,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雅典帕提隆神庙的外形“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43.3米的圆球;米兰大教堂的“控制线”是一个正三角形,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央拱门和“控制线”则是两个整圆。甚至于象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的自然物,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它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早在2000年前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筑十书》中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这一经典性的建筑三要素观点,被后人奉为圭臬,世代相传。17世纪初建筑师亨利·伍登提出优秀建筑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坚固、实用和欢愉。”西方人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因而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消云散”的时候,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用实物体形象演绎着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可见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上,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不同。
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2000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的大量输入,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通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中国古代建筑对于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
艺术特征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3个最基本的特征:
①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②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古代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是动员了当时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形象,从总体环境到单座房屋,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抽掉了其中一项,也就损害了整体效果。
这些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
重视环境整体经营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全都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规划的大区域规划构思。《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中国的堪舆学说起源很早,除去迷信的外衣,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秦咸阳北包北坂,中贯渭水,南抵南山,最盛时东西达到二三百里,是一个超级尺度的城市环境。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北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经营范围也都远远超过城墙以内;即使一般的府、州、县城,也将郊区包容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统一布局。重要的风景名胜,如五岳五镇、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也都把
环境经营放在首位;帝王陵区,更是着重风水地理,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是靠环境来显示其艺术的魅力
中国古代建筑造物艺术的美学特征
摘要: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原则,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
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思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
及类型,并且从建筑平面、屋顶、色彩、整体布局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特征;色彩;韵律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
艺术瑰宝,反映了人们审美方面的需求,同时,古代建筑又象
征着阶级社会的法权。中国建筑是东方最为显著的独立的工
程技术,与西方建筑比较起来,也是极其特殊的。许多建筑物
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碑,而且是艺术的大宗遗产。
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美学
门类,是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学问题的科学。古典美学家把建
筑列入艺术部类的首位,建筑和绘画、雕塑合称为三大造型艺
术。建筑艺术的特征具有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时空交汇
性、技术性。建筑使用者在实用过程中获得美感、得到享受。
人们对建筑的美学感受是全身心的,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
视角对建筑加以审美判断。中国建筑的美学特征除了呈现在
结构方面,还表现在屋顶、色彩和匀称的平面布置等方面。
1 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及类型
中国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格。
中国建筑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商周到秦汉,这一阶
段是建筑的萌芽与成长期,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魏
晋隋唐到宋朝是中国建筑逐步发展至成熟的阶段,唐代的成
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的阶段,
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分别以秦汉、隋唐、明
清时期的建筑为代表。
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
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
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等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
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有着共同的发展历程,但
在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上又有着不同之处。
2 中国古建筑的美学特征
2.1 独特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建筑与欧洲及印度、伊斯兰等古建筑不同,它主要
是木骨架结构的砖石建筑,而没有采用砖石承重墙式的结构,
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是以木构架为主要
的结构方式。这与应用物质材料和技术结构相关,结构不但
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并因其巧妙的组合而显现出独特的结
构美和装饰美,表现出建筑美的内容。尤其木结构体系,它本
身的复杂与精微是砖石结构建筑所无法比拟的,也充分体现
了中国人的智慧。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在节约材料、劳动和施
工时间方面,比石建筑优越。中国建筑发展木结构的体系,主
要原因就是在技术上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
求的局限,在设计思想上确认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是最合理和
最完善的,所以中国建筑是最节省的建筑。
2.2 建筑平面丰富的空间序列
中国的古建筑有两种不同的人工环境:一种是宅院式建
筑群,表现出理性而规整的布局;一种是与山水等自然景观相
结合的园林式建筑,它的构图是自由的。任何一种建筑形式,
布局中程序的安排都是建筑创意的核心。因此布局中程序的
安排是中国古建筑设计艺术的灵魂,由于它们控制人在建筑
群中运动时所得到的感受,景象大小强弱次序的安排就成为
了表达完美意念的重要手段,不管哪种展开方式都形成抑扬
顿挫,有前序、高潮、尾声的空间序列。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
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
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宅院式建筑群在设计
上多采取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平面形式,常采用中轴对称的
严谨构图方式,以十字轴线展开如坛庙建筑;宫殿和民居建筑
是在南北向的纵轴线上安排主要的建筑,在东西横向轴线上
安排次要的建筑。这种组合方式,扩大了建筑的实用空间,并
且大大地加强了整个建筑群体的稳固性;在审美上,创造出具
有中国本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体形象的美,显示出均衡、对称、
协调、典雅、庄重的美感。用围墙和围廊围合成封闭式的整体
空间,展现出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空间感,象征着我国古代
有条不紊的人间秩序。
园林建筑多以迂回曲折的轴线展开布局,采取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趣味盎然、返璞归真,并呈现出接近自然的模拟
状态。环境空间的构成手法灵活多变,曲径通幽,疏密得宜,
柳暗花明,令人目不暇接。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
中常采用借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布置、组织空间,创造
和扩大空间。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
借等。这些手法都是为了丰富空间美的感受,并创造出艺术
意境。正如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大中见小,小中见大,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
字也”。
2.3 飞动的屋顶
中国建筑的立面构成与西方建筑在组成上大体相似,即
上为屋顶,中为屋身,下为台基。但中国建筑的这三者并非三
位一体不可分割。有时这三者可以独立发展,自成一体,形成
新的建筑形式。单独的台基为坛,没有屋身的建筑成为亭或
榭。同时,他们在结合方式上还可以做不断重复,台基多层重
复并加栏杆,屋顶多层重复形成层层出檐,由此构成丰富的轮
廓线,取得强烈的节奏感。
程式化的建筑屋顶体现了木构架体系条件下的使用功
能、技术做法和审美形象的和谐统一。屋顶的设计,在中国建
筑中受到格外重视,以此来概括整座房屋。木结构建筑不易
增大建筑体量,而屋顶在设计上却可以发挥这一效果。同时,
屋顶又是人们视线的焦点,从远景看,它可以构成城市的天际
轮廓线,给人以优美和柔和的感觉;从近景看,它可以赋予整
个建筑一种性格特征。屋顶的特点则是出檐远,富有装饰性
的构件斗拱且屋面呈曲线,它具有保护构件的作用,取得较大
的体量和更多的变化。屋顶与坡顶、正脊和翘起飞檐的柔美
曲线,使得它成为中国建筑最突出的形式特色。白宗华认为,
中国建筑有的飞檐起到了动态的作用,具有飞动之美。《诗·
小雅·斯干》中写到:“如 思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羽军斯
飞”,这些诗句是以鸟的飞势来形容中国古代屋檐的飞动之
美。建筑物原本是静止的,而这种飞动之美,化静态为动态,
显得轻盈俏丽,翩翩欲飞,给人们以极大的美感。
2.4 色彩在建筑中的表现
中国古代建筑的用色方面极为大胆,惯用大面积的原色
———黄、红、青、绿、蓝、黑、白。在木料的表面涂上油漆,是为
了防腐的实用目的,因其色彩分配得当,所以又起到美观的艺
术效果。中国建筑色彩的分配是非常慎重的,并且在鲜明色
彩的对比与调和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檐下阴影掩映部分,
主要色彩多为“冷色”,如青蓝碧绿;柱和墙壁则以红色为主,
与檐下幽冷的冷色正相反,加强阴影部分的对比。在山青水
秀、四季长青的南方,房屋色彩受气候、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
响,多用白墙、灰瓦和黑、墨绿等颜色的梁柱,形成了与环境相
调和、秀丽淡雅的格调。
除审美外,中国古建筑在色彩上的使用还受到封建社会
中等级制度的限制。自西周“明贵贱,辨等级”以来,色彩严格
分成等级:金、黄、赤、绿、青、蓝、黑、白、灰。宫殿建筑用金、
黄、赤色;官邸用绿、青、蓝色;而民舍只能用黑、白、灰色。我
们目前一般所见到的是清代的宫殿、庙宇建筑,用黄色的琉璃
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的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再衬以
白色石台基,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更加显得富丽堂皇。
建筑上使用这样强烈鲜明的色彩而又得到如此完美的效果,
在世界建筑上是少有的。
2.5 整体布局体现的节奏和韵律美
节奏与韵律,如果抽象为艺术的形式美法则,那就是有关
时间的一种效应,这种艺术效应用在建筑上,就是把建筑作为
一种象征时间的艺术对象。它具有与音乐一样的艺术效果,
“建筑是一种冻结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是德国大诗
人歌德的名言,因为“建筑所引起的心情很接近音乐的效果”。
希腊帕特神庙殿堂全部用优良的大理石和黄金、象牙造成,不
用水泥和钉子,它的这种结合使得建筑天衣无缝,可谓尽善尽
美,在美术史上被称为“世界美术的王冠”。人们每天瞻仰这
样完美无缺的艺术品,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
成健全的人格。这种建筑有音乐一样的效果。
中国古建筑在造型艺术上所体现出来的节奏和韵律美,
给予人心的涵养与陶冶以极大的影响。中国的组群建筑在平
面布置上是用一些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相对复杂的群体结
构,房间以间为单位,若干间并连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沿基
地周边布置,共同围成庭院。形式上严格对称但也仍有变化,
在多样变化中保持统一的风貌。小至宅院,大至宫苑都有其
核心部位,越是重要的建筑,就必须有重重的院落为前奏,在
人的行进中逐层展开,主次分明,相互呼应。如音乐一样,从
正门到最后一座庭院,显示出序幕、高潮和尾声,气韵生动,韵
律和谐。叔本华在《艺术特征论》中曾这样说:“如果从平面
看,它是阁楼、廊楼、阁廊的排列,这就是音乐中的3/4拍子;
从垂直方向看,它又是台、栏、柱、望板的叠起,这很类似于音
乐节奏中的4/4拍子。”这种节奏感和韵律美称之为音乐美。
中国建筑空间的组合和音乐一样,是一个乐章接着一个乐章,
有乐律地出现,它常用不同形状、大小、敞闭的对比,阴暗和虚
实等不同,步步引入,直到景色全部呈现,达到观景高潮以后
再逐步收敛而结束,这种和谐而完美的连续性空间序列,呈现
出强烈的节奏感。
3 结语
中国建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伴随着中国源远流长的
文明。中国建筑的构思、美学价值、丰富的文化是无价之宝,
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视
线。近代以来直到今天,作为国人,在中国建筑传统的土壤
上,建筑师们应吸收、借鉴并使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刘学军.古建筑文学意境审美[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吴焕加.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你好:
中国建筑是世界上传统延续最长的建筑体系。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特别长,社会变化缓慢,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封闭,周边有大海、高山、沙漠的阻隔,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很少受到很大的外来影响。更因为中国的文化一般地高于相邻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即使某些外来因素传人中国,也会很自然地融人,而成为中国自己的东西。中国建筑自其萌芽,直到今世,一脉相承,可以说是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与历史上西欧建筑的剧烈变化大不相同。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国画、民乐等相似,有中国自己特有的传统,是延续数千年的独特体系。从都城的规划建设,到建筑的设计施工,乃至于装修装饰,都有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有着很卓越的成就。它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认真加以研究总结,还可以为当今的建设提供可贵的借鉴。
中国的古建筑可谓是数之不尽,中国古建筑多集中于坛庙建筑、宫殿建筑、园林建筑和住宅建筑,而这些建筑艺术均在北京城发展到了巅峰。北京的皇城由明代开始规划和建造,王宫占地72万平方米,房屋大小共近千幢,面积达16万平方米,1407年开始建造,1420年全部完工,只用了13年的时间,而这13年中大部分时间花在备材和各种准备工作,真正现场施工只用了五年不到的时间,尔后经过清王朝几百年的修缮和扩建,最终成为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宫殿。
宋朝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宋朝建筑的规模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建筑装饰绚丽而多彩。流行仿木构建筑形式的砖石塔和墓葬,创造了很多华丽精美的作品。建筑构件的标准化在唐代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各工种的操作方法和工料的估算都有了较严格的规定,并且出现了总结这些经验的建筑文献《营造法式》。《营造法式》是北宋政府为了管理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工程,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的,是各种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和施工的“规范”。现存宋代的建筑有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和浙江宁波保国寺等。其建筑特征是,屋顶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前代深远,重要建筑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
元朝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又一发展时期。元大都按照汉族传统都城的布局建造,是自唐长安城以来又一个规模巨大、规划完整的都城。
元代城市进一步发展了各行各业的作坊、店铺和戏台、酒楼等娱乐性建筑。从西藏到大都建造了很多藏传佛教寺院和塔,大都、新疆、云南及东南地区的一些城市陆续兴建伊斯兰教礼拜寺。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逐步影响到全国各地。中亚各族的工匠也为工艺美术带来了许多外来因素,使汉族工匠在宋、金传统上创造的宫殿、寺、塔和雕塑等表现出若干新的趋势。现存元代的建筑有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等。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明朝由于制砖手工业的发展,砖的生产大量增长,明代大部分城墙和一部分规模巨大的长城都用砖包砌,地方建筑也大量使用砖瓦。琉璃瓦的生产,无论数量或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清朝于1723年颁布了《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统一了官式建筑的模数和用料标准,简化了构造方法。民间建筑的类型与数量增多,质量也有所提高。各民族的建筑也有了发展,地方特色更加显著。皇家和私人的园林在传统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明未出现了一部总结造园经验的著作——《园冶》,并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北京明清故宫和沈阳故宫就是明清宫殿建筑群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