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粲. (2009).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 中文版的修订.心理科学,32⑸,1177-1179.李中权,张厚粲,王力,柳恒超.(2008).条件推理测验:人格测验的新思路.心理科学,7⑷,1209-1210.张厚粲,李红义. (2008).咀嚼口香糖对个体注意力功能的影响(英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5⑸,485-488.杜卫,张厚粲,朱小姝. (2007).核心自我评价概念的提出及其验证性研究.心理科学,30⑸,1057-1060.徐建平,张厚粲. (2006).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一项行为事件访谈研究.教育研究,⑴,57-61.王爱平,张厚粲. (2006).汉语句子加工中RB效应的研究.心理科学,29⑷,848-851.孙晓敏,张厚粲. (2006).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评委偏差的IRT分析.心理学报,38⑷,14-625.黎坚,张厚粲. (2006).认知操作背景下在线元认知调节能力的特征.心理学报,38⑶,342-348.骆方,张厚粲. (2006).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测验的多维性的实验研究.统计研究,⑷,6-79.徐建平,张厚粲. (2005).质性研究中编码者信度的多种方法考察.心理科学,28⑹,1430-1432.王爱平,张厚粲. (2005).汉字加工中呈现速率对重复知盲效应的影响.心理科学,28⑷,809-811.罗震雷,张厚粲,黎岳庭. (2005).从刻板印象到类属性思维.心理科学,28⑶,636-638.孙晓敏,张厚粲. (2005).表现性评价中评分者信度估计方法的比较研究——从相关法、百分比法到概化理论 . 心理科学,28⑶,646-649.关丹丹,张厚粲,李中权. (2005).差异分数的信度分析.心理科学,28⑴,161-163.张厚粲,冯伯麟,袁坤. (2004).中国中学生职业兴趣的特点与测验编制.心理学报,⑴,89-95.王爱平,张厚粲. (2004).关于RB效应加工水平的研究.心理科学,27⑹,1470-1472.关丹丹,张厚粲. (2004).信度的再认识与信度概括化研究.心理科学,27⑵,445-448.孙晓敏,张厚粲. (2004).效度概念演进及其新发展.心理科学,27⑴,234-235.李永瑞,张厚粲. (2004).女子足球运动员注意瞬脱特征的实验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7⑼,1193-1195.宋丽波,张厚粲,蔡文.(2003).应用表象训练技术提高弱智儿童表象清晰度和表象记忆实验研究.中国特殊教育,⑴,77-83.李毓秋,张厚粲,李彬,李凤玫.(2003).中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结构的研究.中国教育学刊,⑶,44-47.王爱平,张厚粲. (2002).在汉字加工中间隔效应对重复知盲效应的影响.心理科学,25⑹,645-648.吴志明,张厚粲. (2001).评价中心的构想效度和结构模型.心理学报,33⑷,372-378.李毓秋,张厚粲. (2001).关于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心理科学,24⑴,29-31.Feng,G.,Miller,K.,Shu,H.,& Zhang,H. C. (2001).Rowed to recovery: The use of phonological and orthographic information in reading Chinese and Englis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Memory and Cognition,4,1079-1100.罗照盛,张厚粲.(2001).中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4⑹,654-656.舒华,张厚粲.(2001).汉字认知过程中整体与部分关系论.应用心理学,7⑶,57-62.张亚旭,张厚粲,舒华.(2000).汉语偏正/述宾歧义短语加工初探.心理学报,⑴,13-19.许燕,张厚粲.(2000).小学生空间能力及其发展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心理科学,⑵,160-164.刘远我、张厚粲:概化理论在作文评分中的应用研究,《心理学报》,1998 年第30卷第2期,P211-P218.吴正、张厚粲:大五人格理论与人事测评中的人格结构分析,《心理科学》,1999年第22卷第3期,P209-P212。武欣、张厚粲:思维风格测验在大学生中的初步应用 《心理科学》,1999年第22卷第3期,P293-P297。刘远我、张厚粲:面试评分中的误差分析研究, 《心理科学》,1999年第22卷第5期,P447-P450。张厚粲:智力概念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现代特殊教育》,1999年第4 期。张厚粲:一次颇有启发的超越——评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 《光明日报》,1999年11月22日。Houcan Zhang:Future trends in Psychology,《哥伦比亚心理学报》1999年4月。Qicheng Jing and Houcan Zhang:China's reform and challenges for Psychology 见 Advances in Psychology Science Volume 1. Psychology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1999)张厚粲、刘远我:试论中国人才测评事业的发展,《心理学探新》,1999 年第1 期。P48-p53张厚粲:中国的心理测量学--发展、问题与展望 见迈进中的华人心理学(p389-402)陈煊之梁觉编中文大学出版社(香港)2000年张亚旭舒华张厚粲:句法歧义消解与句子理解研究综述 心理科学 2000年第一期 pp.88-91张亚旭 张厚粲 舒华:汉语偏正/述宾歧义短语加工初探 心理学报 2000年第一期 pp.13-19许燕,张厚粲:小学生空间能力及其发展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科学,2000年第二期,160-164出版图书张厚粲. (2009).心理学.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9).北京:北京出版社.张厚粲,龚耀先.(2009).心理测量学.台湾东华书局(繁体字版),浙江教育出版社(简体字版).张厚粲. (2008).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珠海:珠海市京美心理测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张厚粲. (2008).张厚粲心理学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李文玲,张厚粲. (2008).教育与心理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SPSS数据分析指导.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徐建平. (2007).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徐建平,孟祥芝.(2007).阅读障碍与阅读困难——给教师的解释.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张厚粲,孙晔,石绍华.(2006).现代英汉-汉英心理学词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张厚粲,黎坚.(2006).心理测量与评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2005).贯彻素质教育,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共同发展.温寒江,等 (主编).走进现代教育——“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课题研究十五年.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张厚粲. (2005).实用心理评估.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张厚粲. (2005).心理学.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2005). 北京: 北京出版社.Zhang,H. C. & Miao,X. C. (2005).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EOLSS-Encyclopedia of Life Support System. EOLSS Publishing Co.LLtd.,Oxford,UK.张厚粲,赵守盈.(2004).心理学.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4).北京:北京出版社.张厚粲,赵守盈.(2003).心理学.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3).北京:北京出版社.张厚粲,徐建平.(2003).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赵洪俊,张厚粲,吴瀚飞,贾科.(编). (2003).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面试教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张厚粲,许燕,寇彧.(编).(2003).心理学同步练习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2002).心理学.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2).北京:北京出版社.Li,W.,Anderson,R. C.,Nagy,W.,& Zhang,H. C. (2002). Facets of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that Contribute to Chinese Literacy. In W. Li,J. S. Gaffney,& J. L. Packard (Eds.),Chinese Children's Reading Acquisition: Theoreticl and Pedagogicaol Issues (pp. 87-106). Mas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张厚粲. (2002).心理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Zhang,H. C. (2002).China's educational reform and psychology.In Psychology at the trun of the milliennium.V.2.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张厚粲. (2001).大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awlik,K.,Zhang,H. C.,Vrignaud,P.,& Roussalov,V. (2000).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Testing.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Psychology,Chapter 20.张厚粲. (2000).1999年中国心理学在北京.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2000北京社会科学年鉴(pp. 134-140).北京:北京出版社.张厚粲. (2000).现代英汉心理学词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张厚粲. (1998).承露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98).撷珠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97).行为主义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张厚粲. (1992).考试改革与标准参照测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张厚粲. (副主编).(1990).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张厚粲. (主编).(1990).教育大词典·教育统计与测量分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张厚粲. (合编).(1988).认知方式——一个人格维度的实验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88).心理与教育统计学——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87).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 普通心理学分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张厚粲. (副主编).(1987).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张厚粲. (主编).(1986).心理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86).心理学词典.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林传鼎,张厚粲.(1986).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测验指导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林传鼎,张厚粲.(1986).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王晓平.(1985).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手册(中国城市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85).标准化考试简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厚粲. (1983).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厚粲. (1981).心理与教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
体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体育领域里各种随机现象规律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体育统计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对《体育统计学》教学的思考
摘 要 《体育统计学》属于基础应用学科,在很多体育院校中开设,此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用科学方法研究、解释体育领域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但很多学生对《体育统计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熟悉,甚至对此课程的开设必要性存在一定偏见。体育运动的发展、创新离不开《体育统计学》的理论支撑,所以有必要对其教学方法、方式进行研究。本文通过调查发现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学习建议。
关键词 体育统计学 教学
一、引言
体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体育领域里各种随机现象规律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体育领域中许多问题都需要运用统计学原理、方法来解决。体育系的大学生学习《体育统计学》有助于提高他们科学地研究或解释体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但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较少,运用统计知识的实践机会也很少,造成他们对《体育统计学》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且存在一定的偏见。所以,有必要对《体育统计学》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思考与研究,以提高体育系大学生学习《体育统计学》的积极性。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09级的全体学生,共6个班级,237人。
(二)研究方法
运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中的随机数表法随机在每个班抽取10名学生,共60名学生进行座谈,并做好访谈记录。访谈内容包括对体育统计学的学习目的及意义、学习方法、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教学的建议等。
三、大学生学习《体育统计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体育统计学》课程开设的误解
经访谈发现山西体育职业学院没有学生认为开设《体育统计学》课程非常必要,仅18%的学生认为开设此课程很有必要,82%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开设是没有必要的,认为上体育统计学课就像是在上数学课,学习计算一些统计指标,计算步骤及过程,觉得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运用不到。
(二)大学生在学习《体育统计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体育统计学》是应用性学科,属方法论范畴,重点是掌握方法,但经过与学生访谈后,发现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偏重教科书中列举的各个指标的计算过程和统计推断的计算步骤,也仅限学习书中的例题,不会灵活运用到其他类同的实际教学、训练及科研问题中。学体育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学习兴趣低落。
(三)大学生对《体育统计学》教材的看法
《体育统计学》课程在体育院校开设已有二十几年,体育统计教材多达几十本,但适合于教学的却较少。经访谈后,学生认为教材中的例题比较空,且与实际相差较远;还认为教材中统计理论知识较多,介绍的多是统计方法的推导、计算与步骤,太抽象,不是很符合体育院校学生掌握知识的特点。
四、对大学生学习《体育统计学》的建议
(一)摆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不管学什么课程首先要摆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学校开设《体育统计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领会体育统计的基本思想、概念、基本思路,并能把体育领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统计思想及方法进行定量解决,并为将来毕业论文设计或从事体育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熟悉常见的基本概念及其统计学意义
体育统计中常见的基本概念有正态分布、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标准误、误差、相关系数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重点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及统计指标的统计学意义,而不是去弄清每一个指标的计算步骤,计算过程能看明白即可不需要记忆。
(三)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统计假设有两个类型H0和HA。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样本统计量之间或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一般是存在偏差的,这种偏差存在的原因有两种: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四)熟知常用假设检验方法的适用条件
体育统计学中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正态性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不同的检验方法适用的条件是不同的,在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适用条件选择正确的统计推断方法。
(五)熟练掌握SPSS软件处理数据的过程
1.在SPSS软件中的数据输入与编辑
SPSS软件是以数据为操作对象,按统计方法要求整理数据格式,是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前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数据的输入格式要严格按照相对应的统计方法要求进行编辑,不同的统计方法数据的录入格式不同,如果数据录入错误,就不能进行统计分析,甚至统计出错误的结果。
2.在SPSS软件中的统计方法选择及处理步骤
在SPSS软件中提供了很多统计方法,大部分的统计方法在数据编辑窗“Analyze”的下拉菜单中。在保证数据录入正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在打开的窗口中导入相对应变量,并在复选框中选择想要的统计指标,再点击 “ok”,即可得到统计分析结果。
3.正确解释SPSS软件处理数据的结果
对于统计结果的分析,首先要按照假设检验思想进行分析,用小概率水平来控制,其次要联系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从统计结果去估计发生某种体育事件的原因,进而来反映实验或调查的科学性、实践性、合理性,并根据研究结果的实用性投入实践。
参考文献:
[1] 孙芝娟.正确选用体育统计方法的若干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2):49-50.
[2] 陈红梅.SPSS在体育统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百科,2005(2):54.
[3] 李健.从体育统计误用透视高校体育统计教育[J].体育科技.2009.30(1):79-81.
《体育统计学》课程改革学生需求的调查研究
摘 要: 对体育统计课程改革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调查,运用SPSS、Excel等软件对调查数据 进行了统计分析,挖掘了当前学生在《体育统计学》课程目标、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的 需要,并根据需要提出了该课程改革的建议,对《体育统计学》课程改革和改善教学质量具 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体育统计学;课程改革;学生需求
随着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及学校体育等的研究正逐步趋向于定量化、 科学化,这就要求每一位体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定量化、科学化的研究方法。作为体育院系各 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体育统计学》课程肩负着该项重任之一,因此,改革体育统计课程体系 、结构、内容就历史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总结起来,以往的对体育统计课程教学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教学形式与手段提出了进行多媒体教学实验改革[1~4];另一方面是对体育统计课程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改革[5~9],其中有的 提出了运用EXCEL软件辅助,有的提出了利用SPSS软件辅助,到底怎么改才是社会和学生所 接受的?根据课程改革的三维理论[10],课程改革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学科的发 展和学生 的发展需要。本研究就体育统计学课程改革学生的需要进行了调查研究,力求将目前该学科 学生的需求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来,为体育统计课程的改革提供实证性的参考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中学过《体育统计学》课 程的学生262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R.W.泰勒的课程理论[11]课程 问题应包含教材内容、课程目标、教 学要求、评价方案等四个维度,问卷按以上四个维度来设计,共15题。发放问卷300张,回 收率为87.4%,有效率为100%。利用SPSS对问卷量表进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Cronbach-α系 数为0.83,各维度信度在0.84~0.76之间,KMO为0.74,主因子总变异为0.78,因子载荷为0. 73,说明问卷量表信度较高,效度好。
1.2.2 数理统计方法 问卷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与Excel进行 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课程目标我们查阅了相关学校的《体育统计学》教学大纲[12~14],将体育统计课程目标归 纳为 6个分维度:1) 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2)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统计能力;3) 培养学生的统计 知识与方法;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断能力;5) 培养学生掌握资料收集的方法;6) 培养 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学生按认同的重要程度打分,最重要的为10分,最次要的为1分。学 生对这六个分维度的认同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统计能力”平均分最高为7.13分,这说明从一个侧面 反映了学生要求用现代的计算工具处理数值运算的愿望;“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平均分最 低为5.61分,说明在所有目标中,他们对这方面的能力培养要求放在其次,且标准差最大, 说明学生对其看法分歧较大;其中占百分比最高、分值也相对较高(8分)的是“培养学生 资料收集的能力”为28.0%,说明大部分学生渴求对统计资料收集方法的学习;从表1还可以 发现,选择6、7、8、9分值的人数相对较多,说明学生对各培养目标认同度都很高。
2.2 教材方面学生对《体育统计学》教材[15]重点章节的认同率见表2,“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认同率为3 3.33%;推断统计在首选中占16.48% ,次选占27.97%;样本特征数认同率为25.83%;说明这 三个章节是体育统计学的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体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应用最多的内容,特别是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学生最常用的统计方法。
教材难度:对于现在所学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统计学》教材,学生反映见图1:“ 难”的占23.8%,“一般”的占54.4%,“容易”的占21.8%,说明我们目前采用的教材难度 适中。在计算机辅助统计运算见图2:认为 “必要”采用计算机辅助统计运算的有 157人, 占总数的60.2%,没必要的有 18人,占总数的6.9%,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认同计算机辅助体育 统计教学。在采用何种辅助方面见图3:选择“计算机语言辅助”的有 93人,占总数的35.5% ,选择“具有统计功能的计算机软件”的有142人,占总数的54.2%;软件辅助选择情况见图 4,认为该用“Excel” 的有138人,占总数的52.9%,选用“SPSS软件”的有92人,占总数 的35.2%,说明学习者选择Excel软件辅助较SPSS软件辅助的多,用Excel软件辅助体育统计 运算的内容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2.3 教学方面开课时间见图5:选择在“实习前”的有103人,占总数的37.7%;选“大一”的有57人,占总 数的20.9%,说明学生对该学科的作用有强烈的用于实践的愿望,希望在实习之前和学习精 力、时间都充沛的大二开设,其原因是学生希望在实习中应用和收集素材,为以后的教学训练和毕业论文的研究打下基础;教学方法见 图6:选择“多媒体理论和事例教学相结合”方式的有73人,占总数的26.7%;选择“理论与 计算机实验结合”的有165人,占总数的60.4%,说明学生喜欢采用“理论与计算机实验结合 ”的教学方法上课的形式,愿意自己动手掌握计算机统计操作技术,希望能够亲自参与实践 研究,体验研究过程与方法,纯理论的教学是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学方式。课时数见图7:有3 7.4%的人选择“54学时”;有27.8%的人选择“36学时”;有19.4%的人选择“18学时”;有 11.0%选择“72学时”。实验教学见图8:有139人占总数的50.9%选择有“必要”采用实验教 学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统计分析数值的能力。
2.4 评价评价方式见图9:选择过程性评价的有98人,占总数的35.9%;选择终结性评价有39人,占 总数的14.3%;选择两者的结合的有117人,占总数的42.9%,说明学生喜欢多元化的考核方 式和评价方式的结合;考核方式见图10:选择“课程论文”形式的有88人,占总数的32.2 %;选择“开卷考试”的有53人,占总数的26.7%;选择“闭卷考试”的有25人,占总数的9. 2%;选择“平时成绩”的有50人,占总数的19.4%;选择“均有”的有22人,占总数的8.1% ;说明学生愿意接受多种考核形式,很认同“课程论文”的形式,较受欢迎的考查方式是“ 开卷考试”与平时成绩。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学生强烈地要求通过体育统计课程的学习能使他们的“计算机统计能力”、“收 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和推断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
根据统计学定 义“把研究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方法的学问叫统计学”[16],因此在课程体系 上应该遵 循“研究设计→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统计报告”才是体育统计课程完整的体系,这样的 体系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才能达到他们的愿望和目的。“研究数据收集”的学问由“研 究设计”模块完成,它包括“根据研究的目的怎样明确统计总体、研究的内容与指标、研究 的形式与方法、样本数量的选择与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 等;“统计报告”是将收集和 统计分析的数据用统计学的方式表达出来,是学生学习体育统计课程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综 合体现,是我们《体育统计学》课程教育的最终目标。
而现在的体育统计学课程内容主要是 “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强调“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对数据的整理与 统计分析方法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不够;对怎样在实际问题中对“数据的搜集”学生学习的 知识和方法不够;对统计分析的数据处理结果怎样来表达培养不够。因此导致体育统计与实 践问题脱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验到运用体育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操作性过程,更 无法证明体育统计课程在体育教育与训练中的价值,而往往是在他们读研或在以后的工作中 才发现体育统计课程原来那么有用,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本人认为这与现在的体 育统计学课程体系缺失不无关系。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体育统计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仍 未形 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特别是在应用体系方面更加欠缺”[17]一致。所以完善体育统 计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将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能力,是体育统计课程的最终培养目标。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有形载体,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落实课程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的 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18]。学生希望教材中增加计算机软件辅 助运算的 部分,特别是Excel软件的应用;由于Excel是Office的套件之一,任何个人和单位电脑上都 有安装,在课外也容易使用,非常普及,这些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学以致用;
另一方面 它是全中文版,较其它统计软件易学、易用、易得、易懂;所以学生喜欢Excel为统计工具 来辅助统计课程的学习,希望自己学习的知识能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因此教材改革要顺应 时代变化,符合学生实际,在内容上以实用、够用为原则,选择学生需求的统计知识和统计 技能;在教材内容的表达形式上要符合体育学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操作性强、联系学生的 生活、训练的学习内容,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表达出来,才是乐于他们接受的。
另外,学生喜 欢上机操作,希望通过上机亲自动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次学生喜欢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 媒体与事例组合教学模式,因此开设体育统计实验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发展 的需要;因此体育统计教学需要将原来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向体育实际运用、实验型转变;在 教学方面需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局面,必须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充分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 力的学习工具;
在传授学生统计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统计课程的思想、情感、态 度、价值观,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再 次,学生大都喜欢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同时学生对开卷和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比较也认同 ;课程论文的形式对考察学生利用Internet网和图书馆等途径进行资料查询、提出问题、做 出解决的方案(如何抽样、如何进行统计整理、怎样分析、得到什么样的结论等等)、解决实 际问题、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都十分有效,这与有的研究结果[19]相吻合;学生 最不喜欢的是闭卷考试,一方面统计学闭卷考试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数据运算,而这些数据运 算是完全可以用现代的计算机软件代替的,另一方面闭卷考试不能考察出学生的统计学知识 与能力。
因此体育统计课程评价需要突出考察学生运用统计知识、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这就需要体育统计学课程评价利用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目的 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4 结 论
1) 在培养目标上学生需求完善体育统计课程体系以求科学素质全面发展。2) 在教材方面学生需求增加普及计算机辅助的教学内容,特别需要Excel辅助的计算机 统计方法。3) 在教学方面需求教学内容的直观与操作性强的理论与实验结合的教学模式。4) 在课程评价方面学生需求课程评价多元化,考出统计过程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方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生活信息化、学习社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体育 统计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时代需要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育统计课 程在目标方面、学科体系、教学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仍然需要改革创新,才能满足学生发展、 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健.《体育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与实践[J].体育科技,2004,2 5(2):65-69.
[2] 彭龙辉,肖文辉.体育统计多媒体教学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
[3] 陈红梅,杨军,吴锐创.体育统计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 报,1998,18(4):115-119.
[4] 关北光,魏佐涛. 信息化与体育统计学科改革和发展方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2:94-96.
[5] 李树屏.Excel辅助《体育统计》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四川体育科学,1999,88(4 ):13-15.
[6] 沈晓强,徐金尧.Excel统计函数的组合技术在体育统计中应用[J].浙江体育科学, 2004,26(4):108-111.
[7] 张必斌,敖运忠.Excel2000中的常用数据分析工具在体育统计上的应用[J].上饶师 范学院学报,2004,24(3).
[8] 赵万龙,宋翠翠.VB开发多功能体育统计软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 23(1):67-68.
[9] 覃朝玲.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辅助“体育统计"教学的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1).
[10] 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8 -270.
[11] R.W.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22.
[12] 体育统计学教学大纲[EB/OL].2008-6-12.
[13] 体育统计学教学大纲[EB/OL].
[14] 体育统计课程教学大纲[EB/OL].2008-6-12.
[15] 丛湖平.体育统计(体育学院通用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7] 覃朝玲.计算机统计技术[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1.
[16] 魏登云.体育统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统计思想[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 00,17(4):69-72.
[18] 高校传,杨宝山,刘明才.课程目标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8-9 9.
[19] 王美春.《体育统计学》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9,22(4):76-78.
《北京师范大学》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 北京师范 30讲|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30讲|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史》35讲|北京师范大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45讲|北京师范大学《项目管理》30讲|北京师范大学《微分几何》53讲|北京师范大学《图论》60讲|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46讲|北京师范大学《税收概论》46讲|北京师范大学《审计学》34讲|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50讲|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概论》44讲|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48讲|北京师范大学《货币银行学》42讲
和你说说我们的专业课
这几个是有课本的,是以后考研的重要科目: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现代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还有统计学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些开的心理学课程:比如,生理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学校心理学。这些是没有课本,考试的时候写点论文呢就过了,不过要是遇到好的老师也会学到很多东西。
其他的就是公修课了:要学数学,英语,政治类的,计算机,也要学物理,大学语文。
其他的大约就没什么要专门学的课程了。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55元
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28元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杨治良:《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定价56.2元
心理统计与测量
张厚粲主编:《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48元
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价21.7元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定价37.6元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53元
心理学导论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55元
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28元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杨治良:《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定价56.2元
心理统计与测量
张厚粲主编:《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48元
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价21.7元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定价37.6元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53元
这是你要的,不知对你有没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