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家族企业领导行为论文

2023-12-11 17: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家族企业领导行为论文

家族企业内的群体行为有何特点?

1、没有行为标准;
2、服从某个人而非标准、制度或规范;
3、服从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不同的人;
4、以情感的孰近孰远为管理的联系纽带和责任分工的依据;
5、主人的初衷和愿望,非规范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低于一般管理水平的的管理结果;
6、家族成员之间微妙的关系取代了正常的管理秩序和游戏规则;
7、对非家族成员的排挤和提防;
8、非正式组织的利益分化加剧了帮派效应的负面作用;
9、感情互补取代了专业技术互补;
10、凌乱运作没有系统性可言。

  二、家族和泛家族规则管理有何利弊?

  利:

  1、便于灵活运作。

  2、便于凝聚人心(家族内部成员),稳定队伍。

  3、能够抗击外来打击。

  4、便于协调(人少时)。

  5、便于财务风险控制。

  6、有较高的责任心。

  7、便于决策。

  弊:

  1、不能高速发展。

  2、不能团结外来人员。

  3、很难形成专业互补。

  4、不利于企业扩张。

  5、难以形成人才梯队。

  6、不能形成标准化运作。

  7、管理的随意性导致企业在规模稍大时跨掉或无法飞跃。

  8、拍脑袋决策带来企业经营失败的最大风险。

  3、民营家族企业管理规范化程度低的原因是什么?

  1、家族式运作缺乏文件化管理,通常用口头来沟通和传达指令。

  2、家族领导人缺乏规范的意识。

  3、家族领导人缺乏制定规范和标准的能力。

  4、家族成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专业互补性较差。

  5、任人唯亲导致管理人员执行力弱,规范运作的水平低。

  6、家族成员间的现有关系排斥规范化运作。

  7、感情关系导致大量制度难以执行。

  4、如何优化本案例中企业的组织行为?

  1、家族成员一般不宜在本企业工作;

  2、非家族成员出任高级职位;

  3、非家族专业人士位居要职;

  4、让外聘管理者享有主人感;

  5、找好仲裁者。

家族式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完善

家族式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完善

所谓家族式企业,指企业资产和股份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之中,领导层的核心位置由同一家族成员出任,它的经营运作体系一般是通过血缘纽带维系。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家族式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完善论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家族式企业易于创业,但在企业做大之后守业困难,如独裁、用人唯亲、产权封闭等,这些内部控制缺陷都极大地妨碍了家族式企业的发展。家族式企业要想实现永久持续经营,就必须进行改制,调整其产权结构,改变其管理方式,建立有效的权利监督机制和用人机制。本文通过剖析家族式企业内控缺陷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家族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 家族式企业 内部控制

一、家族式企业的发展现状

所谓家族式企业,指企业资产和股份(50%以上决策权)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之中,领导层的核心位置由同一家族成员出任,它的经营运作体系一般是通过血缘纽带维系,企业内部管理带有浓厚的家庭色彩的企业或集团。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家族所有企业,许多大企业也是由家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的,美国目前大约有85%~90%的企业都是为家族所有、经营或控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组织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中小私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有近80%是家族式或泛家族式企业。私营企业的总投资超过3万亿人民币,雇佣的人数将近9000万。目前我国的家族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许多是夫妻店、父子店,也有一些已进入了大企业或中型企业的行列,其中有的还成为了上市公司,如用友软件、太太药业等,通过股票上市,其家族资产已上亿。

二、家族式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生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它是一种管理方法,是由一个会计主体的董事会、管理部门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旨在对企业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执行各种法规条例的合规性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控制环境是指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性的总体态度、意识和所采取的有关措施。控制程序是指为实现企业特定目标而设立的程序与措施。

(二)家族式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

当家族式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家族式企业的内控缺陷便逐渐显露出来,现就以下几方面阐述:

1、家族企业内控环境基础薄弱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它涵盖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和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经营观念,企业各种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业绩评价机制等。

(1)家族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有相当一部分家族企业尚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所以未能制订完善的、成文的内控制度,即使已经制订出相应内控制度的企业大多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家族企业组织结构特点是股东以自然人为主,占多数股权,这反映了其管理上的集权特征。家族企业的创立者或继承者,往往以较大的股份、较高的辈份、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家族企业中扮演着家长的角色。家长依托家族的血缘关系,将企业的决策权集中在自己手中或家族内部,从而建立了集中、稳定而强大的领导实体。股东之间、股东与关键管理人员之间存在密切的血缘及亲友关系。这就决定了家族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不明显,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不大。家族式管理特点使企业缺乏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两权分离和内部控制结构,不利于进一步的规模与实力扩展。

(3)家族企业制度不健全

一是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二是人事政策不完善。雇佣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有许多是凭关系挤入企业,而单纯在家族成员中选择人才的结果,就是选择面会变的越来越窄,可以选用的人越来越少。对职工未形成一套关于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的制度。三是企业制度不健全,没有针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订出相应的规章制度,顾此失彼现象较严重。

(4)管理者综合素质

长期的家长制管理,很可能会使领导者变得自负,总觉得自己是最能干的,而这恰恰排斥了社会上更优秀的人才的加盟。另外,基于家族关系建立起来的内部信任,会自然对没有类似关系的员工产生不信任感。因此,家族企业的劣势表现在深知自己的企业因缺乏人才而长不大,却又很难创造出获得和留住人才的环境。

(5)家族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有赖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因为企业文化是培养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一种制度约束。大多数家族企业多提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宗旨,也重视了企业文化的环境建设,但对企业文化内容以及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知之甚少。

2、家族企业内控部门责权不对称,内部控制和监督不力

企业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而我国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内部会计控制。作为承担内部控制主要部门的财会、审计部门存在严重的责权不对称现象。会计责权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手段,包括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会计责权目标的制定与分解、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操作手段等。在我国的家族式企业中存在以下问题:

(1)财务与会计合署办公。其弊端主要表现在:违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由于财会部门的主管人员既管理财务收支又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极易导致基于财务收支需要而捏造会计信息。

(2)会计人员素质。出于对家族成员的信任,让家族中的某位成员兼任会计,而不是专业的会计人员。

3、内部审计方面

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家族式企业的内部审计并没能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存在以下问题:

(1)独立性不够。

内部审计应从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进行再监督,它的地位应当是超然独立的。我国大多数家族企业内部审计实行的是单一的厂长经理模式。内部审计只是服务于家族企业负责人。这就造成内部审计既不能监督上司,也不能监督同级,因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都是在企业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其各项经营行为尤其是重大行为大多是在厂长经理的授权下进行的,是厂长经理意志的直接体现。因此内部审计无法在地位上实现超然独立,其工作范围大大受限,也很难赢得威信。

(2)重审计监督,轻服务。

家族企业内部审计却忽视了防错、防弊的职能,强调“事后监督”的多,提倡 “事前、事中监督”的少。家族企业多数审计人员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处处按领导的旨意行事,有些审计人员则由于工作不好开展而心灰意冷或充当好人,使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三、完善家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管理学家泰勒曾指出:“在引进最好的制度之后,获得成功的程度同管理人员的能力、言行一致及其职权受到的尊重成正比”。即好的环境条件是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贯彻执行的关键,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1、改变家族企业产权股权结构。

家族企业不合理的产权股权结构使得家长制的管理逐步盛行。因此要全面打破家族产权“一股独占”的封闭结构,通过吸收社会资本和产权流动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家族成员的股份要退出,中高层员工的股份比例要大幅度地增加,有条件的企业甚至可以推行大范围的员工持股计划。

2、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聘用管理人员。

其目的是最终形成以非家族成员为主的内控体系。按照公平竞争原则,能力较低的家族成员要将职位转移给优秀的社会经理人。企业家族成员如果担任企业领导职务,应该和其他员工一样,依靠自身的管理和专业能力,而非凭借特殊的血缘、亲缘关系。

3、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

实施内部控制,首先需要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公司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形成各个机构权责明晰、相互制约的关系。不但要把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使权力的过程纳入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而且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监控对象,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使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从而有效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保障所有者的利益,赋予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权,确保公司长远发展。

4、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要及时掌握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人员思想行为状况。内部业务人员、会计人员违法违纪,必然有其动机,因此管理层必须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第二,对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 的法纪政纪、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廉洁自律;加强继续教育,要特别重视对那些业务能力差的人员的基础业务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减少业务处理的技术错误。

5、重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培养和塑造更应注重内涵,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家族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性工作,培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土壤”。解决问题的办法,家族企业负责人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的价值观念的规范要求。家族企业文化重构的实质是抛弃传统家族伦理中非理性的血缘、亲缘观念,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业缘、事缘理念。要破除家族与非家族成员内外有别的价值判断标准,制定统一的奖惩措施。树立“尊重人、关心人”的观念,从物质、精神等各个角度去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要求,设计出多样化、多层次的激励措施,如参与管理、分享决策权、提供学习深造机会等,充分发挥员工潜能和积极性。

(二)会计责权控制方面

1、健全制度建设,明确会计责权。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企业一线“供产销”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最好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检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稽核、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2、采取薪金优厚与违法严惩相结合的内部激励机制。

控制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按既定目标运作的系统化机制,但是控制的过程和方式并不仅仅是约束或限制,同时也包括了协调、激励和促进。鉴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承担的社会责任较重大,而会计中的主观估计、判断、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及厉害关系者的人为干扰,又增加了会计工作的风险程度,因而,应对会计人员赋以高薪待遇,其奖金与工作质量挂钩,以促使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对主谋作弊导致会计信息虚假的会计人员,无论其出发点如何,除按有关规定处罚外,对会计人员按造成的有关损失的档次进行经济处罚,罚金由个人收入或由职业协会风险基金支付,不得列作企业费用,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三)完善内部审计

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设立由非经理人员组成并能制约经营者的内部审计机构,将其作监事会的常设机构,赋予其向董事会或外部审计机构报告的权力。内部审计是企业与股东利益的护法者,在不违反国家法纪的前提下,内部审计人员应处处以家族企业利益和投资者利益为重,努力担当好厂长经理的“法律顾问”和企业经济行为的“诊断医生”,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准,去赢得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和公众的信任。

总之,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中国的家族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改革措施,使家族式的管理在保持其高效特点的基础上,吸取规范的公司管理中有序、稳定的管理要素,实现家族企业管理中真正的效率,探索出一个合适、有效的内部控制综合框架,让中国的家族企业真正走向现代化、社会化、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吴水澎.现代企业内部控制[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郁义鸿.组织修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