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新疆棉花国际贸易论文

2023-12-11 10: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新疆棉花国际贸易论文

新疆棉花出口贸易论文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新疆棉花出口贸易论文可以用到运用产业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棉花商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影响新疆棉花进出口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以此作为稳定发展新疆棉花进出口贸易的依据。

新疆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急求一篇演讲稿,各位文学爱好者,发挥你的才智吧,谢谢,写篇吧,拜托啦

新疆能否担起中国棉花之重?

编者按:新疆在我国棉花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今年棉花市场异常波动的局面,我们不禁要问:在棉花价格的跌宕中,究竟谁人受益谁人受损?新疆棉花产业对稳定国内棉花市场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为此,记者采访了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高级分析师、万达期货公司棉花研发中心总监张闻民,力求对上述问题给予解答。
  今年,中国棉花产业经历了棉花减产、棉价高涨急跌的特殊年景。面对纺织业高速发展形成的棉花供给紧张局面,棉花界一直存在到底是“以进补缺”还是“以产补缺”的争论。新疆棉花是中国优质棉花的象征,新疆棉业在中国棉花产业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未来中国棉花产业发展战略中,新疆能否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长期坚守在新疆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高级分析师、万达期货公司棉花研发中心总监张闻民。
  张闻民认为,2010棉花年度国际国内市场棉花价格的持续高涨使新疆棉花产业及棉农成为最大的区域受益者,棉花产业取得了历史最好的经营效益。2010年新疆棉花产量为260万吨,占全国630万吨的40%和世界2510万吨的11%;棉花收入占新疆农民人均收入的60%;按照平均每吨26000~30000元的价格测算,新疆棉花直接产值达600亿元~700亿元,创历史纪录;新疆棉农综合收益同比可增长50%~80%,但这必须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来实现。
  张闻民说,2010~2015年期间,中国将是棉花净进口国,须大量进口棉花补充消费缺口。他为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按棉花产供销存用平衡倒算预测,2011~2015年中国棉花年产量为700万~900万吨,随着国内消费及纺织品出口的逐年增长,年均棉花供求缺口为400万~500万吨。因此,国家必须重视棉花产业的安全问题。
  面对“以产补缺”还是“以进补缺”的问题,他认为还是以棉花产销自我平衡较为主动,因此新疆必须成为全国棉花重点发展区域,以弥补逐年增长的棉花供求缺口。新疆棉花平均亩产128公斤,兵团更高达150公斤,大大高于全国平均亩产87公斤的水平。在全国大部分棉花主产区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植棉比较效益低于其他农产品的情况下,弥补棉花供需缺口的任务将主要由新疆承担。
  多年从事棉花期货研究的张闻民对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他介绍说,新疆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优质的手摘细绒棉、长绒棉、中长绒棉、彩色棉、生态棉的产地之一。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发展,新疆棉花产业已经成为新疆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新疆发展棉花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新疆土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在仅有的1亿多亩耕地中,棉花种植面积为2406万亩。新疆棉花产业现已拥有数百亿元的固定及流动资产,已建成地方和兵团三级棉花生产、科研、经营产业体系。近年来,新疆优质棉花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高密度膜下滴灌精准种植等技术的推广,给新疆棉花产业带来了一场革命。
  据了解,2009~2010年度新疆参加国家棉检体改的轧花厂有593家,公检仪器化大包棉246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0%和71%。张闻民乐观地预测:2010年以后,新疆公检仪器化大包棉的数量会保持在230万吨以上,比例超过95%,为参与棉花期货经营提供了充足的优质货源。2011~2015年,新疆每年可实现棉花产量260万~300万吨,直接产值600亿~700亿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将组织实施的国家及新疆棉花产业长期发展纲要中,建立国家级棉花产业整体统筹体系,建立国家及新疆地方级储备棉、进口棉的棉花资源基地和自主经营渠道,缓解新疆棉的运输难问题等条条重任历历在目。这些工作能否有效落实是发挥新疆棉作用的关键。“十二五”期间新疆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并联合内地棉花物流公司和大中型纺织企业,将新疆棉的经营业务向江苏、山东、河南等省的棉花交易市场辐射,形成新疆棉在鲁、苏、浙、沪、粤、川等棉花主销省市的仓储、运输、销售网络。此外,开展棉花现货、期货、撮合的综合经营,也将推动新疆棉花产业高效稳定发展。

谁能帮分析下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商品的结构

新疆是我国沿边开放战略对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和东西欧的重要通道。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进展,新疆已形成“沿边依桥、外引内联、东进西出、逐步向西倾斜”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以来,外贸发展极为迅速。2008年新疆有望完成进出口额200亿美元,2009年将达到240亿美元。2007年新疆外贸总额达到137亿美元,位列全国第15位,增长50.7%,增幅全国第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15亿美元,进口额22亿美元,增长12.7%。新疆占我国与中亚贸易总额的76%,中亚占新疆进出口总额的82%。新疆在中亚的贸易地位也不断上升,对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俄罗斯西西伯利亚、以及外高加索地区的辐射作用也逐步增强。第二欧亚大陆桥建设和中哈输油管道的开通,使新疆成为亚欧腹地的交通枢纽,能源和资源合作的大通道和加工区。东部地区乃至全中国是新疆参与中亚次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坚强后盾。新疆进口的能源和矿产品主为满足内陆需求,出口的矿产品大多来自内地,2007年出口品中81.7亿美元来自中东部地区,占新疆出口额的71%。

  新疆占我国与中亚五国贸易的60%。2008年1-7月,新疆与中亚贸易占我国与中亚贸易的61.3%。其中,占我国对吉尔吉斯贸易的90.4%、占对塔吉克贸易的76.9%、占对哈萨克贸易的53.9%、占对乌孜别克贸易的28.2%、占对土库曼贸易的9.6%。

  新疆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十分广阔,就其潜力来看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矿产资源开发。主要为能源、金属和非金属类矿产的勘探、开采及综合加工。能源主要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矿产,金属主要指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贵金属,非金属类主要包括化工原料非金属矿、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等。二是制造业。主要是机械电子、建材、轻纺、民用品、食品等。三是农业,主要是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及畜禽良种引进与选育、品种与种子审定、良种繁育与推广、械化规模机种植、养殖等。四是服务业。主要涉及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医药卫生、旅游、科技教育等。五是高新技术,主要为俄语系统的软件开发、信息自动化控制、电信服务、生物技术等领域。

  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特点

  2008年9月第17届乌洽会成交合同的商品结构有明显变化,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稳步增长。中亚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及居民购买力的增强,消费品进口需求的旺盛和市场消费的结构升级,对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期坦的成交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对这四个国家的成交额占”乌洽会”全部成交额的七成以上。其中,对哈萨克斯坦成交额为190821.9万美元,增长55.8%,占本届乌洽会对外经济贸易成交总额的54%。俄罗斯31912万美元,增长52.2%;塔吉克斯坦24008.2万美元,增长46倍;乌兹别克斯坦18090万美元,增长93.8%。

  从本届乌洽会进出口商品构成来看,各类建材、工程机械等附加值高的出口产品所占比例很高,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比例逐步提高,进口订货仍以资源性商品为主,新疆传统大宗进出口商品成交仍很活,如各式服装、鞋靴、PVC管材、日用百货,电产品占出口成交总额的比重依然很高,各种工程机械、各种车辆出口订货强劲。进口订货仍以资源性商品为主,其中,铜材、棉花、铁矿砂、铅矿砂、化肥、各类钢材、硫磺、重油,加工机械等9类商品占本届乌洽会进口订货总额的九成以上。

  构建大外经贸格局。2008年年初新疆外贸确定了“构建大外经贸格局,打造开放型经济服务平台”的战略目标和“贸易先行,产业联动”的发展思路。新疆与中亚五国在贸易方面有着明确的互补关系,能源、资源上的差异及需求,是开展经贸合作的动力与潜力。中亚五国有着丰富的能源和农产品,而所需的资本和消费品则严重短缺。独特的地缘和资源优势使新疆成为中亚五国的最佳贸易伙伴。新疆拥有17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目前与周边国家共开通双边出入境货物运输线路54条。其中,中哈间开通直达货物运输线路35条,未来几年将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二类口岸为依托,辐射中亚的国际物流网络。

  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地产出口商品加工水平低、量大价低。主要出口番茄酱、氢氧化锂、铝锭、木制家具、特种变压器。除家具外,产品作为工业原料出口,附加值低,抗击国际风险的能力弱。应利用新疆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联合东部发达省市建设出口加工区,提高国际竞争力,开发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产品。新疆的优势产业主要是棉花、甜菜、粮食、红色和绿色植物为主的种植业、畜牧业以及毛纺织品和皮革加工业,近年来轻工业发展较快,但对外竞争力较弱,需要大力培植龙头企业。

  针对经贸合作中存的“三低一小”(起点低、水平低、效益低、规模小)和“两少一多”(大客户少、拳头产品少、短期行为多)的问题,应大力培育外向型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及时调整外贸结构:在外贸商品结构方面,初级产品外贸竞争力下降,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有待提升;在工业制成品内部的结构里,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力较强,资本密集型产品竞争力较弱;在外贸市场结构方面,市场较为集中在中亚,应继续向西亚、向南亚拓展;外贸方式结构方面,新建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为辅,要提高加工贸易额占外贸额的比重。要优化新疆外贸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新疆招商引资的力度和质量、实现外贸市场多元化与促进和引导加工业发展。金融安全方面要推行人民币周边化政策。要大力加强政府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协调,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努力赢得对方支持跨国经济合作区中建设,推动对外投资和加工贸易,政府是企业“走出去”开拓中亚市场的主导力量。

  总之,新疆是我国与中亚国家战略合作的平台,新疆-中亚区域合作的双赢和多赢效应,有利于我国西部的安全和稳定,对于提高新疆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新疆棉花的历史,新疆棉花的重要性

最近,网上关于新疆棉花的新闻比较多,HM抵制新疆棉花事件相信大家都知道,每一位中国人对于这种无耻的行为都是很痛恨的。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大部分的棉花产量都来自新疆,新疆棉花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很多朋友对新疆棉花的历史以及重要的意义是不了解的。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新疆棉花的历史,新疆棉花的重要性。

新疆棉花的历史是这样的:根据考古学的一些证据来看,新疆开始种植棉花至少是在汉晋时期,从一些新疆出土的种类繁多的棉纺制品来看,古代新疆的棉花产量和质量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而且都是在热量条件好、生长周期比较长、宜棉程度很高的东疆和南疆发展起来的。

新疆棉花的重要性有这些:

新疆棉花是新疆的支柱产业,要想发展新疆的经济,扩大棉花产业是必要的,再加上新疆地广人稀,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棉花,产量大幅度提升没有问题,对新疆当地扶贫就业很有帮助,能有效的改善新疆的经济情况,摆脱贫穷落后。

新疆棉花也是中国纺织业的核心,中国作为棉花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会遭遇不友好国家“断供”的风险,保障新疆棉花的产量,就是保障国内棉花需求,这样不会过度依赖进口,也能让世界棉花市场稳定。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