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教育硕士论文研究思路

2023-12-12 00: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教育硕士论文研究思路

写作思路:可以写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教学活动要多样化,具有科研性;教学形式要带有更多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意识、进行实践活动方法,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等等

正文: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s the rapid replacement of the old and new thing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things. As far as higher education is concerned, it also needs to constantly update and add new contents. College teaching content is also closely following the pulse of the times, is a microco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knowledge, so it has a certain frontier of the times.

教学内容要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新旧事物的快速更替,新事物不断涌现。就高等教育而言,同样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增添新的内容。高校教学内容也是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是现代知识发展的一个缩影,因而具有一定的时代前沿性。

Teach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diversified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riente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or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mployment preparation. Only by combining teaching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changing the single teaching 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ing teaching activities have a certain scientific research nature, can the teaching quality be improved.

教学活动要多样化,具有科研性,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进行科研和就业准备的。只有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改变高校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科研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The teaching form should be more practical, emphas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an open process. It is a process of mutual cooperation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the unity of cognition and practice, and the mutual promo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t is also a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教学形式要带有更多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过程是开放的过程,是课内与课外相互配合,认识和实践相互统一,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的过程,是教学、研究和实践一体化整体推进的过程。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only impart systemat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skills and skills, 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ransform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carrying out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engaging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技能与技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意识、进行实践活动方法,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

硕士论文中研究方法怎么写 介绍3种简单的方法

1、哲学方法论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主义方法论;以事实为出发点,从历史中实践中总结经验;遵循比较研究方法论;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以论为史的原则;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定位理论的基本思路。

2、原则方法论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证研究;质的研究;方法的选择基于研究的需要;坚持思辩研究、质的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统一。

3、学科方法论

教育、管理、组织、社会、自然等多学科视角;社会与经济学视角;从制度层面切入的视角;跨学科研究视角;领域与学科立体交叉的多学科方法论;根据设计研究路径与方法,注重多种路径与方法的综合运用;从历史的视角;从价值学、心理学、复杂科学等多学科视角;多学科、多元的研究视角;从价值论的角度,采用高等教育学、管理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系统论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方法论;多学科、多元的研究视角;模型分析方法论;多学科方法论;文化学的研究视角和个案分析的的实证研究范式;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取向;院校研究视角;现象学视角。

硕士论文的写作手法

硕士论文的写作手法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授予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硕士论文的写作有什么手法及问题呢?

由于大多采用在职学习、远程学习等方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很多课程往往通过互联网或“压缩饼干”式的在短期内面授完成,课程学习的内容和时间都不够充分。这样,毕业论文几乎成了衡量其培养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而方法又是他们接受规范学术训练的重要科目,也是其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与技术。但是,在近几年评阅、指导和答辩大量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困扰教育硕士最多的问题是方法问题,送审论文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方法。那么,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创作中在方法意识方面表现出哪些问题? 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方法意识、增强他们的方法运用能力? 本文试图结合自身教学和论文指导过程,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一、硕士毕业论文创作方法

结合实际指导经验,笔者认为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方法意识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论文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知识、技能等基本素养。所以,本文把针对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方法意识落脚在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两个方面。

( 一) 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语境中,方法通常指的就是“研究方法”,它是研究问题的一般准则与程序。按照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1) 方法论,它是处于哲学层次指导开展研究的一般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原则等; ( 2) 研究方式,它是指贯穿于研究整个过程的基本程序与操作方式,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类型; ( 3) 具体方法与技术,它是指在研究的某一阶段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工具和手段,如问卷法、相关分析等[1]( P24 - 28) 。方法论、研究方法、具体方法与技术构成了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本文主要采用这种三层次框架来讨论教育硕士在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

( 二) 写作方法。具体来说,写作方法就是毕业论文写作中思考问题与表达思想的基本逻辑、基本规范。由于缺少长时间、集中式的学术研究训练,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在写作方法上表现出很多“硬伤”,甚至比研究方法运用不科学、不恰当更值得关注。

二、硕士毕业论文问题表现

针对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两方面的基本素养,目前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表现出以下问题:

( 一) 方法意识整体比较淡薄。这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基本的方法知识和论文写作规范。在研究方法方面,有的论文基本没有研究方法,或缺少研究方法的介绍或方法如何应用的交代,整个文章更像一篇工作总结或感性散文,难见逻辑性的理论分析和规范化论证; 有的论文不清楚其理论基础,存在同时引用两个相互矛盾的方法论,或者研究设计及具体方法应用严重错误等问题。在写作方法方面,很多论文缺乏基本的规范性。如有的学生基本不清楚如何综述文献或综述政策,直接抄袭其他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或在网上复制政策文本大有人在,“挖到篮子里就是菜”; 有的文后附录的调查问卷与正文对问卷的分析风马牛不相及,可以判定两部分内容几乎是从不同文章抄袭而来的; 更有甚者,有的连论文的后记都懒得认真去写,他们除简单修改后记里面的人名外,其他内容几乎完全抄袭。严重的抄袭导致一些论文连续两次都无法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检测。此外,一些论文在资料引用方面也存在方法规范的问题。如有的论文在讨论“概念界定”时,往往直接拷贝互联网站的“百度百科”或“维基百科”上的解释,而基本不去查阅工具书或教科书,查阅后也是直接照搬上去,而不进行基本的概念分析; 有的论文对“客观材料极度断章取义或为了自己一家之言而百般曲解文本”[2]( P4) ,缺乏阐释文献的基本能力……可以说,整体方法意识的淡薄不仅体现出一些学生基本研究和写作能力的欠缺,更显示出其起码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学术道德规范的不端正。

(二) 研究方法单一或研究方法成为摆设。一些论文的研究方法非常单一,如只包括文献法。我们知道,检索和引用文献是任何研究的起点和必经环节,所以在论文研究与写作的时候必须思考: 使用单一的文献法能否够用? 或者能否凸显论文在方法应用上的创新性与独特性? 很显然是不能的。恰恰相反,由于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大多应注重对教育实践的研究和典型教育教学实验的研究,相对于纯理论思辨型论文来说,应用的方法应该更加丰富。不过,有的论文在导论或引言中虽然交代其应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但多数方法的应用成果在正文中却没有反映,结果导论中所交代的方法往往成为了一个空壳。例如,有的论文提到了问卷调查法,但是在正文中基本没有反映调查的数据,或者只是在正文中简单介绍了如何抽样、如何发放问卷、样本如何分布等,但多数关键题目的调查数据却没有反映出来; 有的论文在后面也没有附上调查问卷,使问卷调查法的应用很不充分。现在,许多教育硕士毕业论文从可行性出发,还喜欢以工作或实习单位为案例采用个案法进行研究。但是通看整个论文,不少对个案的背景、个案与理论基础的关系、个案的典型性、个案的代表性与推广价值等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证,这样使得个案研究往往成为其对单位的一个简单经验总结,缺少研究品位。

( 三) 研究方法应用不科学、不充分、不恰当。教育硕士毕业论文中,研究方法应用不科学、不充分、不恰当的情形是最为普遍的。翻阅一些论文,有时常可以看到对不同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技术的张冠李戴。例如,在方法论上,有的导言交代了以“现象学”方法论为指导,但在正文中却主要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事实上,质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和量化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是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现象学主要为质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而问卷法主要应用于量化研究。因此,把现象学应用于指导问卷调查,是混淆了不同方法论对相应研究技术的指导范围。在研究方式上,有的论文把规范研究直接等同于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的研究。其实,规范研究( normative research)是与实证研究( positive research) 相对应的,前者更多是做价值判断或价值评价,后者则是做事实描述和解释,所以问卷、访谈等方法更多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而在具体研究技术或手段方面,不充分、不恰当的情形更是常见。如果翻开一篇使用问卷调查法的论文,你很难看到论文对问卷编制维度、编制结构的深入思考和论证; 对于应用某种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也很难看到哪怕是按照最简单的“前测—后测”模式设计的一个完整实验方案; 在呈现的统计数据中,一些论文也通常把不同的置信水平搞错,例如把“p < 0. 5”的统计结果打上“**”、把“p< 0. 1”的结果打上“***”等,在这种基础上,一些结论的得出往往具有随意推导、牵强附会的特点,经不起深入推敲。

( 四) 写作方法不符合学术研究范式。“范式”( paradigm) 一词最早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解释科学发展进程时提出[3]( P9) 。从研究角度看,“范式”就是某一个历史时期被大部分学术共同体所广泛承认的模型、模式、过程或标准等。毕业论文的写作其实是一项严肃的学术研究过程,在这样的范式下更强调学理性,即在论文写作中应体现学术共同体所公认的一套概念体系、研究假设、研究逻辑和话语规则。但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对较为薄弱。例如,有的论文几乎就是一篇政策报告或领导讲话,“口号性表达”和“上纲上线”的论述非常普遍,常常可以看到他们把一个非常微观的课程教学问题与攸关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竞争力联系起来,而且后者论述往往占了很大部分; 有的个案研究就是学校情况的简单介绍和经验总结,或者是一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该承认,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更强调从实践选题、从问题出发开始研究,但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不是领导讲话,学理性要求它应是一种专业研究、是一种创造性反映[4]( P12) 。所以,学理研究应当与实践保持一定距离。保持距离不是说不关注现实,而是要用专业的学术语言提炼和表达现实问题,保持一种学理性的、客观的、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分析,从而体现从学术角度观察和解释教育问题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思维习惯。例如“文不对题”、“题不对文”的情形很普遍。而在论文表达的基本逻辑思路方面,类似以下问题: 章节如何安排才能一以贯之地体现中心脉络,论述如何组织才能紧扣主题,内容如何分类才能尽量做到周延、互斥和富有层次,有关段落为什么要放在这里而不是搁在其他章节,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么说,等等,在许多论文中都欠深入思考。有的论文完成后,仍基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写、想写什么和写了哪些内容,单纯凑字数的痕迹很重。写作逻辑思路的不清晰,最后导致论文章节论述交叉重复、结构混乱的情形并不少见,更别谈如何应用思维和写作技巧凸显论文亮点了。

三、硕士毕业论文创作中方法意识的培养

目前,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规模每年成倍增长,而且也形成了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全日制教育硕士、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免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培养模式。不同的培养模式尽管在入学资格、学制、招生方式和授予证书等方面有所差别,但是都非常注重这种专业学位教育的应用性、职业性等特点。这种取向体现在毕业论文上,普遍认为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体现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育硕士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过,毕业论文如果单纯追求与职业实践的紧密联系,忽略硕士阶段培养研究生基本研究能力和研究规范的目标,就会大大降低培养质量和规格。考虑到国际上一些高校在本科生刚入学时就对其进行学术道德、规范以及方法的`教育,笔者认为,在当前教育硕士规模大幅增长和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关注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方法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其质量保证,而且对其他类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教育硕士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的基本素养或技能呢? 结合课堂教学和论文指导实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 一) 明确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的基本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本科师范教育的大部分课程以理论性课程为主,而且对师范生的培养普遍强调“三笔字”、课堂教学技能而忽略了研究方法,因而导致本科师范生在四年学习期间其实并没有接受到严格、规范的学术科研训练。在职攻读的教育硕士生多为中小学教师,平时工作又比较繁忙、琐碎,公务、家务缠身,因而很难拥有静下心来使用严谨方法思考教研问题的机会。因此,当他们继续攻读或重回高校攻读教育硕士时,一些课程如“教育研究方法”又几乎集中在很短时间里完成。“先天体质不好,后天缺乏营养”,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教育硕士在方法意识方面比较淡薄、论文写作中正确合理应用方法比较困难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对教育硕士生来说,在论文开题之前,为他们提供一项课题、一篇论文规范的研究过程和翔实的研究方法却又只能通过类似“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来进行。所以,笔者认为,对教育硕士生的很多课程不能继续偏重理论,或者采用理论讨论的方式教学,特别是针对研究方法类的课程; 同样,由于适逢假期或通过远程学习,时间有限,也很难像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那样采用课前大量查阅文献、课堂进行专题讲授、课后完成大量作业的方式进行教学; 或者在课堂上主张教育硕士生广泛阅读英文教材( 哪怕是英语学科教学方向) 。如果这样安排,事实证明不符合教育硕士生的实际,因为多数教育硕士生实际上没有课题研究的经验,对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尚不完整系统。

针对教育硕士生的研究方法类课程应当坚持理论够用、突出操作等工具价值,重点落在讲清教育研究和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及基本过程,讲清主要研究方法的每一步具体应用上。比如在选题方面,应重点探讨如何才能在实践中发现一个好问题,如何提炼问题,如何拟定题目; 在开题报告撰写上,要对如何进行问题提出、如何进行概念分析、如何做文献综述、如何进行研究设计以及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安排段落文字乃至用词造句等关涉开题报告的每一个小步骤、小问题,都应当详细讨论清楚; 在问卷调查方面,应对大到如何设计问卷结构,小到如何设计问题题干、答案,如何分析问卷、解释问卷结果等每一个细节都要做非常详细的分析等。总的来说,对教育硕士生,“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应不图在所有方法上全面开花,但涉及一种方法就尽量要将技术工具事无巨细地讲深讲透。我们采用此种思路讲授该课程的开题报告部分后,一些教育硕士生反映,从发现问题到开题报告的写作实在太困难了,何况创作毕业论文! “感觉写论文就是在不断用科学研究的逻辑来为难自己!”这些感受或反馈,让我们感觉到重新定位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收到了初步效果。

( 二) 采用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case teaching) 最初起源于医学,后来在商学、法学、教育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大力发展。案例教学法实际上就是“沙盘推演”或“模拟演习”,是联系学生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的重要桥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独立思考、主动求知和应变能力等。在职教育硕士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农村教育硕士和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生也有较长的工作经验,全日制教育硕士不少也来自一线教师,因此教育硕士生的直接知识或实践经验很丰富。在实践中,案例教学也是许多学员普遍认可的教学方法之一。所以笔者认为,研究方法类课程或论文指导过程,其基本目标是帮助教育硕士生形成操作技能和经验知识,因此在教学和指导中应在讲清每种研究方法的概念、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之后,采用更加丰富的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教学如何才能实施得当呢? 结合经验,笔者认为重点应考虑两点: 一是要注意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独特性。对本科生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来说,案例很多时候是作为概念、原理或理论教学的辅助资源。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由于他们有更多直接经验做支撑,更容易进入案例“角色”,因此案例教学可单独进行。但也要注意将案例和相关的经典理论、通用技能联系起来,而不是“就事论事”。例如,对于学科教学方向的教育硕士生来说,他们的研究对象可能有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课堂、教师和学生,那么可以让他们就某方面提出现实问题或直接给出已有题目加以讨论。但这里必须结合研究设计中“分析单位”的知识来进行。哪些适合于做分析单位? 哪些不适合? 以及分析单位确定过程中如何避免“体系错误”和“简约化”[5]( P70 - 71) ? 这些问题似乎都应结合案例详细阐明。二是在案例使用方面,除正面案例之外,还应大量使用反面案例。那些伪研究问题,表达模糊或大而宽泛的论文题目,文不对题或题不对文,不科学、不恰当的研究方法应用,不规范的文献引用,大段落的抄袭,“强盗式”的逻辑推理和随意的数据解释等,都应当在反面案例讨论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特别需要任课教师留意收集、分类编排大量的教育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以待留作教学案例。

(三) 建立“三位一体”的论文指导模式

在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目前提出了一种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同样可以应用于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之中。

“专家引领”主要是发挥导师或导师组的核心导向作用。与传统导师“一对一”论文指导模式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三位一体”模式下的导师应转变角色。导师要从为每篇论文提供具体修改建议,转变到提供论文基本标准与规范、建构同伴群体、促进每名教育硕士生根据同伴经验增强自我反思能力上来。“同伴互助( peer coaching) ”的观点认为,论文指导不是导师一个人或导师组的“专利”,应该充分发挥论文写作能力较强或修改经验丰富学生的作用,让他们提供在硕士论文写作修改中的经验教训,达到“同伴互助”的效果。因为对教育硕士生来说,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尽管在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中反复强调,但他们按照论文标准反复“为难自己”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所以论文中通常还会出现很多“硬伤性问题”或“常识性错误”。而且大量教育硕士生写作论文时基本不在高校,指导教师无法进行面对面指导,很多问题无法充分沟通,实行同伴互助也有助于提高指导效率。从历史来看,“同伴互助”可追溯到陶行知提倡的“小先生制”。不过陶行知比较倾向于选拔那些优秀的学生做小先生,而对于论文指导来说,我们建议更多使用那些论文问题比较严重的“反面小先生”。笔者某年指导六名教育硕士生毕业,其中有两篇质量较差的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至少修改了十遍以上。这两位学生所获得的“马拉松式”的论文写作教训和修改经验,通过与其他同学打电话、发邮件的“诉苦式”分享反而对其他学生避免常识性错误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自我反思”的真正用意是使教育硕士生在论文写作中不断“为难自己”,进而提升他们的方法意识或思维技巧。应该说,这是导师引领、同伴互助的最后落脚点。

当然,一个人在研究与写作论文过程中的方法意识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在于从学理角度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和广泛的学术交流。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如何与中小学开展更深度的合作,为教育硕士搭建可持续发展平台,帮助他们在繁琐忙碌的常规教学中形成从学理角度思考、写作和交流的习惯,进而使他们成为融汇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优秀教师或教育家,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长远课题展示交流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正确认知、发展创新思维、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渠道。学习型展示不仅仅是把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展示的过程建构成为一种互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思维被真正激活,情感得到愉悦,能力得到培养,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与之相适宜的发展和提升,真正做到“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提升,在展示中成功”,这样的展示才是有效展示,才能成为有效教学。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怎么写

以下是写论文研究思路的十个要求:

1、题目:写论文的时候是毕业要求题目的,一篇论文不能没有题目;

2、署名:一篇学术论文是需要有署名的,而且署名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其工作单位也是要真实存在;

3、引言:论文的引言部分需要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所以是非常重要的,写这个部分的时候一定要写好;

4、材料与方法:向合格部分需要写出自己论文中数据得出的方法以及自己在研究这个课题时自己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等等;

5、实验结果:这个部分需要高度归纳,而且还需要进行分析实验的结果,并且需要符合逻辑地去写出来;

6、讨论:这个部分就需要写出自己在进行思考的时候进行的哪些讨论,怎么确定自己论文的研究思路的;

7、结论:自己在写论文的时候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一定要短小精悍,而且内容不要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8、参考文献:这个部分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需要清楚地写出自己的参考文献是什么;

9、致谢:这个部分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只需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了;

10、摘要:确定了论文的研究问题后,简单地交代一下自己要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研究过程。在进行研究思路撰写时要将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逻辑和研究目标相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