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小学语文论文三疑三探

2023-12-06 14: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小学语文论文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 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 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第一步:“设疑自探”.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能直奔“主题”,创设问题情景,占据了课堂时间,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基础和是否进行过课前预习、简明和恰当是一节课成败的根本,适当增加和减缓问题的坡度,通过赞许的目光关注提前完成任务的优等生),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我们主张自探问题的设置、认真倾听,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真正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学习的快乐,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教师在课前和课始把自己的情绪理性地调整到最佳状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设置具体问题,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问题提不到“点子”上还要补充,自探前。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想学“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为目标,认为学生自探与已无关: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学好,问题点设置的是否准确,应该先让学生提出,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学生应掌握的学习目标。因此;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音像资料,说明学生有问题意识、实验操作等方法,教师需要引导归纳,即设疑自探。我们认为,如果课型允许,然后师生归纳梳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尽快形成问题氛围,教师都必须明白。根据学科特点,使学生“生疑”。实践中发现、会学,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时间安排不足,要么漠然视之,即围绕教学目标、质疑再探,把握不好可能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是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的提纲,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节约课堂时间,学生难以接受,有一个底线不能变,但学生思维必须在教师设置的框架下运行,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大部分支离破碎;要么思维跨度太大。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不需思考或没有思考的价值,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这是“创新”萌芽的开始: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 设疑自探,主要通过疑探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教师直接提出自探问题,因此:要么唠唠叨叨、解疑合探、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通过巡视的方式关注学困生,缺乏递进性,学会合作探究问题、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三是学生“自探”。自探中,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这也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通过口头(肢体)语言。二是自探走过程。如果让学生提出问题,同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教师再补充提出,最后将自探问题确定下来。容易出现的误区,使学生在失去教师亲和力情况下低效学习,要么一看就会??就是一切把学生让在“前台”?

三疑三探的教学总结

数学组“三疑三探”阶段总结

数学组

1、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利用教师业务学习的机会统一学习三疑三探的教学内容观摩教学录像,并到其他学校学习“三疑三探”教学和研讨,对疑难问题进行商讨,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2、加强集体备课,实验教师上示范课。

为进一步积极推进课改教学活动,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的智慧,争取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使此教学模式更适合我校数学学科的实际。我们选定优秀的年轻教师上了四节有关三疑三探的示范课,出课老师经过精心的准备,把新的教学模式渗透到化学教学中。

3、汇编“三疑三探”教学设计案例。

我们数学组高一、二年段编写教学设计20余份,并做好电子稿的备份,以供我们老师学习和借鉴。

4、注重反思,加强评议。

公开课结束后,由授课教师介绍了课堂设计意图和教学后的得失反思。然后各位老师就本节课中的亮点及不足,进行了充分议论和交流,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给以评价。通过听评课、交流、探讨,使全体教师深化了对“三疑三探”模式的理

解并比较熟练地运用该模式备课、上课,充分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设疑自探环节。问题无价值,问题不科学;对学生自探方法的指导欠缺,于是在自探过程之中不断打断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探方法,影响了学生思考时的注意力和思考深度;学生自探不是独立完成的;对自探时效性不能很好的把握。

2、解疑合探环节。形式化,即合探的问题没有合探的价值,只是为了显示这一步骤,很牵强附会。

3、质疑再探环节。这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最多,可以说我们在前一阶段“三疑三探”教学实践中,这一环节中学生质疑习惯和质疑能力还没有培养起来,学生不会质疑也不敢质疑。例如教师在没有学生对本节知识提出还有什么疑问时,做为教师此时应该怎么处理?是教师质疑还是掠过?在这个环节上我们这些老师还是没得出统一的意见。

4、运用拓展环节。因为刚开始教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处在探索中,对课堂环节上并不是很熟悉,这个环节教师一般在当节课上很少有体现,学生编题我们更不成熟,这样以来学生始终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范文写作而没有真正动起来。

2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反思

栾庄小学 张冉

本学期我校在教科局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我校全体教师展开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及实践,并且学校举行了各种教研、赛课活动来帮助老师们掌握并熟练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一个学期的学习实践当中,虽然我能够熟练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但是发现自己在运用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的不足和误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弥补这些不足,修正对模式的误解,争取做到学习领会“三疑三探”模式的精髓,真正将运用教学模式与提高教学质量完美结合在一起。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以老师教,学生听为主的的传统课堂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形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同时养成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不断反思以及善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将课堂变成以学生自由展现,自主学习的大舞台。在本学期大范围的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础下,能够明显发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在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时,多数还只是停留在对于模式的简单模仿,生搬硬套中,不能够将“三疑三探”模式的精髓与具体的学生详情、教师特点、教学目标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所以不能将此模式对于发展学生素质,范文TOP100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习成绩的

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在自探环节,虽然进行这一个学期的使用,大部分同学都能够针对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但是,还是有些成绩稍微偏后一些的学习不能够自己思考提出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不敢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出现比较乱、比较杂,而且有些是偏离本节课教学内容、重点和教学目标的这些问题。所以老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怎样组织这些问题结合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形成规范的自探提纲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合探环节,小组合作往往是只听组长或者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发言,而成绩偏差一些的学生只是听并不发言,这样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能够在“三疑三探”优秀课堂模式的帮助下能力和成绩越来越好,而成绩差一些的学生与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差距会越来

越大,造成两极分化,进而打击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合探环节中,怎样使小组组长做好小组中的组织者,使每位学生都能够针对各自的实际能力以及题目的难易程度来发言解决问题,使每位同学都得到锻炼,这就需要老师对小组长进行做好系统的培训。

“三疑三探”课堂模式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设置了质疑再探环节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但是在运用模式的过程中我发现一般到这个环节就是一带而过,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一般都无疑可探,这是我在运用模式时的薄弱环节,今后怎样帮助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提问是仍然要探究的问题。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运用,本环节

主要在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新知来解决问题。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仍然没有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己展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这是我今后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教科局新引进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对于帮助我这样的年轻老师提高教学能力,提高课堂组织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运用,认真反思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思想汇报专题在熟练掌握模式的前提下,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与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有自身特点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真正能够感受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带来的快乐。

摘要:“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我们每个人了来说都是一个新鲜事物,要想应用好首先就得有“三疑三探”理论知识做支撑,我校在教师上班第一天就组织召开了“新房子镇中心小学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同时开始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大规模集中培训,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进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得教师尝试有了理论依据,就这样一场“三疑三探”课堂教学革命在我校拉开了帷幕。

1、加大培训力度,大力宣传、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2、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推广方案。

3、围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改革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关键字:“三疑三探” 课堂教学改革 总结 展望

正文: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我校的运用背景。

2012年1月8日,县教育局在马鹿沟中学会议室召开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分别由进修学校马校长和语文数学教研员对与会的教师进行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认识和应用的培训;1月9日在一实小五楼会议室由第一批赴西峡县学习的部分教师作了四节示范课,并进行了研讨。自此我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推进工作全面推开。响应教育局的要求,我校高度重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广工作,本次会议我校共派出16人的队伍参加,回校后即刻推选出了新房子镇中心小学校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领导小组,由范明波校长亲任组长,教导主任董世得任

副组长,成员由各校负责人和教研组长组成。同时通过校讯通、电话、学校公用邮箱下达通知,将县进修学校对于寒假电子备课的通知下达到每位教师。教导处于2月20日对全镇教师的电子教案进行了第一次收检,于2月24日发送到县进修学校小教部。为更好的引导教师尽快适应这种备课方式,我校在本学期分别于2月20日、4月15日、5月13日、6月17日、7月1日进行了5次收检活动,每次都认真做好记录,并将检查的结果及时通报给受检教师。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我们每个人了来说都是一个新鲜事物,要想应用好首先就得有“三疑三探”理论知识做支撑,我校在教师上班第一天就组织召开了“新房子镇中心小学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同时开始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大规模集中培训,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进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得教师尝试有了理论依据,就这样一场“三疑三探”课堂教学革命在我校拉开了帷幕。

二、2013上半年,“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我校开展情况介绍。

1、加大培训力度,大力宣传、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校首先在教师的培训上下功夫,利用教师会加大宣传,借助教师业务学习时间教研组组织学习“三疑三探”教学理论知识,认真做好笔记,不断加深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认识与理解,对疑难问题集体进行商讨,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利用一切机会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取经,本学期应教育局的要求,我校精选16位教师参加了县进修学校组织的“三疑三探”教学

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校长和教导主任参加了东辽县进修学校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研会;选派骨干教师李占艳远赴西峡进行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培训;选派相应学科教师参加了县一实小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研会进行取经学习。

2、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推广方案。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方案: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应具备的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以学习、消化、实践、吸收、创新为原则,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适应学生发展,一切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追求卓越”的教育精神为引领,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重点,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把“三疑三探”推广活动落到实处。确立奋斗目标,制定实施标准,划分推广步骤,选择行之有效的推广措施,如成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推广领导小组、在全面铺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作用、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加强制度建设。

3、围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改革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开课后,校长和教导处组织领导小组成员每天听教师的摸底家常课(调研课)。

三月份,教导处组织了校内“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研讨课活动。活动形式是:任课教师每人上一节教研课,学校录像,教师自己回看品味改进自己的教学。

四月份,我校请县进修学校领导到我校搞了一次调研指导。同时,各教研组在总结上次教研活动的得失的基础上,于四月六日~九日又分别搞了一次学科“三疑三探”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做一节示范课,小组成员每人上一节汇报课。这期间,评选出三节精品课准备参加中心校全镇大型教研活动。

五月十四日,我校以“践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构建有效课堂”为主题召开了一次全镇大型研讨会,展示了三节“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示范课,中心校领导和全镇所有任课教师都参加了本次活动。下午,进行了评课活动,由授课教师介绍了课堂设计意图和教学后的得失反思。然后各位老师分为四个小组,就本节课中的亮点及不足,进行了充分议论和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给以评价,并从知识结构、教材编排、教学困惑等方面进行了研讨。通过听评课、交流、探讨,使全体教师深化对“三疑三探”模式的理解。教导处还就此机会组织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理论学习和测试。其后,各校于五月二十日~二十七日分别组织本校教师开展了一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展示课活动(校本)。

另外,我校每周五都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就自己的“三疑三探”实践课进行反思交流集体备课等活动,同时进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业务培训。

每月还有一次主题集备活动,三月份主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四月份主题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着重研究“三讲三不讲”);五月份主题是“如何科学分小组”;六月份主题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的有效评价方式探究”。每个主题都有教师就自己的课堂实践准备材料,在教研组内探讨,最后每个教研组形成统一的意见报到教导处,教导处进行整理后形成最后的结论文件发送到学校公用邮箱供每位教师学习应用。根据讨论决议,我校改革了学习小组的分法,注重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改革了课堂评价的方式方法,采取了“四星一组”的评价策略,每周评选出优秀学生和优胜小组,在二楼走廊醒目位置张贴照片,扩大宣传效果。每月评选出明星教师和“四星一组”月冠军开全校大会进行奖励,发证书,赠奖品,这些措施有效的促进了我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改革的进程。

三、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毕竟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课改之路仍是曲折漫长,需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疑自探环节出现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无价值或不科学;教师对学生自探方法的指导欠缺,于是在自探过程之中不断打断学生

如何打造具有二小特色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走到今天,已经有5个年头了。目前,全县所有的中小学老师都能熟练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我们西峡县城区二小已经真真正正地成为了燎原的星星之火。
面对着一个个后起之秀,我们有压力。做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首个实验学校,如果我们不继续努力,就极有可能落后于兄弟学校,而如果想要在如林的竞争对手中再次脱颖而出,我们必须得有自己的实力,那么,就要打造具有二小特色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如何打造具有二小特色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呢?我们必须体现三个特色:科学,扎实,高效。

一、科学
首先,我们要科学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随着对模式运用的越来越熟练,我们不应该再使模式仅仅是一种模式,而应该成为一种理念,即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种核心理念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行为目标,努力使自己养成这样一种教学的行为习惯,使之贯穿在日常教学的各个行为之中,而不是只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才运用它。我们坚决不能再像某些老师那样,在自习课、练习课、写字课上,仍然大讲特讲,学生端坐静听,没有自由思考与探究。我们只有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科学地运用了,才能真正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其次,科学中要渗透灵活。一节课,有时候可以完整的使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而有的时候,只需要使用其中的某几个或是某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活动。比如,体育课上给学生教广播体操的时候,由于没有教材,没有图解,学生怎么自学?所以就需要老师来灵活运用,把学生的自学变为模仿性的学习。在比如,音乐课上,学习乐器的时候,教材中得解释非常简单,学生又怎么自学?在这种时候,就需要老师灵活运用“三疑三探”,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再探”,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自由设计练习题。再有,作文课上,涉及到的新型作文题目,学生缺少写作的经验的时候,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自学。所以,对模式的运用一定要灵活。
再有,灵活中要有创新。
比如“设疑自探”环节,对于一些题目中有题眼的课时,可以采用围绕课题质疑,这种方法因为其简便易行,所以一般比较常用。如:四年级的《礼物》、《骄傲的橡树》,五年级的《捅马蜂窝》、《有趣的中国汉字》、《闻名中外的曲阜“三孔”》,六年级的《黄山松》、《回忆爸爸》、《未来我们怎样出行》等。
有些课时,所授内容有题眼,也便于质疑,比如四年级《鱼市场的快乐》,五年级《我没有钓到那条鱼》,六年级的《唯一的听众》,可以结合文章的最后一段或是中心句进行质疑。
与这些课文同时存在的其他一些课文,却没有这么简单易行,比如一些说明文,如五年级的《送你一片绿荫》,六年级的《恐龙在我们头上飞》、《大海中的灯塔》等,都没有直接的质疑办法。怎么办呢?可以采用先自探再质疑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在学生生自读了课文之后,引导校生根据课文的写作方法或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质疑,质疑时可以紧扣课文训练的重难点从语句的积累、语句的写法等方面进行。如《大海中的灯塔》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绘友谊的?有哪些值得积累的语句?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采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引导语应为:“学习这一课,我们应该重点探究什么?”而不是“你心中有哪些疑问?”
二、扎实
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如果不能使学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它就不是好模式,也就经不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唯有扎实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能够提高学生成绩的教学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所以,扎实,是教学模式永存的基础与根本。
首先,课堂上学生的自学要扎实。纵观这5年的课改情况,发现在每一节课上,都有自探流于形式的现象,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进行自主探究,而是在位置上消磨时间,等着“解疑合探”的时候听别人的答案。在语文课上,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有的学生不读书,不画句子,不做批注,而是在装模作样的比比划划。
针对这种情况,要从“两手”抓起,一手抓学生,一手抓老师。
抓学生就是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其端正学习态度,但是这种做法往往显得有些空洞,效果不甚显著。显著的方法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细致性指导:一是学习目标的指导,要使学生明白,在自学的过程中,他们要学习什么,要学会什么,要画出什么样的词句,甚至包括要画出多少个。这样要求也许有些太死板,但是对于辨别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必要性。二是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生字词用什么样的方法,理解句子用什么样的方法,批注用什么样的方法,从哪些方面进行批注等,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要求,使显示在自学的过程中,有显著的参照标准,便于学生自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这种理念展示在课堂教学上,体现为“自探提示”要具体,要有针对性,有提示性,有可参照性。再说具体一点,就是“自探提示”要从两方面进行提示:一是学习目标,一是学习方法。将这一点做实、做牢,将是我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之一。
抓老师就是要求老师们要充分发挥巡视的作用。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随时发现学生的不自觉行为,及时予以纠正,以此来敦促学生。巡视时,老师要做有心人,在“解疑合探”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问在自学中出错或是学习任务没有完成的学生,通过在全体学生面前的展示来旁敲侧击地进行告诫,以此促进其学习态度的转变。
再者,老师的引导要扎实。课堂上,老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匆匆地走过程,不能匆匆地提问、匆匆地交流、匆匆地结束。老师一定要耐下心来,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和评价,及时给给予指导和点评。特别是在每学期的开学之初,学生在度过一个假期之后,各方面的能力和习惯都有退却的现象,老师一定要有耐心,要不怕耽误时间,要不厌其烦,要切记“磨刀不误砍柴工”。可能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启发引导容易耽误时间,那是因为我们都忘了引导的过程其实是“磨刀”的过程,是思考方法的演示过程。的确,偶一为之会耽误时间,但是倘若长期坚持是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三、高效
高效,是课堂教学的最终追求。高效是以科学和扎实为基础的。不科学的教学法,不扎实的教学过程,是不可能高效的。但如果一味地科学、扎实,而课堂容量小,同样也是不高效的。因此,高效,还要有大容量。
以语文课为例,高效课堂上要体现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读”的习惯和能力。如我讲《赠汪伦》,板书课题的时候,同时指导学生书写“赠、伦”,体现的是写字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诗意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所蕴含的感情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是在进行朗读教学。为了全面深刻的理解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阅读短文《汪伦妙语邀李白》,这是阅读教学。最后,引导学生模仿这首诗先叙事再抒情的写法进行片段练习,这是写话练习。
当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有这么多的训练项目,也不是所有的课文都有相关的阅读材料,在很多时候,课文就是课文,不与他文相联系,那就可以把“读”的过程改变为“读”的能力的训练,通过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留意一下班上的学生,凡是成绩不高、作文写的不好的学生,多是读书不流利的学生,多是不爱阅读的学生。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转化差生的方法除了阅读还是阅读。”所以,语文课要想高效,首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一个没有阅读能力的人是不会产生阅读兴趣的。试想一个人,读文字的时候,磕磕巴巴,句不成句,段不成段,他又怎么能理解文中意句中情呢?所以,我们要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提升阅读兴趣的一个首要条件。
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最直接的就是领读,可以是学生的领读,还可以是老师的领读;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饭后的辅导时间进行。何时何地,由何人领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然后就是老师的范读要到位,要有时间的保障。领读是为了读通读顺,范读是为了读情读味,前者是后者的基石。
语文课,还要注意写字教学。当前,学生的书写水平在不断下降,错别字多,写字能力低下,已经成为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摆在了广大教育者面前。为此,国家教育部先后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将中小学生的写字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地位。作为小学老师,在学生的写字教学方面。我们肩上的担子非同一般。“高楼万丈平地起”,基础教育者必须要做好基础教学。写字,是基础中的基础。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时间充足,老师可以全力以赴地进行写字教学。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知识点多,写字教学的时间很有限,如果只局限于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提高的速度很有限,这就要求我们把写字教学落实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行动之中,随时随地进行。比如在板书课题的时候,在指导学生为生字正音正形的时候,在进行错别字辨析比较的时候,在检查学生板书的时候……归根结底一句话,要抓住一切点滴时间不露痕迹的进行写字教学,要如同润物的春雨一般无声,如同地球的旋转一样恒久。
总之,课改千年万年,模式千种万种,有实效、有特色的就是好模式。针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来说,是昙花还是月季,是烟花还是焰火,不在模式,而在于运用模式的老师。我们,西峡县首个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应该以恒久的热情、持久的信心、永久的毅力让“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永放光彩,永具魅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