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论文

2023-12-09 08: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论文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我认为辛亥革命又成功,又没有成功,是1/2成功,1/2 的失败。

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

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在广大工农和其他劳动群众多种方式反抗斗争所汇成的革命怒潮中,赶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产生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虽然这部文献不久被北洋军阀废弃,但经过这次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势力,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为这样,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思想准备。

辛亥革命也给帝国主义沉重的一击,虽然资产阶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政治纲领,但正如毛泽东所说:“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所以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但帝国主义利用反动的清政府统治来奴役中国人民的美梦破产了。自清政府垮台后,帝国主义妄图扶植新走狗,但这些“新走狗”都是短命,一个接一个被中国人民打倒在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压迫。

再深透点讲,辛亥革命实际上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革命失败了,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成立后,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设工厂、设银行都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里有了显著的增大,无产阶级队伍也日益壮大。

辛亥革命还打落了亚洲第一个皇冠,具有国际意义。辛亥革命沉重了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于世界人民,特别是东方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个巨大的鼓舞。在中国革命影响下,如一九一三年荷属爪哇以及其他殖民地,都广泛掀起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的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统治遭到破坏。

总之,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为中国的发展趋势,铺开了一条金色的道路。

但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帐。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

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

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辨明对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在《告各友邦书》中以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权益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友好关系。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革命实难继续下去。

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既然革命党失掉农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转到新军和会党。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毛泽东曾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因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同盟会发动新军和会党举行起义,这两者毕竟不是革命党人自己建立的武装,况且新军、会党成员复杂,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立宪派和旧官僚,因此,在旧势力煽动下往往会变成破坏革命的力量,革命党人缺乏有力的武装队伍,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

中国同盟会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因而在组织上是不巩固的,同盟会内部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这样一个思想上缺乏信仰,组织上松懈无力,内部矛盾重重的政党.

总而言之,革命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充分地暴露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当然,也有许多问题是在当时客观环境下必然会出现的,如封建阶级和外国势力的联合破坏,迫使革命党人将国民政府拱手让给袁世凯;当时农民受封建残余思想很深,不可能迅速接受革命思想;革命党难有建立和掌握一支军队的经济、政治和群众基础等。

革命也是在与时俱进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应是它对后来历次革命的影响,它的成功同时也是失败的种种原因一直为后来的革命者所借鉴。大胆地说,正是有了辛亥革命开历史之先河,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民主革命的胜利。

所以说,从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是失败的、不成功的。因此,我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说明了只要不断地革命下去,胜利终有一天会来临.

关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论文怎么写

在辛亥革命100年之际,这部电影《辛亥革命》终于以影像史记替观众梳理清晰了关于辛亥革命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即1911年到1912年旧历辛亥年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与清廷、后与北洋袁世凯完整的斗争经过。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影片的第一段落有壮烈的出场,他留下的那篇着名的《与妻书》100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我曾有幸见过这位福建青年的手书,笔迹神采飞扬之至。然而内容确实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与妻“吾至爱汝”而又不能不“忍舍汝而死”矛盾复杂的感情,对妻子的深情、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的责任忍受着悲伤,忍受着无限的不舍,与爱妻永别,献身于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事业。其爱情之伟大,其革命情操之高尚,可歌可泣!如此优美的散文家书,情韵浓厚,内涵富泽,怎能令人不怆然涕下!
正如孙中山所说,参加黄花岗起义的尽是才华横溢的中国少年英雄;电影至最后也落在林觉民夫人陈意映和孩子身上,父辈们流血牺牲只为换得下一代人能够过上自由阳光的新生活,这是电影作品里少有的能将大时代、大事件归一为小家庭、小悲欢的一部,也是意图用百年前的这宗大事件感化当代人的一种努力。
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整部电影的起首,鉴湖女侠秋瑾毅然赴死的过程已经彰显创作者的意图,即想用朴实的生活道理概括那个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革命历程。
“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去母亲!”
“我的死是为所有的孩子。”
她昂起头,坚决地拒绝官吏的最后通牒,毅然决然走向刑场。沉重的枷锁根本无力使她低头,握紧的双手决不会再向恶势力松拳,黑压压的脚链拖在泥泞的石板路上,步伐含恨,却是义无返顾的。囚链一环扣一环,扣得越紧,封建社会的愚昧愈发显得深不可测。
两边站着的老百姓表情个个太过木讷,正如鲁迅那篇《药》里夏瑜形象的一般。
“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捧着与两个儿子的合照,流下两行清泪不染灰尘。张口深深叹息,这是母亲对你们最后的钟爱。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
风,吹入你的梦;你,夜里追着风。这目光熟悉又陌生,无惧、无畏,亦无悔。
欣喜的是,放眼如今,百姓不再如此木讷!中国人民正团结一心,脚踏实地的走在复兴的征途上。世界看得见我们的努力!
我,是幸福的当代学子,不愁吃穿用度,不愁没书念,不愁没有发展的前途。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地迎风飘扬。我知道,革命前辈们,正露出欣慰的笑容,在平静祥和的蓝天上爱抚的凝望着我们。我们,必将不辜负战士们的流血牺牲,不辜负父母用劳动汗水的养育,不辜负共产党正确的领导方针!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革命的领袖和旗帜

孙中山是公认的革命领袖和民主革命的光辉旗帜,他对这场民主革命所做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

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政治主张的人,并为此不懈奋斗了十几年。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孙中山息息相关,是孙中山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多年间的革命宣传和艰苦奋斗打下的革命基础,才换来如此的胜利局面。

二、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894年11月,孙中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反清革命团体兴中会,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派已经开始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初有组织的阶段,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05年8月,孙中山又创建了第一个具有近代形态的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从而把中国民主革命推向高潮。 中国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系统的组织机构,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都是以往中国社会其他组织所不可比拟的。

三、创立三民主义革命理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他在研究中国国情和考察世界资本主义运动规律基础上创立的三民主义革命理论,是引领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也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之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辛亥革命,就是以三民主义为其指导思想的革命,从而跨越了鸦片战争以来长达半个世纪的民主革命“准备阶段”,具有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孙中山亲自制定和宣传革命的理论、传播革命的思想,并且也成为革命的旗帜。

四、领导发动武装起义

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走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坚决倡导者。他把反清武装斗争当作当时民主革命的主要手段,为推翻清朝统治,夺取革命的胜利 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11年10月,武昌首义的枪声终于打响,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封建帝制被打倒,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

五、共和制的缔造者与中国现代化的推进者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他组建和主持了设在南京的临时政府。在短暂而又困难的三个月里,他力求对巩固共和制度有所建树,紧急制定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法令和措施。

同时,孙中山又是中国经济现代化运动的强力推进者。在他执政期间,颁布了三十多道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法令。

这些革故鼎新、除旧布新、移风易俗的举措张扬了资产阶级民主的精神,使民国初年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出现了“振兴实业”的热潮,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开辟了道路。

六、当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北洋军阀攫取后,孙中山又领导了旨在捍卫共和国的“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愈挫愈奋,一往无前,为捍卫民主共和,奠定了永久不拔的基础。从此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帝制难以存在于中华大地。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页 >> 专题 >> 学科专题 >> 历史学专题 >> 聚焦我国的辛亥革命史研究 >>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与贡献

辛亥革命论文1000字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Revolution)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此书出版于1912年6月,收录了1911年10月11日至1912年2月12日间的各报章事关革
  命的报道。同年,以“辛亥革命”为书名的,还有署名草莽余生编辑出版的《辛亥革命大事录》,张绍曾为该书作序,指出草莽余生为廖少游。廖少游又名廖宇春,在辛亥革命期间奔走南北议和,阅历广泛,“特就昔日所历之境,所与之役,与夫见闻……抄集成册。始八月十八壬子迄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凡百有八日”。[1]其起止时间换算成公历为1911年10月9日至1912年2月13日,所述辛亥革命时限与《辛亥革命始末记》基本相合。上述两书所载事实,都发生于农历辛亥年,称之为辛亥革命十分相宜。
  但在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繁多。民初的报章,如《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而“辛亥革命”极为罕见。即便是孙中山先生,在民初言及辛亥革命时所用名词也没有一定之规。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以孙中山名义发布的公文中,有“武汉首义”、“民国缔造”、“民国光复”、“革命”等说法。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不见直书“辛亥革命”,而“二次革命”之说至今仍然沿用。
  在20年代前后,“辛亥革命”的使用开始升温且影响日广。1919年8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连载《民众的大联合》政论长文,使用
  了“辛亥革命”一词,并就其内涵有过精炼的阐述。1921年10月梁启超以《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为题,发表演讲,诠释了辛亥革命内涵。第一次国共合作初始,陈独秀撰写《辛亥革命与国民党》,专门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渐成专有名词。
  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在有关纪念中,“辛亥革命”字样出现得特别频繁。1927年双十前夕,中国国民党中央制定了宣传大纲,第一条就是“继续辛亥革命的精神,矫正辛亥革命的缺陷”。1930年7月1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和《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遂成流行词汇,以迄于今。[2
  ] 革命背景
  变革之道
  立宪运动是中国清朝政府继自强运动(洋务运动、1861年-1895年)、维新运动(1895年-1898年)之后推动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1911年5月8日(宣统三年四月十日),清政府废除军机处,发布内阁官制与任命总理、诸大臣。成员名单中过半数为清宗室(皇族)与满人,被讥嘲为“皇族内阁”。立宪派、舆论对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满,认为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宪政,乃逐渐同情、倾向革命。清政府遂于是年(1912年)垮台,中华民国就此诞生。在推翻清朝的斗争中,革命党人曾经先后发动十次武装起义,屡次失败,而又能屡次重起,海外华侨的大量经济支援,实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海外华侨在推翻清朝的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孙中山曾经用这样一句言语表达:华侨是革命之母。
  政治影响
  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
  当时成功的中国革命党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治国方案,遂按照美国宪法,美国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共和制。尽管因为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和统治者们对约法的蔑视,例如孙文为约制袁世凯而随意更改《民国约法》,袁世凯后来又因称帝而中止了约法,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体制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千余年的帝制、专制思想都没有在中国完全消除,而且还一度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尽管中国共产党声称在1949年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但一些人则认为,在实际运作上,所谓“真正的民主共和”还从来没有得以在中国全面实行——无论是北洋政府、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思想影响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因此如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经济影响
  此外,从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开始,中国进入长期的分裂混乱之中,除了袁世凯曾在二次革命之后曾短暂大致统一全国之外,其他中华民国的政权都未能直接统治整个中国(如号称统一的国民政府只能收到五个省的税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大陆再度统一。长期的分裂及战乱,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社会影响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来得大。辛亥革命虽然常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当时中国其实缺乏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参与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而在传统社会的改变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他们的地位。
  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结构。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辛亥革命后的军阀割据,大量战乱及军人政治才使传统拥有知识和功名的士绅官僚力量渐衰,代之而起的是具军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恶霸。
  辛亥革命对于十八世纪后的人口剧增,清末的土地兼并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经济侵略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
  生活文化影响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海外华人的影响
  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华人介入中国的革命活动是史无前例的,虽然革命活动主要在于挽救中国,但这一行动已对当地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影想大致可以分为:马新华人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马新华人团结力量的增长 ,新思想的涌现 ,政党政治的影响。
  孙中山于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就任临时总统后,许多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中立派及保皇派分子转而支持孙中山。武昌起义后,马来亚和新加坡各地华人剪掉辫子,另一方面,在同盟会和孙中山的号召下,当地华人也积极捐款支持革命运动。
  当孙中山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展开革命之前,当地华人是不团结的,常有帮派和籍贯的斗争。不团结阻碍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帮派斗争影响华人社会的经济成长并阻止了不同方言集团的合作。
  1906年,孙中山在吉隆坡主持同盟会支会成立仪式时发出警告说:当地华人的不团结最终将导致整个华人社会的崩溃。因此同盟会展开各种宣传活动,如阅书报社、夜校、戏剧表演,使到不同方言的集团为孙中山的革命而在一起工作,这使得不同籍贯的华人有机会学习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以解决共同的难题。通过不间断的联系,华人的团结精神和国民意识逐渐被加强和发展起来。1909年,在打巴成立的集群社就是灌输团结思想的组织。
  另一项最主要的发展便是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学校传播标准华语,主要目的在于打破使用以往的方言教学。这使得不同籍贯的华人间有了共同的媒介语。
  孙中山的革命思潮带为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带来了新的思想,冲击了华人传统的旧社会和旧传统。利他主义,舍己为群,平等和自由之观念因此不断传开。鼓励设立女子学校,女人被允许加入社会活动和参加孙中山革命。
  编辑本段革命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有重大影响。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编辑本段革命评价
  在民国前 ,几年,知识分子们和革命的参与者尚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满清而兴奋不已,对辛亥革命的成就有较高的评价。不过,由于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真正的实施,因而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反思。孙中山在1921年给俄罗斯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的信中提到“现在我的朋友们都承认:我的辞职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孙中山在遗嘱内也嘱咐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1920年代以后的国共两党,则对于辛亥革命有了较高的评价。国民党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国父,视辛亥革命为其所领导成功的革命,赋予辛亥革命有极高的评价,辛亥革命是现代中国史的起点,是中国能发展成民主及现代的国家最重要的关键。

我眼中的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民主主义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实践者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物.
  过去,我只是从历史书、电影、电视、小说等渠道了解到中山先生的伟大革命事迹或者某个片断;现在,我有幸又研读了尚明轩先生著并由宋庆龄女士题写书名的《孙中山传》,参阅了张磊先生的著作《孙中山论》,参阅了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在中山先生身边的日子里》等十余本有关资料。虽然这些资料均出自于上世纪80年代,还能感受到其中部分资料的某种政治偏见,但是通过这些资料,我仍然看到了中山先生的清晰的人生轨迹,感受到中山先生一生的艰辛,感受到在当时那种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中山先生的伟大。我认为,从人的个性方面来说,中山先生有很多的过人之处,但也有一些致命的弱点。以下是我个人有关中山先生个性的一些观点。
  一、中山先生的经历及所处的社会背景
  中山先生于1866年出生于中国南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家景贫寒,自小参加农业劳动,十岁入学,目睹了中国最底层人民被欺压的种种现象;十二岁去檀香山投靠其兄孙眉谋生,十三岁开始接触西方教育,目睹了国内与国外的社会差距,产生了改造祖国的愿望;二十五岁医科毕业,同时经常写稿鼓吹改造中国政治的言论;二十八岁创立兴中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中山先生所在的年代,是中国最动荡的年代。这期间有太平天国起义刚刚被镇压,贵州的苗民起义,日本派兵侵略台湾,义和团运动,中国与国外签订种种不平等条约,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农民运动,中国的半殖民化等等。
  中山先生所在的年代,也是全球不稳定的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十月革命,苏维埃联盟成立等等。

  二、中山先生的主要性格特点
  (一)热情,有抱负。中山先生的热情与抱负主要表现在炽烈的爱国主义。还在他就读于檀香山的学校时,祖国的苦难就唤起了这个少年的最初社会意识;“而改良祖国、拯救祖国、拯救同类之愿,于是乎生。”;25岁时的《农功》,28岁时的《上李鸿章书》都蕴涵着一个爱国青年欲致祖国于文明富强的热望与抱负。
  (二)倔强,有坚强的信念。可以说,中山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虽然大多数的革命不成功,但是面对多次的失败,先生从来没有被打倒过。早期,面对家庭和周围环境的阻力,中山先生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面对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面对自己手下的背叛时,先生毅然没有放弃他的革命行动,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三)有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一流的公共关系能力。中山先生的这种人格魅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主要表现在与人交往和为起义军或后来的革命军筹款两方面。与中山先生交往的人中,都认为他很有人格魅力。保皇改良派的领袖康有为也说,和中山先生私交甚笃,只是政见不同耳。在革命早期,许多华侨是没有革命意识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山先生能筹集到革命所需款项,充分表现了中山先生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一流的公共关系能力。
  (四)对人性的把握不准,过于相信别人。也许这也是中山先生的优点,正是他对别人的信任,使他能够团结许多有识之士和团体到一个团队里面,从而能开展有规模的救国运动。如早年的陈少白,后来黄兴、宋教仁等及其领导的“兴中会”,蔡元培等及其领导的“光复会”等等,这些小团体或个人在中山先生的影响与领导下合并成立了“同盟会”。但同时,也可能正是他对别人过于相信,使他的革命事业频频失败。比较典型的是陈炯明事件。陈炯明原是清朝秀才,曾经是中华革命党的对抗者。1917年,陈因找不到出路,转而投奔孙中山先生。之后,由于陈对中山先生表面上的“竭诚拥护”,陈被中山先生任命为广东军政府军队的“总司令”,并被认为是一个“可资依靠”的“革命将领”。正是这个“革命将领”,在1922年革命军北伐形式一片大好之时,发生了反革命叛变,使当时中山先生及其革命队伍所有革命努力付诸东流,并对中山先生及宋庆龄女士的生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陈政变后,曾悬赏三十万大洋买中山先生的人头)。事后反省时,中山先生也承认他缺乏知人之明,最后造成了很大的祸害。
  (五)主观性强。中山先生的这种特点是从他一生的革命历程中体现出来的。他的许多政治观点和革命方法大多来自于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中西国情的比较,很少体现出他对中国和世界革命历史的研究,表现出了一种革命现实主义和列宁所说的“主观社会主义”。列宁曾对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进行了重点剖析,认为他的民生主义同俄国的民粹主义很相似,这种思想首先是同社会主义空想结合在一起的。在中山先生的革命观中,更多的体现了他对中国封建制度的不满,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列强对中国的伤害,以至他在许多革命暴动中过多的依赖了国外力量,结果,他曾经的事业要么被他所依赖的对象利用,要么最后被他所依赖的对象出卖。中山先生的这种主观性可能与先生的欧式教育背景有关。列宁说:“孙中山可以说是以其独特的少女般的天真粉碎了自己反动的民粹主义理论”。

  三、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三个转折点
  通过对资料的研读,对中山先生革命人生的剖析,我认为对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具有非常意义的转折点有三个,分别是中国同盟会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失败及陈炯明的叛变。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中山先生的第一个革命事业转折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用中山先生的话说,“此前一败再败,而犹冒险猛朝进者,仍未敢望革命排满事业能及吾身而成者也。……成立革命同盟会于东京之日,吾始信革命大业可及身而成矣。……”。
  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中山先生的第二个革命事业转折点。因为辛亥革命而导致了清王朝在中国统治的终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辛亥革命是一种革命的胜利。而不辛的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更不辛的是,中山先生是在两年后的“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后,才从这个血的教训中猛醒过来,“始翻然悟彼奸人,非恒情可测”。中山先生本以为自己的革命任务在辛亥革命后已经完成,自此可以全身投入到民生运动中去,没想到革命又要从头开始。
  陈炯明的叛变是中山先生的第三个革命事业转折点。
  从中山先生的这三个革命事业转折点来看,除开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背景以外,中山先生的性格特点在此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一个转折点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从颓势向良好局面的一个转变。这个转变,从个性角度分析,得益于先生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得益于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得益于先生高超的人际沟通能力。而第二个和第三个转折点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山先生对人性的把握不准,导致对事业合作者、对同事的轻信,结果被出卖,从而导致事情发生后的工作局面非常被动,最终无法挽回,遗憾而去。

  四、向中山先生致敬
  向中山先生致敬,自先要向他的伟大人格致敬。正是他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团结了许许多多的革命同志为献身中国革命而站在同一条战壕里面;正是他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团结了许许多多的海外侨胞,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捐钱捐物。
  向中山先生致敬,还要向他对祖国的一片热忱致敬。如果说他在同盟会成立之后的革命历程是身不由己,那么他在同盟会成立以前所做付出则是他个人出于对祖国的一片热忱。早期,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他放弃了自己在南洋的良好的事业发展机会;放弃了医科毕业后的非常好的个人发展。
  向中山先生致敬,更要向中山先生学习,学习他对事业的坚定信念。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可以说是挫折的一生,但是每次挫折之后,先生不是跌倒了爬不起来,而是因为有心中的信念,所以立即爬起来继续战斗,战斗的热情甚至比以往更为高涨。中山先生这种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对我们当前在经济工作或社会中遇到挫折的致力中国建设的企业家和政治家们,对我们自身都是很好的教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向中山先生学习,还要学习他那美妙的沟通艺术。正是中山先生有效的沟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先生的革命理想便得到了海内外侨胞和革命志士的响应与支持,使得先生的中国革命事业实践成为可能。最终,正如毛泽东同学所说,中山先生成为“中国最早的革命民主派”。在当时中国民众的民主意识还完全没有被唤醒的前提下,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使海内处侨胞和革命志士能接受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共和思想,这是有相当难度的。如果我们每个职业经理人都有象中山先生那样较强的沟通艺术,那么我们开展工作是不是变得容易的很多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