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论文致谢词走红的博士

2023-12-08 19: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致谢词走红的博士

文/欣儿

“寒门能否出贵子”这一话题,频频引发舆论关注和网友讨论。不少从寒门走出来的学子,都曾在论文的后记、致谢部分回首求学的经历。

其中,东南大学工学博士,现任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导的仲济涛在2015年撰写的一篇博士论文致谢词,引得无数网友落泪和转发。

他在文中,描述了重病的父亲、为了自己舍弃学业的大哥、以及不离不弃的妻子,从而说“ 我能做的就是不辜负!”

正如卢思浩说:“ 爱的时候不辜负人,玩的时候不辜负风景,睡觉时不辜负床,一个人时不辜负自己。”

人生,唯有好好活着,做到不辜负!

爱情中,最大的悲哀是,他在你身旁时,你没有好好珍惜,直到他离去,你才追悔莫及,才明白他对你的好。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表妹就是一个。

就像画本子里说的那样,爱情中的女人都是傻瓜,智商为0。表妹一心一意为那男人付出,她知道他吃不了辣,每次点火锅时,都是点的清汤,而表妹却是个无辣不欢的人。

直到那次,她看到自己的男友和一个女孩吃饭,吃的还是变态辣,男友表情很狰狞,但还是尽可能地表现出很欢喜的模样。

后来,表妹和男友分手了,不仅仅是因为那口辣锅,更是因为她发现,男友只是觉得她和前女友长得很像,于是就连穿衣上,也是按照前女友的风格来定的。

分手后,那个男友,也终于意识到,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女友想要的,是唯一,并不是活成他前女友的影子。

其实,在感情中,不管你前面有过几段的婚姻,都是过去式了,需要学会放下。你需要做的是好好对待你面前的这段,不管未来结果如何,都希望是在爱的时候不辜负。

你若负她,她必负你,这是常识,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所以,如果想和眼前的人,长相厮守,全心全意对她,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电影《人生不再重来》的结尾处有着这样一句话:“生命只有一次,为何不用你的一切去爱它。”

影片中,阿琼是伦敦一名金融经纪人,成功又忙碌。女友因为他的漠不关心而离开。之前和2个兄弟约定好的旅行,也差点因为工作而取消。但还好其他两个兄弟的坚持,三人才又在西班牙重聚首。

在旅途中,阿琼忽略眼前的美景,沉浸在盲目的电话会议当中,有个兄弟将他正在通话的电话丢出了车外,他很愤怒,也很不解,并和丢他手机的打了一架。

的确,如今的社会,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晰,尤其是对于一些管理层,基本上到了晚上十一二点,还在忙碌工作的事情。平时忙也就算了,更可气的是,原本计划和家人出去玩的,却被公事缠着,脱不开身。

但工作是做不完的,既然选择出门玩, 倒不如玩个痛快 ,不然玩没玩好,工作也处理得很不顺心,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玩的时候不辜负风景,既然出门去玩,就要学会放下工作,真正地玩起来,如孩子一般的玩闹,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有时候停下来,看看途中的风景,不免是一种美的享受。

晚上躺在床上,常常是在做什么呢?

相信大部分的人是这样的,刷着手机,玩着玩着,终于是累了,手机自然地从手中滑落,第二天早起,照镜子时,看到自己脸上有红印子,再回忆昨晚,估计是手机砸下来导致的。

这样的生活作息,岂不是对床的辜负。

其实,很多的年轻人都有晚睡的习惯,或是因为工作还没完成,或是还想再玩一会,或是睡不着,只要你不想睡,各种的借口便是张口即来。

但是,头一天的欲罢不能,换来的却是第二天的萎靡不振,这还都是小的,有的甚至早早就患癌去世,或是给健康买单。

在国外的一项调查中显示,30%的人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33.9%的人平均每晚睡6-7小时。

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还会触发身体“报警”,出现各种症状,比如头疼、心慌、眼花等。

睡觉看似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其实它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任何事物都是有因果报应的,有时,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但若是到了,恐怕那后果未必也是自己能够承受得起的。

为了未来,还是选择早睡吧。

如同电影《小森林》里的女主角市子一样,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生活。

越是自律,越是能够经营管理好自己,她的生活就会越绚烂、越令人羡慕。

早睡小窍门:

人生,总有段旅程,是需要自己走的,即使是一个人的生活,也需要好好爱自己。

一个人的生活,可以简单,但不能随便。虽然说,外面的烧烤摊、美食街的食物,往往是最能激发自己味觉的,而且还很方便,不用等多久,一份美食就摆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但这种的日子却不能长久,随便吃能够满足自己的味蕾,但对身体来说,却是有害的,尤其是过多地接触到一些复炸油、地沟油制品。

因为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是有限的,极易导致身体不堪重负,最终垮掉。

此外, 一个人时,不辜负单身的好时光,学会享受独处的快乐 。

尝试一个人逛街,想走想停,全凭自己;一个人练字,感受那一撇一捺的宁静,沉淀自己;一个人看书,投入其中,感受不同作者的人生,或许对于自己的人生,能够有更多的一番见解。

一个人时,是自由的阶段,也是每个人必经历的阶段,想怎么过,该怎么过,全凭自己做主。

贾乃亮说:“世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要去做,不辜负别人,不辜负生活,一个人的时候,不辜负自己!”

人生在世,时间未定,但愿我们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活出自己的风采。

只希望待到迟暮之年,回忆往事时,只觉得,自己未辜负在人世间,走得这么一遭,能够带着美好安然离去。

-

往期推荐:

“人格独立,再谈爱情”:做人,一定要自强,要求己莫求人

「夜读」做女人,要活成一只妖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走红背后的精神力量

01

毋庸置疑,尽管置身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读书无用论”仍然是相当一部分人奉行的信条。也正因为如此,读到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才会感动得热泪盈眶。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煽情的语言,平实朴素的字里行间,却透出一股贫穷淬炼中的坚韧之志、苦难洗礼中的不屈之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或是黄国平面对苦难命运的垂青的最好回答。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二十二年寒门弟子求学的艰辛和苦楚,只用“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和“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一统概之,一切仿如诉说别人的故事。我想,回望二十多年的艰辛求学路,历数那困顿生活带来的痛苦,无数次难以为继的动摇,还有那寒门子弟咬紧牙关想要逆天改命的挣扎,倘能如此不言悲喜地娓娓道来,唯有历经了志与坚的淬炼,方有这样的从容和底气。

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支撑其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这朴素的15个字,便是黄国平博士趟过苦难之河渡向成功彼岸的精神力量和信仰支撑。黄国平博士今天的成功和博士论文“致谢”走红,绝非偶然。在寒门难出贵子的今天,一个小山坳里的穷娃子,想要出人头地,想要破茧成蝶,要承受着来自物质生活的困顿和精神上的压力的双重痛苦,但黄国平博士在饱尝了人情冷暖,经历了生离死别,在无数次的动摇和坚持的挣扎中,终究走出了命运的漩涡,把握住了身不由己的命运之舵。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迷失方向,没有丢弃自我,而是始终自强不息,心怀善良,热爱生活,这些可贵的品质,成就了黄国平今天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的底气和勇气。

博士论文“致谢”刷屏后,黄国平回复网友“也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痛苦从来不是白忍受的,祝愿黄国平,和像黄国平一样为挣脱命运的桎梏而不懈努力的寒门弟子,永远不失赤子之心,不丧奋斗之志。

02

读着黄国平的这篇博士论文“致谢”,我脑中冒出一个人:何江。他们俩是同一类人,都出身寒门,都经历艰辛的求学路,都心怀逆天改命之志,笃信读书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追求。同样,他们最终都破茧成蝶,走出自己的天空。

何江,那一个小时候手被毒蜘蛛咬伤却只知道用火烧来疗伤、尔后作为哈佛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立志改变 科技 知识分布不均,要把现代文明和科学知识带到最落后最贫穷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中国大陆留学生。他和黄国平一样,都是经历了贫穷的淬炼而不坠青云志,靠着心中的那道光的指引走过黑暗和痛苦而终于看到光、散发光的人。如今何江身负作为国际 社会 一员的责任感,正在生物医学领域努力钻研,以图学成报国,造福人类。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丧失了生活的希望,比无知更可耻的是丢弃了生命的尊严。人生三六九等,唯有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让你抹平鸿沟、消灭差距、逆天改命。

甚至,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

03

想到了父亲。

在为父亲整理他的回忆录的过程中,完整地了解了父亲的成长历程。如今虽然父亲已离我远去,但我始终为他感到骄傲。

在回忆录中,父亲详细地写到了少年求学的艰辛,写到了最终考上大学逆天改命的经历。少年因家贫缴不起学费而不得不休学,尔后小小少年硬是靠上山挖木头担柴卖攒学费,几经辗转重回校园,经三年困难而“发愤了读书”,经历空军招飞落选的挫折不气馁,最终考上人民大学,被祖父夸“中状元”。60年代考上全国重点大学,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在父亲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 经历了一年失学的痛苦和半年多曲折的复学之路,我终于在1959年3月重返北流中学读书。虽然是重读初中一年级的第二学期,但自己仍感到十分庆幸,并深深认识到农家子女读书的艰难,决心珍惜这难得的读书机会,更加发愤学习。我暗自筹划,要尽力去挽回已经失去的岁月,争取早日完成初中学习任务提前毕业。

初一的知识对于一个已读过一轮的复学生来说,是轻而易举就能对付得了的内容。对于已学的知识的不满足,促使我向早已初中毕业了的英铨堂哥借来初中二年级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本,提前自学下一年级的课程;进入二年级时,我又向英铨堂哥借来初三年级的课本,再提前自学三年级的课程,并打算初中二年级结束时以初中毕业的同等学力报考高中。

一面与同学们一起坐在教室里共同学习,一面又利用课余时间安排自学后一个年级的课本。但生怕同学知道自己准备提前报考高中的心事后会笑话自己,因此,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完成作业,而课余自学的课程总是安排在中午架床上、晚饭后西河边以及假期在家中‘偷偷’地进行,用‘争分夺秒’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父亲的叙述无比朴素,没有任何的修饰,没有任何的煽情,但透过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个寒门子弟的求学之艰辛和读书之刻苦。笃信读书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追求,梦想通过努力读书逆天改命,成为能光耀家族门楣、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有用之人,是父亲这些寒门弟子趟过苦难河,走出属于自己的天空的信仰力量。

04

人处患难之境,如香草之受压榨则芬芳愈烈。

尼采说:“ 使人们对受苦真正感到愤怒的,不是受苦本身,而是在于没有意义地受苦。”当痛苦的磨炼化为对生命的韧度和刚性,化为对人生的从容和底气,所有的忍受便打通了通向幸福的甬道。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人生不易,追光而行,对读书的笃定的文化信仰,终会成其破茧成蝶的利器,所有吃过的苦流过的泪,终会化为生活馈赠的惊喜。

(写于2021年4月19日)

中科院一篇博士论文致谢走红: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刚刚兴许看完我心爱的书籍

有点睡不着

在微博人民日报的微博号

看到这个发表

来自一位中科院博士的论文

“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他第一句话就很打动我

走了很远的路

吃了很多的苦

才将这份博士论文送到你面前

来自保存图片的论文

字里行间透露命运的坑坷与艰辛

求学之路的颠簸

每一次在压力中一步步

坚持最终熬出了头,

到达梦想的彼岸

我为他的成功感到喝彩

生而平凡

却承载着大大的梦想

结尾中还写着

理想不大

愿年过半百

归来仍是少年

的旷达胸襟

愿君必成大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