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唯有勤学苦练才能成就一番学业,因此“快乐教育”无疑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当学生无法从学习中得到成就感的基础上谈快乐,是不现实的,也是肤浅的。原因在于:
小孩子,生活上没有任何负担,家里既不需要他参加劳动,也不需要他承担家务,因此学习之初的写字、读书成了最受约束和使力气,占精力的事情,而且要想做好,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不好,学习不勤奋不认真同样做不好,做不好的话,又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因此,学生能收起玩耍之心,静下心来学习,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是受约束的,而快乐应该建立在学会以后的成就感。离开“学会,学好”谈“快乐教育”那是本末倒置。
再说“减负”,给中小学生减负,多年来人们的呼声最高,而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减负也势在必行,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最突出的有效措施。
因此,无论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是从学习的最终效用来说,减负真的刻不容缓。只有减负才能更适合学生的成长。
王小东是快乐教育的坚决反对者,主张“求学必然辛苦”。他说:“你要想成功就得吃苦,吃不了苦就成功不了。我认为这是‘四海皆准’的一句大实话。”
我们要先分析什么是“辛苦”。“苦”可以是刻苦,也可以是痛苦,“辛苦”这个词里有刻苦的成分,也有痛苦的意思。但要说求学必然是痛苦的,这是以偏概全,求学怎么会都是痛苦的呢?高斯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爱因斯坦沉浸在物理学的世界里,他们感到痛苦了吗?他们感受到的是无比的快乐和满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把追求知识当成自己的乐趣,投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热情。除了这些伟大的天才,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享受无穷的快乐。所谓的成功,就是对自己感兴趣的目标进行不懈追求的结果。自己感兴趣才能激发出无比的热情和坚韧的意志,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果不是出自自身兴趣,仅凭外在的督促和逼迫,很难成功,即使成功,对自己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快乐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应试教育把人的全面教育简化为知识教育,把知识教育简化为语文、数学、外语的教育,又把语数外的教育简化为做题、考试,这样的教育之路不是越走越窄吗?童年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今天的教育却让孩子整日在课本、试题里渡过,变成呆头呆脑的应声虫,这还是教育的本来意义吗?快乐教育告诉我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尊重孩子的身心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或者借用考试等外在手段约束孩子。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孩子的精神健康,让孩子在幸福快乐中成长,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王小东说:“放到教育的回报率上,那就是你就读的学校越优秀,你学历越高,将来的收入水平可能就越高——全世界大抵如此。”“从整群或平均值来看,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肯定要高于非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名校毕业大学生的收入往往更高。”
拿学历和收入说事,这是对教育的片面理解。既然学历高收入就高,那我们就拼命往脑子里填塞知识,练习应试技巧,挤进名牌大学。说来说去,还是没脱离应试教育那一套。如果我说能力越高收入越高,大家也一定会认同。这样就可以引导大家都去增长能力,摆脱了应试教育那一套说教。所以说,提供什么样的论据,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结论,专家的话总是有选择的。单纯拿收入来衡量教育,其实是把教育看扁了。如果收入为王,那还开那么多冷门专业干什么?搞通识教育干什么?上大学干什么?都当技工岂不是更好?不上大学也不妨碍当老板啊?既然如此,大学还不如办成培训机构,什么热门、什么赚钱就开设什么专业。教育如果这样,该多么省事啊,可惜从来都并非如此。
王小东说:“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西方快乐教育说’在网上甚至媒体上甚嚣尘上,误导了许多不谙真相的家长和孩子。对那些‘快乐教育’的推崇者,其实,我就一个问题:你想快乐多久,几年?还是一辈子?基础教育的松紧、优劣,不仅整体上影响国民素质,个体上更会影响人的一生。”
王小东说“快乐教育说”在网上甚至媒体上甚嚣尘上,这一点我不敢苟同。在网上、媒体上提倡快乐教育的,毕竟是少数,很多家长摄于应试教育的淫威,不得不低头屈服,何来“甚嚣尘上”一说?这是典型的夸大其词,我看“甚嚣尘上”的倒是应试教育,王小东不批判应试教育的弊端,反倒望风捕影对快乐教育大批特批,实在是张冠李戴。王小东一句“求学必然辛苦”,就遮了应试教育的丑,把教育者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教育是人的全面教育,是增进人类福祉的重要手段。让人幸福地渡过一生,是教育的崇高目的。辛苦地求知,考得高分进了名牌大学,有了人人羡慕的职业,能够赚大钱,就能一生幸福了?我们不能忘了,培养具有自主精神的人,追求自己的理想,积极地对待生活,敢于冒险,勇于创造,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王小东说:“美国的‘快乐教育’,针对的主要是那些家庭条件不够好、本人又实在学不下去或者不打算学下去的学生,不逼你,爱学不学,学成啥样都随便你。但这背后是阶级分化。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如果你没有特殊天赋,那个体制基本就放弃你了。”
对美国教育充满误解的是王小东。家庭条件不好的才搞快乐教育?爱玩就玩,爱学不学?闻所未闻。在他看来,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要刻苦学习,穷人家的孩子都是得过且过。其实真正的富豪还在乎孩子刻苦不刻苦?上不上大学有什么关系?将来继承家产不就万事大吉?靠着股息过日子岂不是高枕无忧?家庭条件不够好才要翻身啊,难道穷人全都自暴自弃?毫无道理嘛!没有特殊天赋就要被放弃?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的确,美国比较重视天赋教育,给具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开小灶。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孩子就要遭到抛弃。美国公立教育实施全纳教育,不排斥、不歧视任何儿童,比如残疾儿童也和普通孩子一起上课,并接受特别辅导,为此不惜花费巨资配备专门的人员和设施。快乐教育本质上是民主教育,从卢梭到杜威,可谓一脉相承。这种教育理念是面向所有公民,无论贫富贵贱,根本不是针对所谓穷人阶级的。快乐教育是欺骗穷人、固化阶级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多读点西方教育学就不会得出这么可笑的结论。
王小东说中国很多家长之所以把孩子送到美国,是因为高考考不上,还说美国基础教育不行,最好在国内接受教育。我见有人说美国数学教育不如中国,但还没有听说美国教育整体不如中国的。美国基础教育一般采取小班授课,很少依赖课本,不重死记硬背而重理解,教学方式多样,如分组教学、团队合作、探究式学习、学徒制等等,这都是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美国的强大,除了开放的政治体制,先进的教育理念功不可没。把美国教育拉到还不如应试教育的层次,实在是侮辱了美国教育。
王小东说:“在‘宽松教育’下,日本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下降,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毕业后在职场上也突显出与同事之间的相处问题。所以,日本人普遍认为,‘宽松世代’的人,学习能力和竞争力都不及以前的世代。”“英国学校应该采取中国式的教学策略,比如增加晚自习,杜绝课堂之间的时间浪费,以提高英国学生在关键学科上的学业表现。”
“宽松教育”真的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学生们有必要为考更高的分数夜以继日地学习?这要看我们如何对待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总体上来说是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让社会各阶层都可以接受廉价的教育。而在这之前,家庭教育一直占据主要地位。今天,学校教育虽然还承担着主要的教育职责,但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种教育方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除了通过学校获得知识之外,在家庭里一样能获得知识,而且比学校里更轻松、更自由。家庭教育地位日益重要,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更个性化的成长环境。增加在校时间固然可以提高成绩,但成绩是否就是学习的全部呢?只有读教材、做题才是学习吗?况且,为了学习是否就要牺牲掉社交时间,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这么做值得吗?要知道这些对孩子来说都算是学习。我们不应把学习理解得那么狭隘,把孩子紧紧束缚在一个小圈子里。
王小东说:“一个成熟的、良好的社会,要尽可能减少阶级固化,要让优秀的学生,尤其是优秀的下层子弟有往上走的机会,社会的中层更要往上走。现在的做法把中层给压住了。现在不是1%对99%,而是1‰对999‰,把这999‰的路都给封死了。”
一张考卷定终身,在现阶段下有某种合理性,但这并不是应试教育苟延残喘的理由。为了给穷人家的孩子一个所谓的上升通道,就任由考试主导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高分低能的学生?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而不是保护落后。况且,中国大部分老百姓又不是不能支付素质教育的费用。奢侈的贵族式教育无能为力,拓展一些兴趣爱好总是可以的吧?在目前阶段,我建议取消按民族加分的做法,按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或家庭的生活水平适当加分,这样可以照顾到那些贫困的但又优秀的孩子。而许多人主张全国一张卷,按照分数录取,取消任何加分,反倒是助长社会不公的做法。改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应该从国家政策和教育投入上想方设法,而不是摽在应试教育这棵歪脖树上。
王小东说“不要再妖魔化考试”了,考试还用妖魔化吗?考试是否能考出真实水平、促进真正的学习,我们心知肚明。中国人身经百战,开发出太多的应试技巧,成就了“考试大国”的名声,但我们成为教育大国了吗?降低考试难度,可以让孩子可以从容面对学业,有时间、有精力多元发展,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
我们为什么不能被快乐教育迷惑?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父母的朋友圈里,开始刷屏“快乐教育”,其主旨是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认为孩子在快乐的氛围里能够更叫高效的学习,放在行动上就给孩子减负减负再减负
所以我们会看到小学好轻松,没有早晚自习,很早就放学回家;低年级数学课取消,英语高考不考;孩子要时常表扬,批评也不能让孩子难堪。孩子只需要快乐的学习,可是这样的快乐教育,真的能让孩子学得好吗?
不置可否,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是有好处的,但是快乐学习不代表放纵孩子玩乐,否则会带来两大坏处。
1、孩子学习过于放纵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真理,如果真的没有老师与父母的监督,孩子很难会有端正的学习的态度,长此以往,孩子学习只会过于放纵。
“严师出高徒”,这句话说的是很正确的,老师对学生严厉的时候,不是故意刁难,而是想要学生改掉学习上不好的习惯,激励你更加努力的学习,戒骄戒躁,才是学习的基础。
快乐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乐在其中,适当的减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并不是只让孩子在学习中玩乐,这一点父母需要,明白。
2、孩子脾气过于骄纵
在以前,学生一旦犯错,最轻的惩罚也是一顿批评,不像现在的孩子不敢打不敢骂,说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当然这里不是提倡体罚责骂孩子,但是有些问题,只是无关痛痒的说几句,孩子基本上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心里连一点涟漪都没有。
或者说是现在的教育理念把孩子宠得的太过于骄纵了,生怕话语说的重了对孩子心理产生什么影响。
可实际上,孩子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而且即使是孩子小的时候你没有好好教育孩子,社会也会帮你教育的。
古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和辛苦,大部分人是不愿意触碰的,因为很难坚持下来,但是只要吃得苦中苦,人上人就近在咫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