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的国度,其文苑中的诗词奇葩,为千百年来大众所喜爱,且至今不衰,如果我们把它与西方的诗并在一起,“以平情的观察,冷静的分析,科学的认识,理智的沉思,去进行比较研究”,也许能得出较多理性的结论。
然而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对中西诗歌的各个方面进行一番综合的比较,就很难不泛泛而谈且流于肤浅。“与其要肤浅的全面,不如要深刻的片面”,基于这种想法,本文拟就中西爱情诗歌这个题材作一番考察。
大家知道,爱情,曾被人们公认为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它一经灵心善感的诗人吟咏挥毫,进行精湛的艺术加工,最易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中西爱情诗中那些情真意深,字字出自肺腑的佳句名篇,每每如刀刻石一般铭刻在读者的心扉,因此,研究中西爱情诗歌的理论是很多的。
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认为,中国爱情诗比之于西方的同类题材,要相形见绌得多。这种看法是失之偏颇的。实际上,中国与西方爱情诗歌之奇葩各自摇曳着独特的风姿,散发出截然不同的芬芳,闪烁着截然不同的民族色彩。
从时间上看,中国爱情诗肇端于三百篇,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其首篇《关雎》便开门见山的道出了男子对窈窕淑女的恋慕与追求。再如《邶风·静女》中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城隅幽会时的情景,并通过那姑娘“爱而不见”致使小伙子“搔首踟蹰”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他们爱情生活的甜蜜。《郑风·溱洧>描绘的是春暧花开之时,青年男女嬉戏游乐在河边,反映出他们爱情的和谐与欢悦。《诗三百》不仅写男子对女子的爱慕 ,而且还常有女子对男子的爱恋。试读《标有梅》
标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土,迨其吉兮!
标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土,迨其今兮!
标有梅,顷筐暨之。求我庶土,迨其谓之!
这首诗,以梅子的黄落比喻青春消逝,年华迟暮,表达了一个姑娘渴望及时成婚的心情。同样内容的在《周南· 卷耳》,《邶风·匏有苦叶》,《邶风·简兮》,《墉风·柏舟》,《郑风·狡童》,《郑风·子衿》这些名篇中也屡屡见到的。从情诗产生的早远,女子对男子的大胆爱恋这点看,西方古代希腊,罗马是无法与中国古代的相媲美的。值得遗憾的是,当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由于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发乎情,止乎礼”的中和原则和“诗言志”传统的压制,这种女性直抒胸臆,热情奔放的倾吐和声音。就渐渐减弱了,甚至有的时期是一片沉寂,由此才带来那种中国缺乏爱情诗的读解。
西方爱情诗源于公元前八世纪的希腊。略晚于史诗,而爱情诗史也和中国的一样起源于淳厚质朴的民歌,大都是用来歌唱的,歌唱时往往伴以乐器,并分独唱体与合唱体两大类。独唱体完全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丧失了氏族文学的集体性,被柏拉图称道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萨福,是当时最富盛名的歌手,她的爱情诗多抒发恋人间的激情,悲伤,离别的痛苦,妒嫉的折磨,具有语言朴素,感情真挚,音乐性极强的特点,具有特别感人的世术魅力。以至后来伟大的卢梭在暮年时,希望自已唱着萨福美妙的情歌离开人世。然而历史传给今人的萨福的诗歌很少,且为断章残篇,真不得不令人惋惜。
爱情诗在西方臻于完善,由于量多质高给人留下难以忘印象的,当是中世纪的骑士抒情诗。在中世纪,由于骑士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骑士阶层。骑士们有着各自追随的封建领主和崇拜爱慕的贵妇人。为了讨得贵妇人的欢心,他们甘愿昌险,作战,为她服务,虽九死而不悔,万死而不辞。对于卢梭说的“我宁肯为我所爱的人的幸福,而千百次的牺牲自已的幸福。”便有骑士思想的影子。骑士与贵妇的爱恋,和婚姻是两码事的,最终目标不是与其结婚,而是一种畸形的婚外“精神恋爱”,是柏拉图哲学中爱情理论在中世纪的积淀。“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人总是很美的事”给人们的心态以很大的影响。以至有的人在心中假设一个女子来为之奋斗。骑士抒情的主要代表作“普罗旺斯抒情”中的《破晓歌》,它描写骑士和贵妇人在黎明破晓之时难分难解之情,不避讳肉欲的描写,这就有对封建道德和教会禁欲主义加以否定的意义,因为在当时封建和教会双重制度下,清规戒律,约束重重,男女合一,每每缺乏爱情基础,而追求自由,具有理想的骑士精神就起了一种变相弥补的作用。十二、三世纪的骑士情诗为以后欧洲的爱情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许思园先生在其遗作《中国诗之特色》中认为,中国诗肇端于三百篇,发皇于建安,极盛于唐,自宋以后,格律题材几无所增益。中国诗生长过程约一千八百年,而西方诗导源于希腊,起于十二三世纪,在文世复兴时期和十九世纪初期,两度极盛,十九世纪末骤衰,前后只有七百余年,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伴随着中西各自诗歌成长的爱情诗的发展轨迹吧。
爱情是个诱人的主题,美轮美奂的爱情诗令人目不暇接,常叫人如醉如痴,物我两忘,我们在绚丽多姿的中西爱情诗中探幽揽胜时,常常有这样的感受,中国诗作者男性假托女性之口写诗的甚多。如: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上部》(朱庆馀)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江南曲》(于鹄)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买卜人。《望夫词》(施肩吾)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无名氏)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杜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杜牧)
从理论上讲,西方的封建社会和中国的封建社会,男女地位实质上都是男尊女卑的,但是中国的程度要历害得多。如:在中国,夫妻、夫妇、子女、男男女女等词序表明男先女后的原则不可颠倒,过去出嫁的女子要在姓氏之前冠以夫姓;在汉语中,不少坏字眼,也多以“女”字作偏旁部首,如:嫉妒、妖媚、奸淫等等。可见,女子地位低下。同时文人骚客十分看重功名事业,追求“立功、立法、立言”之三不朽。妇人在男人心中不占地位,择偶得命于父母媒妁之言,嫁后须“主中馈”“奉箕帚”,生儿育女,妇女受教育的条件很差很少,“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就必然导致女性诗人的甚少。再加上男司外,女司内的分工,妇在家则“入厨下”,夫在外则“寄寒衣”,因而妇女一般内心痛苦,这个内心痛苦复杂情感的领域,自然为男性诗人所发觉,所利用。因此,中国爱情诗诗人常假托女子之口,来唱对男子,丈夫的恩爱情深,抒写远离的相思情苦,渲泄被遗弃的怨和恨。
在西方,宗教色彩浓烈,人们对圣母圣婴的传说虔诚痴迷,加上又受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影响。妇女地位比之于中国要高得多。比如在古代希腊传说中,人类本是一种四手四脚,圆脑袋,两张面孔的球状生物。万神之王宙斯害怕人类的力量过于强大,危及自已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君权统治,便举起雷电,手杖,将人类一劈为二,但分开的一半却拼命扑向另一半,想重新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爱情,因此西方男子传统称自已的妻子为“我那更好的一半”故而,女子的个性理想、智慧、才干,以至学识,常是男子景慕的对象,这样,就使得西方爱情诗多是男性对女性的仰慕。如本琼生的《给西莉亚之歌》:
只须用你的眼波向我祝酒,
我会报答你用我的眼波,
或在杯盏上留下一个吻,
我就无须寻找美酒来喝,
灵魂深处引起的干渴,
只能祈求一杯仙浆润喉,
即使天神降下甘露,
我也不肯换取你的眼波,
我新赠你的玫瑰花冠,
并不只为把你仰攀,
却只为了给它以希望,
叫它此后永不凋残。
由于你嗅过的香气,
然后把它再给我扔还。
从此它成长吐香,就非出自它,
而是出于你的,我敢断言。
希腊著名悲剧家索福克勒斯说:“世界的奇物珍宝可真不少,象人这样的唯妙的却很难找。”作为天地之灵秀,万物之灵长的人。他必定有各种理想和要求,要求“在理性和感性上都要得到充分的满足”。要求生命的完美充盈。在人的诸多要求中,“事业情结”和“爱情情结”是不可忽视的两大点。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男子一生的主导是“事业情结”,而女子则是“爱情情结”。一般说来,在事业与爱情发生矛盾时,西方文化的个体性使西方的男子常常舍弃事业而获得爱情。他们认为爱情是事业的动力,能促使事业成功;他们认为人生的最大幸福莫过于爱,人生的最大痛苦莫过于失爱,幸福是人生的追求,爱是人生的大事,在伏尔泰看来,人生有两次真正的死亡:“一个是不再爱,一个是不再被爱,这都是难以忍受的死亡,至于冥目咽气,倒没有什么。”“爱情激荡着活跃的情绪,它可以使死亡的人复活,它可以使沙漠有人居住,它可以使爱的人幻影重现。”(大仲马《红屋骑士》)。这些思想在西方是很普遍的。
而中国,男子则往往以功名为重,爱情绝不会有与功名抗衡的分量。反之他们认为陷入情网,儿女情长是极不光彩的,会使人堕落沉沦,会使事业失败。正如俗语所说:“色字头上一把刀“所以夫婿抛妻别子,进京赶考,追求功名,镇守边防,为国为民,效命沙场,宦游南北,离家外出,商贾四方,是极普遍的,两地分居也就理所当然了;加之男子喜新厌旧,移情别恋,三妻四妾等情况。又注定中国爱情诗中以“怨情”诗特别多。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为有》(李商隐)
思君如流水,长闻呜咽声。《自君之出矣》(雍裕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李商隐)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李白)
象这类离情别绪,深宫闺怨的“怨情”诗,触目皆是。
西方从中世纪以来,由于骑士风的影响,男子求荣誉骑士功勋竟不是为了自已的擢升,而是为了胜利情敌,赢得情人的青睐。拜伦写的“名声——我对你若有兴趣,并不是爱听你响亮的吹嘘;是为要看她灼灼的目光——她也懂得了:我并非配不上她!”这便是西方男子求得女子垂青时的写照,代表西方男子的群体的意识,所以西方爱情诗对女性的倾慕的表白比比皆是。其中,莎士比亚的十四行体,雪荣和勃朗宁等人的短诗便是“慕”的胜境。我们读马克思的《致燕妮》,也能充分地感受到这一点。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东西恋爱观相差甚远,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至上”的口号,因此,爱情诗大多写于婚媾之前,又常常是称赞容貌诉申爱慕。彼特拉克对劳拉;斯宾塞对伊丽莎白;拜伦的唐璜对海黛;卢梭对菲尔松、戈登、华伦夫人、戴莱斯;但丁对雅特丽丝;白朗宁对其夫人,简直举不胜举。而中国重视婚姻而轻视爱情,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后。夫妇情爱,士大夫是每每讳言或不屑言的,“随着四婆裙转”在儒家看来是一种耻事,只有潦倒无聊悲观厌世的人才肯公然寄情于声色,如桀纣与隋炀帝李后主等,但都为世所诟病。中国真正的爱情的诗的精品往往是惜别悼亡。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李清照的“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洗流”以及我们从陆游、李商隐、纳兰容著、陈曾寿等诗作中找到这方面的例证。
朱光潜先生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中指“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诗中消遣人生。中国诗人脚踏实地,爱情只是爱情;西方诗人比较能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的确,西方诗宗教色彩很浓,翻开西方诗歌,我们就能感受到那浓浓的气息。
在希腊神话中,美与爱的女神阿芙罗狄特主宰着人间的情爱,这情爱,犹如诱惑之酒,使人沉溺迷醉;使人痴迷疯狂,使人活力奔溢;使人心灵燃烧。正是在爱情的大胆追求上再加上一种虔诚痴迷的情感,就构成了广泛意义的宗教。试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第一百一十六首《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
哦,决不,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
它定睛望着风暴却无不为之动;
爱又是指引迷舟的一颗星,
你可量它多高,它所值却无穷。
爱不受时光的播弄,尽管红颜,
和皓齿难免不受时光的毒手;
爱并不因瞬息的改变而改变,
它巍然矗立直到末日的尽头。
这首诗它歌颂了爱情的永恒和伟大,具有浓厚的思辩色彩,阐发了一种近似教义的哲理,很耐人玩味和深思。
又如斐多菲的:
我愿意是树,如果你是树上的花;
我愿意是花,如果你是露水;
我愿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阳光;
这样我们就永远能结合在一起。
而且,姑娘,如果你是天空,
我愿意成为天上的星辰,
然而,姑娘你是地狱,
我愿意永堕地狱之中。
这首诗又表现出西方诗人对爱情的追求的执着和顽强,蕴藉着一种宗教的玄思和遐想,体现着一种哲学的理性。
中国思辨哲学不发达,人为宗教观念淡薄,因而中国人重视现实生活米盐琐屑,衣服钱财成为一般夫妻关心最多的事情,不能向较高的地方发玄想,不能向高远处有所企及。所以中国爱情诗缺乏人生的思考和宗教的情操,这也导致了中诗不如西诗那么深广远大。
在西方,女子地位较高,教育也比较完善,加之人文主义思想的启蒙。女性是男性附属品的观念很少,她们的“德”、“言”、“容”、“工”不是为男子的贤内助的标准。她们在人格上享有同男子一样的尊严。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思想从古至今一直占上风。宁可离婚,而不迁就,因此,西方女子在学问和情趣上可以和男子进行朋友的默契欣合。男女相悦,婚恋合一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这方面动人心弦,当首称小葡萄牙人——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组诗,那枯木逢春的喜悦,火焰般的激情,全展现在她那优美的十四行诗里。
而中国,由于中国固有的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妇女无法与男子平起平坐,无法与情人感情交流。同时文人不屑围着女子的“石榴裙”转,与他们相处的不是妇女,而是同僚和文字友,因此,男女恋爱相悦的诗,能盘看来,不及朋友交谊,赠答酬唱的作品多。许多诗人的集子中,关于友谊诗,往往占了半多。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成德与顾贞观等的友谊古今传为美谈。在西方人中,歌德与席勒、华斯与柯勒律治、济慈与雪莱、魏尔兰与兰波等。虽然也以友谊著称,但他们集中畅叙友朋乐趣的诗却很多。
严格说来,文学是人们生命的直接呈现形式。然而从它从产生开始就被套上了政治的桎梏,从那以来,一直有着诗乐政的传统,强调诗乐为政治服务,,加以诗言志,赋诗言志理论的形成,使得“文以载道”,使文学蜕变为“明道”;“征圣”;“宗经”的工具。因此,中国古诗中以男女之情来譬喻君臣之谊,使爱情诗常有政治的色彩。这种情况是为中国古典诗所常有,而这是西方诗所绝无的情形。开以男女之情来譬喻君臣手法先河的,是《楚辞》的《离骚》。如其间的“众嫉余之蛾眉兮,谣汤谓余以善淫。”“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以萧艾也”,“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流。”实际上,这是政治上的失意,被谗见疏,用男女之情之比。到了唐代,这种手段发挥得淋漓尽致。请看王昌龄的《长信怨》的“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白居易的《后宫词》的“红颜未老思先断,叙倚熏笼坐到明。”等等。甚至自已的文章合不合考官的口味,也要用新婚装束合不合公婆的眼来作比:“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因此,有的诗的主题到底与政治有关,还是与爱情有关,扑朔迷离,令人难以理清。正因为如此,从前注诗注词的人往往在爱情诗上贴上忠君爱国的徽帜。例如毛苌在《诗序》中毫无根椐的把诸如《关睢》《桃夭》等男女相悦的诗说成是赞美“后妃”的作品,又如张惠言把温庭筠的浓艳香软的《菩萨弯》十四章说成是“感士不遇之作”相反的是,近来有的人又走极端,把十足的忠君爱国的诗却贴上爱情的”“商标”。例如,《离骚》《远游》一类早有正确定论的作品,有人又认为是爱情诗,这可以说是乱作郑笺,穿凿解释,强牵附会之举。西方人是不会将政治主题与爱情主题相混淆的,但他们诗中宗教主题与爱情主题交叉渗透却又是常有的。
以上笔者从几个方面谈了中西爱情诗思想内容的殊异,下面在浅析一下中西不同的艺术风格。
刘勰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涤;可有雅郑;并性情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那么中西爱情诗风到底怎样呢?我们知道,西方文化是一个具有激进性、个体性、开放性和吸收性的文化,西方各民族的性格是以感情奔放和大胆坦露为其特征,表现在文学上是对英雄史诗的推崇,骑士精神的讴歌,昌险行为的肯定,掀起狂飚突进式的运动;在美学上崇尚阳刚之美;在哲学上不断以片面性的思辩,突破固有观念的平衡,取得新观念的跃进和突变;在艺术上崇尚震人心魄的戏剧冲突,用艺术形象对运动和角力精神加以张扬,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西方爱情诗的手法是开放式的,笔调直率大胆,铺陈。每每带着激浪巨涛似的情感,狂飚闪电似的想象,惊世骇俗的夸张,而且还常用大自然的背景来衬托,那大海怒涛;狂飚暴风;峭壁悬崖;荒谷沙漠在中国诗中很难与爱情诗联系在一起。我们下面来读拜伦写的与海蒂的恋情描写:
他俩信步漫游,手儿相携,
在闪闪发光的卵石,贝壳上踯躅,
踏过平滑坚实的滩头沙砾,
这久经剥蚀的,荒凉的藏身之地,
由风雨形成,却俨如匠心构筑,
他们俩进来歇息,互挨着臂膊,
顺从了绛紫暝色的撩人的魅惑。
他们仰望天穹,那飘游的彩霞,
有如玫瑰色海洋,浩瀚而明艳,
他们俯眺那波光粼粼的大海,
一轮圆月正盈盈的升上海面;
听得见浪花在飞洒,轻风徐来。
得见对方黑眸里射来的热焰——
觉得四目交窥,他们的双唇,
使互相凑近,黏接,合成一吻。
提倡情感的宣泄提倡“日神”的崇高和“酒神”的狂欢,以便在情感宣泄中获得心灵的舒畅,在酒神的狂欢中去寻求审美的快感,是西方具有典型性的爱情诗,易使读者惊心动魄而有一泻无余之感。西诗的情调是刚性美,充分体现了爱情是生命的动力的观念。
中国文学越礼纵欲,主张“乐而不淫,衰在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因此,虽然中国诗主张抒情言志,但却又提倡节制情感,勿过勿滥,主张在克制中和,文质彬彬在安贫乐道中走向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中国爱情诗所呤咏的爱情是遮掩的。“千呼万呼始出来,犹抱瑟琶半遮面。”爱情只是生命的潜流。重柔性美,情调含蓄,隐约;绵长;委婉深沉;细腻;讲究“言近而旨远,辞浅而又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人“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外,反三隅于字外。”男女相遇、相识、相见、相爱、相别、相逢,,以大自然的旷野景物为陪衬的极少,而常在小桥边、溪水侧、月光下、柳树旁、孤亭客舟里;四周的清风朗日;鸟语花香;小桥流水;湖光山色;幽谷小径;云霞虹霓给人带来艺术的感觉,情绪的感染,识读的底蕴。中国人的内心很多是锁闭式的,爱情的发生更多是在室内,所发爱情诗中的“小楼”、“锈阁”、“画堂”、“回廊”、“别巷”、“深宫”、“雕栏”以及亭、榭、轩、庙、塔等屡见不鲜,这在读者的生理和心理上不会出现,紧张,急迫和不可遏制的情绪冲动,符合中国人平缓、亲切、轻松随和、舒坦、闲适、宁静、愉快等心旷神怡和审美习惯。试读下面几首诗:
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红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浣溪沙》(韦庄)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欲度香胆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温庭筠)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倚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秋水,读春山。《眼眉儿》(左誉)
这些诗,兼有人物,情绪和背景,而意境深远开阔,蕴藉清逸淡远,感情疏淡悠长,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韵致。
在中国,从诗歌的体裁上来看,最能表现爱情的浓丽旖旎的透骨艳语的莫过于词,它是比中国的四、五、七言古诗和律诗成就高的精口。缪钺先生在《论词》一文中曾提出了精辟的见解。“诗之所言,固人生情思之精者矣,然精之中复有更细美幽约者焉,于是不得不别创新体,词遂“肇兴。……要眇之情,凄迷之境,诗中或不能尽,而此新体反适于表达”。可见词与诗的内容是有区别的。词主要言“更细美幽约”的“人生情思——爱情”。此为“诗之所不能言也”。孔子在删诗时曾说:“诗三首,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可见无邪之思,是礼教范围内的思想,是诗的主要题材。所以诗具有独特的功能,可以“经夫妇,杨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邪思”的爱情自然不再归入诗之正宗,即使能挤进,也是微乎其微,凤毛麟角了。于是,那诗中所不能言的“要眇之情”,也就在词中找到表现它的一席之地。同时词又具有其它诗体难有的灵活和精巧,它容量虽小,却令人小中见大,神游八方,并且能常以其石破天惊之魄力,冲破卫道者的禁区,大胆表现“正人君子”难以启齿,无人可诉的爱情,将爱情赤裸裸地披露于世人面前,无丝毫的掩饰,因而在言情上,它比诗具独异的生命力,更强的艺术魅力。
请读下面两首词: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想君思我绵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浣溪纱》(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思帝乡》(韦庄)
这些“熏香掬艳,眩目醉心”是“清艳绝伦”的词句,若写入诗中,在一般人眼中便会显得轻薄,而在词中,不仅立意新颖,情真意切,力透低背,荡入魂魄,扣人心弦,而且对封建礼教具有很强反抗意识,表现了政治束缚的减弱,文学自觉时代的深入。西方诗以表达爱情为荣,不论是婚内恋,还是婚外恋。中国诗的主要功能是“言志”,爱情题材不能登大雅之堂,婚外恋尤所讳言,只有词在这个方面最能与西方爱情诗相匹敌。
尽管我年轻无辩
本.琼生
如我之年青,无法细辨,
死亡的本意和爱的真谛,
尝闻二者皆带箭头,
双双的目标是人的心脏。
复又听说,各有德性,
爱伤于火,死伤于冰;
我似恍然有所觉悟,
感受的极端结果却一途。
恰如断壁残垣,
或灰飞或塌坍;
又好比我之消亡,
似潮退又似闪电;
因知爱之燃烧的箭杆,
亡我之速有如死神冰冷的魔手;
惟有爱火的炽热尚存,
惊散坟墓中寒气逼人的霜雾。
Though I am Young and Cannot Tell
Ben Jonson
Though I am young, and cannot tell
Either what death or love is well,
Yet I have heard they both bear darts,
And both do aim at human hearts.
And then again, I have been told
Love wounds with heat, as Death with cold;
So that I fear they do but bring
Extremes to touch, and mean one thing.
As in a ruin we it call
One thing to be blown up, or fall;
Or to our end like way may have
By a flash of lightning, or a wave;
So love's inflamed shaft or brand
May kill as soon as Death's cold hand;
Except Love's fires the virtue have
To fright the frost out of the grave.
整首诗是一种‘虚拟’理念的对比思考,没有具体的情景。比喻的事物也
以抽象概念和事物的一般类别居多,比如热,冷,生,死,人心,箭头,感觉
(TOUCH),断壁残垣,闪电浪潮,坟墓等。这种思辩性的理念诗歌,在
中文中是几乎不见的。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死,死而不可变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似
乎比较类似生死的思考。但这仍旧是一种模糊性的感性思维,而不是理性的思
辩。
爱情与死亡在诗歌中最常见的结合方式,大约是用死亡来表达爱情的强度
和极限了。生命的极限是死亡,人的情感之深之久,用生命的极限来衡量,是
很容易理解的。这倒是中英诗歌中都有的。比如《诗经》中便有:
……
“生死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
毂(车应为禾)则异室,
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
有如皎日。
脍炙人口的元好问《迈陂塘》有:“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离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
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情是何物生死相许,似有问,但
无答,更无辩。只是一种情的表达。英文诗歌中也有相应的以死相许的爱情誓
言,但更突出的,是将死亡和爱情做为两种抽象理念的关系,来对应关联。因
此英文中才会有“只要上帝允许,在死后我爱你将只会更加深情。”的诗句:
葡萄牙十四行诗 (第43首)
伊丽莎白.勃郎宁
我究竟怎样爱你?让我细数端详。
我爱你直到我灵魂所及的深度、
广度和高度,我在视力不及之处
摸索着存在的极致和美的理想。
我爱昵象最朴素的日常需要一样,
就象不自觉地需要阳光和蜡烛。
我自由地爱昵,像人们选择正义之路,
我纯洁地爱昵,像人们躲避称赞颂扬。
我爱你用的是我在昔日的悲伤里
用过得那种激情,以及童年的忠诚。
我爱你用的爱,我本以为早以失去
(与我失去的圣徒一同);我爱你用的笑容、
眼泪、呼吸和生命!只要上帝允许,
在死后我爱你将只会更加深情。
How do I love thee? Let me count the ways.
I love thee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and height
My soul can reach, when feeling out of sight
For the ends of Being and ideal Grace.
I love thee to the level of everyday's
Most quiet need, by sun and candle-light.
I love thee freely, as men strive for Right;
I love thee purely, as they turn from Praise.
I love thee with the passion put to use
In my old griefs, and with my childhood's faith.
I love thee with a love I seemed to lose
With my lost saints--I love thee with the breath,
Smiles, tears, of all my life!--and, if God choose,
I shall but love thee better after death.
“IF GOD CHOOSE, I SHALL BUT LOVE
THEE BETTER AFTER DEATH”读来不仅有震撼人心的
力量,而且有一种超越死亡限制的升华感觉。这也是东西方文化之差异在文学
作品中的一个表现。即西方文化中有宗教和超越现世的世界,因此可以说死后
更加爱你。另外,这首著名诗词对爱情的描写有许多与众不同。王佐良的评说:
“‘我自由地爱你……’,这就使情诗脱出了一般卿卿我我的格局,而结尾处
反顾童年的激情,前瞻死亡之并非终结,更使意境深远起来。”(见《英国诗
史》)其实,意境深远还是中式的评语,思辩的理性情感,才是此诗的特点。
据说勃郎宁夫人在婚前的恋爱中写下这40多首爱情十四行诗,直到婚后才悄
悄放入丈夫口袋,并说如果他不喜欢就烧掉它们。勃郎宁读后说,我决不敢私
藏自莎士比亚以来无论任何语言中最美的十四行诗。因此,这些诗得以印行。
勃郎宁夫人的自谦自守,倒是很类似中国传统女性的德行。
如果说《虽然我年轻无辩》和《在死后我爱你将更加情深》还是借用死亡
的生命终极含意来比喻爱情的深厚,那么罗赛蒂的《歌》,则是一种神秘主义
情调的展现,而很难说作者表达了什么:
歌
克里斯蒂娜。罗赛蒂
在我死了以后,亲爱的,
不要为我唱哀歌;
不要在我头上栽种玫瑰,
也不要栽种成荫的松柏;
但愿你成为雨露滋润的绿草,
铺盖着我坟墓上的山坡。
如你愿意就怀念我,
如你愿意就忘记我!
我将看不见松柏玫瑰,
也感觉不到草地洒满了雨水;
我将听不到夜莺的啼唱,
彻夜诉说心中等苦悲。
我住在不生不灭的混沌世界,
没有黑夜,也没有日出的光辉。
也许我偶然想起谁,
也许我偶然忘了谁!
Song
Christina Rossetti
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
Sing no sad songs for me;
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
Nor shady cypress tree:
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
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
And if thou wilt, remember,
And if thouwilt, forget.
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
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
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
Sing on, as if in pain:
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ht
That doth not rise nor set,
Haply I may remember,
And haply may forget.
据说,罗赛蒂这位英国拉裴尔前派诗人,常在梳妆台前写诗,追求精神世
界的纯粹和自我克制。这首著名的诗歌,确实如此。诗人的思绪似乎化作一个
灵魂,象在对爱人述说,又象是自言自语。既不要哀歌,玫瑰,松柏成荫,又
盼望绿草雨露。怀念与忘记,想起与遗忘,都似乎‘可有可无’。虽然此诗没
有前面两诗的精细思辩,但却用超越现世的神秘色彩表达了忧郁哀伤的情调。
这种超越现世的神秘,也很少见于中文诗歌。从坟墓或可联想到苏轼著名的江
城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短肠处,
明月夜,短松岗。
也是生死,孤坟和断肠的情爱,这里是诗人切身的现世感受,‘超越’也
只是基于生活的梦境。这也是中英诗歌传统的一个区别。如同抽象概念一样,
英文文化中有另世的神秘主义世界,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则是现世文化。而且,
英文诗歌作者,有许多是‘职业’诗人,以写诗为生。而中国古代诗人,写诗
多为功名举试的训练。即使有归隐山林,那也是功名无望的退避,并非自由的
纯粹诗人。因此,中国诗人的作品,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而少跳出尘世的,
无所具体对象情景的纯内心感念或神秘主义心态的表达。
似的爱与死亡,现世与另世的描写,还可以举一首英文诗歌:
爱的乐园
威廉姆.布莱克
我曾访问爱的乐园,
目睹了我前所未见:
殡仪馆矗立其中,
那里是我曾嘻戏的草地。
而殡仪馆的大门紧闭,
门上大书‘行人止步’;
我只好转向爱的乐园,
那里曾有无数美丽鲜花开放,
映入眼帘的却是遍地坟茔,
墓碑取代了鲜花林立:
黑袍牧师们蜿蜒绕行,
用荆棘捆绑着我的欢乐和欲望。
The Garden of Love
William Blake
I went to the Garden of love,
And saw what I never had seen:
A Chapel was built in the midst,
Where I used to play on the green.
And the gates of this Chapel were shut,
And "Thou shalt not" writ over the door;
So I turn'd to the Garden of Love,
That so many sweet flowers bore,
And I saw it was filled with graves,
And tomb-stones where flowers should be:
And Priests in black gowns were walking their rounds,
And binding with briars my joys & desires.
爱的乐园里,青草地上建起了大门紧闭的殡仪馆,花朵盛开的地方,堆满
了坟茔和墓碑……爱与死亡似乎只是一个恍忽,一个梦,一个意念的区别。这
种将爱情和死亡做为两个抽象的生命象征联系起来,令人想起精神分析关于爱
情和死亡的分析。
精神分析大师之一的佛罗姆,将爱情看做是人类克服成长过程中个体独立
带来的分离,孤独,隔膜的一个必然。爱使人与人回归结合,重新融为一体。
而另一位弗罗伊德的早期追随者,OTTO RANK则认为死亡是人逃避出
生与母体的分离的创伤,而企望回归母体的安宁,统一的本能。如此看来,因
爱而死,无论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或是理智的决断,或是实际的行动,则可以
看做是两种本能的殊途同归,一举两得。人因失去爱而分离,因生而分离,又
因爱而回归,由死亡而回归。那么,因爱而死亡,当是一种最彻底,最丰富的
回归。
诗人RICHARD CRASHAW有诗云:
“爱,你是生与死的至高无上的唯一君主。”
"Love, thou art absolute sole Lord of life and death."
注释:
1。《尽管我年轻无辩》与《爱的乐园》的中文译者为作者,意在有助于行文
的一致和读者阅读,并非信达雅的工品,不当之处难免。
2。《葡萄牙十四行诗(第43首)》中文译者为飞白,取自王佐良的《英国
诗史》。
3。《歌》的中文译文取自《西方爱情诗选》,译者不详。
4。所选中英文诗歌只是一些例子,用以说明中英文诗歌中对爱和死亡关联表
达上的一些不同,并不一定是唯一或者最佳例子。
lachina 2005-10-18 5:05:41
不知名的作者真是位奇才。
略有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找出为何英诗重生死,汉诗重情景的文化背景。
西方的文化以宗教作基础,宗教 本质是解脱生死烦恼。而中国文化的基础是
人文,重的是生存环境。
所以英人爱的死去活来,中国人则海誓山盟,天长地久天长。
参考两大文明的经典著作
中国首选是易经
1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
女。
2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
然后礼仪有所错。
西方首选是圣经,韩德尔名曲弥塞亚大量选用了圣经词句。
17.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 (Chorus) 2:17
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 and peace on earth, goodwill towards men.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
Luke 2:14
44.Hallelujah (Chorus) 3:32
Alleluia: for the Lord God omnipotent reigneth.(Revelation 19:6b) The Kingdoms of this world are become the kingdoms of our Lord and of His Christ; and He shall reign for ever and ever. (Revelation 11:15b)
KING OF KINGS AND LORD OF LORDS. (Revelation 19:16b)
哈利路亚!因为主我们的上帝,全能者作王了。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在我的感觉当中,西方爱情诗歌比较理想化吧,而中国爱情诗歌还是比较重的现实色彩!可以就理想性跟现实性对比多举点例子。对诗歌不是很了解,只是偶尔写点,感觉上是这样的吧!!你只是做参考一下!!
我有一些论文题目,可以给你参考一下。
英语毕业论文题目
Features of Network Language and Its Translation
网络用语的特点及其翻译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from English and Chinese Writing
《从中英学生写作看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应用》
Main Factors Affecting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影响互动性交际的主要因素》
Analysis of Wordsworths Contradictory Conception of Nature
《华兹华斯自然观中的矛盾分析》
On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Technique in English Teaching
《浅谈故事教学法》
Analysis of Natural People and Social People in the Scarlet Letter
《红字中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分析》
Differences between AE and BE in Their Growth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历史起源和语言学特征上的差异》
On the Sin in the Scarlet Letter
《浅谈红字中的罪》
Psychoanalysis of Julians Morbid Passion
《于连病态激情中的深层心理结构分析》
American movies and American characteristics
美国电影与美国民族特性
Cummings --Unusual Talent in American Poetry World and His Visual Poetry
《美国诗坛怪才康明思和他的视觉诗》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Chinese and English Vocabulary
《英汉词汇对比分析》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on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论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Pragmatic Analysis on the Approximating Quantities with Numbers
《数词模糊语的语用分析》
On the Stimul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Motivation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On Special Usage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英语介词的另类用法
On Fault Use of Words in Law English
论法律英语里的用词失误
On Characteristics Usage of Medical English
论医学英语的特点
Apparently True but Actually False and Opposite in English
英文中的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On Compounds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英语复合结构浅谈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并购策略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On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of English
英语被动语态的译法初探
On Ways of Forms of English Customary Usage
英语惯用语形成途径探讨
On Hyperbo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浅谈英汉中的正夸张和反夸张手法
About Usage of Letter S in English
英语中的字母S的用法探讨
Usage and Translation of and
英文中的and 的用法与译法
About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in P.E
体育英语的特色
Usage and Reason of Foreignism in Chinese
汉语中外来词的使用 现状及原因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策略
Kinds, Construc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Color Words
英汉色彩词的种类,结构与其它特点
Inter-translation of Humor of English and Chinese
英汉的幽默互译
The Effect of Non-intellect and Factors in English Teaching
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
On Adaptation and Alienation of Translation
论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Evolution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and Its Translation
当代美语嬗变与翻译
Cultural Trapss of Translation
翻译的文化陷阱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Chinese-English Love Poems
中英爱情诗歌特点比较及翻译
O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Metaphor
英语隐喻的汉译
Texical Translation in Concrete Context
具体语境中语义的翻译
On Texical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_ Chin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从英汉文化差异的角度谈词汇翻译
On Skills of Writing a Business Letter
商业信函的写作技巧
English _ Chinese Simi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略谈英汉明喻及其翻译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Negotiation Language and Its Translation
商务谈判用语特点及翻译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and Skills for an English Tour Guide
英语导游翻译的语言艺术与技巧
Skills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ms
古诗翻译的英译技巧
Alternating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ttributives
论英汉互译中定语的翻译
Introducing culture in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Slangs
美国俚语特点初探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olite expression_rs
英汉礼貌表达比较研究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Its Influence o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文化差异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Application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非语言交际手段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Environment Establishment
中学英语教学与环境设置
Problems of and Strategies for English Teaching through Multimedia Technology
多媒体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A Comparison of the Value of Love between Baoyu Daiyu and Jane Rochester
宝黛爱情与简爱罗彻特爱情观之比较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论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的关系
Cultural Differenc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
传统节日映照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Basic Problems of English Listening Training and the Effect o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中学基础英语听力训练问题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A Comparative Study of 通感and Synaesthesia
英汉通感比较研究
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
语用能力的培养与英语口语教学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upon SLA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分析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News and Its Translation
英语新闻特征及其汉译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ino-American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中美中学教育利弊分析
Reflection of Euphemism onto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Social Culture
论英语委婉语在社会文化心理因素中的映射
The Significance of Context in Teaching Listening
语境在听力教学中的意义
A Brief Study on Register and English Learning
浅谈语域与英语学习
On the Aesthetic Value of Alliteration
试论头韵的审美价值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Two Male Heroes of the Scarlet Letter
《红字》中两个男主角的对比分析
Transfer of the Mother Tongue in Teaching English
英语教学中母语的迁移作用
The Influence of American Culture on the Language of Its Movies
美国文化对其电影的影响
A Probe into the New Words Emerging from English Movies
英语电影中的新词探讨
Gender Differences in Speash
言语中的性别差异
Effective Ways of Improving Preschool Childrens Spoken English
浅谈儿童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方法
On Dual Nature of Heathcliff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
《呼啸山庄》中希克厉性格的双重性分析
Comparison of the Use of Satirical between Swift and Luxun
斯威夫特与鲁迅讽刺艺术之比较
On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浅谈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y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麦田的守望者》人物的心理分析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交际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Techniques of Listening in English Learning
试论英语学习中听力的技巧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多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On Female Characters and Symbol Environment in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还乡》中女性现象及其环境象征意义
On Male Hero in Sons and Lovers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男性形象
On Political Factor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翻译中政治因素的作用
On the Embodiment of Cultural Specifications of Western Cartoon Movies
论西方卡通片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New Tendencies of Bush Second-Term Administration and its Foreign Policies toward Taiwan
论布什政府新任期的对台政策
Perspectives of Sino-American Regional Cultural Differences through Western Development and Westward Movement
从西部开发看中美地域文化之差异
Impact of Sino-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Patterns on Thinking Development
论中美家庭教育模式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merican Education System from American Juvenile Delinquency
从美国青年犯罪的分析论美国教育体制的优劣
Impact of Game Theory on the U.S. Economic Conductions
论博奕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Theoretical Bases of U.S. Constitution and its Relevance to European Political Thoughts
论美国宪法的理论基础及与相关西方政治思潮的联系
On Social and Cultural Origins of Naturalism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论美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Brief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American One-Mother Family
当今美国单身母亲家庭现状浅析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Cross-Cultural Exchange
论全球化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Impact of Roosevelts New Deal on American Economy During and After the Great Depression
分析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对大萧条期间及之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Slang in American English
浅析美国英语中政治俚语的特点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Philosophical Bases of Martin Luther Kings Human Rights
浅析马丁?路德?金民权思想中的哲学基础
Religion's Significant Status in Modern American Society
宗教在现代美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The Application of Personification in Advertising
广告英语中拟人的应用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arriage
中西婚姻文化差异
The Impact of Chinas Entry into WTO on Its Household Appliance Industry and the Countermeasure
加入WTO对中国家电行业的影响和对策
How to Set Up and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Channel in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中如何建立和控制营销渠道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建构,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下文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中西文学比较论文范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中西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翻译不仅是沟通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桥梁,翻译也为文化与文学影响的传播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媒介,而且翻译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一种再创造,其“创造性的叛逆”及应用一向来都为国内外文学界所重视的课题。
比较文学的学者认为:能否超越原作的关键是翻译中的创造与叛逆性。由此,翻译中的创造性是译者通过个人的能力创造性地使译作回归原著作的实质内涵,相对而言,叛逆性则指译者未能如实体现和传达原著作的精髓,从而与原著作的理念相违背。但在翻译的实际过程中创造与叛逆是密不可分的。
中西文学翻译中译者经常思考究竟是按照源语规范直接翻译原文还是依照规范再创原文使其更能为读者所接受。事实上创造性本质蕴藏于任何文学翻译作品中。在某种程度上翻译作品不仅仅是源文本的再现而且与源文本相比是一种再创造。
基于这个原因,“创造性叛逆” 的术语被法国文学家罗伯特·埃斯卡皮首先提出,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并提出“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创造性叛逆是文学范畴的基本特征,它并不是单纯属于文学翻译。换而言之,创造性叛逆与文学的接受和传播息息相关,两者密不可分。在文学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创造性叛逆不同程度地体现在接受者、译者以及接受环境之中。
比较文学和翻译理论界都对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和阐释。翻译界泰斗谢天振先生认为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一般划分为意识型和无意识型,并由以下几种类型构成: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节译与编译、误译与漏译、转译与改编等。创造性叛逆中的无意识体现,如误译与漏译,是因受限于译者自身的文化知识背景和情趣修养等因素造成的误读和误译。据此而言,其并不能简单称为“创造性”。
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其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1)个性化翻译。它表面是用自然、流畅的语言阐述原著的意图,但在深处却整合原著文化的问题。如果译作完全遵从原著文化,那语句会比较凌乱。
(2)节译与编译。节译与编译存在于《外国文学作品选》中有多种原因:为迎合读者或便于传播,为与接受地的风俗人情保持一致,或当地的道德、政治因素等,是有意识的叛逆。
(3)误译与漏译。例如:英译者把陶渊明《责子》中“阿舒已二八”翻译成了“阿舒十八岁”,他们认为“二八”是“一八”之误。误译,即对原著错误的翻译。它在文字和思想意义上背离了原文。在翻译中误译虽不可取但又客观存在,是无意识的叛逆。
(4)转译与改编。转译是是叛逆性最强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无能为力情况下采取的方法。转译与改编体现在文学翻译上是创造性叛逆的特殊表现形式,其共性在于他们对于原作的两重更改。转译是一种语种转换。改编,节译和漏译各不相同。改编指改动整个内容情节,或体现对体裁的变动。节译是意识行为下对内容的大段改动。漏译则指无意识行为下改动少部分的情节。
对于中西方文学作品而言,译者永远不能全部表达原作者的真实想法,这在于两者不同的价值社会观和迥异的社会生活背景。译者自身的知识内涵和文化修养使其对译作实行了“创造性叛逆”的解读,而译者的主观判断性也由其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所制约。
1 文学翻译是创造性叛逆
(1)文学翻译的创造性。翻译的实质是把一种语言中蕴涵的内容通过媒介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文学翻译是为让读者意会到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会风貌,并不仅仅是浅层的转述表达。但就现在的大量翻译作品显示,其翻译的水平和要求与文学翻译所界定的标准依然存在相当的差异性。
(2)文学翻译的叛逆性。如果说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是译者依靠自身的能力创造性地表现原作品的实质内涵,那么其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叛逆性则是译者为实现主观愿望而对原作进行的客观背离。但在实际的文学翻译中,创造性与叛逆性是和谐共存的。
2 创造性叛逆的可接受性
创造性叛逆应遵循两重原则:充分原则与忠诚原则。文学翻译与其他形式的翻译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受目的地控制,而创造性叛逆是保证文学翻译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充分原则要求创造性叛逆应实现翻译目的,忠诚原则限制了目的文本的合理应用性,要求译者担当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以此确保人们能够接受对文学翻译作品中所体现的创造性叛逆。
由于隐含的读者存在于一切中西文学作品中,因此作者把外界环境当作他在创作过程中的直接客体,其隐含的读者则是他的间接客体。但就译者来说,当其阅读原作品过程中,以前的间接客体此时变成为主体。原文虽然是阅读的直接对象,但原文作者心中或眼中的世界才是他通过阅读而理解的对象。所以,译者阅读和理解活动的间接对象是原文作者,这种主体间的交流就是话语对话的过程。翻译活动不是固定不变的语言转换,而是通过两种话语相互协商的产物。因为译者的不同的教育背景、人生经历和知识结构,所以翻译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化活动,文学翻译应该是以多元而综合化的评价体系形式存在于现代复杂社会中。
从接受者和译文接受环境来分析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和叛逆性:
(1)接受者的创造性叛逆。所谓接受者特指阅读翻译作品的读者。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接受者有着不同思维方式和知识修养,因此不同的读者会在分析读本时形成自己特定的评定准则。即使身处相同的历史背景,接受者也会因为拥有不同的文化视野和结构,在文本的阅读中不可避免性地会主观性再创造,从而促使在翻译异质文学作品时的创造性叛逆的不断呈现。
(2)译文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从译文的接受环境分析,迥异的文化习俗、时代背景以及语言环境使原著作不可避免地受到译文语言的影响和限定,从而接受并融合译语的文化内涵和特征。
纵观现今翻译研究的现状,中西文学翻译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对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研究,而是将许多其他的因素也纳入其研究范围。评判译文好坏一直以“忠实”原则作为其评定的标准,但随着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深入,文学翻译的重要显著特征之一是尤其注重创造性叛逆的应用。传统翻译研究否认创造性叛逆的作用和功效,而在比较文学范畴中则积极倡导其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广泛应用。由德国功能派理论发展而来的目的论指出,翻译是一种基于源语文本的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最高准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这一理论无疑为研究这创造性叛逆提供了一个崭新而有效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钱利华.文学翻译与创造性叛逆[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
[3] 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A].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 宋洪英.浅析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5).
[5] 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浅议中西诗学比较
摘 要: 要使得中国诗学为世界所了解,在世界诗学中发出声音,究竟要靠生动的形象打动人,还是靠严密语言和逻辑征服人?研究中西诗学的差异对中国诗学得到世界诗学的定位、认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社会经济、政治特征、宗教特征出发,就中西诗学差异进行展开比较。
关键词: 中西诗学差异 社会经济、政治特征 宗教、科学特征
“诗学”来自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与美学名著《诗学》,它包含诸多内容:诗的种类,性质的探讨,史诗的研究,悲剧、喜剧的研究,还涉及音乐,名称虽为诗学,实则应为文艺学。“中西比较诗学”是从理论的高度来辨析中西文艺的不同美学品格并深入探讨其根源的研究。本文从中西社会经济、政治特征和宗教、科学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中西诗学的差异。
1.中西社会经济、政治特征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古代文明的爱琴海区域和中华古代文明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是极不相同。古希腊的海上贸易,促进了手工业、航海业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工商业为主的古希腊社会经济的商业性特征。与此相反,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一个极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八百里秦川”的陕西关中平原,平坦广阔,肥沃的土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以农为本”的农业性特点一直稳定地延续下来。可以说中西社会最根本的差异是西方社会经济更具有商业性特征,而中国社会经济更具有农业性特征。无论是西方的商业性社会还是中国的农业社会,都对中西文学艺术与诗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1中西方文学形式不同
中国古代文学以抒情文学为主。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农业性社会生活恬然,人们每天在农田里劳作,向往的是“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人们成天与田园山水相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农耕生活竟使得诗人们无事可叙,只剩下一缕缕情丝可供抒发。这里没有海上的拼搏与冒险,而是人与大自然和谐交融,在这情景交融之中,就产生了以感物抒情为主的文学艺术传统。在《诗经》中,无论是爱情诗还是农事诗,都饱含抒情的韵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以为什么在并不张扬个性的中国,抒情诗能成为文学的正宗,其原因恐怕就在这里。与中国相反,西方的商业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预知的惊涛骇浪,这使他们看到了更加深奥难测的东西,这些冒险活动中充满了惊心动魄的事件,与自然山水风光相距甚远,故而叙事成为文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1.2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西方社会的商业性特征和中国社会的农业性特征,对其民族性格和价值观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商业经济环境下培育起的西方人崇尚个人的自由平等、个人的奋斗、个人的财富、个人的爱情、个人的享乐及个人英雄主义。自我是西方表现内涵的核心,与外在世界相隔离相对立,久而久之产生了以自我为核心,以私利为基础,以享乐为目标的敢于冒险、敢于进取的开放性民族品格。
与西方相反,中国的农业性经济,使人们眼界狭窄,安贫守旧,不肯冒险。严格的宗法政治压抑着人们的个性自由,更无民主平等可言。所以文学作品不具有自我表现的意识,它所言之志,是与社会和宇宙相连、相通、相合的,它所追求的不是对立,而是和谐;不是自我表现,而是天人合一。
1.3中西方爱情观不同
在西方,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制度和商业经济方式使西方人培养了崇尚个人爱情和个人享乐,以人为本。即使是爱情,他们也看作是个人的认知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因此,尽管西方文学以叙事为主,却提倡情感的宣泄淋漓,以便获得舒畅心情。
中国诗学主张抒情言志,却提倡节制情感,勿过勿滥。主张情感,文质彬彬,提倡素淡的文采和风格。如《诗经》中305篇抒写男女相思相恋的各种情感的诗,有较少的封建道统的艰涩,有“天地元声”的清新,但这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男女爱情诗却被认为“越礼纵欲”,而长期遭受不公平待遇。如《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中主人公大胆地表达了一日不见如隔“三月、三秋、三岁”的感受,话语虽简单,却十分传神地表达男女之间的款款深情,即使在当代中国也少见如此直白的表达。这种诗歌与后代诗歌巧妙含蓄地表达异性间的求爱格格不入。又如中唐时的《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诗主旨是劝人及时享乐,以及对爱情大胆追求。却因表意太直露、太大胆,故一千多年来,无人敢去担这一作者之名,所以作者也只能成为无名英雄了。中国古代诗歌中虽不乏优美的爱情颂歌,但是,一味地讴歌爱情,是与宗法政治不相容的,最好是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中西宗教、科学特征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社会强调宗教性,从古希腊至中世纪,从宗教改革到现当代,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其宗教氛围都大大超过中国。中国的宗教主要是儒、道、佛三教。三教之中,儒、道二教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宗教。中国宗教重现世,追求今世的满足和完满。基督教重来世,以彼岸的永生为最高目标。儒家的“仁”不同于基督教的“博爱”。西方宗教的爱有较强的平等意识,中国宗教的爱有差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分贫富贵贱,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儒家学中强调一个“仁”字。在孔子看来,自然万物是不平等的。
2.1中西方人眼中的自然
西方人眼中的自然是怎样的呢?在商品经济中,贸易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商人经常在崇山峻岭中艰苦跋涉,在茫茫大海中战狂风斗恶浪……可怕的自然界,似乎处处都在与人作对。在古希腊神话中也不例外,主宰自然界的宙斯,处处与人类为敌,他将盗火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上,让神鹰残酷地啄食其肝脏。还让潘多拉打开盒子,把灾难与瘟疫降给人类,然后发动奥林匹斯山上的神消灭全人类。所以天人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这迫使人们用自己的智慧了解大自然、战神大自然。因而,冒险、奋斗、进取就成为西方民族的显著特征。这一理念成为诗人们张扬个体意志的无意识的温床。但是西方人所不断追求的正是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理性存在,认为万物只是自然存在,它必须打上人的意志的印痕。
中国的天人关系是怎样的呢?因为农业丰收取决于大自然风调雨顺,人们生计全靠大自然的赐予。人们的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所听到是蝉噪鸟鸣,而不是狂风怒吼。而且中国的神灵与英雄与古希腊的神则恰恰相反,他们对人类是友善的,爱人类的。这些都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因而,中国人对自然界总是怀着亲切感,尊敬与感激,故形成了“天人合一”。这给中国文学艺术及诗学理论灌注了某种生气,使中国人明白了情景相融。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种情景交融的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是对大自然审美的意识。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西方人已经意识到该重新拾起人与自然之间那固有的脐带了。要重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就得首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然后才能重返自然。所以当代西方思想中极为重要的现象,就是反对人本主义。
3.中西思维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经济类型,使中西方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商业性社会下的人们是外向性的、开放性的,在向外拓展中,要克服遭遇的种种困难,必须向外如何征服自然界的途径,造成了西方人外向型的心态。中国农业型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天人和谐中的“怡然自乐”又造成中国人内向型的心态。
3.1内与外
西方“思物”,中国“思我”。中国人最关心的是自身内在的东西,所以有“三思而后行”,“吾日三省吾身”(《论语》)。但正是这种只知“思我”不知“思物”的思维方式,使中国人忽略对世界客观规律、事物性质的思考,极大地阻碍了古代人们的逻辑思维,感悟思维占据上风。如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追求的正是直觉感悟。这种只求内省式的思辨、直觉思维而忽略思辨思维,会产生混沌的结果,真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直觉感悟式思维是中国古代思维的一大特征。
与此相反,西方开放型的商业社会,造就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外向型思辨。古希腊人并不注重自己内心修养,而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这种外向型的“思物”行为推动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西方商业经济的繁荣。
3.2直觉与逻辑
西方的逻辑思维,中国的直觉思维,都对中西诗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要体会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这一壮阔的景象和无限的悲凉,读者需要自己顿悟。中国有句俗话:“沉默是金,雄辩是银。”沉默比雄辩宝贵。在中国文化中,“知不可为而为之”被视为积极入世的态度,“知不可道而道之”却是徒劳的,被认为缺乏逻辑和理性。其实中国人并不缺乏逻辑分析的能力,也许正是中国人一遍遍重复的“沉默是金”导致中国人失去了逻辑分析的兴趣、爱好。
西方史学普遍运用分析性的逻辑思维,创立“诗学”名称的亚里士多德,正是运用条分缕析的逻辑思维来建立他那庞大的诗学体系的。他写诗学的原则是“依自然的原理,先从首要的原理开头”(《诗学》)。他从基本原理出发,由上至下,从一般到特殊,层层剥笋,丝丝相扣,用严谨的逻辑方法,把所研究的对象和其他相关的对象区别开来,找出各自的异同,然后将它们由类到种地逐步分开来,下定义、找规律。
参考文献:
[1]曹顺庆.中西诗学比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褚斌杰.诗经与楚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