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双减政策下的德育论文

2023-12-11 22: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双减政策下的德育论文

近年来,双减政策的出台使得作文又有了一大新话题,关于双减政策的素材,这就为大家备好了。

观点一,双减让教育起点更公平。

适用主题,教育公平等。教育内卷已然成为中国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少家长重金砸钱补课,期盼通过前对其出来的教育能让孩子站在更高的起点。而教辅机构更是打着你来培养你,打败你的对手,你不来就培养你的对手打败你的口号来火上浇油。父母焦虑的心燃烧得更猛烈了,但孩子却被灼伤了,所谓的教育公平更是被推上了活塔尖,备受大众质疑。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把人比作树木,认为不必勉强让树木长得一样高,但要在立脚点上求平等。如今双减政策的出台,一是对教育公益属性的坚守。二是为营造基础教育公平的学习环境提供保障。双减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是公平教育的良好开端,但在如何抹掉中国家长焦虑的情绪和躁动这个问题上,还亟待我们去解决。

观点二,双减促进孩子全方面发展。

适用主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双剑工作的落地实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过往堆积如山的功课,让学生抬不起头来看窗外自然的美好,站不起来活动筋骨,脱离不了课室去社会实践增长见识。所以双锏势在必行。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承担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研讨,通过精心备课、设计校内高质量练习题等举措,提升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减质不减富,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及研学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学习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家校一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他们都能成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现代学生。

“双减”政策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参考文献有那些

有以下这些:
1、游学军.“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1(32):9-12;
2,徐立萍,冯淼华.“双减”政策下教育出版的发展契机与前景刍议[J].出版广角,2021(20):24-27;
3,王先茂,凌晨,董国永,等.污名化背景下优秀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与启示[J].体育学研究,2021、35(06):25-33;
4,陈水云,王晨,张晓煌.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运动精品,2021(1):25-26;
5,王东.新时代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1、39(6):69-72;
6,麻广一,宫士君.“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问题、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2021、39(6):86-91。

“双减”政策下的家校共育之我见

“双减”政策下的家校共育之我见

最近在读《大秦帝国》,其中商鞅的一段话很值得细品,“你说,变法究竟变甚?说到底,还不是改变旧的利害关联,建就一种新的利害关联?隶农得益最大,自然最高兴。富裕农户尚未得益,自然怨骂。你且拭目以待,三年以后,秦朝野定将对变法刮目相看。”历史证明:商鞅变法是顺天意顺民心,没有商鞅变法就没有后来的大秦帝国。其实,个人认为,“双减”政策的出台也是历史正确的选择,但是当下,在推进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一、老师日常教学中一些原来的常规活动被打破了

比如以数学教学活动为例,原来很多老师针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题海中的磨砺和变式训练中实践。“双减”政策下学生目前除了一本教材和一本教辅,别无他物,想从多做多练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急剧减少。我们要做的就是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努力从45分钟内要质量,毕竟大家都知道,“双减”减的是过重的负担而不是教学质量。这也就对学校健全教育管理,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我是从有效提问和精心辅导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从教师课堂中的有效问题引发学生产生对知识本质的探究,促进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有效问题进行学习中的再思考,通过精准辅导提升教学质量,精准辅导也包括,学生辅导和问题辅导两个方面。

二、学生原来的学习状态被打乱了

原来的学生依赖于老师的反复讲解,依赖于多种辅导资料的轮番轰炸,依赖于放学后的作业辅导班,依赖于周末和假期的辅导班,甚至依赖于家长安排的一对一辅导。这么多的学习机会,总有一个适合自己,总有一次能被听到,花了那么多钱或多或少总有些许效果。可是,现在一切都不存在了。有的孩子还保持在原来的学习状态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不能改变,在一个月、两个月或不久的将来,肯定就会掉队的。

“双减”不仅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学生、对家长也是,如果我们都不改变,还用老方法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关注课堂,家长不关注学生,学生不关注学习方法,被淘汰也只是早晚的事。这种状态下,学生该怎么做?

以我们的数序课堂为例,首先学生要学会预习,学会在预习时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其次在课堂上能够注意老师解决自己所存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果老师忽略了自己的问题,要敢于大胆呈现自己的问题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精准表达出自己的困惑。再次要能够根据新掌握的知识解决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仅要锻炼自己的学以致用的能力,而且还要有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的能力,学会在变式训练中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家长原来的教育方式不可用了

“双减”之前的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推给了学校和辅导机构。孩子的教育,上课时间有学校的老师负责,非上课时间由辅导机构的老师负责。自己平时忙于其他,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也不懂和不会对孩子教育。“双减”的出台,不再是自己拿些钱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真真正正的把教书育人中的育人放在了首位,家长也许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首先,家长要在家做好表率。孩子离开辅导班,在家的时间自然会增多,与父母陪伴的时间自然会增多,如果家长不能积极学习、读书,沉迷于刷手机,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也不会高。其次,家长要对学生多关注。对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多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多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等,做到有问题早预防,有问题早解决。纵然“双减”给大家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总体来说,教育也是朝着越来越好的状态下发展的。所以,家长只要用心,在离开辅导班以后孩子的学习依然可以越来越好的。

总之,就像《大秦帝国》中商鞅在变法之初所言一样:你说,“双减”究竟减甚?说到底,还不是减去教育中过重的负担,建就一种简单的教育模式?学生得益最大,自然最高兴。家长也直接得益,减轻了家庭负担,只是教育孩子自己要劳心劳力了,自然纠结。部分老师可能也是在开始之初,需要过度,纵然迷茫,但不会太久。你且拭目以待,一段时间以后,举国上下将对“双减”政策刮目相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