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论文

2023-12-08 00: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论文

《民间合唱园地里的小花》,《人民音乐》1982年第6期。 《民族音乐中的“子母声”》,《中国音乐》1983年第1期。 《听中国打击乐音乐会》,《中国音乐》1985年第1期。 《桂、湘、粤边界瑶族民歌考察》(第2作者)《中国音乐学》1985年第1期。 《侗族民间合唱旋宫实践的初步探讨》,《音乐研究》1985年第4期。 《民族声乐曲“垛句”唱腔的结构型态和艺术功能》,《音乐探索》1986年第1期。 《论民族音乐现象的系统化结构》,《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3期。 《田野作业的方法论思考》,《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3期。 《汉代杂技音乐》,《中国音乐》1986年第4期。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年鉴》1987年。 《长鼓研究——兼论细腰鼓之起源》,《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4期。 《通俗歌曲及其传播的民间音乐本质》,《人民音乐》1988年第3期。 《民族音乐现象系统化结构的综合研究》,《音乐研究》1989年第1期。 《〈白族音乐志〉体例 》,《中国音乐学》1990年第3期。 《润物细无声——1990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述评》,《中国音乐年鉴》1991年。 《历史积累上的飞跃——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历史及发展概观 》,《音乐研究》1991年第3期。 《从荒芜走向繁茂——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四十年》,《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3期。 《白族那马支系音乐及其文化构成透视》,《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实地调查资料储存的理论及方法》,《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4期。 《民间音乐作品书面规范显示及其权利归属》,《人民音乐》1994年Z1期。 《实地调查的经验积累和科学意义及作用再认识》,《中国音乐》1995年第1期。 《民族音乐学的实地调查类型》,《中国音乐》1996年第1期。 《在传承过程中新生——工尺谱存在意义和作用的思考》,《中国音乐》1997年第1期。 《收获的季节——1997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年鉴》1998年。 《关于撰写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的几个问题》,《人民音乐》1998年第1期。 《近代新音乐环境中的“国乐”处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1998年。 《1998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年鉴》1999年。 《“纳西古乐”名实谈—答〈人民音乐〉记者问》,《人民音乐》1999年第1期。 《留得华韵播寰宇——民族音乐大师彭修文祭》,《中国音乐》1998年第2期。 《进入音乐大师的生活时空——〈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图典〉序》,《艺术学教育与科研》1999年。 《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上)》,《音乐研究》2000年第4期。 《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下)》,《音乐研究》2001年第1期。 《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艺术学教育与科研》2001年。 《音乐基础教育的文化层面定位》,《香港“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国际学术研读者论坛会论文集》2002年。 《乐史图说四则——骨哨、骨笛、陶钟和夔鼓的音乐图象学描述》,《南阳师院学报》2002年第5期。 《〈云南民族音乐论〉序》,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民族音乐学如何强调其实践性》,《音乐与表演》2003年第1期。 《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实践层面》,《人民音乐》2004年第2期。 《民族音乐学概论》, 《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科版)》2004年。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创建》,《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3期。 《修炼资料积累和文献研究“基本功”——为〈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论文献综录〉结题而作》,《音乐与表演》2004年第3期。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拓展(上) 》,《黄钟》2005年第1期。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拓展(下) 》,《黄钟》2005年第2期。 《丝竹声声入耳来——评〈江南丝竹音乐大成〉》,《中华读书报》 2005-05-11。 《先秦丝竹乐辨踪》,《音乐与表演》2005年第2期。 《乐目新撰举要——〈中国音乐词典〉(少数民族音乐部分)增修释例》,《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4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考——以传统音乐文化类型为题》,《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两汉魏晋南北朝“丝竹乐”窥探》,《交响》2006年第1期。 《一个“流域”两个“中心”——江南丝竹的渊源与形成》,《音乐研究》2006年第2期。 《〈三六〉与〈三六〉“家族” 》,《中国音乐》2006年第4期。 《江南丝竹乐队编制的历史继承与创新拓展》,《音乐与表演》2006年第4期。 《艺术学的田野考察》,《艺术学研究》2007年创刊号。 《环太湖地区的乐社传统——苏南“丝竹繁兴”的人文历史背景研究》,《中国音乐》2007年第1期。 《岂一个“乐派”了得——传统音乐流派与“中华乐派”刍议》,《人民音乐》2007年第2期。 《江南丝竹二胡源流与“声腔化”演奏传统》,《音乐与表演》2007年第2期。 《苏南“丝竹繁兴”的乐社背景》,《人民音乐》2007年第7期。 《江南丝竹曲目类型及来源》,《中国音乐》2007年第3期。 《什么是有力度见成效的保护?》,《中国艺术报》 2007-07-27。 《隋唐燕乐乐队编制特征窥探》,《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江南丝竹”概念及研究述评》,《艺术百家》2008年第1期。 《江南丝竹的传播与影响》,《中国音乐》2008年第1期。 《江南丝竹笛箫演奏的“昆曲”“琴乐”传统》,《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研究材料的原创性——在首届“音乐学博导论坛”上的发言》,《音乐与表演》2008年第3期;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大理古城“洋人街”戏台“天天有戏”调查 》(第一作者),《中国音乐》2008年第4期; 《〈四合〉与〈四合〉族 》,《音乐研究》2008年第6期; 《丝竹遗响迤沙拉》,《人民音乐》2009年第1期; 《得失有三思,皆可以为鉴——民族音乐学理论及方法传承反思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江南丝竹乐社“苏南三社”调查》,艺术百家,2009年第3期; 《江南丝竹琵琶演奏的“文曲”传统》,中国音乐,2009年第4期; 《六板》与《六板》族——江南丝竹曲目家族构成辨识之三,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第4期; 《“乐种”研究四个逻辑层面的构思与设计——为“江南丝竹研究”制定的基本策略》,交响,2009年地4期。

民族音乐鉴赏的论文

尽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存在着某些矛盾,但是我们却也能发现它们之间一些微妙的联系。
首先,流行歌曲脱胎于民歌。也可以这样理解: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丽君演唱的一些歌曲则是由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而在其他的流行歌曲中也有相当的体现。由此可以我们知道,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智慧和追求,是流行歌曲用之不竭的源泉,流行歌曲只有扎根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才能获得更为顽强的生命力。
其次,民歌借流行歌曲元素焕发生机。民族音乐元素越来越被流行歌手所重视,当周杰伦、陶喆、王力宏的流行音乐里开始引用民族元素,当腾格尔红遍大江南北,.当“女子十二乐坊”倾倒海外的时候,一些人发出“民族音乐迎来了春天”的欢呼。也就是说,流行音乐用现在的配器手法和演唱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表现民歌,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并喜爱古老民族,也使传统民歌的古老生命力焕发生机。
很难说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必然,也很难给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关系一个完整的和正确的定位。中国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不断的发生变化,民族音乐也随着发生变化和发展,而且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应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可以文说,中国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而中国的流行音乐尤其是所谓的“新潮音乐”则可以说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的派生物,众多音乐人可以借助这种音乐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和情感,有时也显得很切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从当前来看,我国的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长期来在很大程度上都处于一种相互争斗、相互排斥的状态,而随着各自的生存空间的扩展需要,它们又不可避免的走到了一起,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慢慢建。立起来。 Baidu文库
当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与国际接轨,港、台、内地三地的流行音乐差异日益缩小,在这个时期,古今的碰撞、中外的结合都汇集到一起。但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的流行音乐从商业上看是繁荣的,但是从文化上看,是贫穷的。而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更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如何把民族的真正变为世界的、把民族音乐元素巧妙地与流行音乐相结合,还需要广大的音乐人不断尝试、共同努力、共同探索,使我国民族化的流行音乐作品在世界乐坛上独树一帜

胡亮的论文

[1]胡亮,营娟. 徽州丧葬仪式音乐研究——以歙南岔口丧葬仪式音乐为例[J]. 黄山学院学报,2011,02:5-10.[2]胡亮. 传统技艺经济价值的开发与利用——以皖南地区为例[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7-21.[3]胡亮. 利用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大众文艺,2012,02:237-238.[4]胡亮. 中国竹笛调音改良现状及展望[J]. 演艺科技,2012,05:42-46.[5]胡亮. 少数民族音乐物质文化的创新与继承——对云南少数民族乐器改良的思考[J]. 艺术百家,2012,04:211-213.[6]胡亮. 回顾与思考 解蔽与探索——新时期竹笛作品创作述评[J]. 人民音乐,2012,07:25-28.[7]胡亮. 市场经济环境下小众期刊的“死”与“生”——以民乐期刊为例[J]. 出版发行研究,2012,06:84-86.[8]胡亮. 任重而道远——如何保护中国数字音乐的版权[J]. 编辑之友,2012,07:105-107.[9]胡亮,王东. 现代戏曲音乐创作的特点[J]. 黄山学院学报,2006,02:178-180.[10]胡亮. 古乐器收藏是我生命的全部——记金陵古乐器收藏家李家安先生[J]. 乐器,2007,03:62-63.[11]胡亮,王东. 论昆曲竹笛与民乐竹笛演奏特点的异与同[J]. 黄山学院学报,2007,01:173-175.[12]胡亮,王延泓. 岁月让笛声更醇美——记竹笛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蔡敬民[J]. 乐器,2007,04:31-33.[13]胡亮,宋新廷. 普通高校戏曲艺术课程现状思考[J]. 戏曲艺术,2007,02:114-118.[14]胡亮. 乐器是生活中飘动的音符——黎焰的乐器收藏[J]. 乐器,2007,07:59-61.[15]胡亮,严可. 近代竹笛音准调节改革研究[J]. 乐器,2007,11:22-25.[16]胡亮. 基层剧团如何拓展市场 以歙县黄梅戏剧团为例[J]. 中国戏剧,2007,11:6-8.[17]胡亮. 浅议“新竹笛”的改良[J]. 演艺设备与科技,2007,06:60-62.[18]胡亮,周筱华.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J]. 黄山学院学报,2008,01:134-136.[19]胡亮. 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民间吹打乐研究[J]. 黄河之声,2008,14:114-115.[20]胡亮. 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徽州目连戏考察所引发的思考[J]. 中国戏剧,2009,07:59-61.[21]胡亮. 对徽州民间吹打乐与鼓吹乐的考察所引发的思考[J]. 齐鲁艺苑,2009,04:85-89.[22]胡亮. 徽州民间吹打乐的音乐文化风格探析[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03:111-118.[23]胡亮. 国家在场与当代中国竹笛艺术发展[J]. 黄山学院学报,2014,02:13-19.[24]胡亮,冯绍华.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论文写作模式探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27-228.[25]胡亮. 笙管箫埙寻墨迹 真草隶篆听音律——缅怀民族管乐表演艺术家曹建国先生[J]. 人民音乐,2010,04:58-59.[26]胡亮. 少数民族乐器巴乌的改革研究[J]. 民族艺术研究,2010,02:51-55.[27]胡亮. 小众图书数字出版的发展之路——以音乐图书为例[J]. 编辑之友,2013,12:27-29.[28]胡亮. 从民间到学院——当代中国竹笛艺术教育发展史评述(1949-2009)[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48-152.[29]胡亮. 张震:我特立独行地坚持[J]. 电影,2008,07:19-20.[30]胡亮. 简广易竹笛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31]胡亮. 音阶口笛——民族吹管乐器改革的新星[J]. 乐器,2004,07:78-80. [32]胡亮. 浅谈竹笛流派之“新派”[J].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S1:104-106.[33]胡亮. 双吐循环换气在竹笛应用中的实践与思考[J]. 乐器,2005,04:67-69.[34]胡亮. 高等艺术教育中的精英模式与大众模式[N]. 中国文化报,2007-05-28006.[35]胡亮. 李增光竹笛“风雅天韵”[N]. 音乐周报,2008-11-19006.

张兴荣的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1、《滇西民族器乐曲选》约9万字,1986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2、《云南民族器乐荟萃》文谱图约72万字,1990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荣获省优秀滇版图书二等奖、教委科研二等奖。3、《云南乐器王国的传说》文谱图约15万字.1990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大型广播系列故事”于1991年春节开播。4、《云南洞经文化》文谱图约30万字。1997年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荷兰PAN音响出版社配合出版激光CD唱牒。5、《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80万字(符、图)2003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配套出版CD《巅》(10碟套装)。6、《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音乐史论公共课系列教材(配CD一盘)文谱图约50万字即将出版。7、《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云南卷(附光盘),精装16开,全书931页,2007年4月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8、《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平装16开,全书315页,2010年3月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还著有《论云贵川彝族器乐色彩区划》、《洞经音乐的礼仪及风格形态特征》、《云南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考察记》、《‘One of Yunnan’s most unique features is its music》(音乐是云南少数民族最大的特色之一)、《哈尼族宫调探谜》、《云南稀有民族器乐博览》、《民族器乐曲旋律及其创作》、《云南民族簧管乐器初探》、《民歌艺术的亮点——滇南4-8声部复音唱法》刊于《音乐探索》、《A NEW DISCOVERY Traditional 8—part polyphonic singing of the Aani of Yunnan》(云南哈尼族民间八声部复音唱法的新发现)、《哈尼族民间八声部复音唱法的艺术特征》、《哈尼族民间八声部复音唱》等数十篇研究论文在台湾《艺术学》、《民族艺术研究》、《艺舟》、《音乐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 1、《土风乐韵—云南少数民族器乐》1—5集,1991年“云南音像出版社”出版。该电视音乐系列片出版前,已在1987—88年“中国教育卫星”播放。2、《云南乐器王国考察记》1—2集,总片长360分钟.1993年北京“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已列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理会(UNESCO/IMC)《音乐宇宙——一部音乐史》中国卷录像资料.3、《云南民族婚俗礼乐》.1993年11月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文学艺术学院讲座播放.荣获省电教教材二等奖.4、激光CD唱牒《Baishibai》Songs of the minority nationdlities of Yunnan.荷兰PAN音响出版公司1995年出版.当年“中国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学报”《磬》,作为第二届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会议礼物赠送给与会的欧、美、亚、大洋洲的10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5、激光CD唱牒《Tongjing of Music》荷兰PAN音响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6、录音带《云南民族民间器乐曲精选》11盒.新西兰“亚太音乐档案室”1996年出版.7、《丹青瀚海——中国历代美术作品欣赏》(担任作曲及音乐编辑).1990年云南省电教馆录制.运用于中学美术课教学.荣获国家教委首届电教教材评奖三等奖。8、录像带《来自中国的西南边陲——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乐》1~2集(FROM CHINA S S.W.BORDERS-Minority Dances,Songs,And instrumental Music of Yunnan)2001年10月,由美国洛杉矶”仙人文化交流教育音像公司”(Apsara Media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出版发行,刊号:ISBN 1-880519-23-224-0。9、激光CD唱碟《Alili》(云南多声部民歌之一、两碟装)荷兰PAN音响出版公司2004年出版。10、激光CD唱碟《Nanwoka》(云南多声部民歌之二、两碟装)荷兰PAN音响出版公司2005年出版。11、CD唱碟《巅》云南原生态音乐纪实(10碟装)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2005年出版。 1、1993年11月,应邀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文学艺术学院,宣讲论文《云南少数民族婚俗礼乐》。2、1994年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民族音乐学系讲学交流,发表论文《云南洞经音乐的礼仪及风格形态特征》。3、1994年应邀赴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音乐学院,宣讲论文《云南少数民族器乐与生活》。并接受惠灵顿《城市之声》(周报)的采访,该周报做了专题报道《Musical long march》(《音乐长征》)。4、1995年,应邀出席荷兰《CHIME》(磬)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讲。宣讲论文《云南哈尼族古代叫魂遗俗与八声部复音唱法》、《洞经音乐的区域特色》。另出席了ESEM(欧洲人类学会),宣讲论文《苦命的拉祜族盲艺人张老五及其小三弦技法》。5、1997年,应邀出席英国达庭顿艺术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国际音乐教学讨论会”,宣讲论文《中国现行音乐教育中的文化多样性》。另受邀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宣讲论文《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论》。6、1999年应邀赴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民族音乐学系讲座交流。7、2001年应邀赴新西兰奥克兰,参加“亚太地区国际音乐教育地区性‘T(财富)会议”宣讲论文《中国现行音乐教学的文化冲撞及多元性教学选择》,并配合论文播放纪实性录音、录像。8、2001年应邀率“云南民族艺术团”,一行8人,赴台湾花莲市参加“国际石雕节暨海峡两岸少数民族艺术节”,展演云南傣族、景颇族、藏族等音乐歌舞。并应邀在“台北国立艺术大学”、国立台北师范学院等讲课。9、2001年应邀率“哈尼族八声部复音团”,赴台湾台北,参加“民俗社会生活中的复音音乐国际研讨会”,主讲有关论文。10、2004年应邀赴法国参加《CHIME》(磬)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讲论文《石屏彝族吃“火草烟”习俗与“海菜腔”》。11、2005年引荐并受邀,率“云南民族民间艺术团”一行22人,赴欧洲荷兰,参加“阿姆斯特丹中国节”交流演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