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养成教育很重要 五年级 李向子当前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受电视网络的影响较大。社会上流传的新思想以及不文明的行为,小学生可以毫不顾忌地去做。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很多事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半途而废,丢三落四的坏习惯。要让小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利用好班会加强养成教育。每周一次的班会可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小学生年龄小,忘性大,纪律、卫生、安全方面的好坏典型要及时总结。班主任要是非分明,大公无私,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对于遵守纪律的同学要大力表扬;对于犯错误的同学要严厉批评,纠正错误。其次,养成教育要从点滴小事抓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不少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熟悉,打架、说脏话、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的现象很常见;许多学生在校内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需要从学生的日常表现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穿着干净整齐等等,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都是小学生良好的素质基础,“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班主任要扮演导演的角色。再次,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安全教育、感恩教育都需要小学生的行动来实现,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有些班主任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失望了。失去耐心的结果是对学生进行粗暴的教育,轻则批评,重则体罚。例如安全教育就需要学生的行动,要通过行动才能预防危险;感恩教育要学生做感恩的事、唱感恩的歌曲、写感恩作文让学生学会感恩。总之,小学生养成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为了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珍惜生命 安全出行 我们每天都要出门,去上学、上班、买菜……。当我们走在马路上,交通安全是很重要的。有些人问“大热天不系安全带行不行?”“卖瓜农用车咋不让上高速?” 有关人员解释:热天上高速也必须系安全带?一些咨询的司机说大热天上高速系安全带更热,能不能不系?据统计,发生交通事故后,前排司乘人员如系安全带可有效减少70%的伤亡。安全带是为车辆发生意外后专门保护前排乘坐人的生命免受伤害而设计的,能有效地保护前排乘坐人避免二次碰撞。目前天气炎热,一些人在行车时图一时凉快不系安全带,实际上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卖瓜农用车为啥不让上高速?据《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全挂牵引车以及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辆,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农用运输车、两轮摩托车因安全系数低,防护措施差,极易酿成恶性交通事故,所以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幼儿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是能达到一代人和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计。 新学期一开始,为确保学校师生上放学的道路交通安全,维护校园的教学、生活秩序,与学校一道一方面加强对校园内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学校“绿色通道”的建设和学校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以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防自护能力,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据了解,每年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少年死于非命,而因交通意识缺乏和淡薄引发的交通伤亡事故,在中小学生伤亡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牵涉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需要交警、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负责,齐抓共管。 交通法规规定,做到行车安全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无牌无证的车辆不能上路,二是年满18岁并考取了相关驾照才有资格驾驶车辆。然而,交警在上路巡逻执勤时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车辆“三证”不齐,一些还不符合法定年龄的学生也骑车上街。看来,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如何让中小学生平平安安上学,高高兴兴回家呢? 我建议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民警或教师劝导员在交通复杂的学校门口或路口维持上、放学高峰的交通秩序,保障“绿色通道”安全畅通。同时 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内容,每所中小学平时就必须按照验收考评标准抓工作,并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之一。建议小学生上放学实行“排路队”和戴“小黄帽”的方法,把同路、同方向的学生编排成队,由教师护送过马路,保证学生走路安全;在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或组织春、秋游时,严格规范审批手续,把好审批关,坚决制止病车、超载车运送学生,保证学校师生的交通安全。同时,加强了对学校及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坚决取缔校园门口摆摊设点、占道为市等妨碍学校师生通行的违章行为。为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了。那么,就请大家“保护生命,拒绝违章”,珍惜自己的生命吧
《幼儿养成教育初探》
摘要:幼儿养成教育的路径,一要通过故事启发幼儿的认知;二要通过游戏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三要通过日常生活锻炼幼儿的抑制能力;四要通过榜样法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养成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030-02
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斯金纳经过研究发现,人的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而剩下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并且人一旦形成某种习惯后就很难改变。由此可见,作为一种“自动化”的过程,习惯对于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习惯的重要性开始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养成教育作为一种专门培养人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也应运而生。从人们对养成教育的关注点来看,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中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而相对忽略幼儿阶段的养成教育。
一、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意义
从人们对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来看,幼儿期普遍指的是3~6岁这样一个年龄阶段[1]。这一阶段的孩子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幼儿阶段是整个人生中最敏感的时期,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础的阶段。因此,从长远来看,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进行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养成教育能够让儿童学会辨别是非,形成初步的善恶观念。幼儿对事件对错的判断主要是依赖于成人的教育。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能够让幼儿获得基本的是非观念,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辨别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养成教育能够让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成人的教育,成人通过创设各种情景,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儿童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好习惯。
二、幼儿养成教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单一的培养方式
在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时,人们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就是说教,即通过语言灌输的方式将一些行为习惯的条条框框填塞给儿童。这样的说教方式,不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片面化的知识传授
幼儿的养成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幼儿养成教育的效果离不开幼儿对养成教育的认知及相应的情感体验等。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成人在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时存在一种片面化注重知识的现象。人们谈到幼儿的养成教育时,通常将养成教育等同于幼儿对行为习惯知识的获得,变成一种纯知识的教育,使得养成教育往往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3.家园合作不到位
幼儿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家园合作意识逐步在增强。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家园合作往往流于形式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不稳定性。一方面,幼儿在学校能够和别人分享东西,知道谦让,懂得助人为乐;另一方面,幼儿回到家就变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产生这种现象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幼儿教师和家长未能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家园合作的不到位,使得幼儿养成教育很难取得好的成效。
三、幼儿养成教育的路径
1.通过故事启发幼儿的认知
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幼儿并不能了解规则的真正意义,他们对规则的遵守只是基于对成人权威的服从。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发现,幼儿处于前习俗水平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他们服从规范是为了避免惩罚[2]。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很多这样的现象,在成人的要求下,幼儿会按照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事,但当问道为什么这样做时,他们通常的回答都是“XX说的这样做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但是,正如古人所说的一样,“万事始于行,诸行始于知”。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是基于人们对这种行为的认知。因此,教育中注重启发幼儿的认知成为了教育的应有之义。
幼儿阶段的孩子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属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依赖于具体的情景和生动的形象,而故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故事情节的情境性和故事人物的形象性。因此,故事对于幼儿来说具有普遍的
吸引力。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不仅要考虑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还必须关注在有能力人的指导下,儿童可能达到的水平。基于此,通过故事法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最主要的是所选故事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成人在给幼儿讲解故事时应绘声绘色,增强故事的吸引力;讲完故事后,成人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幼儿共同讨论。如在故事《窗外的垃圾》中,教师讲解完故事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窗外的垃圾是谁丢的?”“它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你喜欢故事中的小兔吗?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既让幼儿养成不乱丢垃圾的习惯,又对幼儿的环保意识进行了启蒙教育。
2.通过游戏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人的主体性,人是一个生命的存在,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具有情感。在目前的幼儿养成教育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通常是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而相对忽略在养成行为习惯过程中人的情感体验。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明了只有通情才能达理的道理。情感是个体产生某种行为的动力[3]。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游戏。“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这一时期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游戏是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同时,它是人的整个生活中所特有的,是人和一切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自然生活中所特有的,所以,游戏给人欢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和整个世界的安宁。它具有一切善的来源。一个能够痛快地有着自动的决心、坚持做游戏、直到身体疲劳为止的儿童,必然会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有决心的人,能够为了增进自己和别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人。”[4]因此,游戏应是幼儿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应注重创设游戏的情境,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在团队游戏中,让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并体会到由此带来的快乐;在体育游戏中让幼儿学会相互帮助,享受“助人”和“被人助”时的愉悦体验。
3.通过日常生活锻炼幼儿的意志力
“生活世界”的概念是由西方生活大师胡塞尔首先提出的,他的“生活世界”指的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直观性。受胡塞尔“生活世界”观念的影响,许多教育家针对教育和生活的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如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等。综合相关研究观点可发现,他们都强调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应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教育应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关联。
教育、人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生活本身就具有教育的意义。
教育是通过各种途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活动,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的对象都是人,人接受教育的一个途径之一就是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使人成为什么样的人[5]。习惯指的是人们做某事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不需要过多意识的参与,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人们坚强的意志,而所谓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人要养成某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意志的力量[6]。幼儿的意志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很多时候做事情缺乏坚持性,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大。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意志力进行培养,如有的幼儿有挑食的毛病,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等,这个时候成人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让幼儿明白挑食的危害及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帮助幼儿克服挑食的毛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的幼儿做事情总是很容易产生懈怠,针对幼儿这种“三分钟热情”的做事态度,成人应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当值日生发碗筷等),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力。
4.通过榜样法,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是基于一定的认知和情感而产生的,养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通过实验提出了观察学习的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幼儿具有爱模仿的天性,幼儿模仿的对象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首先,幼儿模仿的常见对象是父母、教师等。因此,作为成人应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如要让幼儿养成不乱丢垃圾的习惯,成人自己就不应乱丢垃圾;要让幼儿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成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尊老爱幼的人。总之,要想让幼儿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人自己就必须首先成为那样的人。其次,幼儿同伴也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的替代性经验对幼儿的良好行为进行强化。如当班上某个儿童具有帮助他人的好习惯时,教师就可以当着班上其他幼儿的面,给予这名幼儿以口头表扬(XX今天帮助了别人,真是一个好孩子等)或物质表扬(如奖励小圆点、五角星等)。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强化幼儿的好的行为,另外一方面则能为其他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习惯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包括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良好的习惯是基于正确的认知、愉悦的情感体验再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并通过行为而表现出来的。为了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时应注重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单纯就行为培养行为,以免造成幼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发生。同时,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使然,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反复性。教师和家长在对其进行教育时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并且,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总是处在一不个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养成教育应是贯穿于人一生的教育。除了需要加强家园合作外,还应注重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开发,通过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之间的相互合作,从真正意义上将幼儿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冯勇刚.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情感艺术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导刊,2011(4).
[4]张唤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5]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习惯”,是指长时间逐渐养成的,经常自觉运用的行为与思维方式。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会终身受益。“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尤其是在知识与信息时代的今天,要靠老师把知识教给学生用一辈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中的好习惯有哪些,应该怎样培养呢?
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乐知者不如好之者”。首先,学语文的兴趣来自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课本剧的表演,朗诵比赛,成语接龙,妙对欣赏。班与班之间为了一争高低,都精心准备,搬来了一大堆书备战,活动中你争我抢,唯恐落后,学生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其次,兴趣还来自成就感。怎样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呢?在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应引导学生体验以下三种效果:
预知效果:通过讲故事、念作文、看展览、看表演等活动,让低年级学生看到高年级同学所取得的成绩,激起“我也要学会”的愿望,比如组织“毕业生哥哥姐姐朗诵队”来表演,那低年级小朋友就会想,我将来也能象哥哥、姐姐们一样会朗诵、会表演。这种“预知效果”会促使他们更认真地练习朗读。这就激发了长效应的“为甜而苦”的学习劲头。
对比效果:用录音机录下孩子们的朗读声、回答问题的声音,保留他们最初写的文章或字迹。隔一个时期再重现出来,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进步,感到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这能巩固刻苦学习的自觉性。
即时效果:教学得法,学什么会什么,知识和能力同时获得。教师及时肯定,学生会喜形于色,再苦也乐于学。比如查字典,课堂上见效,连低年级学生也乐于把字典塞在书里背来背去。又如,限定时间,当堂背一段文章,看谁背得快,学生都是乐于进行的。那也是由于“即时效果”的刺激。
语文老师不要吝啬你的夸奖,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学习成果,让赞扬在学生的成长中占有主导地位,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喝彩。
二是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习惯。《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结合语文学科来说就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语文的习惯、运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后复习与质疑的习惯,独立思考创新求异的习惯等。其中,课前的预习习惯非常重要,强化课前预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经验,它可以使你及时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准备好听新课必须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老师应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一般步骤:
让学生掌握阅读课文的一般步骤,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教给学生以下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看看课题,想想作者会写些什么
第二步,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第三步,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探索文章思路。
第四步,看课后习题,明确学习本文的重点,解答问题。
第五步,细读课文,圈点、批注。
第六步,回读课文,想想中心思想及写作上的特色。
有了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有心理优势,而且自己查工具书积累的知识不易忘记。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三读三想”的读书法是颇为有效的:一读课题,想想课文会告诉我们什么;二读课文,结合着插图,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三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试着分析、记忆字形。想想还有哪些不懂的词句。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启发,积极鼓励。激发他们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这样的训练,要让低年级学生初步懂得文章题目与内容的关系,初步掌握读一篇课文的几个步骤。初步培养边读边想的习惯。长期坚持自觉预习的学生,语文成绩进步大,而且在阅读、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能力等各方面都会有很大提高。
三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我所教的学生大部分生活在偏僻的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经常看课外书的比较少。据统计,学生假日、休息时间除完成教师规定的作业外,大部分时间被电视连续剧占据。再加上农村家长的重视不够,不懂得辅导与约束,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养成都很差,阅读面窄,无法适应教学要求。由此看来,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确实是迫在眉睫。正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减轻后进生的脑力劳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事实证明,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与他们阅读的量成正比。新课标就明确要求五、六年级学生读些名著,阅读量要不少于100万字。一进五年级,我就让学生每周做一篇400字左右的读书摘录。要求他们课外去图书馆读书看报,从做读书摘要开始,到写自己见解的读书笔记。还让他们每周背一首课外古诗词。“厚积言有物”,积累对于知识面本不宽的农村小学生来说就是夯实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作好准备。到了六年级,阅读已成了学生们课余的重要活动,许多名著中的典型形象已不再陌生。课外阅读的书多而杂,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筛选要读的书,更要读文质兼美、思想健康向上的好书。阅读中要引导他们不要只注意故事情节,更要看重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塑造、语言特色。
四是培养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最难受的语文课一定是学生规规矩矩、一言不发,教师从头讲到尾的课。因为它使教学本末倒置,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对课文读读、议议、画画、写写,甚至唱唱、演演,让学生自觉地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坚持训练,即能培养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及“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习惯。
五是培养学生勤观察、勤练笔的习惯。做好这一点,能解决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问题。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观察到别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的奥妙,这也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有新意的景、物、人、事都随笔记下来,思考整理,写成周记或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就多了,分析综合能力也跟上了。课余练笔,源于生活这股活水,学生随心而至,真情实感,入情入理,还防止了套式作文、抄袭作文的出现。
六是培养学生诵读文章的习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清楚地说明了读与理解文章的关系。读是理解的基础。读有默读、诵读等形式。语文教育专家巢宗祺教授就特别重视诵读,他说:“培养书面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诵读,这也是中华民族学语文的优秀传统。”现行的教材,美文比比皆是,琅琅上口。所以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就成了学好语文的第一步。读读背背精彩的语段,潜移默化,这些东西就可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了。
七是培养学生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许多文学家的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名作,正因为他们对自已的创作进行了反复的修改。让小学高年级学生修改作文,首先明确:改什么,怎么改?先改:字、词、句、标点,再审视材料的取舍、中心的表达。还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一是规范的修改符号。二是修改的一般步骤:揣摩(反复读几遍,思考有没有错别字、漏字、不通的语句。重点是否突出、中心意思是否明确)——改错(含增、删、补)——润色(在怎样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上作些思考)。通过学生自改、生与生互改、小组评比、佳作欣赏,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提高。同时,教师要注意以赞赏的态度,看待学生修改后的作文,使他们有成功的体验,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学语文的良好习惯不仅仅是这些,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做有心人,多发现、多思考。习惯的养成与教师长期的训练与督促密不可分.
第二篇
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人生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之处却只有几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好还是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教育专家认为行为教育的 “最佳期 ”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利用这段 “最佳期 ”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一、什么是习惯?
1、《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习惯——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2、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有些习惯是无意识多次重复的结果,还有许多习惯是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反复实践而形成的。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
良好习惯的主要内容
良好习惯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为了操作方便,我们把良好习惯分解为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具体内容如下:
①生活习惯——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饭前、便后、游戏后洗手;吃饭安静、节约、卫生;按时午睡,不影响他人休息;衣着整洁;节假日生活安排科学合理有规律;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等。(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习惯等都属于生活习惯。)
②行为习惯——强调“遵守秩序,讲究公德”。要求孩子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好;乘车排队、安静、有序,在公共场所讲文明,有安全意识;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懂谦让;爱护幼儿园环境,看见垃圾能主动捡起;活动时不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参与文明健康的活动等。(文明礼仪、言行举止等都属于行为习惯。)
③学习习惯——我们根据年龄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幼儿园培养注意倾听、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大方得体;读书、握笔姿势正确、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不懂就问(语言习惯、思维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书写认真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提到在日常生活中“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做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才能保持起码的健康。
二、培养习惯的关键期
所谓教育的“关键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学生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据专家研究,人类的动作十有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因此,养成教育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抓住“关键期”,对各种良好习惯进行培养,以便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幼儿时期和小学阶段,就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习惯培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培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像熔化了的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等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铁块,再改变就困难了。
在我33年教育经历中。看过很多孩子的成功也看到一些孩子的失败,很多成功的孩子在幼儿园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很有一套成功的方法,多年以后发现这些孩子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行为习惯都很好,他们考上了好学校,有的出国深造、有的到了重要的工作岗位。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的缘故,使鲜花般的年龄走上歧途,我园有个孩子在幼儿园时父母之间闹矛盾,孩子就是出气筒,孩子犯了小错误,父母因为心情不好,对孩子非打即骂,这个孩子在幼儿园每天不是打这个,就是咬那个,老师批评他,就以摔椅子,扔饭碗来发泄,上学以后打架斗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成了问题少年,结果近期听说这个孩子因偷窃被抓。由此可见“关键期”的重要性。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 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三、培养习惯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1)习惯培养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训练要反复、严格,还要贴近生活,具体而有实效。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训练乃至强化。我的孩子从1岁半开始,我每天坚持晚上睡觉前给他讲故事,在每天做饭的空隙有意识的提问让孩子回顾所讲的故事内容,逐渐孩子爱上了阅读并养成习惯,四岁半他参加全市举行的幼儿故事大赛获得前20名的好成绩,上小学时由于阅读的知识面很广泛,班上老师曾问我,孩子是不是上过学,怎么什么都知道,那时由于条件有限,我给孩子的奖励都是书,(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奇观、西游记等)当时学校也很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书包的整理总是大书放后面小书放前面,做事很有条理,一直到现在每次考试也好,办大事也好,在别人看起来很麻烦的事,他都做得井井有条,小升初是以全区第一的好成绩考取南外,现在已掌握三种语言(英、德、日)而大学的专业是信息工程专业,我深深的感到,是好习惯铸就了孩子的好成绩和井井有条的办事风格。现在我们家长回去以后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自己的空间,(专用的橱柜、房间,让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
(2)即说服教育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主要是正面引导,用讲故事、看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办法提高认识。中班可以给予典型示范,用榜样去激发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大班孩子自我意识较强,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行价值判断,同时配合说服教育。
(3)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孩子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因此,家长应当严于律己,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只靠说教,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如:要求孩子书写认真,家长做事做到认真,孩子说话,要认真倾听,把眼神给他们等等,另外,家长要树立教育意识,什么可以当着孩子说,什么不可以当着孩子说,要有所区别。一个新习惯训练必须循序渐进进行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怎么守时?他的表都是拨快十分钟的。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例:刚入园时就要求孩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家长就要坚持每天送孩子入园,要看到孩子身上一天一天的进步。进行鼓励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榜样的作用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 作为家长,首先应给孩子一个看得见的 “旗杆” ,在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的都是好习惯,孩子年龄小,可塑性,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容易得到正强化。同时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孩子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只有家长的严格没有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产生 “ 逆反情绪 ” ,你越严我越不按你的要求去做,一天在与家长的聊天中得知这样一件事,家长为孩子的不好好吃饭头疼,一位家长说,孩子不吃就打,结果一段时间孩子吃饭很老实,一天突然闻到家里厨房有馊饭的味道,到处找,终于在水池的角落,发现前些日子家里吃过的饭菜,原来是这个孩子每天将饭菜偷偷倒在这里,家长还以为孩子最近吃饭好了呢?所以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要批评孩子一个缺点,首先要表扬他两个优点,这样孩子会乐于改正缺点。首先,家人要有要求一致的目标、标准,切忌朝令夕改,会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4)针对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游戏比赛活动,用游戏口吻和孩子说话,更能起到训练良好习惯的效果,在在游戏活动中培养良好习惯,是养成教育重要的方法之一。对不吃饭的孩子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冷处理:有的孩子为了达到不吃饭的目的是又哭又闹(不吃可以饿一顿连零食也没得吃)
(2)给孩子请一个吃饭好的榜样、和她一起进餐。
(3)家长可以说再吃十口就不吃啦(家长心里清楚基本上10口可以吃完)
印度谚语说的好:“播种一种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信念变成了行动,行动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广大家长要重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