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以新零售为主题的论文

2023-12-06 10: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以新零售为主题的论文

之前的几篇文章从零售方,品类等多个角度来探讨新零售,这篇文章把视角更聚焦一点,从运营的角度来思考新零售与传统零售究竟区别在哪儿,以及到底如何去做。

(一) 旧思维干不成新事物

先说结论,大多数企业新零售没有运营起来的本质问题,就是依然沿用过去的思维来运营新的事物,尽管入驻了公域平台,也玩了私域流量运营,还做了一些线上线下融合的尝试,发现依然没有太多起色,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是在沿用传统零售的运营思路来做新零售。

新零售为什么是效率更高的零售模式,不仅仅是因为多了线上的渠道,也不只是数字化技术让人货场更高效的重构与匹配,还在于新零售的出发点是沿用了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以用户为中心”。

如果按“人货场”三个维度来排权重,传统零售基本上是“场-货-人”或者是“货-场-人”,不管哪个在前面,“人”都是在最后面的,传统零售就是以“货”和“场”为核心。但是新零售不一样,所有人提到新零售都是说“人-货-场”,新零售是以“人”为核心。

要想从传统零售转型新零售,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思维方式,以“人”为核心,识别“人”,让“人”更精准跟“货”和“场”进行匹配

(二)对人的识别与画像

传统零售对于卖给谁和卖什么,是割裂的,一般都是总部决定卖什么,但是总部却不管卖给谁。门店决定卖给谁,但是门店决定不了卖得对不对或者是否一定卖得出去。整个体系有点像计划经济,即总部按照今年的经营目标和计划来制定并拆解业绩数字,以及选品、供应商谈判、采购、配送、门店上架、销售等一系列业务执行,是计划驱动而不是市场驱动。

而新零售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技术,能够有更多的方式去触达消费者,让跟消费者进行互动以及反馈,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人的识别与画像,不再是被零散的掌握在门店以及店员的脑海里,而是成为了最核心的数字资产。

知道了消费者是谁,在哪里,以及需求是什么,意味着就可以围绕着这些来让“人”跟“货”和“场”更精准的进行匹配,结合运营思路和方法,让业绩的增长成为有科学方法的指导,而不是靠天吃吃饭或者靠人品和爆品偶尔爆发一下。

(三)新零售运营模型

基于以上的思考,结合我相对比较熟悉的医药零售行业,从专业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总结出了一个医药新零售运营模型,定义出四个不同的象限,对应不同的消费人群以及运营策略,仅供参考。

1、引流型:这类型消费者常见场景是家庭轻症急用药,比如突然感冒了,小朋友发烧了,或者生理需要等,需求非常明确,不需要被引导,最关注需求什么时候能够满足,比较符合目前医药O2O的场景。

这类人群往往年龄结构偏年轻,容易被优惠吸引,毕竟需求非常明确和标准化,如果只是就一笔订单来看能够带来的价值有限,因此并不是传统医药零售的客户群体,需要通过每一次的优惠和需求的满足,在这类人群中建立起品牌心智,形成消费习惯,才有可能产生后续的复购。

2、利润型:这类型消费者常见场景是没有什么明确的需求或者目的,只是随便逛一逛,可能在逛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某个商品不错,或者被别人安利了某个商品,就买了。

这类人群不是没有需求,但是需要引导,或者通过一些营销方式来激发。人群基数大,并且结合场景很容易产生非药品的需求,传统医药零售在门店很难完全满足,因为受制于医保的管控,很多地方的实体药店不允许陈列非药商品,并且人的需求很多,但是门店受限于面积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商品来满足人的需求。

对于这类人群,新零售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云端的无限货架,让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充分的满足“人找货”场景。与此同时,结合社交关系,让部分商品变成“货找人”,通过分享、砍价、拼团、分销等营销方式,来实现社交关系的传播和裂变。

3、现金流型:这类型消费者一般是传统医药零售的主力消费人群,对自身健康有一定的了解和关注,不仅需要满足需求,更需要通过专业的服务来满足需求,是医药零售的现金流来源和生存基础。

针对这类人群的核心运营策略就是复购,即以提供给这些消费者随时可及以及可信赖的专业化服务,持续的满足需求,不管是通过线上还是线下。

除了专业化服务之外,还需要结合厂家进行一些品牌营销,比如某些知名品牌的厂家广告和促销,让这类人群明确感知到买的都是品牌商品。当这类人群跟企业之间的关系非常稳定和有黏性的时候,企业也可以推出一些自有商品,多维度满足需求。

4、战略型:这类型消费者常见场景是重病大病急用药,是基于专业的诊断之后产生的需求,但是非常急迫,需要马上满足。这种场景的出现往往是因为集采之后,某些药没有进入到医院的采购目录当中,但是医生诊断之后认为需要用到这些药,购买的场景就从医院转成了药店。

这类型消费者往往并不是医药零售的常规消费人群,但是医药零售企业出于“医药分离”的大背景和希望承接“处方外流”的资源考虑,从战略的角度来进行布局,比如建立院边店或者DTP专业药房,依据这些资源来承接和满足这类消费人群的需求。

满足这类消费人群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建立起企业自身的品牌和影响,为了将来更长远的战略布局。

(四)一句话来总结

想起昨天刘润老师在《进化的力量》演讲当中,引用了一句话,用来总结本文对于新零售运营的思考再合适不过,只有我们真正转变思维方式的时候,新零售才真的有可能运营落地,推动零售企业的增长。

这句话按照医药新零售的语境进行了调整:看上去,我们是在帮医药工业卖药,实际上,我们是在帮消费者买药。

新零售思考之一  零售发展历史

我找了一下市面上的一些关于“新零售"的书藉,发现都是国内人士写的,这说明“新零售"这个词是中国创造的,中国在“电商零售"通道远远超前于国外,在"新零售"这个新的通道,国内仍在不断的试错与创新。

有新零售,就有旧零售,有新零售,就有先行者,先行者就是阿里的”盒马先生“、永辉的”超级物种"等。

因此我们从下面二个方面来一起思考一下新零售。

一、回顾下零售发展历史

二、新零售的诞生及对零售三角的重构

理解历史的进程,对于我们在某一个时间点上观看事情有巨大的帮助。

而零售的发展历史,需要一个基础的思维模型或者需要一个基础的视角来观察。

对于零售的发展历史来说,以”满足顾客需求“来解读和抽象旧零售的底层逻辑。

旧零售的基石假设是”廉价"、“便利"、”多选"。

“廉价”,是在用户对价格信息的感知上抽出一个点,是用户想买便宜的东西。

“多选",是对用户感知到的商品信息当中抽选出”一“,是用户想有尽可能多的选择。

”便利",是用户对零售位置的信息抽象出的一种特征,是用户偏好便利。

“廉价”、“便利”、“多选” 是顾客的需求三角

我们用这个零售三角来解读它所有的业态模型和它如何去满足一步一步满足这些用户需求。

一、传统零售---1.0时代

中国80~90年代,零售发展的最早的时候,起步的雏形,市面上比较典形的业态有三种。   

二、现代零售---2.0时代

    现代零售是零售的第一次飞跃,是百花齐放的时代,它尽量满足两个角,有能力试图去满足两种需求。

在此同时,零售时代1.0同时也在不断进化

三、电商零售---3.0时代

电商零售是零售业的第二次飞跃,它满足了零售三角的所有需求。

零售的 三个发展阶段 ,是基于以满足顾客的 "廉价“、”便利"、“多选” 来迭代发展。

拼多多的出现,商品已经 便宜 的不能再便宜了,不能白送了吧?

通勤骑手的出现,货品已送到了家,还要如何便利?

线上的商品已经多到你无法选择,无法想像?

商品的了解、传播、购买转移到互联网的媒介上。

电商零售已经完全满足了"零售三角",同时商品化水平、信息化、供应链也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的状态。

哪是不是零售行业就没有发展空间? 绝对不是。

上述描述零售三阶段是基于”廉价"、“便利"、”多选"  为顾客底层需求来分析。

但是顾客的需求会不断变化,或有更深层次的需求,或更细分的底层需求。

电商零售是无法满足的,在它的天空,还是有" 几片乌云 "。

电商零售的几片乌云

一、"零售三角"性能过剩,如商品的过剩、价格的廉价等。

二、非标商品的服务和接入难,难以线上化,如高档服装等。

三、缺少场景的体验和线下环境。

新零售从业者,在不断的对零售业进行重构和试错。

一、业态形式,” 无界零售 ",线上和线下一体化。

二、满足新的需求,推倒重建零售三角,重新解读用户的需求。

三、基础设施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商品化以“品牌化为代表"、信息以"DT+AI+IOT",供应链是”智能化“,这是新零售者的机会,有机会去 创新整个环境和框架 。

新零售的基石假设又是什么?以什么框架去解读用户的需求。

优惠 ,是顾客不需要所有的东西极致的便宜,而是需要想要的东西有一个优惠,构成购买理由。

优选 ,是顾客希望商家能给选出好的、给顾客有限的选择,满足一个维度上需求就够了。

体验 ,是顾客可以体验30分钟的到家服务,也需要很好的线下体验,享受购物的这个过程。

新的零售三角,新的"用户需求",找到一个新的规模经济的平衡。

新零售时代,基础设施,如“商品化"、“信息化”、"供应链"和城市化水平是什么?

商品化水平

一、供需不对称,生产了很多东西,但是不满足消费者的某些需求。

二、新消费时代,商品需重建购买理由。

  如2017年泡面大幅度下降,购买理由是充饥,而现在呢?好看还是好吃?或拍个抖音的泡面?

三、进入个性化消费、大规模定制时代。

信息化水平

一、AI人工智能

有些场景,如外卖可以精确到每个店的某一款菜品每天预计可以卖多少份。

二、大数据

新零售时代是在大数据上的结果。

三、物联网IOT

门店中,会有大量的物联网设备,可以采集到用户行为,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服务能力。

供应链水平

一、柔性制造,能在更高的品质上,去满足消费者想要更好的东西的需求。

二、没有分销,基本进入直销、寄售状态,基本上属于自己开店。

三、即时配送,到家服务。

四、店即是仓、中转仓+前置仓,商品存货一体化。

城市化水平

一、千人千面的移动互联网媒介。

新零售,是颠覆了零售三角对用户需求的抽象认知,用新型的手段,试图做出下一个零售时代。

新零售行业的先行者”盒马鲜生“是如何不断的重构零售三角、不断试错的呢?

结合公司目前现状, 2019年又该如何不断试错互联网、全渠道、供应链呢?

结合今天内容,下次一起来思考!

疫情下跨境电商的机遇和挑战的论文怎么写?

新冠肺炎疫情是于2020年全球范围爆发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各国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疫情期间居民足不出户的生活方式给电子商务带来发展新可能。本文将从疫情带来的影响出发,切实分析电子商务当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寻求政府扶持、完善供应链管理、探索零售新模式、谋求长期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电子商务长期发展的战略建议。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电子商务;跨境电商

一、电子商务概况

1.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商业行为均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

2.电子商务的关联对象

电子商务主要有四方关联对象:交易平台、平台经营者、站内经营者、支付系统。(1)交易平台。交易平台即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其主要作用是联络沟通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买卖双方或多方,提供可靠的交易信息、交易记录、交易保障,是电子商务活动顺利进行所必须具备的平台、媒介。当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代表有淘宝、亚马逊、京东等。(2)平台经营者。平台经营者即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该类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并持有营业执照。主要负责规范运营第三方交易平台并为交易双方提供特定服务。(3)站内经营者。站内经营者则是借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完成交易及有关服务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4)支付系统。支付系统(亦称清算系统),主要包括完成支付指令传送和资金清算所必需的专业技术手段和提供特定支付清算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支付系统的安全性、便捷性、完善性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后续发展。当下,随着各大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发展,国内外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均得到了质的提升,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电子商务的特点

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商品交换形式。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电子商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引入、波动培育、激烈竞争和稳定发展四个阶段,体现出了强大的创造性和生命力。其主要有如下特点:(1)普遍性。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依托互联网技术迅速渗透扩散进广大民众的生活之中。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2)方便性。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电子商务环境摆脱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使消费者能更快捷、方便地完成交易,同时也有助于商品信息的公开和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3)整体性。依托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能够更高效智能地规范工作流程,实现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有机结合。这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严密性和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4)安全性。安全性一直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交易的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更完善的交易记录、第三方平台的参与、网上银行等的发展都使得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得到了更好地保障,这也促进了人们在电子商务平台消费的热情。(5)协调性。协调性要求组成一项活动的各阶段、各环节衔接协调、配合有方。电子商务,作为一项商业活动,往往要求消费者与公司、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互相协调。通常情况下,电子商务的全过程是连贯的,其强调生产中心、物流中心、技术服务等众多部门的通力协作。

4.电子商务的存在价值

电子商务的存在价值表现在为客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完善服务。通过网上购物、网上直播、网上支付等方式,尽可能地节省客户、企业、社会的时间和空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多元化、社会节奏加速的21世纪,电子商务既是时代需求的产物又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更好地方便消费者、与消费者互惠共赢应成为当下电子商务不断发展创新的目标和动力。

二、新冠肺炎疫情概况

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各国居民生活和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据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6月2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35万例,达到6353236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37.6万例,达到376759例。新冠肺炎疫情下,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当下全球经济环境紧张、企业运营风险加剧。不少企业因不能正常开工,被迫取消大量订单,现金流周转困难。另一方面,在全国防控防疫的统筹安排下,人们居家隔离、网上消费、互联网娱乐、线上学习、远程办公等需求不断攀升,催生了大量线上新业态的迅速成长。直播带货、在线教育、生鲜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行业迅速发展,活跃指数快速上升。

三、疫情给电子商务带来的发展机遇

1.电子商务需求激增

疫情的爆发,给人们带了一段较长的居家时间。线下消费受阻,使人们快速将消费主战场转移到了网购平台上,各大电子商务平台需求量和点击率均出现了大幅增长。国家商务部明确表示:电子商务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对保障市场供应上起到关键性作用。这意味着当下电子商务正处于难得的红利期,各大电商企业有更多地机会被客户所了解,消费者消费习惯正在被培养、改变。此外,此次疫情中,需求增长红利不再被传统的商业巨头淘宝、京东等独占,随着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行业顺势而生,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被更全面地覆盖、满足。其中以生鲜电子商务最为活跃,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盒马鲜生增速达到43.1%,叮咚买菜日均活跃增速达到93.1%。

2.电子商务形式多元化

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电子商务都在持续创新。各种新的跨界融合的新模式不断涌现,第127届广交会将于线上举办、线上教育“停课不停学”均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尝试、新典范。此外,疫情期间人们将生活娱乐聚焦到了互联网,短视频软件成为新兴的电子商务行业带货能手。众多短视频软件中,抖音、快手占比半数以上,结合以李佳琦、薇娅为代表的带货主播的火爆走红,电子商务引流效果显著、业务订单迅速增加。一些小规模社区生鲜电子商务也正快速孵化、成长。居民线上预定蔬果,自提点自取的线上生鲜零售模式已基本形成。医药电子商务也纷纷实施送药上门举措,在疫情低迷之际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新鲜活力。

3.跨境电子商务顺势崛起

席卷全球的疫情,给我国外贸行业带来巨大压力。2020年3月中旬,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因订单严重不足接连倒闭了两家大型外贸公司,上千名员工被迫失业。在外贸经济下滑的萧瑟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态却意外呈现上升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广东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3.4%,位居全国首位;海南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量增长也达到了5.5倍。天猫国际进口商品2月份的消费额同比增长超52%,京东国际、考拉海购等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订单也都大幅增长。此次疫情进一步释放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这有利于进口消费的常态化,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与平台间的黏性,为跨境电子商务带来了新机会。跨境电子商务的崛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期间我国传统外贸行业的损失,为维持我国当下经济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疫情推动行业的成长和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孵化了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懒人经济”,足不出户的环境有助于消费者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当电子商务日益显现出其突破时空限制、资源共享、便捷快速的根本优势时,更多忠实客户群就有望被搭建,市场规模便有望扩大。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给许多电子商务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验与教训,这迫使更多企业跳出经营舒适圈,思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新方向。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在抗击未来不确定风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疫情虽给电子商务行业造成了难以量化的伤害,却也给予了该行业改革创新所必须的压力。这不仅有助于增强电子商务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更推动了行业进一步的成长、完善。

四、疫情给电子商务带来的挑战

1.物流压力重,不确定性大

国际空运市场、海运市场在疫情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各国商品进出口限制加大、物流紧张。例如位于欧洲的亚马逊仓库,为遵守“一米社交距离”规矩,关闭了所有重量超过15公斤的货品的收发业务。因此目前亚马逊欧洲站不再支持15公斤以上的商品。此外,由于物流企业劳动力紧缺等因素,无论是从物流价格还是时效性上来看,当下我国的物流水平都难以满足消费者剧增的电子商务需求。众多卖家反映疫情期间物流价格波动大且呈现增长趋势,物流时效也大不如前,部分地区的疫情还导致了当地物流路线的变更,严重影响货物交付时效,这都给电子商务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

2.货源紧缺,供应链考验升级

疫情严峻形势下,众多工厂面临停工停产,加之疫情期间电子商务需求激增。二者直接导致了如今许多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着货源紧缺、库存不足的问题。这是对商户供应链的稳定程度以及运行效率作出的考验。许多商户在疫情的冲击下暴露出了自身原本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痛点和不足,被迫开始探索抗风险能力更强、更可靠的创新供应链模式。

3.卖家现金流不足,营运风险高

疫情下库存商品无法出售,积压货物的仓储、房租等费用和货品贬值损失不断累加,就有可能导致电子商务卖家出现严重的现金流不足。这部分资金短缺将会严重威胁一些小企业的运营,加剧市场端的优胜劣汰。有实力面对危机的商户和企业可能会留下来,没有实力的只能被淘汰,无法生存。

4.劳动力紧缺,供应能力滞后

疫情时期,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需求上升,订单增加;另一方面,企业由于疫情影响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紧缺。据有关数据显示,盒马鲜生春节期间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5~10倍,但由于员工复工较慢,商户、企业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使得用户需求无法得到妥善满足,大大降低了消费者购物满意度。为解决劳动力紧缺难题,一些企业开始延长员工加班时间,另一些短时间复工困难的中小企业将员工以共享模式进行短期人力输出。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力资源的再分配,缓解了一部分用工难的情况。但从线下供应效率、物流恢复程度来分析,劳动力紧缺造成的供应滞后问题仍没有被完全解决,企业仍面临着生产压力,难以收获疫情带来的需求增长红利。

5.线下转型受限,电子商务创新受阻

“新零售”概念的问世,引发了社会各个层面、特别是零售业的极大关注和参与,一方面,线上巨头在频频收购布局线下;另一方面,线下实体也在积极拥抱线上。“新零售”是一次创新,更是一场电子商务革命。而疫情更是对电子商务加速线下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当突发事件到来时,线上电子商务模式通常难以即刻解决用户诉求。此时线下门店更能快速、效率地解决问题,安抚客户情绪。然而当下,电子商务的线下转型正面临着疫情带来的资金不足、线下客户流量获取困难、劳动力不足等多重挑战。商户线下转型急需更多的创新思路、动力支撑和政府扶持。

五、疫情下电子商务发展建议

1.寻求政府扶持,缓解资金紧张

新冠肺炎疫情下,许多企业面临着订单不足、资金困难的窘境。为稳定社会秩序、保障民众权益、推动经济复苏,全国各地政府均响应中央号召出台了一系列企业帮扶政策。电子商务企业应密切关注全国各地政府出台的疫情期间企业帮扶政策,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沟通,在相应的政府政策帮助下努力降低仓储和营运成本,拓宽订单来源途径,进而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危机。

2.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

疫情期间,电子商务需求量井喷式爆发,众多商户们出现原材料紧缺、库存不足、供货滞后的现象。企业的原材料供应、采购管理、生产复工以及供应链物流等都依赖于高效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各电子商务企业必须吸取经验教训、积极强调供应链管理、加紧完善供应链管理机制和预警体系。此外,企业还应坚持效益第一原则,灵活引进各种先进的采购理念和模式,设置科学、合理的采购组织架构,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找寻供应商,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优势,逐步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3.注入创新活力,探索零售新模式

当下,普通线上电子商务日益显现出购物体验不生动、客户交流不足等缺陷。单纯的线上电子商务已不再能够完全迎合顾客娱乐、社交的需求。因而只有将线上线下互相结合,才能达到1+1>2的效果,这便推动了电子商务行业向“新零售”模式的探索。新零售是指个人、企业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完善商品生产、流通及销售环节,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深度融合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的零售新模式。从零售到新零售,多的不仅是一个“新”字,增添的是新的企业形象、经营渠道、营销组合、企业客户联系及新的技术带来的革新。尽管当下疫情为“新零售”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阻力,但价值导向的时代必将到来。电子商务产业应积极接受疫情大考,思考解决对策并探索线下转型的新途径、新可能。企业只有绷紧为消费者服务的弦,契合消费者心理,才能在疫情的风暴中找到一条生存途径、开辟适合自身发展的蓝海市场。

4.巩固当下成果,谋求长期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孵化了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懒人经济”,并在培育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同时扩大了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随着疫情的日益好转,一方面,企业应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以获取更多长期的忠实客户群,巩固疫情期间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企业应树立忧患意识,分析制定长期战略计划。在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前提下,鼓励多元创新思维,引进高素质行业人才,逐步打造企业品牌。

六、结语

电子商务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快速成长,但存在物流受限大、供应链不稳定、购物体验不生动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企业需要清醒、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疫情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应吸取疫情的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自身核心竞争力;另一反面,电子商务企业还应积极顺应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零售”趋势,巩固发展成果的同时制定长期发展战略,逐步开拓适合自身发展的蓝海市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的时间节点上,电子商务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各电商企业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激活企业自身的“免疫系统”,持续释放新潜力、培育新动能、探索新模式、发展新经济,如此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也方能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零售的未来趋势:新零售

证券日报5月13日报道,阿里巴巴集团公布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季度及2021财年业绩。本财年内,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合计服务全球超10亿年度活跃消费者,商品交易额(GMV)达8.119万亿元(1.239万亿美元)。如今,电商崛起,销量火爆。众所周知,线上销售具有线下销售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可以减少店面租金和人工成本,可以控制库存减少损耗……就渠道而言,实体渠道集中化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管理层级多、流程长 、运营效率低等,导致各种问题和风险难以把控,成本压力日益凸显(黄瑛 2018)。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传统的零售店遭至极大打击。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大趋势下,传统零售商纷纷尝试开辟线上渠道,实现渠道的转型升级。上述财报也显示,42家零售连锁店利用淘鲜达拓展线上服务,覆盖了中国145个城市的用户,超168家零售连锁店、超市和市场也通过淘鲜达进行数字化营销。这种情况下,不免让人疑惑。最终,线下渠道会不会被线上所取代,实体店会不会因此消亡?

其实不然,有趣地是,正当传统零售业向线上发起冲击时,线上电商企业,开始开辟线下的渠道。一方面,电商平台竞争加剧,蛋糕不断切割。根据京东电商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之前电商获客成本仅为 80 元,而到了2017 年之 后则增至 228 元。另一方面,网民增速已经见顶,蛋糕难以做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3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9.04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 64.5%。其中,移动网络使用人数达到8.97 亿人,网民使用移动智能设备上网人数占比99.3%。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实体店也有着线上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线下实体店特有的的供应链功能和实际体验功能(陈曦, 孟先彤 et al. 2021)。

以一个行业横向来看,2019年仅就生鲜行业,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开设盒马鲜生、苏宁开设苏鲜生、京东开设7FRESH……以一家电商企业竖向来看,自 2015 年起,京东创造了“京东到家”,实现了线上、线下业务的整合,同时京东和永辉超市合作,二者构建“O2O”生鲜市场,在取得一定成果后,京东又和永辉附近实体店开创以“家电”为主的京东O2O 产业布局(郭献山 2019)。由此可以看出,线上电商纷纷开设实体店已是大势所趋。

1.     新零售的定义与优势

对于零售行业,既然线上线下各有优劣,且都面临着挑战,何不将线上线下的渠道进行整合?这恐怕也是数字化背景下,零售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新零售。最早是2016年10 月,马云在云柄大会上提出来的。关于新零售的定义,目前并没有统一和明确,各学者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目前的主流观点仍然是强调渠道整合创新,主张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物流”深度融合的新型零售模式。 换言之,新零售表面上是零售业态的变革,实际本质还是零售渠道的变革和转型(王凤玲 2020)。新零售业的商业模式是由供货商、经销售、品牌商以及物流商和信息服务商等主体主导的集合模式,是在单一供应链流通模式基础之上,实现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复合型供应链流通模式(陈曦, 孟先彤et al. 2021)。“新零售”的特征主要是:以互联网信息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驱动以及以产业优势叠加为基础(郭献山 2019) ! 。

在现状部分所列举的不论是传统零售业还是线上电商,他们都没有完全放弃已有的渠道而转战新渠道,而是尝试跨“线”致力于渠道整合,往新零售的方向发展。有学者分析指出“新零售”的火热有四方面原因:(1)线上用户增长放缓,流量红利见顶,获客成本剧增。(2)消费升级,尤其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快速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变为消费大国。(3)00后、90后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对商品品牌、服务和体验有更高的要求。(4)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成熟,为企业服务升级奠定技术基础,数字经济时代来临(郑璁 2019)。此外,政府早在2016年就出台了关于传统零售业向零售业转型的相关意见。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将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方向表述为“ 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标准规范、竞争规则,引导实体零售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 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黄瑛 2018)。

2.    传统零售业渠道转型:机遇与危机并存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部分传统零售企业观察到了线上渠道的无限可能,率先将业务拓展至线上。较早开始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先行者拥有很大市场优势。那时,竞争者尚未出现,争取流量的成本较低,容易起步领先。

 但这好像说只要抢占先机,建个APP,在原有基础上拓展线上业务,开辟线上渠道,传统零售业就可以成功渠道转型成为“新零售”?其实不然,不少企业在整合线上线下渠道的过程中因为面临的各种问题而导致失败。

新零售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线上线下的有机整合,它涉及线上线下如何相互配合联动,实现线上销售、线下供货,线上下渠道互相引流等问题。这里面关乎到线上线下渠道成员的分工协作、关乎到线上线下渠道产品的选择与营销、关乎到线上线下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方面的沟通联动。

面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渠道的创新,如何有效的进行渠道整合,促进传统零售业转型,也引发了学界的关注。有学者提出渠道整合应该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线上线下渠道信息和资源整合;二是线上线下渠道功能和服务整合;三是线上线下渠道结构和流程整合新零售背景下,应该基于信息技术将线上线下渠道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程,全面打通、系统融合,升级为智能渠道流(王凤玲 2020)。

3.   结语

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零售是传统零售渠道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但是新零售不是简单的开辟线上渠道,它需要传统零售商在线下店面构建、线上平台搭建的时候,就应具备整合线上线下,利用数字化的意识,通盘全局的考量。当然,传统零售业也要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市场定位、产品特性,切莫为了新零售而强行照搬照抄,掉入了全渠道的陷阱。

参考文献

陈曦, et al. (2021). "传统零售企业向新零售模式转型的升级路径研究."商业经济研究(7): 44-48.

郭献山 (2019). "新零售时代的线下连锁商户移动支付渠道战略转型探究." 商场现代化(22): 13-14.

黄瑛 (2018). "新零售与渠道转型下的管理新生态构建." 电信技术(06): 47-48.

王凤玲 (2020). "新零售模式下的零售企业渠道创新转型策略研究." 现代营销(经营版)(12): 128-129.

郑璁 (2019). "新零售与渠道转型下的管理新生态构建." 科学与财富.

当新零售不再“新”,一场以蜕变引爆的新变革正在酝酿

新零售尚处于萌芽阶段的现实并未打消人们对它寄予厚望,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不断加持其中让它成为未来发展必然的可能性愈发明显。通过资本运作、亲身实践、多维赋能等方式,阿里、腾讯、京东们不断为我们描绘着新零售的美好蓝图。于是,我们看到新零售成长为下一个发展风口的趋势愈加明显,一个以新零售为主要概念的全新时代由此来临。

尽管人们对于新零售的精髓并未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是,通过新零售的概念去重新审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正确。借助新零售的模式、技术和思维去重新审视和看待互联网时代的事物,从而找到破局的方式和手段,成为人们之所以加持新零售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果仅仅只是概念的加持,新零售必然会陷入虚假的风口。无人货架、无人超市等所谓的新零售物种从野蛮生长到无人问津正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一味地去依赖资本,忽略了其他生态的建构只会把新零售带入到虚假的风口里,只有通过人、货、场三种元素的重构来塑造零售行业的新骨架,才能真正让新零售避免沦为概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习惯了互联网套路的人们总是会用互联网的思维去看待和实践新零售,最终新零售不再是新零售,而是变成了一种互联网的新物种。以互联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非新零售本身,只有让新零售按照自身发展逻辑去进化,才能达成脱胎换骨的效果。

互联网思维作祟,新零售并不“新”

既然马云将新零售看成是一个与传统电商不同的物种,那么,它的底层逻辑、驱动技术和商业模式必然都会与传统电商有着本质区别。如果我们用互联网的思维和套路去实践新零售,所谓的新零售或许不再“新”,而是沦为了一种互联网业态下的旧势力。从阿里的坚决,腾讯的坚定,京东的坚守来看,新零售并非是互联网的延续,而是一种全新的存在。造成人们认为新零售不“新”的根本原因在于互联网思维的作祟和故步自封。

以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去发展新零售。 互联网模式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平台型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将行业的元素全部都聚拢到一起来实现效率提升的目的,去中间化是互联网模式的主要特点。的确,通过互联网的去中间化能够提升行业运行效率,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去中间化,而不是去改变行业本身,所谓的去中间化能够仅仅只能改变行业表皮,无法破解行业内在矛盾。

巨头们之所以看重了新零售的发展模式,就是因为他们看重了新零售对于传统行业运行逻辑的重塑,而非仅仅只是简单的去中间化。因此,如果我们用互联网的模式去发展新零售,势必无法真正发挥新零售的功能和作用,最后新零售无疑会沦为“互联网第二”。只有真正告别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找到具有新零售特点的发展模式,才能让新零售避免落入俗套,真正改变传统行业的痛点和弊病。

告别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真正介入但行业内部,通过新零售的深度介入去改变那些互联网模式无法改变地痛点和难题,才能让新零售足够“新”。所谓的新零售才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变成了一个能够行业带来根本改变的全新物种。深度介入代替简单去中间化的发展,新零售才能避免陷入互联网式的俗套。

以互联网技术去驱动新零售。 新零售之所以被称作是新零售,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底层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人们用互联网技术去驱动新零售的发展,无论是无人货架、无人超市等所谓的新零售物种,还是以新零售为主打的商业模式,几乎都是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底层驱动力的。仅仅只是以互联网技术为驱动力的发展带来的只能是互联网式的物种,而只有真正用新技术去驱动新零售的发展才能带来新零售的物种。

从阿里、腾讯和京东对于新零售的布局来看,未来新零售的驱动力来自智能 科技 、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只有用互联网技术之外的新技术去推动新零售的发展,新零售的增长和发展才是新的。一味地用互联网技术去看待和发展新零售只会让新零售陷入到无力、萎靡的发展状态里,一旦资本退潮之后,新零售的发展便会陷入困局。

将人货场重构看成是再度去中间化。 新零售的关键在于人货场三种元素的重构,而不是盲目地去中间化,如果将新零售看成是新的去中间化,那么,新零售势必又将陷入到互联网的俗套里。我们看到很多的新零售仅仅只是将人货场重构看成是一个新的营销手段而已,没有任何新的改变,所谓的新零售赋能也仅仅只是用新零售的概念去进行流量转化而已。

缺少了真正意义上的人货场重构,新零售赋能仅仅只是一个概念,无法给行业发展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从阿里、腾讯和京东的新零售布局来看,人货场重构绝非是简单的去中间化,只有重新建构人货场三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到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只有真正把人货场重构变成一个对传统行业的架构和流程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才能真正改变传统行业的运作逻辑,从而把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尽管巨头们的不断加持,资本的不断加注让我们看到了新零售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将新零售看成是一个互联网的物种。那么,所谓的新零售仅仅只能算作是一个概念,无法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持久的推动力。告别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真正找到基于新零售本身的发展模式,才能让新零售的发展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概念上,而是变成一个从内在就已经发生改变的存在。

告别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真正改变行业本身,这样的发展或许才是新零售发展的正确套路。当互联网时代的红利落幕,新零售的风口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将会由此拉开序幕。真正将“新”看成是新零售的突破口,这样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有效,这样的新零售才不会陷入互联网的俗套里。

以“新”为突破口,新零售的未来究竟在哪?

“新”始终都是新零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足够“新”,我们才能真正告别互联网的俗套,真正把新零售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当新零售的风口来临之际,我们同样需要从“新”着手寻找新零售的发展新机会。

新技术。 尽管新零售的关键在于线上和线下的统一,并且互联网在这其中依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想要推动新零售的发展,我们依然要从新技术着手才行。未来,新零售的真正驱动力必然来自新技术,通过新技术来重新塑造传统行业运作逻辑,通过新技术来改变传统行业的组成元素,通过新技术来给传统行业提供发展动力,以新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让新零售区别于传统电商,真正成为推动下一轮增长的全新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技术仅仅只是搭建一个平台,而新技术则是通过介入到行业的具体运作过程当中来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推动力。从这个逻辑来看,新技术在新零售时代扮演的角色要比互联网在传统电商时代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未来,真正能够推动新零售发展的一定是新技术,而非互联网。

当新零售刚刚萌芽的时候,我们应当强化对于新技术的布局,只有这样,当新零售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新零售才不会仅仅只是概念上的改变,而是有内在技术上的深度赋能。

新场景。 传统电商的场景基本上都是集中在线上,淘宝、京东等诸多的传统电商平台都是在传统电商的背景下诞生的。进入到 新零售时代后,对于新场景的搭建将会直接决定着未来用户与商品发生关系的场所,我们看到阿里、腾讯和京东都在与传统的大型超市产生联系,其实,这是他们在搭建新场景的一个主要标志,未来,随着场景在新零售当中不断发挥重要的作用,场景的丰富性将会直接决定着商品与用户发生联系的多少。

因此,未来新零售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在于新场景的搭建,通过不断搭建新场景,我们将会找到更多的新零售销售场景,从而颠覆传统电商时代线上和线下二元对立的状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线上和线下的统一。新场景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线下的堆积商品的场所,而是一个收集数据、增进体验、实时提货的场所,这样的新零售才是一个真正获得改变的存在。

未来,新零售发展的重点在于新场景的搭建上,通过搭建新的场景,我们将会在互联网平台之外找到另外一个承载商品和用户对接的平台,真正让新零售变成一个真正区别于传统电商的存在。

新配套。 新零售并非仅仅只是买卖商品,除了买卖商品之外,还涉及到诸多配套的流程和环节。金融、物流、工具等诸多领域都需要与新零售配套,才能达成实现新蜕变的目的。对于新零售来讲,它的另外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就是新配套,通过搭建新零售的配套设施,我们同样能够找到更多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搭建新零售的配套设施的完成,我们同样能够在这个领域里找到新的发展机会。在新零售发展尚未成熟的时候,我们通过搭建新零售的相关配套设施无疑能够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将新零售的发展更加全面。

互联网思维的持续影响让我们在布局新零售的时候不免会陷入到互联网的套路里,最终让新零售不再“新”。破解当下新零售的浮躁与虚假的关键在于以“新”为突破口,不断找到新零售的发展新机会,从而让新零售不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有真正内涵和自我逻辑的全新存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