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电子机械论文

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2016-10-12 16: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本科电子机械工程专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打造实训基地以突显工学结合的高职本科教育特色。

 

  2012年,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江苏省第一批高职本科试点院校。目前,学校已有机械电子工程等6个高职本科专业,在校生约1000人,占全校在校生的7%。现就三年来学校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作一介绍,以期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参考。

 

  一、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与内涵

 

  ()高职本科的内涵

 

  为办好高职本科,学校多次组织同行专家和企业界专家召开专业建设会议,对高职本科内涵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关于高职本科内涵方面,首先它是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其职业性,依然需要动态地把握和紧密关注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其次,高职本科是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与普通本科一样,需要体现其学术性、专业性和基础性,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不同之处在于,普通本科大多以知识为本位,以学科为体系,侧重于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基础学和理论研究;而高职本科则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工作为体系,侧重于技术的实用性与应用性,强调的是行业和岗位需求,以动态把握产业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总体可分为狭义说和广义说两大类。狭义说是从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出发来界定概念,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人。广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包括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手段等,其中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其他要素则是为了使课程体系正确而有效的安排和施教从而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到实处。即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本文阐述以广义说为基本,以避免与办学模式、教育模式、教学模式等诸多概念等同起来,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应包括五方面: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实施过程;管理与评价制度。

 

  二、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高职专科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高职本科也同样合用,只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所不同。所谓人才培养目标,是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这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归宿,更是有效实施人才培养的前提。

 

  ()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确定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对南汽、史密斯(中国)公司、乐金电子等离子等50多家企业进行了调研,根据对市场和企业调研,我们认为基于某一岗位()操作型技能人才是高职专科的培养目标,在生产、服务一线,能够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变成物质实物的技术技能人才或工程技术人才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高职本科的培养目标。

 

  通过与同行专家与企业专家多次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把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为:面向机械电子工程生产线、现代物流设备、通用机电设备、轻工机械设备制造与应用企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工程领域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综合知识;掌握机械电子工程技术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敬业爱岗,具有规范的工程素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善于协同工作,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能在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装配调试、维护维修、技术改造、技术服务与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

 

  ()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培养年限为四年。学校把各项能力要求分成四大类:一是职业技术领域共性专业能力十九项;二是专业方向能力三项;三是方法能力六项;四是社会能力五项。

 

  毕业资格要求如下:学分方面,所修课程全部合格,修满189学分;计算机能力要求方面,江苏省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核标准;外语能力要求方面,高校英语应用能力A(毕业资格)、英语四级(学位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方面,机修钳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学位条例》和学校有关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三、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顶层设计与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学校对胜任机械电子工程岗位或能够完成某一工程技术任务进行具体能力分析,明确列出需培养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并根据相应任务的能力需求进行课程与知识点的设置,以此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而组织教学。

 

  在顶层设计基础上,学校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了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建立了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在技术平台+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框架下,重点围绕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构建起基于核心课程与综合实训+针对岗位的专项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达到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化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技术能力、思维方法与综合素质。课程体系见图1

 

  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技术平台课、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四大部分组成。课程总学分为189学分计3432学时,其中必修课程173学分3240学时,占91.5%,选修课程16学分256学时,占8.5%。在必修课中,公共与基础课48.5学分808学时,占总学时25.3%;技术平台课78学分1432学时,占总学时41.3%;专业课44学分936学时,占总学时23.3%。课程体系特别注重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开设比例:理实一体化课程33学分528学时,占总课时15.4%;集中实践课时56学分1344学时,占总学时39.1%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以实验、实训、实习循序渐进落实能力培养的方式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全部以学做合一的方式在专业实验室完成;综合实训在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型实训中心完成;企业实践全部在校外实习基地以顶岗工作的方式完成。通过核心课程学习和综合实训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具备本职业领域综合职业能力。利用与合作企业共同打造的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来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产学结合为特征的办学模式,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上工学结合的高职本科特色,具体见图2

 

  四、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组织

 

  ()招生情况

 

  目前,学校的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均采取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30人为限,每年招收60人,招生放在本科第二批次,均一次性录满。

 

  ()教材选用情况

 

  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材选用目前较为困难。市场上普通本科类和高职高专的教材十分丰富,但高职本科或应用型本科的教材却几乎没有。在基础课部分,主要选择普通本科类的教材为主,一般不用高职高专教材;在专业核心课方面主要采用行业企业的培训讲义,并根据教学建设安排。在授课过程中,要求专任教师总结经验,编写适合本专业的校本教材。目前正在与企业和出版社三方联合开发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已有5本教材正在编写之中。

 

  ()教师配备情况

 

  为保证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实施,配备28名专任教师、28名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高工13人,其中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维修钳工首席专家、鉴定考评专家,省机电设备维修技能大赛专家组成员等,专任教师全部为双师型教师。28名兼职教师均为机电行业知名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深度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主要由专业综合实训和企业实践两部分组成,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对象,形成一系列递进的综合实训项目,进行完整工作过程的设计训练。同时,校企共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与德国FESTO公司共建机械电子工程生产线故障诊断实训室、与瑞士ABB公司共建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与韩国现代重工株式会社共建工业机器人工程中心、与台湾AIM公司共建运动控制实训室等。

 

  ()课程教学实施情况

 

  1.以引、帮、建、用为宗旨,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辅导体系

 

  在课程教学上,建立了以引、帮、建、用为宗旨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辅导体系。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寻找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困难。指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指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用于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的目的是为了的目的是为了

 

  2.强化企业实习,实施工学结合

 

  为强化企业实习,实施工学结合,在大三的上学期前设置5周企业实习,结合暑期企业实践,学生有三个月企业锻炼时间,这对于学生提升对岗位的认知,培养职业观念有很大帮助。学生在四年级还必须在合作企业参加半年以上的企业实践,全面推进毕业设计选题与企业实践岗位内容结合,提高毕业设计课题的实用价值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与国家职业资格相衔接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应达到的专业和职业资格的认证内容,课程教学及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的融合。学生在第二学期参加机修钳工I实训后达到中级机修钳工水平并进行中级钳工鉴定,在第七学期参加机修钳工实训后达到高级机修钳工水平并进行高级钳工鉴定。

 

  4.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在课程中特别安排了科技创新(课外)1.5学分,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兴趣小组,本专业成立了机械创新、机器人、自动机、嵌入式系统方面的兴趣小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按照学生的兴趣及特长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并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校内外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赛中得到锻炼,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为走上岗位打下经验基础。

 

  ()学生管理情况

 

  在学生管理方面,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施了导师制管理,除辅导员外,大一每班两名教授作为专业导师,大三每4名学生指定一名专业教师作为职业导师,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与专业学习,并负责学生的专业实践指导以及毕业设计指导。

 

  五、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评价

 

  尽管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但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一是班风、学风好,受到广大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二态度认真、主动积极,职业素养高,各项实训任务完成效果好,不仅受到企业导师和兼职教师的好评,而且受到了企业的认可。目前,2012级、2013级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所有学生已经全部被奥联科技、中船重工、富士康等企业预先订制,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它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对于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仅三年,在职业类型上传承高职院强调的技术技能和工程技术等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层次结构上强调要体现本科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扎实宽厚的基础。

 

  作者:孙爱武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20153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