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济众①是中国画坛公认“长安画派”②初创时六位画家之一,其画其书,造诣深厚。1982年西安美院请方先生给国画系讲课,示范《岩畔山羊》之后回答有人提及的“长安画派”问题时说:“画家就是画家,不要在乎什么门派,本人并不属于‘长安画派’”等等,本人第一次听到他对画派的表述,甚感诧异,至今印象深刻。
千年之前,五代、北宋出现了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巨匠,后人以他们活动的主要地域笼统地将荆浩、关仝归之为北方画派,董源、巨然为南方画派,南北画派可谓双峰并峙,烛古耀今。其山水图式崇高庄严、气格伟岸,形成神明、静穆、苍润、郁秀等多种风貌并存造型技艺精湛的表现样式。南宋水墨画初萌,至元代文人画勃兴,催生诗、书、画、印一体的造型风格,这一时期,各类画论著述中并无画派的称谓。
直到明代中叶,以戴进为首兼容并蓄的“浙派”③,正式出现在图画著录中。比对五代、北宋画家只是按籍贯地域划分派系进了一步,评论家不仅按地域分类,而且依据画家履历给作品定性,在鉴赏层面展开对图像认证、注疏、编目,形成考据规范的学术评价,中国“画派”由此滥觞。此后如“吴门画派”“武林派”“江夏派”“松江派”“黄山派”“虞山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海派”等,时跨五百余年。其共同特点是“承前启后”,接续历史文化的审美标准。然而,画家在世倾心追求纯粹的艺术,真实表达自我认同的人文价值,只晓艺出师门,无意身属何派。后世鉴赏家为便于对前人作品分类注释,附加某些社会性、历史性、艺术性描述,注重对作品的整体解读,达成有美学意涵的“画派”共识。
中国传统绘画连通儒、道、释、禅,并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阴阳相合”“主客相融”等民族独特的认知方式牵引。绘画形态经数千年流变,尤其到文人画一脉,内涵深奥、玄妙的文化基因,不管是表现客观物态或反映主观意念,大多具有内隐性与外显性、自足性和多义性。这种由中华文化孕育的笔墨形态,涉及具象、抽象等心理场域,感知方式与视觉观瞻交互作用,直至升华“表意”的高度,绘画本体生成可供多层次解读的美感“意象”,暗合先秦以来汉文化模糊整合的思维特质。
基于此,对“画派”综合评判,首先要从民族文化认知角度,就内涵的审美元素,外延的观赏习惯,探寻其生成演化发展的精神支点;其次是追溯艺术造型传承与创新、形式与风格,涉及作者审美心理和表现语言。综合上述因素,再考证它对文化本体的依附度,了解存在区域的政治态势、民俗风情、自然生态等,还要考虑属地社会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制约。
任何成熟的艺术样态都要经过时间沉淀、历史检验,“画派”也是如此。不经过文化学、艺术学、美学的验证,缺乏岁月过滤的绘画流派,一般不具备与“画派”相符的历史文化价值。 “长安画派” 与传统画派相比较,首先,是其发展形态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沉淀,内涵的人文价值映现历史文化的接续性。其次,画家群体创作活动与作品表现样式,呈现对传统画派美学思想、造型风格有意识的传承与扬弃、选择与建构、探索和创新。再次,“长安画派”主体生成在建国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对宽松的“十七年”,代表作品多产生于此,图像美感、造型技艺达到一定高度,真实反映新旧嬗变之际上承延安文艺传统,下启当代美术,烙有地域画派鲜明的时代印记。
纵览方济众的绘画创作,其题材多取材西北农村、高原牧场及三秦大地,他将现实生活的感受融入田园诗情化的意境。作品不仅具有与传统对话的笔墨语言与价值格趣,而且隐含“长安画派”的历史内涵和当代意义,而非以“即时性”的泛文化图式示人。当下纷繁的绘画流派呈现的“即时性”面貌,在接受美学层面缺乏“共时性”的理性评判。如果经过岁月沉淀,对应审美主客体存在方式的历史评价,可能会是另一番面目。相比之下,方济众绘画经过数十年沉淀,其独特的田园风光模式,显然符合“乡土文人画”这一称谓。
美学表述
按照“乡土文人画”概念理解方济众的艺术,他首先在创作中将个人风格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画面蕴含诗意的表现性,而非模拟现实的真实物象,擅长以自作的诗词表达画面未竟的意境,把观者引入诗意的氛围。传统绘画的艺术样式,缘自中华早熟文明派生的“诗化”特征,以诗情画意见长的文人画,经明清画派至“长安画派”等扩散,也为我们从诗学角度阐释作品开辟了蹊径。植根西北大地的方济众将“诗化”传统渗透到中国乡土文人画之中,作品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以随意、亲和的平凡场景,通过娴熟的笔墨表现,找到了雅俗共赏、使人喜闻乐见的造型图式。
方济众的代表作品意蕴宽泛、天真古朴。生活气息在空间弥漫,诗意田园在笔下定格,契合“长安画派”所倡导“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理念。注重笔墨实践,不被理论教条束缚,接近中国传统诗性的美学特质,熟练掌握诗、书、画、印一体的造型样式,又非刻意为之,并以人生阅历证明其艺术思想与美学认知的前后变化,较为自然地把古代文人画的野逸、萧澹、冷峻,苍凉变成了新文人画的雅趣、平实、浓郁、亲和,使乡野之美和人性本真重合,表露别有趣意的视觉镜象,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文人画的清新样式。
在极端的“文革”时期,他并不回避拥抱时代,因而,画作始终呈现一种阳光心态。黄土高原的艳阳明月、巴山蜀水的清风雨雪,反哺笔墨、滋养心灵,具有气格和秀润融会之趣,引导自觉自为的构图探索、自由自在地游笔戏墨,使感性造型趋于理性语境,达到表现题材与画面和谐的整体性,在热情美化自然及现实社会的同时,以良知为绘画保留一定的“主体间性”④,流露乡土新文人画家骨子里的天然心性。
笔墨表述
传统文化特质
和中国人特有的心理结构,决定了中国画的表述性、意向性、书写性、哲理性特征区别于其他画种,呈现仰止无尽的意象美感。方济众作品的“诗化”境界是通过“气论”路径得到延展。就画面而言,他注重场景的分解组合,不管是山水、人物、花鸟,大多选择生动的略带拙意的点、线、面和各种灵动的皴法、染法、泼墨、破墨等技法,施以羊毫笔特有的拖泥带水效果,水墨的偶发性丰富了画面表现力,增加主题气氛的渲染,加之优美的款题与的画面相辅相成,饶有况味。
方济众生于陕西南部,受一方水土的历史遗存、地域气候、民间风物、人情世故的诸多影响,决定了他的绘画风貌有别于“长安画派”其他大家。石鲁的中国画笔墨图式吸收了版画效果,以求强烈的视觉张力;赵望云多从速写角度建构中国画笔墨抒发意趣。方济众由于深受《石门铭》《石门颂》等书体浸化、淬炼,为我所用,并汲取其他汉碑书体绵里藏针的笔道,能以随意的书写控制物象表现形态,使水墨轻松飘逸又略带稚拙的笔趣。可以说,方济众作品中笔墨的内源性与书写性达到了较完美的统一,成为陕西画家中以书法入画的典型代表。
方济众的笔墨建树在《春江夜航》得到印证。他在“笔墨团团天地宽”中表现夜航,手法新颖与古人两若。夜晚远山如沉睡的苍龙,近景江流荡漾,数舸竞相争流。他用类似版画的对比方式来处理视觉景观,用近乎抽象的笔墨渲染整体气氛,布白考究而不失激情。归纳起来共用了三种手法。其一,构图饱满,天空只留一线白,描绘夜色的朦胧。其二,山体用湿笔浓墨晕染,抒发作者感受。为了避免过于单调黑暗,山间特意留下一道梯田轮廓,响亮而明快,巧妙打破了沉闷之感。其三,水面用淡墨干笔铺排,墨色为主,用留白作夜色江面的反光。三种技法合一,成功地表现出“夜色”的环境氛围。一反传统的“计白当黑”,隐显的光色世界,令人眼前一亮。
《云山烟树图》与他惯常的画风有所不同,色墨混沌,不落窠臼,“若恍若惚,其中有象”。驾轻就熟地渲染秦岭初夏雨后清新迷濛,水色淋漓的气氛。山势嵯峨,林峦起伏,云遮雾障,烟岚缥缈。主峰雄踞绵延,气势逶迤浩然。画家多次深入秦岭腹地体验生活,观察自然之风云变幻,汲取山川大地灵气。
以上由情绪驱动,融会心象与物象的笔墨铺陈,走出了传统固化的表现定式,在自主营造、应时而变的程式中展开。恰如其分地将文人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境,经过图式提炼,融合生成水墨的气场,散发着别人难以模仿的曲意之象。达到个体灵性与场景互衬、形式语言与画意相谐,细腻委婉的真情实感,编织真与善、美与雅的精神纬度。作品多以书写性笔墨造型,很多构图笔墨弥漫而生成气韵,进而形成主题和意象往复生发,凝结为可感知的意境。
历经数十年磨砺,方济众塑造了广被人们接受的绘画样式。正如“长安画派”中石鲁的人物、山水、花鸟多以如锉刀般的刚劲笔致,彰显充沛激昂的情绪,笔墨摄人魂魄,与何海霞充盈力道的线条为山水骨架,支撑色墨漫漶的作品一样散发着气格之美;赵望云则以张弛有致、柔韧有度、正侧相间、顺逆互衬的点线面,营造苍润、郁秀的西部山水笔形墨块间浸透着中和之美一样;康师尧构图精致,于勾勒晕染的细微刻画,显现花鸟生趣和秀润之美一样。方济众的作品兼具气格与秀润之美,形成“长安画派”的中坚力量,共同支撑了既有传统内涵,又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框架,丰富了当代中国画的表现样式。
对方济众绘画艺术的研究,要放在 “长安画派”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展开。以静观审视、动态感知,解析其内在的多层次意涵。同时,要将其视为变革时代中的一个特定美术整体,深入理解彼此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准确地把握方济众艺术思想的来龙去脉,透彻理解“长安画派”与方济众艺术观完整的审美意义。
注释:
①方济众,(1923—1987年)号雪农,陕西勉县人。早年曾任中小学美术教师,1946年师从赵望云。擅长山水、花鸟,作品取材于西北农村、牧区风光,注重自然性灵。水墨小品浑厚清新,将现实生活导入田园诗情化的艺术感受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田园风光模式。
②出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安画派”和“京津画派”“金陵画派”“岭南画派”,相继提出各自的艺术理念,推陈出新的“画派”主张也应运而生。四个中三个清代就有,只是人们对原地域新人新作新风格的再称,在前加一“新”字,惟有“长安画派”前无古人,可谓特例。成员包括石鲁、赵望云、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等。
③《明画录》(清)徐沁撰,印晓峰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④由法国心理学家拉康(1901-1981年)提出来的。其含义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主体间性即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与判定。主体间性有不同的级别,一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个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涉及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的主体间性,这从精神现象层面分析创作心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作者单位:《西北美术》杂志(主编)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