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学际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2015-08-12 09: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体育经济学是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体育产业的应用经济学,属于体育学与经济学交叉性新兴学际学科。体育学有四大学科,分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没有纯粹的“体育经济学”专业,一般学校都是挂靠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下面,只有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少数独立体育院校自主设置了“体育赛事营销管理”专业。
  目前全国有15个独立的体育院校和150个左右师范院校和普通院校的体育院系。独立体育院校都开设有相关体育经济专业,很多师范和普通院校的体育院系也开设了体育经济专业,比较成熟的有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体育经济学学际学科的特点
  1.体育经济学作为新兴学际学科,学科专业建设不是很完备
  纵观各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专业发展概况,大多数院校的体育经济专业都隶属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向。武汉体育学院是全国最早招收体育管理本科专业的院系,建于1985年,2005年更名为体育经济管理学院,现拥有公共事业(体育经营)管理、经济学(体育经济)、休闲体育三个本科专业;西安体育学院2010年新成立了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现有经济学专业(体育产业方向,2002年开始招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2005年开始招生)、市场营销专业(体育市场营销方向,2008年开始招生)三个专业。体育经济专业在各大学校设立、招生也都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各院校对于专业的名称、设置也不是非常统一规范,因此,和成熟学科相比较,学科专业建设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成长。  
  2.体育经济学学际学科要求教师具有体育学和经济学复合的知识结构和背景
  体育经济专业是近年来才发展的新兴学际学科,要求教师的知识背景也应该是复合型的,懂得经济学,对于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管理更要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体育产业里的经济现象、经济问题错综复杂、抽象,目前我们的教师多数是经济金融背景出身的,在教学科研中仅仅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去分析体育产业现象,体育经济问题似乎只是经济学众多研究对象里的一个分支,还没有形成独特的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真正地去完善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学科体系,因此教师队伍本身的建设任重道远。
  3.体育经济学学际学科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多数院校的体育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纯粹的经济学科的课程,如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等,另一部分则是体育经济学领域的学科,如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概论、体育赛事营销、体育投融资等。如何合理地分配基础的经济学和体育经济学的学时,突出体育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不同,体现出体育经济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色,是体育经济学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科学合理,正确引导学生。
  4.体育经济学教材内容广泛,各单元教学内容有待深入
  目前国内体育经济学教材对于体育经济的一些概念的界定和运用不是很规范,理论体系不完善;案例分析缺乏;涵盖内容都很广泛,包括体育与经济的关系、体育市场、体育赛事的管理、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育经纪人、体育彩票等体育经济领域的内容,但是每个单元教学内容都只是从经济学角度给予一定解释,并没有深入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去探讨其内部的深层原理;多数教材都是浅显易懂的基本理论概述,对于体育经济学专业的理论实践学习指导意义不大。
  体育经济学学际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专业教学管理现状
  (1)体育经济专业学生对本学科认识不足,学习存在盲目性
  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专业属于二本专业,学生大多是调档调配来的,少部分学生属第一志愿报考该专业。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本学科的属性、研究方法、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等都不是很了解,根据对本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专业了解程度一项,90%的学生不同程度地选择了不了解,更谈不上对于体育经济专业的学习兴趣。
  (2)体育经济学教学、师资资源的局限性
  调研结果显示有92%的同学认为教学资源有限,除了提供理论授课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很少有其他的教学资源和机会来实现实践教学环节。师资资源上,体育经济专业的教师学历高、职称高、年龄轻(平均年龄35岁左右),这是优势,但是却没有体育经济专业出身的教师,绝大部分教师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是学习经济学专业,小部分教师在研究生阶段才进入体育人文社科专业下属的体育经营管理方向学习,这也与专业本身发展历程较晚有关。
  2.体育经济学学际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1)明确体育经济专业教学理念
  有了正确科学的教学理念,才能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体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际学科,发展时间较短,理论体系本身不完善,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还比较模糊,目前的教材体系也有待于提高,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这门学际学科也无明确认识和兴趣,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首先要树立“关注学生”和“关注教学效益”的教学理念。学际性交叉学科培养的体育经济专业学生一定要有别于普通经济专业学生,才能体现专业特色,
  (2)改进体育经济专业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相辅相成,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则使得教学理念得以实施。“体育经济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要发展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
 ①学习能力培养。体育经济的实践远比理论要复杂,在课本教学内容之外,教师应带动同学分析实际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现状,比较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和国外的差距不同(比如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机制、体育经纪人的管理机制等这些国外都有很多成熟做法和经验等着我们去学习吸取),引导、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资源关注体育经济、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②加强案例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随时关注并引导学生增强对于体育重大赛事(比如索契冬奥会)、体育赞助、体育经纪人、 体育俱乐部等实时问题里存在的经济学问题的看法,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热情,甚至可以搜寻一些专业体育评论员对于体育经济现象的评论视频引入课堂讨论,充分利用多媒体设施的便利,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强化学生对于体育经济现象的认识。
  ③加强实践教学。要积极研究、探讨适合体育经济实践教学的方式;和理论课程一样,规范实践活动考核方式和标准;系部应该合理安排实习时间,配备专门的经费,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联系学生实习场所;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明确实习目的,实习结束后总结书写实习心得体会、收获。关于实习场所的选择,同学常去的体育场馆、体育健身俱乐部等都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使同学对体育行业的市场特征、经营管理组织方式、经营特征、资金运作、国家政策导向等有一定的了解。像体育实物性企业、体育经纪公司等这类机构由于经营原因,可能给同学创造的实习机会不多,系部也可以尝试例如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学生的实践兼职指导教师获取机会,启发学生自己去创造在外实习的机会,而且下一届的同学可以去上一届的同学实践的地方继续实践,形成固定的实习模式。
  (3)改革体育经济专业考核方式
  对于体育经济专业考核方式,也不能仅仅以笔试成绩为主,这样只会引导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然也要求考核方式偏重应用能力,因此需要继续细化教学大纲的考核方式,笔试成绩、实践、课堂表现、课堂参与、对于校内活动如营销大赛、创业大赛的参与与表现等都可以以百分比的形式规定其考核标准。这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4)加强体育经济学学际专业课程体系和案例教学讲义建设
  教师应肩负发展体育经济学学科的使命,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大科研力度,通过翻译、编辑国外发展较成熟的体育经济学教材,借鉴弥补我国体育经济教材的不足;努力丰富自己的教案,可以编写一些案例教学讲义来补充教材内容空缺并不断完善,到适当的时机也可以出版教材或专著。
  (5)加强体育经济专业教师业务能力培养,强化对学生的指导
  ①增加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加强教师之间沟通交流。每个学校都有各自专业领域和教学管理方式的特色和不同,系部应该多组织提供给专业教师去别的高校进修、参观、访问学习的机会,取长补短。体育经济专业作为新兴学际学科,本身的专业发展不足,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料、期刊等资源,这就要求体育经济专业教师要资源共享,加强交流,共同进步。比如可以通过相互听课,集体备课,开会讨论等方式交流学术科研、教学经验,并且定期举行,这样才能从长远角度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教师水平。
  ②鼓励教师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双师型”教师。体育经济专业学生要强化实践,教师也是一样。比如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体育俱乐部兼职经营管理,这样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就有了生动现成的案例教材,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对学生的引导也能够更具可操作性。
  ③增加对学生的指导途径。体育经济专业学际学科要求有良好的经济学基础和体育领域相关知识,经济学课程本身枯燥乏味,经济学原理又要有好的数学计算能力,课程繁多。调研结果显示86%的体育经济专业学生认为“获取教师学习方法指引的机会,能够促使学习事半功倍”,体育经济应用型课程必须加大教师的指导力度。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网络为教师课外指导提供了好的途径,应该在教学中形成教师主动发问、提供指导和学生主动提问的双向互动,随时进行师生交流,提高体育经济学科教育的积极性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利平,安宁,路强,胡学钢.跨学科教学实践与构想[J].计算机教育,2013(01).
  [2]黄璐.体育学广义跨学科概念辨析与动力基础[J].体育科学研究,2012(03).
  [3]周光英.高校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管理创新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05).
  [4]龙献忠,王静.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的保障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0(02).
  [5]李文鑫,胡甲刚.打破学科专业壁垒 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4(0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