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仔服装的发展历程
(一)牛仔服装的出现
牛仔裤的起源发生在意大利北部港口Genoa,水手喜欢穿着一种当地出产的粗糙而结实的布料做成的工作裤,名为“Jean”。其名称由来是因为当时的外来商人将港口的水手叫做“Genoese”。500年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标志着欧洲文化登陆美洲。他们当时用的帆,由一种坚韧粗糙的布料做成,这种布料原产于法国一个小镇NIMES,因此以法文取名 “Serge De Nimes”,而后被简称为DENIM,即丹宁布。360年后,一位犹太裔商人把这种质料粗糙的帆布引入美国,因而缔造了牛仔裤的历史。19世纪50年代,他们用原本制帐幕的粗糙帆布,为淘金工制作了第一条利维斯牛仔裤,一种质地坚韧耐用的工作服。这种裤子因十分切合工人的需要而广受欢迎。牛仔裤在诞生之初是与繁重的户外体力劳动联系在一起的,是为矿工、牛仔、铁路工、伐木工、拓荒者设计的工作装。
(二)牛仔服装的发展
第一阶段:工装裤时期(1870——1925)
牛仔裤最早被称为工装裤,是由坚韧耐用的、粗糙的斜纹组织的面料制成的,是一种齐腰的劳动服,用于淘金者和生产一线的“蓝领”工人劳作时的服装。早期的牛仔裤没有裤拌,只是用背带吊在肩上。最初的工装是棕土色的帆布制成,当时的棕色帆布主要用于制作帐篷,为了与帐篷的颜色有所区别,也为了实用及美观,工装裤改用靛蓝色粗斜纹布来制作。当时的工装裤主要用于淘金工在工作时穿用,工人们为了工作方便往往把重重的淘金装入口袋,而工装裤的坚固结实满足了这一的需求。
1873年,雅克和李维一起发明了“铆钉”,钉上铜质“铆钉”的工装裤,结实耐用,满足了工人对牛仔服装的机能性要求。带有“铆钉”的工装裤标志着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牛仔裤诞生,设计者李维•斯特劳斯先生以牛仔服装面料501命名这条牛仔裤,现在的501已演变成为牛仔服装发展150多年来的经典之作,后人把Levi’s公司的创始人李维•斯特劳斯称为美国牛仔裤之父。
第二阶段:便服时期(1926——1950)
501的诞生推动了牛仔裤的发展,但是由于牛仔服装的面料很厚重,穿脱不够方便,1926年LEE公司推出了第一条安装拉链的牛仔裤,同时设计出舒适的U形裤胯,这种“合身裁剪”的牛仔裤已基本失去工作服的角色,但仍以实用为主,这时开始出现一些便服倾向。
好莱坞的影星们在电影中穿牛仔服装所塑造的人物,营造出了朴素粗犷的生活情调,促成了牛仔服装的浪漫主义形象,为牛仔服装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二十世纪30年代中期,牛仔裤第一次被带到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繁华都市,牛仔服装开始步入流行服装的行列。1935年,美国《时尚》杂志刊登了妇女穿着牛仔裤的照片,带动了一股女性穿着牛仔服的风潮。自此,牛仔服装在全美开始流行,演绎成一种时髦的服装模式,成为“美国文化”的标志。
1936年,LEE诞生了具有收藏价值,带有真皮皮牌烙印的坚实自然牛仔裤,同年,Levi’s首创了加在后裤袋上的红旗标,这是最早的品牌饰章。1938年,Levi’s推出有史以来专门为女士设计的便装牛仔裤。
第三阶段:牛仔服装风格形成时期(1951——1990)
20世纪50年代,随着二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变化,牛仔服装便在全球流行开来。由于年轻人的普遍穿着,牛仔服装释放出强劲的青春活力。
美国影帝詹姆斯•迪恩在《无应的反叛》中的形象,带动了牛仔服装的国际流行风潮。与此同时,在美国、法国、意大利,形成了势不可挡的反西方现行体制、反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在这场称为“年轻风暴”的运动中,牛仔服装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英国艺术家理查德“艺术不应该是高雅的,艺术应该等同于生活”的理念,引发了波普风格、摇滚风格的出现,年轻人利用紧身牛仔裤来宣称独立、炫耀青春,表达颓废的自我。牛仔服装成了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年轻人反叛的象征。
为了时尚的需求,Levi’s将裤管裁成瘦身式样,投产了第一批装有拉链的501牛仔裤。
20世纪70年代又兴起朋克(PUNK)浪潮,也是延续了牛仔裤叛逆、独立和自由的象征。牛仔风格的多元化发展,使牛仔文化成为市场主流,时装设计师纷纷介入牛仔服装的设计。1976年,牛仔裤被作为美国人对人类服饰文化的贡献送进迈阿密的国家博物馆,截入了美国史册。这一时期,牛仔裤最明显的特点是传统的瘦身裁剪裤管深化为喇叭造型,裤管的宽度前所未有。20世纪80年代,低腰、反折及水桶式,还有破烂如同“乞丐装”的款式和红裤边、铜钮取代拉链的经典五袋式开始出现,牛仔服装设计风格开始多元化、艺术化。
第四阶段:多变时期(1990——)
在音乐及时装等文化领域,出现了回归原始的趋势,牛仔服装自然也不例外。这种风潮让人们又回到传统文化理念当中,环保观念也使得人们对牛仔装格外关注。牛仔服装的面料、颜色、款式、装饰手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进入了耍“花”样的时期。多种材质如珠缀、亮片、绸缎、皮毛、贝壳与羽毛等的繁杂组合,多种设计手法如印花、扎染、水洗、泼墨、砂洗、磨边、条纹、撕烂、拼贴、拼缝、混搭、切割等的交错混合,多种风格犀利、野性、冷酷、颓废与热情、奢华、优雅的相互交融,适应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观念的社会群体的需求。
二、牛仔服装的风格和特征
(一)牛仔服装主要的风格
1、朋克风格
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朋克风格(Punk),是年轻人蔑视传统,反叛所谓高尚的社会风尚的一种表现方式,他们敢于对那些让自己窒息的清规戒律说“不”。
朋克牛仔设计的主要表现在把出位的细节装饰变成时尚,用解构主义手法进行再设计,在牛仔服装上衣钉满夸张的金属扣、铆钉或闪烁的亮片,运用撕裂、破洞、磨砂、毛边等多种设计手法,用金属挂链、鲜艳华丽的绑带皮靴、性感的网眼等表现出狂妄和愤怒的气息。
新生代的朋克风格放弃了原来的狂躁和直接,除了采用水洗效果外,还使用须边、酸洗、破坏洗或是特殊印染等新的处理手法,再通过打褶、拼缝、镂空、压线等创新工艺,使牛仔服装的视觉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2、波普风格
波普艺术(Pop Art
)意为大众化的流行艺术。对于所谓的高雅艺术,波普艺术的姿态是叛逆的。通俗、诙谐、喧闹和激情是波普的特质。波普风格衷情于将通俗文化及日常生活中的物件推向至高无上的殿堂,从流行文化中挖掘视觉资源:时装女郎、广告、商标、明星、快餐、卡通漫画等图案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对细节和质地进行描绘。几乎每个时尚领域都可以感受到波普自由而快乐的气息。牛仔服装的设计从波普文化中寻求灵感,用玛丽莲•梦露、麦当娜的肖像作为图案装饰,让偶像汇聚成图案,让牛仔、薄纱、皮革多种面料混合成胸前的头像。波普艺术中的一些流行图案,如圆点、骼骸、性感夸张的红唇、经典的黑白条纹、美国国旗、表情各异的美目、立体雕塑和调侃的漫画、七彩喷墨的涂抹、英文字母以及无厘头的配色等都被作为潮流元素运用在牛仔服装上。波普风格的牛仔已经不仅仅是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也成为新的传播媒介,穿着者可借各式不同的图案或文字来传达思想、发挥创意。
3、怀旧风格
牛仔服装从诞生到成长一直都和社会大气候密不可分。由于回归本原的趋势,牛仔服装的风格特征也回到传统文化理念当中,同时牛仔文化、环保观念在设计中得到重视,设计开始挖掘牛仔服装的变迁过程及发展背景,不断探求牛仔服装的精神实质。虽然现在的尺寸设计与人体配合的更加密切,腰围部分退至胯骨,但是牛仔服装的整体感觉趋于怀旧,同时瘦窄型和大喇叭裤管型再次成为设计的重点,有些怀旧风格的牛仔服装被磨破膝盖、让破口泛起纱线断头,或者把丹宁布洗褪到灰白,或者是把牛仔服装穿洞和做烂。
(二)牛仔服装的特性
1、实用性的角度:
牛仔服源于美国淘金者的工作服,它以穿着舒适,结实耐磨,价廉物美,风格多样,适宜多种气候、温度与场合的特点根植于大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风格形象的角度:
牛仔服款式的多样性展现了它风格的多样性。从自由随意、不受拘束,到我行我素、叛逆不羁。从粗犷帅气、浪漫纯朴到青春活力、性感诱惑。 但是都是基于一种自由的本质精神。
3、性语言的角度:
牛仔装历来被认为是非常性感的服装,其性感特征表现为:一方面,它具有迷人的靛蓝色,特别是牛仔面料磨洗后具有自来旧的肌理及色彩,加之面料结实耐用,双缉线和铜钉扣力度感明晰,塑造了健康、强悍的男性形象,另一方面,牛仔裤特有的弹性、紧密度、丰满度、贴体效应等,奇妙地修饰着穿着者的腿部线条,并最大限度地美化着臀部曲线,使人体曲线美不夸张地显露出来,展现了女性化的一面。两者融合展现了它中性化的多元发展。
4、文化性的角度
牛仔服装所营造出的朴素、粗犷的生活情调,以及由其蕴涵的独立、自由、叛逆、粗犷、豪迈的精神所促成的牛仔服装风格和浪漫主义形象,总是留下美国精神的痕迹。它容许美国的价值观念与其他民族的大众意识融聚一体,而且还不断吸收多种文化的精华,使自身得到发展,现在的牛仔服装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价值观念,也不仅仅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念,被大众所接受的牛仔服装,已经被社会范畴的各个阶层所接受,牛仔服装已经发展为融合多种文化,表达多种思想的时尚载体,并且不断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
5、社会性的角度
在牛仔服装的世界里,我们无法根据任何一种重要的社会范畴系统,如性别、阶级、种族、年龄、民族、宗教、教育等,来界定牛仔服装设计的倾向。牛仔服装作为非正式的、无阶级的、不分男女的、且对城市与乡村都适用的一种服装形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牛仔服装是从社会范畴所强制的行为限制与身份认同的约束中解放出来的自由记号,在牛仔服装的设计里面缺少社会性差别,使着装者有自由成为自己。牛仔服装设计所表达的反叛意义,流露出一种对传统、对世俗抵抗的姿态。牛仔服装已经成为无国界的大众服装的代表,由此可见,牛仔服装未来的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魅力。
牛仔不断吸收新元素,结合新的设计方法和理念,与时俱进的改变的特质,正是它时代的潮流中永不落幕的重要原因。它以一种中性化的多元态度,适合于多种形式与风格的表现。
(三)牛仔元素与中性化服装的联系
1、外在联系
色彩上:牛仔面料以蓝色为经典色,此外常见的色彩有浅蓝色、深蓝色、灰色、灰白色、黑色等冷色调的颜色。给人以质朴、平静、中性化的感觉。
面料上:紧质密实的质感,硬朗粗犷的的风格,给人野性帅气的联想。蓝白相织的斜纹面料,结实耐磨,兼实用性与美观性与一体,又给人纯朴自然、爽朗不做作的感觉。而新型面料中加入的弹性纤维,又使牛仔装,特别是紧身牛仔裤更贴合人体曲线,穿着舒适方便,显示人体美好的身体线条。
款式上:典型的西部夹克、牛仔背心、牛仔衬衫、连身工装裤、直身牛仔裤、紧身牛仔裤、喇叭牛仔裤都是男女皆可,且被广泛大众穿着的经典款式。款式经典简单,却带给人丰富的视觉享受,或是自由随意,或是干练帅气,或是性感野性,或是叛逆不羁。无关乎性别,只关乎精神的自由。(如图1)
图1工装裤的回潮 图2泼墨效果 图3拼贴效果
细节上:铆钉、皮章、流苏、红旗标、粗质的双行缝线、印花、扎染、水洗、泼墨、砂洗、磨边、条纹、撕烂、拼贴、拼缝、混搭、切割等处理,展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表达出犀利、野性、冷酷、颓废与热情的穿衣心情。(如图2、图3)
2、内在联系
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穿着者的精神上,不受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的束缚,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对传统的观念的反抗与颠覆,反映了人们更独立化的观念准则与内心世界。
三、牛仔元素在中性化服装上的多样化表现
(一)牛仔元素表现性别消失
“性别消失”既是一种“无性别”的状态,既没有明显的女性化特征,也没有强烈的男性化表现。这是认识上的创新,不纯按男女性别而设计,而是将着装对象性别模糊。“性别消失”类型的中性化服装主要特征在于:结构的简洁性,款式的职业性。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简单利落的长款外套搭配随性卷起的裤子,给人轻松随意之感。(见图4)
大块色彩分割的连身牛仔工装裤,带来活泼幽默的形象。(见图5)
浅水蓝牛仔与黑色面料的撞色混搭牛仔夹克是最新的时髦单品。(见图6)
随意舒适的牛仔T恤配宽松牛仔裤,展现了随性与自由。(见图7)
撕裂感强烈的破烂风紧身牛仔裤是男女无差别的穿着
体验。(见图8)
(二)牛仔元素表现性别颠覆
“性别颠覆”既是一种对自身生理性别的反叛表现,是性别的混淆与错位。这是比较大胆的途径,因为反叛与创新意识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最浓,若用得得当,它可以将中性化的改革进行得更彻底。著名的设计师让•保罗•高蒂埃,他对性别观念提出挑战,倡导男人穿裙子、内衣外穿等颠覆性创新设计。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宽大的外套,破旧的工装裤打造出怀旧的传统牛仔形象。(见图9)
硬朗的牛仔夹克,男性化的短裤显示帅气随性的一面。(见图10)
男式的宽大牛仔衬衫陪直身式牛仔裤,利落而洒脱。(见图11)
男式的西装外套加连身牛仔裤,表达出叛逆不羁的性情。(见图12)
军装风的牛仔外套加破旧修身牛仔裤,打造低调华丽的冷酷感。(见图13)
(三)牛仔元素表现性别融合
“性别融合”是借鉴与自身相异性别的优势,取长补短,互补互融。这是创造性思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设计上主要是运用刚柔互补的原理。如在男装上更多强调款型流畅、面料的舒适和色彩的多样化,使现代男装变得更加时尚、精致、情趣化。女装中融入更多刚性元素,柔美中带有硬朗。可以说“逆向思维”的运用已成为当代服装设计体系的重要理念,设计师们纷纷打破传统思想,采用中性化设计方式,为现代人提供了更多着装空间。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硬朗帅气的贴身牛仔装,却在细节处展现女性曲线之美,透出性感。(见图14)
破旧背带裤,搭配女性化的荷叶领泡泡袖衬衣,展现甜美俏皮。(见图15)
粗犷的男性化宽大牛仔裤,搭配透薄蕾丝,优雅而随意。(见图16)
野性皮质牛仔衬衫配上华美长裙,展现牛仔女郎的性感奔放。(见图17)
体积感的牛仔外套和花苞型短裙,加上黑色蕾丝的装饰,冷艳性感。(见图18)
四、牛仔元素在中性化服装中的的表现方法分析
(一)非对称设计
牛仔服装在款式设计上充满了反叛精神,在沉稳中流露出倔强。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山本耀司堪称不对称的牛仔服装设计的代表,他说“还有什么比穿戴得规规矩矩更让人麻烦的呢?”他特立独行的设计亮点之—就是不对称,无论是纯粹的牛仔装还是使用牛仔布做部分的拼贴,我们几乎看不到两侧完全一致的设计,牛仔裙的单肩背带;衬衫的袖管一半是牛仔一半是棉布。他的设计从二维直线出发,形成一种非对称的外观造型。他非对称的设计,让硬朗的牛仔布变得飘逸,富有了禅的意境。
(二)后整理
“后整理”是形成牛仔服装设计风格的重要环节。“洗水”是实现牛仔服设计“多元化”的基础,也是牛仔服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洗水”的过程中,普遍使用刷白、染色等技法。“洗水”的手法跟牛仔服的风格一样,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丰富。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FARNCOSI IRBAUD首创的石磨牛仔洗水法,就是在牛仔服洗水过程中加入浮石的洗涤方法,产生陈旧、古老的效果,称为“石磨”;“酶洗”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的洗涤方法,可以产生超柔的手感;还有生物漂白技术,也有加上酵素喷上硫酸等。通过不同的洗涤选择,可以让它们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肌理效果。同时,也可以添加增强光泽效果的荧光剂,或者防灯光照射、空气流动掉色的抗氧化剂,以及柔软质料的柔软剂,让牛仔服装呈现更好的视觉及穿着效果。经过“洗水”的牛仔服装呈现出仿古洗色、人工刷痕、立体层次的鬼洗须纹、鬼爪纹路等,有的把牛仔裤的大腿、膝部等处制造出磨旧脱色的痕迹,甚至故意磨得破烂,有的通过巧妙的洗、漂、染,让牛仔裤呈现类似“发霉”的效果,为了增强人们对牛仔服装的消费兴趣,使牛仔蓝变得鲜活,还采用色彩渐变等方式。这些不同于其他服装的处理手法,丰富了牛仔服装的设计内涵,使牛仔服装设计的视觉美感和视觉冲击力得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出了千变万化的牛仔服装风格。
(三)多变的设计法
1、立体性设计
在牛仔服装的设计中,采用扎、缝、包、染、喷、绘、拓、刷、雕、压等各种特殊工艺,创造出丰富表现力的视觉效果。
在继承传统牛仔文化和基础工艺上运用现代技术,如运用三维技术,为传统的“平面”图案植入了浮雕概念,其创作原理是将牛仔服装按要求设定工艺程序,辅以缕空、机绣、贴布等多种工艺元素后进行聚合和皱褶。通过采用拧绞喷涂、皱纸转印和整合成型等原创工艺技术的柔性化组合,用药水浸泡后,经高温高压汽蒸或高温压延处理,达到改变牛仔服装面料纤维组织结构的目的,让褶量大小不一,起伏不匀,形成自然的立体造型,取得全部或局部浮雕的视觉效果。
2、破坏性设计
对牛仔的某些部位,运用剪切、撕裂、磨损、镂空、抽须等加工方法,改变丹宁布的结构特征,造成丹宁布的不完整性,时尚派的牛仔服装设计师常用这些手法来表达设计中的一些反传统观念。
被称为“朋克之母”的英国设计师韦斯特伍德常常把自己的作品撕出破洞或撕成破条,或着拼凑一些杂乱无章的的色彩,给人带来一种自然、纯朴、原始、野性的视觉冲击力,创造出了一种有缺陷而充满矛盾的美。牛仔服装在撕裂后,不仅不会支解、分崩离析,甚至会产生优美的垂坠感和弧度。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在牛仔裤上撕裂出一条条的破洞,让裤管自然下垂,展现放浪不羁的粗犷,用油漆喷染一些色块,再加上穿通的小洞,是牛仔服装最具破坏力的体现,如果用手工制作则属于独一无二的设计。
3、融合性设计
将不同材质,不同花色或不同风格的面料拼缝在一起,在视觉上给人以混合和离奇的感觉。解构主义把牛仔服装的各个构成因素打乱后再融合到服装的造型中去,体现了人们反传统的心理需求和反常规的思维方式。把带有POP卡通形象、字母的彩色绣章拿来贴缝在看似普通的牛仔外套上,这种设计使牛仔服装本来沉闷的蓝色或黑色增添了活力。这些拼拼凑凑的效果折射出牛仔服装设计是自我意识表达的一种体现。
口袋,作为一种装饰性元素为牛仔服装带来百变的表情。贴袋的设计形式有平整的、立体的,还有因为抽褶和松紧的效果而变得皱皱的,在兜口上再缝上珠片或波浪纹的织带等等。
4、装饰性设计
牛仔服装设计的装饰手法很多,在表面添加同质或不同质的材料,
从而改变服装的外观。常用的手法有镶嵌铆钉拼贴、刺绣、粘合、吊挂等。
刺绣在牛仔服装上的运用可以说是一种新生。设计师Chloe对于刺绣这种传统装饰手法在牛仔服装上也有新的见解,他极为巧妙地在裙子上靠近胯骨的部位安排了贴花绣,增强了牛仔服装的色彩感。刺绣使原来粗犷不羁的牛仔服装也不断展现出温情婉约的一面,刺绣的牛仔服装可以成为礼服的便装版,为牛仔服装在优雅和前卫之间提供了一种可能。
流苏是牛仔服装附加性装饰的另一重要手段,当初,西部的牛仔们在牛仔裤上加上厚厚的牛皮护膝,在膝下的位置用长长的流苏作装饰,流苏使牛仔服装有奔腾飞扬的感觉。在解构主义装饰的影响下,随着牛仔服装制作技术的提高,在牛仔裤的后片做出了新的分割线,并镶入带有都市民族风味的流苏,后来流苏又出现在腰间的皮带上、侧缝上等等,用毛线绣出的玫瑰花样、丝绒贴绣、透明珠绣及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小珠子串成流苏造型设计,这些带有印第安人、吉普赛人四处为家痕迹的缀饰流苏设计,是西部牛仔风格的延续,低腰牛仔裤搭配流苏腰带的设计,添加了随意的线条,强化了女性的腰部曲线。
牛仔服装中的金属腰链与牛仔原本的粗犷气质更为贴近,尤其是粗口金属腰链的金属罗纹扣链和厚重的丹宁布质感的搭配设计唤起牛仔服装的野性,使中性气息更为强烈。最新的装饰设计还有镶嵌钻石、琥珀石等。
五、牛仔元素在中性化服装设计中的启发与思考
(一)牛仔元素在中性化服装上的发展趋势
结合最新的国际时装发布和社会现象,我认为牛仔元素在中性化服装上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色彩的角度:
比浅色更浅的水洗蓝是主要的流行色彩,给人以宁静、轻松、淡雅的感觉。
不同深浅的蓝色牛仔的大块拼接,产生撞色的效果,融矛盾与和谐为一体。因为是不同程度蓝色牛仔布的搭配,给人柔和而丰富的视觉冲突。
2、面料的角度:
更轻、更薄、更柔软、更舒适是牛仔面料的主流发展趋势。
3、款式的角度:
简洁的连体工装裤会是流行热款。
帅气的牛仔外套、衬衫和夹克将会是百搭的街头热品。
优雅或性感的裙装是设计的新方向。
(二)毕业设计中牛仔元素的应用
基于毕业论文《牛仔元素在中性化服装上的表现和发展》,结合2010年最新的流行趋势做出的设计。
一、应用牛仔元素,突破牛仔原本给人硬朗、粗犷的传统印象,力求表现出柔美、细腻的一面。采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做出贴合人体的修身设计。在造型上,结合了裤装与裙装的形态,设计出连体裙裤的新形象。给穿着者带来安全性和实用性。在细节上,以纵向的分割线和装饰线给人以延伸感,拉长人体比例,以斜向的拼接线拉高腰线的位置,延长腿部线条以横向在三维线上的收紧与夸大,修饰出女性的美好曲线。两边的荷叶边打破了牛仔的硬朗,带来柔和灵动。在色彩上,采用两种颜色的牛仔的拼接,配以闪亮的带饰,丰富了牛仔的表现力。(见图19)
二、应用牛仔元素,设计出一种新的衣着款式——牛仔裤套。保留牛仔裤头的经典设计,同时打破旧的结构设计,创造出新的穿着方式。解构、重组了牛仔裤和长袜的设计,带来一种新的穿着体验。修身的结构设计,突出腿部线条,拉长小腿比例。色彩和面料质感上,紧握最新牛仔流行趋势,采用了怀旧、打磨的效果,表现出自由、帅气的形象。上身以简洁的块状和线状的设计,削减了性别特征,营造出一种未来的中性化感觉。两者搭配,面料的柔与硬,色彩的撞击,款式的混搭,创造出一种新的穿着方式。(见图20、图21)
图19 图20 图21
六、结束语
牛仔服装作为世界大众服装文化的代表,对不同人种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现在的牛仔服装已经遍布世界各地。牛仔服装经历150年而不衰,源于其设计的不断完善以及不断扩张的文化的内涵。通过对牛仔服装风格和特征的探讨,我发现牛仔服装拥有极强的包容性,其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年轻人或美国人的价值观念,而是成为融合多种文化表达多种思想的时尚载体,同时牛仔服装已经从街头文化成为奢华、优雅和高贵的象征。本文通过对牛仔元素在中性化服装上的表现和表现手法的研究,发现牛仔元素与中性化服装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并从色彩、面料、款式的角度预测了牛仔元素在中性化服装的设计趋势。通过研究,希望能够为牛仔元素在中性化服装上的设计应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致 谢
感谢学校四年来的培养和教育,让我学到很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使我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让我受益非浅。在此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金蔚荭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耐心帮助,真的很感谢金老师。同时也很感谢四年来每一位教导帮助过我的老师,共同成长的同学和朋友,衷心感谢。最后感谢参与论文的每一位老师,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陈东升.新编中外服装史[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13.
[2]冯泽民,齐志家. 服装发展史教程[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242.
[3]叶立诚.中西服装史[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205-206.
[4]许崇.浅论服装与性别特征的关系[J] 设计艺术.2004(1):78,79.
[5]李当歧.西洋服装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101.
[6]孙嘉禅,王璐.服装文化与性心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7]包铭新.时装鉴赏艺术[M]. 上海 :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1998. 22-23.
[8]刘晅,佐斌.性别刻板印象维护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56—461
[9]吴静.服装符号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5.
[10]李波.论服饰的社会象征性[J]社科纵横.2004.19(2):39,49.
[11][美]赫洛克.服装心理学[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7.
[12][美]玛里琳•霍恩著,乐竞鸿等译.服饰——人的第二皮肤[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3]王文静. 服饰——一种社会的文化符号[J].社会,2002(3):16-18
[14]逸飞视觉.牛仔[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15]李毅主.牛仔服装设的设计加工与后整理[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2
[16]陈新颖.永恒的牛仔[M].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