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苏轼和苏词历来为众人所关注,研究成果颇丰。王水照、朱刚的《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和孔凡礼《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都很有深度地对苏轼生平及相关情况做了详细的阐述。龙榆生、石声淮、唐玲玲、薛瑞生、邹同庆、王宗堂、曾枣庄等学者对苏词及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为苏词研究打下了一个坚实基础。近几年来,对苏词的研究涉及到各个方面,其中对苏词演变的探索,苏词的分期,苏词的词风转变,苏轼的“以诗为词”等方面的研究是其中的重点。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收集研究相关资料,仔细阅读相关文献,力图对苏词价值作出自己的评判。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苏轼,弟弟苏辙,还有父亲苏洵,父子三人被称为“三苏”。苏轼整个的政治命运都与北宋时期的党争密切联系,他的文学创作也受此影响,王水照先生在《论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一文中认为按照苏轼生活经历的变迁可以把他的文学创作分为七个阶段:一、嘉祐、治平初入仕途时期。二、熙宁在朝任职时期。三、熙宁、元丰时期的外任期。四、贬谪黄州时期。五、元祐在朝时期。六、元祐、绍圣时期的外任期。七、贬谪惠州、儋州时期。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苏轼离开繁华似锦的杭州,来到了蝗灾旱灾严重,百姓忍受着巨大困苦的凄惨清冷的密州,担任知州。这样一直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再次接到调令,以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的身份移知河中府。 整整两个年头,苏轼与民同乐,为当地的百姓谋福,致力于灭蝗虫、修筑水利工程等等,与此同时,也为整个词坛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灼的《碧鸡漫志》云:“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主要说的是苏轼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提升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正如苏轼在《与鲜于子俊书》的信中说道:“近却颇做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对词的革新和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苏轼作为宋词的杰出代表人物,通判杭州时期、知密州时期和被贬黄州时期是其整个词创作的重要阶段。而知密州时期尤为关键,虽然在词作数量上,不及通判杭州时期与被贬黄州时期那么的丰富,仅为十八首,但是在题材的拓展上,有气势非凡的出猎词,有温馨美好的农田词,还有感人肺腑的悼亡词等等,词作质量也大多居于上等,同时,也开启了豪放开阔的词风,并深深地打着“自是一家”的烙印。对苏轼密州时期词风的变化进行探究,不管是对苏词本身的认识来说,还是苏词对后世的影响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密州时期苏词题材的开拓和表现
苏轼是一个情感异常充沛的文人。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就指出苏轼是一个注重情感表达的人,无论是兄弟之情、朋友之情,还是夫妻之情。词来源于情,只有感情如此细腻敏感的人,才能体察入微,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个人的所思所想。苏轼本人自述其文学创作理论时说道:“吾文如万斛源泉,不择地皆可出。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达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 这也正是苏轼词创作的初衷。苏轼对百姓关心同情之心,对朋友远行离别的不舍,对亡妻的勿忘怀念之意,以及对兄弟的远望相思之情,都形诸于笔端。
(一)“无处话凄凉”——悼亡词
苏轼在熙宁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写下了怀念亡故十年的妻子王弗的悼亡词《江神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神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暂且不说,对于词题材的拓展意义,更重要的是这首词饱含着深情,并且也展现了苏轼词的感人肺腑的魅力。“十年生死两茫茫”说明了十年的阴阳相隔,但是却一直难以忘怀,自然得就像平时的呼吸一样,已经不用刻意地去想念对方。同时,人的容颜也经不起时间的摧残而变得“尘满面,鬓如霜”,因而,梦里重相遇,也认不出了。与此同时,内心的纠结,也无从谈起,只能以泪表达,“此时无声胜有声”,到每年的忌日那天,只会更加肝肠寸断。王弗生前是一个好妻子,随着时间越久,停留在苏轼的脑海里的只会是经过沉淀的更加美好的东西。
而对于词题材的拓展上,开创了悼亡词,并作了这首佳作。
苏轼早年也写过很多表达对妻子王弗之情的词,大约最早的那首是《南乡子》(寒玉细凝肤):
南乡子
集句
寒玉细凝肤(吴融)。清歌一曲《倒金壶》(郑谷)。冶叶倡条遍相识(李商隐),净如。豆蔻花哨二月初(杜牧)。
年少即须臾(白居易)。芳时偷得醉功夫(白居易)。罗帐细垂银烛背(韩偓),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杜牧)。
纵观全词,不难发现每一句词都有出处,模仿痕迹很浓重。虽然也有评价说:“集句虽用现成的句子,但要作好,很不容易。作者必须博览强记,巧于运用,组织得自然浑成”, 但是这也终究不是创作,而是组织。当然,在词创作的初期,也是情有可原的。与密州时期的悼亡词《江神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相比,显然是很稚嫩的。而《江神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用词的简洁且精确,弦外之音,强烈的画面感,以及情感的深沉都显而易见地传达出密州时期词风的变化。因而,无疑这是这一时期词风变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往后推及苏轼后期的词创作,关于另外一个陪伴其后半生的重要女性朝云而所作的悼亡词《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
西江月
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此词堪与《江神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相媲美,两首作品称得上是姊妹篇。“玉骨”、“冰姿”这两词虽然是在表现梅花之洁白品质和绰约风姿,但是却象征着亡妾朝云的美,同时,苏轼自比海仙,被素洁的自然美,“洗妆不褪”的风姿所吸引。全词透露着一种超越
世俗的空灵美,相比另外一首著名的悼亡词《江神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更为洒脱。
(二)“此般风味应无价”——节序词
苏轼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到了萧条冷清的受灾地区密州,心里必然有强烈的落差感。而这也反映在了他在密州时期的最初创作的词《蝶恋花•密州上元》:
蝶恋花
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这是苏轼在密州过的第一个元宵。“灯火钱塘”和“寂寞山城”的鲜明对比,让词人不免觉得失去往日纵情欢娱的活力,陷入自我愁苦和百姓困苦的境地。钱塘的元宵热闹,百姓灿烂地笑着,香气四溢,风味值无价。而密州所有的一切都是冷色调的,尽管也有人说最后一句“昏昏雪意云垂野”是丰年的祥兆,但也终究敌不过整个本应欢庆的节日却一片凄冷的失落感。这也称得上是写实之作。
而密州时期最佳的节序词要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真的是这一时期另一佳作。虽然这首词所表现的主题是自古就有的中秋思乡的文学主题,但却凭借其天上人间的自然穿越以及旷达乐观的个人胸怀而让这首词作品展现其无穷的魅力,无论古今,都广为人传唱与研究。宋代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这首词把人间与天上、理想与现实、郁闷与自慰、意境与哲理有机地融为一体。想象丰富大胆、纵横驰骋,境界开阔深远、视通万里,感情深沉诚挚、跌宕起伏,语言平易朴实、挥洒自如,是一篇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品”。 因而,这也是苏轼密州时期词风变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这时候的苏轼在词创作上,更为成熟了,能够随着自己的想象,并转化成属于自己的文字。虽然兄弟两个人相隔两地,又是人月两团圆的中秋时节,但是苏轼却转悲为喜,借景融情。
(三)“且将新火试新茶”——咏春词
苏轼不但对爱人兄弟情意绵绵,而且对美好的春色也甚是喜欢。一有空暇,就会和三三两两的朋友出去踏春,同时,也不由自主地作词咏唱。吟咏春天真的是苏轼很爱的词作主题,透露着苏轼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愿意对一切积极美好的东西表现喜爱之情。在密州的这段时间中,一共创作了五首关于春天的词作,它们分别是《雨中花》(今岁花时深院)、《一丛花》(今年春浅腊侵年)、《望江南》(春未老)、《望江南》(春已老)、《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但是对于第一首的话,其实确切的说是在赏秋色:
雨中花
初至密州,以累岁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此词。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飏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在这首词作的序里面交代了苏轼刚到密州时,所面对多年的旱灾蝗灾的困境,苏轼作为全城百姓的父母官,斋戒几个月求雨,这份关心百姓的情意和责任感,让人觉得高兴。但也有遗憾就是错过了赏春的时机,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天有情,居然到晚秋时节,有一支牡丹独自开放,乐煞词人,“雨中特为置酒”。而这也正好弥补了“不获一赏”的缺憾。尽管时间不对,但是这并不妨碍到词人赏春的兴致,以及对美好春光的爱恋之情,对那朵珍贵的牡丹不禁发出“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为我留连”。
不过,写得好的应该是《望江南》(春未老):
望江南
暮春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刚到晚春,还未春残,登上超然台遥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视野开阔,一幅朦朦胧胧的水墨画。即使酒劲过去,叹息思乡,也不忘用“新火试新茶”,珍惜年华。“远近交错,时空转移,色泽变幻,明暗相衬,无愧丹青高手。思乡情切之际,却说‘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一扫忧思,心境超然”。 而相比约作于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二月的《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减字木兰花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不难发现,第一层是写描写美好春光,第二层是写劝告珍惜春色。也明显地看到“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些是化用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时整首词的风格境界也比《望江南》(春未老)要低,没有一种开阔释怀的感觉。
(四)“西北望,射天狼”——咏怀词
除了赏春游玩,也有祈雨归途中,绕道出猎,而写下了豪气冲天的《江神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江神子
猎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如长江大河,瞬息千里,词中表现自己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和理想,姿态横出,‘狂’态毕露。以壮词述壮志,表现了东坡乐府的豪迈风格”。 同时,这也是苏轼密州时期词风变化的典型代表之一。相较于词创作的初期,总是缠绵于儿女情长,歌舞妓女之中,而这首词完全冲破了词专写男女恋情的狭窄题材,而抒发了厚重的爱国之情。苏轼自称“老夫”,颇有三国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味。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狂态毕露。
不过,这一时期也有显露退隐之情的词,如《减字木兰花》(闲哉令尹):
减字木兰花
送东武令赵晦之
闲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
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词的第二层,表示想要辞官,归退田园。这首词也直接引用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句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不过,却反映了积极入世和消极出世这两方面在词人苏轼身上的矛盾。
二、密州时期苏词词风的变化及原因
苏轼密州时期的词风有很大的变化,综上所述,变化有三个方面:第一,对花间词风的突破,有悼亡词、出猎词等;第二,豪放词风的创立;第三,脱离模仿,自是一家。从而,为黄州时期的巅峰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那么,是哪些原因促使苏轼密州时期的词风变化的呢?
首先是苏轼本人对词的热衷之情。对于词,很多文人都只把它当做吟咏风月的工具,即使文学家欧阳修,也曾创作了一系列的艳词。而苏轼虽然也会时不时陷入这个窠臼,但是最终却走出来了。从亦步亦趋地模仿“柳七郎风韵”到自己的独立开辟词的世界。这一过程都是对词的喜爱而大力促成的。同时,“以诗为词”理念,使词的地位上升。尽管女词人李清照曾批评苏轼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 但是正因为如此,苏词才可以如此地自由抒发真性情,遇到触动情感的事,便下笔成词篇。
其次是苏轼本人的政治遭遇和生活遭遇。在积贫积弱的宋朝,苏东坡作为一个正直忠义之人,并身为君王的臣子,百姓的父母官,当然,定要为国效忠,为民谋福。官场上甚是失意,同时众多亲人早早地离开了自己,而又身处异乡。并且总是看到深受自然灾害迫害而困难重重的百姓,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甚是凄凉。因而,在妻子王弗死后的第十年写出了感人至深的《江神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同时,与弟弟子由虽然在密州时期为官之地相距不远,但还是在中秋团圆佳节之际,不能相聚,感触颇多,挥笔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再次是在密州时期时,苏轼本人的儒释道交杂的哲学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让苏轼本人虽屡遭打击,却还是意气风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道家的超脱思想,又让他不如归去。佛家的随遇而安,也总能让他不管自然环境多恶劣,也总能和邻居好友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点滴乐趣。而在黄州时期的词创作中,被林语堂称为“流浪汉狂想曲”的《楚词•黄泥坂词》,其中有一段是“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宴。纷坠露之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 显出了苏轼经过儒释道的矛盾融合而后变成了一个老顽童了!
最后也是作为密州时期词风的变化的基本原因,那就是苏轼本人的文学才能。如果苏轼没有饱读诗书,从小做好文学素材的储备,那么也就不可能有词创作初期的模仿之作,也更不可能走得更远。又如果没有苏轼的主动去探索词创作的理论,并付诸于实践,那么也就不可能有词创作从幼稚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家的风格,“苏东坡‘大江东去’,有铜将军铁绰板之讥;柳七‘晓风残月’,谓可令十七八女郎按红牙枟板歌之。此袁绹语也,后人遂奉为美谈。然仆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有英雄本色;柳纤艳处亦丽以淫耳”。 但是也有瑕疵,“苏轼把词‘诗化’乃至‘散文化’也有一定的流弊,带来议论过多、句子太散或粗率浅陋等缺点,这是他为词的革新付出的代价”。 不管怎么样,苏轼的个人文学才能,能把自己所遇到的事大都能够转化成文学创作的生活素材,并融入个人真挚的情感,使得苏词散发着永久的光芒。
三、密州时期苏词词境的提升和影响
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期词作品和词理论不仅对自己的后期创作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还对后来的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苏轼对词的题材内容进行了拓展,使得后人创作的素材选择更自由。与此同时,苏轼把创作手法和其它文学创作融合在一起,使词得到更充分地发展。
虽然也有人论说“虽然密州、徐州词题材较为广泛,从此词多为长调,豪放特色渐趋显现,可谓初露锋芒。但思想较多体现儒家思想,风格主要为豪放之风,比起黄州时期的词的内容的广泛性,风格的多样性,思想的丰富性,佳篇的层出性来讲,则远远不如,密州似乎仅有密州三曲可谓佳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而黄州时期,佳篇可谓俯拾皆是”。 但是密州时期作为苏轼词创作的变化时期,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在这一时期,能有这样的词风变化则是更难得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苏轼正是如此,从格调不高的花间词和杭州交友宴饮词到密州时期的悼亡词、出猎词等,苏词在这一时期的词境得到很大提升。不再是局限于追求浓艳以及个人欢娱,而是提高到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忠君报国的抱负。
正如王闿运《湘绮楼词评》所道:“大开大阖之笔,亦他人所不能。才子才子,胜诗文字多矣。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自由穿梭于天上人间,境界开阔。”
而对于后人的影响来说,一方面是精神层次上,苏词创作中日益体现的豁达向上的情怀,关心百姓疾苦的忧民思想,以及重视亲情友情爱情的表达,都让同时期的人以及后来的人敬佩和崇尚;另一方面是对于词创作和词理论方面的,苏轼的优秀的词创作,开一代风气之先,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让后来的人争相模仿,影响后来的人的词创作,而至于苏轼的词理论方面,给后来的人的词创作有了比较明确的指导作用,尽管苏轼的文学才能不可以被他人复制,但是至少让后人对
词创作的眼界开阔点,不拘泥原有的词形式,激起词创作的热情,更自由地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总 结
综
参考文献
1、孔凡礼:《苏轼年谱》,中华书局,2005年版。
2、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苏轼资料集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
4、王水照:《苏轼》,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5、林语堂:《苏东坡传》,张振玉译,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王宗堂等:《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7、于培杰、孙言诚:《苏东坡词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8、曾枣庄:《苏词汇评》,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9、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10、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朱德才:《苏轼在密州》,齐鲁书社,1995年版。
12、唐玲玲:《东坡乐府研究》,巴蜀书社,1992年版。
13、龙榆生:《东坡乐府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致 谢
在本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首先要感谢易翔宇老师,老师会时不时询问我的论文完成情况并适时督促,同时把自己所拥有的有关苏轼的资料用邮件形式发给我,跟我进行交流,并认真给我的论文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从而使得我的论文顺利完成。其次,我要感谢学校,提供苏轼的生平资料和作品集,使得我获得写作素材。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互相交流并借鉴。
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学习与进步。不过,难免还是会显得稚嫩,望请各位答辩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先在此谢谢了。
诚 信 承 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论苏轼密州时期词风的变化》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潘玲玲
2010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