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小型运输企业的运输流程设计的优化策略分析

2015-09-23 09: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正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1
第二节 分析与设计的方法 1
第三节 设计的基本内容 1
第二章 小型运输企业运输流程相关理论综述 2
第一节 小型运输企业问题及发展模式相关理论 2
第二节 解决小型运输企业问题方法的相关理论 3
第三章 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现状及问题分析 7
第一节 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7
一、公司的经营发展 7
二、公司的市场与竞争力 8
三、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8
第二节 公司运输流程的现状分析 8
一、公司业务流程分析 8
二、公司运输流程存在的问题 10
三、优化运输流程的可行性分析 10
第四章 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运输流程优化设计 12
第一节 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 12
一、基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的方案设计 12
二、基于降低运输成本的方案设计 13
三、基于提高利润的方案设计 21
第二节 优化设计后的运输流程 22
一、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图 22
二、优化方案的不足之处 23
第五章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的源泉”已逐渐受企业界所重视,是现代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中国内地市场的开放,中国市场上所有企业都将面临由传统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变,中国的物流产业已经慢慢融入全球性物流产业大潮之中,去面对UPS、联邦快递、TNT等跨国公司的冲击,中国物流企业主要由中小型运输、仓储企业和少数的大型国有运输、仓储企业,跨国物流集团组成,而中小型运输企业是其中主要部分,但是,由于中国的现代物流技术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国家,势必造成数量众多的中小型运输企业在面临高门槛和技术标准时,市场份额减少,人才流失,利润空间缺乏等后果,因此,对中小型企业的物流流程进行优化,是解决中小型运输企业在瓶颈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第二节 分析与设计的方法
本文将从实际出发,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目标,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设计:
第一,对小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第二,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结合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公司在运输流程中的最主要的问题,分别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增加效益方面对流程进行优化,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新型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共同配送等技术,完成流程的优化。
本文主要研究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进行改进。
第三节 设计的基本内容
本文在对运输流程的环节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分别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企业利润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进。在提高物流效率方面,提出了利用GPS、条形码等现代物流技术在装卸、运输、配送等环节的应用。在降低运输成本方面,建立了节能减排机制并利用了共同配送建立纵向联合等方案。最后在增加利润方面改变了原来的经营主项为零担运输,并建立了新的业务模式。

 
第二章 小型运输企业运输流程相关理论综述
第一节 小型运输企业问题及发展模式相关理论
呼格(2005)①发表在《调查与探索》中的《中小型运输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出路中》提到了运输市场的现状,90年代以来,我国运输市场一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事势态。2000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40.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1.6万公里。2003年底,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网络已基本建设完成,连接全国85%的城市。铁路运输方面,已基本建成“八横八纵”路网主通道,路网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建设有两条国际大陆桥运输线,实现了进出口货物的路桥联运。海运方面也已经开通全球货运航线,拥有具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远洋运输企业。并提出了中小运输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一、服务功能单一。一般只停留在为客户提供货物运送和装卸搬运服务上,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
二、运输效率低竞争力弱。由于小型运输企业的准入条件低,导致数量的庞大,但是企业本身的规模小,全国从事公路运输的经营业户有274万户,平均每个经营户仅拥有1.43辆营运车辆,且营运车辆性能差,结构不合理,车辆老旧现象严重。如此的车辆拥有量导致运输时调配困难,效率低下,货损量大。
三、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低。小型运输企业物流技术落后,特别是缺乏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射频、自动化物流系统等信息化物流技术且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很难提供标准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四、货运信息的不畅通。在道路运输市场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畅通,货运企业车辆闲置,回程空驶,货主却在为找不到承运人发愁。运力信息与货源信息严重分离,货物承托双方缺乏信息的有效沟通手段,造成运输的低效率,高成本,给社会资源造成严重浪费。
五、企业信誉和市场培养问题。对于物流的潜在客户来讲,对物流企业的信誉程度更加关注,因为物流的开展将更多的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而物流服务一旦失败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企业在选择物流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时一般非常小心。小型运输企业虽然在本身的运输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忠实的客户,但缺乏物流服务的成功案例和物流的品牌,很难在一开始就与客户企业达成合作。而在缺乏需求的情况下建立物流服务体系,就要面临更大的风险。所以这是小型运输企业面临的自身和市场的双重挑战。
根据这些问题抓住解决企业生存的关键出路在于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式和资源结构。并提供了三种可以选择的模式,分别是:纵向联合,横向联合和“傍”大企业,开展一对一营销。
上海海事大学詹奎(2009)②在《传统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转型的商业模式研究》中认为,随着世界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已看准并进入了我国的物流市场,我国的物流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形势对运输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靠传统的商业模式运营运输企业,尤其是经营中小型运输企业更是困难重重;而经历了低迷的货运市场后的运输企业经过多年奋斗,我国中小公路运输企业逐渐寻找出了适合中国特色及企业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具体分别有卫星模式,指的是为某一个或几个大型生产制造型企业提供以运输为主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战略联盟,即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结成战 略联盟;线路对开,即根据企业所在地的货物运输特点,以企业所在地为中心,辐射几个运输服务需求量较大的城市,在中心城市与辐射城市之间提供定时,定点,定量的货运班车对开服务;支线辅助,即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为以快递为主营业务的大型物流公司提供中小型运输企业所在地的快递服务;城市内快递,指的是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为所在城市提供物流速递服务;拓展其他业务流程,即延伸本企业物流功能的商业发展模式。
曹慧芳(2009)③在《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文中认为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发展方向应该在运输服务、运输技术、运输市场、运输组织与管理、运输企业制度中有所创新,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加剧中迎接挑战。

第二节 解决小型运输企业问题方法的相关理论
一、拓展其他物流功能。小型运输企业为了更好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应该采用延伸本企业物流功能的商业发展模式。从单一的为客户提供运输服务发展到为客户提供运输、仓储、信息服务等物流功能为一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中小型企业的战略联盟  1.纵向联合 即联合上游或下游企业,整合资源,集中优势资源向第三方物流方向转型。2.横向联合,即联合同类型企业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增加竞争力。目前市场中的中小企业数量庞大,造成社会资源分散和浪费。对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整合,“走联合之路”是现今较为流行的做法。虽然中小企业通常只能联合中小企业,若干中小企业加起来依然是中小企业,但是市场份额却增加了。通过市场的增大可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中小企业把市场联合起来就可以共同赚取利润,还可以减少企业因占领市场而参与竞争的风险和支出。有了市场,企业就可以顺利的生存和发展下去。
三、加强信息管理 物流企业的现代化,是一种趋势,而小型运输企业能否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可以用7R原则来评价,即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及恰当的条件,把恰当的商品以恰当的成本和恰当的方式送到恰当的客户手中,要达到这个要求,便捷的信息是关键,传统的沟通方式明显达不到这个要求,只有借助现代信息手段,才能实现这个转变。而小型运输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循序渐进。
李冰(2006)④发表在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上的《实现企业物流流程优化》中提到优化物流流程的必要性是由物流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整体性和战略性的角度对其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设计和优化,才能保证物流系统目标的顺利实现。他认为,物流行业本身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行业,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应该是物流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设计、改进物流流程时一定要融入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理念。
具体在运输成本、物流效率上采用一些方案设计进行优化。
精益管理在提高物流效率上的运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鲁斯教授(1990)在总结丰田汽车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精益管理的概念。精益管理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为龙头,企业的各种生产资源、生产作业模块和生产工序,都要紧密配合,一环拉动一环,以实现准时化生产等精益管理目标。值得关注的是,精益管理起源和主要应用于生产有形实体产品的工业制造企业。在把精益管理运用到运输生产过程中时,要注意和运输生产特点的结合。是一整套社会技术(Socio—technica1)系统,它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生产、客户需求、供应商供给的精准性,达到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的目标。精益管理中的“精益”的主要含义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不投人多余的生产要素,只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零部件或半成品,所有经营活动都要具有经济性。凡是不能增加价值的生产活动都被定义为浪费。
高珊,李红昌等(2009)⑤在《关于精益管理对改善运输企业运营效率的探讨》中指出由于精益管理在概念、目标、操作工具上具有广泛的普遍性,所以它对于运输企业也有适用性。精益管理通过与市场战略、规模经济的相互作用,达到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运输企业精益管理实施路径包括运输资源整合、运输流程梳理、调度指挥管理、运输组织模式、激励约束机制等。
在降低成本方面:
 王如心(2009)⑥在《物流成本管理中节约运输成本路径研究》中指出物流成本管理不但成为企业消除“物流冰山”,获取利润的第三源泉,而且成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解决运输成本可以在线路、运输网络和科学技术的运用上进行优化,他告诉我们,必须从总体的角度出发,以系统的观点看问题,追求整个企业物流系统总成本的最低,而不是某个功能成本的最低。企业物流系统成本效益背反规律的存在,更加要求我们在进行企业物流系统现代化与合理化的进程中,识别与分清构成物流系统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仔细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能够使得整个系统总成本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周保安(2009)⑦在《浅谈运输企业的节能减排》中提到了节能减排的急迫性,当前道路运输燃油消耗量占全国石油消耗量的比率从多年前的2%直升到近期的17%,道路运输燃油消耗量年均递增9.6%,没有节能减排就没有健壮盈利的企业。
在节能减排体系中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整个体系进行了权重评估。
新疆大学的高粱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估权重设计》论文中阐述了权重的概念、重要意义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权重也称权数(权重系数)或者加权系数,它是对某种事物或者因素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在多目标决策、多指标评价以及预测方面,常常得到应用。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homas L•Saaty(1970)提出的。它提供了在设计指标时从总体系统出发,分层次地分析影响总体性能的相关因素,按照下层指标服从上层指标及综合最优原则,来确定并建立总体系统评价指标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的方法,它是一种“系统的合理性”过程。
层次分析法可以说从系统论的角度,使我们将一个系统和它所处的环境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然后通过测量和评估整体中的各个部分对系统的影响来综合我们所需的结果。它能使我们从整体上来考虑一个问题并且在一个递阶层次内来研究其各个元素的内部作用,从而为许多长期滞留在定性分析水平上的科学研究的领 地提供了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的简便方法。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运用层次分析法求解各个评估指标的权重时,只需评价人员给出各个评价元素的两两相对重要性的一个定性的描述,然后通过AHP方法就可以比较精确的求出各个评价元素的权重,层次分析法将定性的描述与定量的计算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这些都是以严格的科学理论作为基础的,这就大大加强了评价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 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一、公司的经营发展
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公路零担和整车运输为主营业务的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其主要负责浙江江山-广东广州,佛山,惠州等范围内的货物运输以及浙江衢州范围内的短途运输,开辟有江山-广州专线。并在广州白云区设有办事处。
公司是一家小型的运输企业,其主营业务为运输,决定了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车源的整合,公司有半挂货车2辆,主要负责专线运输,小型货车5辆,负责衢州市内的货物配送。公司同时与一些大型货车司机合作,以弥补本身运力不足时的不时之需。目前公司租赁有1000平方米的仓库,为客户提供短期的仓储服务。以下是近几年公司的营运额和利润:
        
图3-1 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近几年营业额

               
图3-2 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近几年利润
06-08年,公司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客户群,在本地区也形成了品牌效应,所以利润快速上升,09年由于竞争的加剧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客户的流失,和货物的减少,利润大幅度下降至06年水平。因此,公司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如果不能改变原有的模式,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
二、公司的市场与竞争力
    由于公路运输进入门槛较低,所以这方面竞争激烈,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而从它经营的线路来看,以此线路为专线的物流企业以及个体运输户目前有4-5家,对于小城市来说,已经算竞争比较大了,市场份额的分配也不多。而从技术水平来看,只有一个仅供内部使用的业务管理系统,对外仅能提供简单的信息服务。
三、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公司成立之初,是本地区第一家以广州为专线的运输企业,竞争不太激烈,而且由于这条专线的物流量大,在经过初期的开拓后,逐步积累了一些固定大客户资源。公司再接再厉,进行了媒体宣传,使客户资源不断积累,企业快速成长。
但在进入06年后,公司的业务增长趋于平缓,利润渐趋下滑。经分析,公司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有:
(1)竞争带来的影响:首先一些具有自营物流能力的大型企业在意识到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后,开始自己投建物流中心。另外一方面,许多物流企业或者个人运输户纷纷进入这个市场,想在市场中分一杯羹。这导致了一些客户的流失,业务量锐减,成本不断上升。
(2)客户需求变化带来的影响,目前,由于小批量多批次生产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导致散户越来越多。客户往往要求尽快发车。但是和多数企业一样,我们只有在车辆基本配满后才会发车,如果货物数量过少,则发车的分摊成本就会过高。

第二节 公司运输流程的现状分析
一、公司业务流程分析
由于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属于小型运输企业,员工较少,且以运输为主
营业务,所以其组织系统只有行政管理部、运输业务部和财务部三个部门,财务部不但负责企业财务状况、车辆成本的核算,也负责公司的信息管理,运输业务
部主要负责车辆调度,货物签收。
                    
图3-3 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组织系统
运输业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亏损与否。运输业务流程可分为:
(1)提货,即到托运人的工厂提货。
(2)短期仓储,由于公司仓库面积的限制,导致仓储业务尚未开拓成熟,只允许短期仓储,再加上客户要求尽快发货,所以仓储在整个流程中所占比例不大
(3)装车,装车的货物分为零担和整车。
(4)公路运输,运输是整个流程的重点,运输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盈利与否。
(5)配送,配送分自提,中转,直配,店配,自提指的是收货人直接到办事处提货,中转是货物到达办事处后由另外的物流公司转运到目的地,店配是指办事处负责配送,直配是指货物到达广州后直接由运输货车进行门对门服务。运输业务流程如图3-4所示:
 
图3-4 公司原有业务流程图
以上的流程的缺点在于流程比较复杂,各个子模块之间的关联和调用不明确,有些子模块的功能相近或者重复,且缺少对车辆的监控。
二、公司运输流程存在的问题
(1) 由于公司目前只有一辆液压车,导致在提货回来后卸货效率低(2)货车满         
载时体积是固定的,但是由于在零担运输时货物种类不同,形状不同,码货成了
必不可少的技术。(3)运输成本过大,利润空间狭小。(4)运输流程中出现的货损现象多。(5)配送过程中存在不合理运输,重复运输,迂回运输。(6)返程的不确定性,由于配送完后,不一定有货物回江山,导致回程的不确定。(7)车辆不得不超载,且现象严重。
三、优化运输流程的可行性分析
(一) 系统论为物流系统中的优化提供了方法
从理论上来看,整个物流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由诸多子系统、诸多流程构成的系统。按照系统论的方法,树立系统目标,分析物流流程,整合物流环节,最终达到系统最优,符合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二)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使物流流程优化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物流管理的变革,Internet的广泛应用也使物流活动参与方事先信息共享变的容易。另外,企业的物流活动中除了应用信息技术之外,还包括机械、自动化、建筑、电子、电工、材料、交通运输等很多领域的知识。在装卸搬运环节,装卸搬运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的发展技术也明显提高,包括各种类型的叉车、自动搬运车以及各种类型的拣选设备都可以在许多物流企业中得以实现。还有运输环节等都有各种新技术的普遍应用。
 
第四章 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运输流程优化设计
第一节 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
运输流程的优化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利润。在此我们分别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方面来进行优化。
一、基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的方案设计
(一)订单处理流程优化。购买物流软件,公司目前出单,配车全部靠人为输出分配。有了物流软件可以在计算机录入、查询、分析结算中节约时间、增加效益、同时能减少出 错,对企业和客户都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订单处理的扩展流程是:与客户洽谈,打印合同文本,签订合同,根据实际车辆情况生成订单。
(二)运输、配送优化并引入车辆管理流程。首先公司必须配备一辆叉车,叉车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码货或者卸货的效率,尤其是大型货物。引入GPS和MCS技术,GPS技术在汽车运输生产、经营管理中得到推广应用,并有普及的趋势。我们可通过GPS设备队汽车进行跟踪和监督,司机可以通过GPS技术得知最省时间的路段。MCS技术的应用,可使汽车运输企业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驻地,货运站与货主间的生产调度通信联系和处理成本,大大提高信息传送速度,从而加速物资商品的周转并使运输更趋合理化。引入车辆监控流程可以有效帮助企业管理。
(三)到货签收流程优化。引进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技术是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来实现数据输入计算机的一种代码,是在当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符号自动识别技术,它将符号编码,数据采集,自动识别,录入,存储信息等功能合为一体、能够有效解决物流过程中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录入问题。条形码技术有准确性、快速性、经济性、不可复制性等优点,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在货物的外包装上加入条形码,可以在扫描后知道货物的详细情况。根据本人调查得知,如果采用人为收货,平均每8单业务就会有1单业务在收货中出错,导致企业的信誉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运用条形码技术后,可以大大提高货物签收的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取错货物现象。
(四)精益管理(Lean Production)。最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P.沃麦克等专家通过“国际汽车计划(IMVP)”对全世界17个国家90多个汽车制造厂的调查和对比分析,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其内涵是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其目的是包括消除浪费、满足客户需求、释放员工活力、与供应商结成伙伴关系、创建持续改进的文化。从基本概念、操作工具和主要目标来看,精益管理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因此,我们只要结合运输企业自身的特点,即能在运输流程中留用精益管理提高物流效率。
二、基于降低运输成本的方案设计
运输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客货运运输量的全部费用支出,称该期运输总成本,单位运输产品分摊的运输费用支出,称单位运输产品成本,简称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制定货物运输价格的重要依据,运输成本的特点是不包含原料费,而燃料、工资、这节以及修理等项支出占的比重较大。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生产成本中不可忽视的一笔消耗,运输成本比其他任何物流活动的成本所占的比例都高。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通常它代表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根据我对公司货车司机的访问可知,基本上每次进行专线(即从江山到广州)运输时,公司给司机的出差费用为8000元左右,单程过路费基本在3000左右,而经过我跟车可得,从江山到广州大型货车加油次数为4-5次,每次约需1000左右油费,总共下来,油费需花费4500,剩下的为应急用和住宿吃饭的开销。整车运输时满车的费用为11000左右,再加上司机的工资,单程下来利润只有1500左右。运输成本基本占了整车费用的80%!而油费又占了运输成本的50%以上。可见物流的成本在运输环节上的耗散还是相对集中的,图4-1为美国物流成本比例构成:
 
图4-1 美国物流成本比例构成图
黄色部分代表运输成本占了大约42%,红色部分为仓储成本占26%,蓝色部分为行政管理和客户服务成本为11%,绿色部分为存货持有成本占21%
由上面可知,如果能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企业的竞争力将会大大提高。那么如何降低成本呢?
一、建立道路运输节能减排体系。主要是指通过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来提高营运车辆的燃油使用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尾气排放。由于燃油消耗是运输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节能减排体系的建立执行,将使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首先我们对道路运输企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车辆性能和二级维护,由于车型是一定的,所以后期的维护成为了相对重要的因素,车辆运行到规定的行驶里程或间隔时间必行按期执行维护。这样可以使车辆保持技术性能,不会在使用时间变久后变的更耗油。车辆二级维护的执行率会影响车辆的技术状况。
2、驾驶员管理。企业定期对驾驶员进行节能减排驾驶的培训,推广汽车节能减排驾驶操作技术,对增强驾驶员的节能意识,全面提高驾驶技术水平,加强对驾驶员节能减排技能的管理,如采取节油奖励措施。
3、运输调度合理,降低迂回,重复运输、改善运力。利用最短路径法等方法降低总成本。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运输路径。本人上次跟车去广州配送,从广州市白云区开始配送,目的地分别为惠州,河源和佛山,早上6点半开始。广州到佛山只需半小时,而到惠州需1个半小时,由于广州到河源经有广惠高速距离最近,所以广州到河源需经过惠州。司机选择的路线是广州-佛山- -惠州-河源然后返回。但是当我们到达7点多到达佛山后收货公司后,却发现此时厂区大门紧闭,经电话询问得知8点半才上班,于是多浪费了1个半小时,如果我们走广州-惠州-河源然后在回来途中从广惠高速至佛山,路程一样,但是不会发生等待的状况,即节省了一个半小时。因此运输途中对实际情况要采用早知道早对策的态度。

    
图4-2 配送线路图
4、车辆节能减排技术,比如GPS技术、替代燃料、燃油添加剂等
    其次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评价体系是由若干个具有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复合体,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具有各个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功能。体系结构决定了系统功能,因此,相同要素的不同结构会有不同的功能和评价导向效果。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全员参与原则、过程监控原则和基于事实决策原则。
    基于上述两项,结合企业自身的工作实际,我们建立这如图的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
 图4-3 节能减排指标体系
节能减排体系中每个因素都能影响这个体系的执行, 但是如何把握各个因素的优先级,以便在工作中投入不同比例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来更好的贯彻这个体系以达到成本的最大优化呢?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各个因素的权重。层次分析法可以说从系统论的角度,使我们将一个系统和它所处的环境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然后通过测量和评估整体中的各个部分对系统的影响来综合我们所需的结果。它能使我们从整体上来考虑一个问题并且在一个递阶层次内来研究其各个元素的内部作用。从而为许多长期滞留在定性分析水平上的科学研究的领地提供了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的简便方法。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运用层次分析法求解各个评估指标的权重时,只需评价人员给出各个评价元素的两两相对重要性的一个定性的描述,然后通过AHP方法就可以比较精确的求出各个评价元素的权重,层次分析法将定性的描述与定量的计算很好的结合了起来,这些都是以严格的科学理论作为基础的,这就大大加强了评价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为便于计算以及掌握层次分析法,我们选择了其中4个内容进行层次分析,分别是1、机构与制度2、车辆技术管理3、组织调度4、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首先建立树状层次结构模型。针对节能减排体系的一般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递阶决策系统:
1、 最高层(目标层):节能减排体系指标
2、 中间层(准则层):节能减排体系4个内容,即一级指标
3、 最低层(指标层):4个内容中的内容,即二级指标
 
图4-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

其次进行定量化标度判断,需要比较节能减排体系中各个内容对整个体系的影响,从而确定他们在体系中占的比重。两个因素哪个比哪个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人们在判断、比较时,为了实现定性定量的转化,需要有定量的标度。
层次分析法里,有一种1-9标度法,可以来表示不同指标间的重要程度,设要比较n个因素Y={y1,¬¬¬¬y2,y3,...,yn}对同一目标的影响,每次取两个因素,aij表示yi与yj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之比,其中aij的取值由Satty的1-9值法决定:
 
表4-1成对比较法的标度含义
 aij 两指标相比 解释
1 同等重要 指标i和j同样重要
3 稍微重要 指标i比j稍微重要
5 比较重要 指标i比j比较重要
7 十分重要 指标i比j明显重要
9 绝对重要 指标i比j绝对重要
2、4、6、8 介于两相邻重要程度之间
以上各数的倒数 两目标反过来比较
    下面根据企业节能减排体系的实情建立因素判断矩阵,根据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老员工的探讨,利用1-9标度原则,我们对这4个内容进行了排序
机构制度与车辆技术管理比较,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3);
机构制度与组织调度比较,后者比前者微小重要(1/2);
机构制度与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相比,两者重要性差不多相同(1);
车辆技术管理和组织调度比较,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1/4);
车辆技术管理和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相比,后者比前者微小重要(1/2);
组织调度和节能减排技能应用相比,前者比后者微小重要(2)。
如下表所示:
                       表4-2 一级指标矩阵
 机构制度 车辆技术管理 组织调度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机构制度 1 3 1/2 1
车辆技术管理 1/3 1 1/4 1/2
组织调度 2 4 1 2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1 2 1/2 1
因为每个内容下面又有3个不同的指标,所以指标层判断矩阵就是一个3阶的正互反矩阵。以机构制度指标中包含的3个指标为例,组织机构、相关制度、节能减排专项规划,确定它们之间的排序原则:
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相比:后者比前者微小重要(1/2);
组织机构和节能减排专项规划相比:后者比前者绝对重要(1/9);
相关制度和节能减排专项规划相比:后者比前者明显重要(1/6);
那么同样按照层次分析法原理构造3阶矩阵:
表4-3  二级指标矩阵中机构制度矩阵
 组织机构 相关制度 节能减排专项规划
组织机构 1 1/2 1/9
相关制度 2 1 1/6
节能减排专项规划 9 6 1
其余的原理相类似如表:
表4-4 二级指标矩阵中车辆技术管理矩阵
 车辆新度技术 车辆技术等级 车辆二级维护计划执行率
车辆新度系数 1 1/2  1/5
车辆技术等级 2 1 1/3
车辆二级维护计划执行率 5 3 1
表4-5 二级指标矩阵中组织调度矩阵
 企业运输平均载荷利用率 运输组织手段 组织技术
企业运输平均载荷利用率 1 3 5
运输组织手段 1/3 1 2
组织技术 1/5 1/2 1
表4-6 二级指标矩阵中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矩阵
 替代燃油 GPS技术 燃油添加剂
替代燃油 1 1/6 1/2
GPS技术 6 1 4
燃油添加剂 2 1/4 1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先解出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再利用公式
Aω=λmaxω
解出λ所对应的特征向量ω,经过归一化后,即可得到所需要的某层次相对于上层次的排序权重值。这个特征向量的值也就是各评估指标的相对权重。
按照这以原理,计算出上面5个矩阵的特征向量值ω,得到4组二级指标的权重值和1组一级指标的总权重值。
表4-7  节能减排体系指标分解
节能减排体系指标 节能减排内容 权重ωi 二级指标Cij 权重ωij
 机构制度 0.2428 组织机构 0.0103
   相关制度 0.0187
   节能减排专项规划 0.1020
 车辆技术管理 0.0991 车辆新度技术 0.0051
   车辆技术等级 0.0429
   车辆二级维护计划执行率 0.0086
 组织调度 0.4387 企业运输平均载荷利用率 0.0723
   运输组织手段 0.1264
   组织技术 0.0276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0.5861 替代燃油 0.0550
   GPS技术 0.4335
   燃油添加剂 0.0976
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据公式CI=(λ1¬-n)/(n-1)
CI=0,A有完全的一致性.CI接近于0,A有满意的一致性。当CR=CI/RI<0.1时,认为A有满意的一致性。RI如表4-8:

表4-8 N维向量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n 1 2 3 4 5 6 7 8 9
RI 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计算得出节能减排内容即一级指标矩阵A的CR值为0.0077,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二级指标矩阵的CR值分别为0.0088、0.0036、0.0036、0.0088小于1,因此都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得出的权重来对现有的人力、资金等资源进行分配,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效果的最优化。

二、优化运输网络。专线运输导致现有的公路网不能改变,但是可以在现有资源上进行合理的运输网络优化以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环节。直达运输,就是在组织货物运输过程中,通过减少中转运载环节,把货物从产地或起运地直接运到销地或用户,从而提高运输速度,节省运输费用,降低中 转货损。
三、开展配载运输。货运配载是针对车辆空驶严重和吨位利用率不高提出的一种寻求运输合理化的手段,其目的是通过车辆与货物的匹配、货物与货物的匹配,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及运载方法,实现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实载率和里程利用率的提高。
四、与其他企业开展战略联盟发展共同配送。目前经营江广专线的物流企业有四五家,且规模都不是很大,实施战略联盟将会是一种共赢的模式。各企业应该本着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在在相互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联盟。联盟形成初期主要目的是为了“抱团取火”,即在外部较为先进的物流企业对各小型公路物流企业带来冲击时,各小型公路物流企业形成联盟,共同抵御外来冲击及风险;联盟发展期,联盟应当形成共同的战略目标,集中各自的力量共同为同一战略目标努力;联盟成熟期,各企业之间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营格局,更有甚者,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参股、合并或重组形成一个物流集团。而共同配送是指为提高物流效率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时,由许多个配送企业联合在一起进行的配送。共同配送可以降低配送成本,由于共同配送是多个货主企业共享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的设施和设备,从而由多个货主共同分担配送成本,从而降低了成本,另外,由多个不同货主的零散运输通过整合可以变成成本更低的整车运输,从而使得运输费用大幅度降低,共同配送还可以降低每个货主的日常费用支出。而对我们企业,共同配送同样可以降低我们的成本,从而间接的为客户带来费用的节省。共同配送可以做到最小风险,最大柔性。

三、基于提高利润的方案设计
一、建立新的业务模式。改变原有的等货模式,建立定线路、定时间、定班次的模式。
1、定线路,四方物流从成立初期就将发展江广专线定为精品路线,是企业主要的利润点,我们将全力保证这条路线的人员、车辆、服务设施的配备。这种专线运输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及时、经济和方便的服务、并可以创造出品牌优势,赢得客户的信任。对企业来讲,也可以降低经营成本、集中企业有限的资源,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行业调查的结果来看,这一线路在本地区同行业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定班次,要敢于向顾客承诺时间,每天定点一个班次发车,这样可以吸引许多对运输时间和运输规律有较高要求的客户。
3、定时间,定时间可以给客户争取了更多的安排发货任务的机会,便于客户以及客户的客户之间有效的定时衔接配合。这样下来可以稳定客源,但是,这将对企业经营水平高低及应对风险能力进行考验。如果不能在发车前装满整车货物,成本过高将是任何企业都承受不了的。
二、改变原有以整车运输为主的经营方案为零担运输为主。我们要先说说整车运输和零担运输。整车货运是托运人一次托运货物超过3吨,或者说货物形状,规格等一致的货物运输。而零担运输是指托运人一次托运货物量不足3吨,立方数在10个方以内的货运运输,按件托运的零担货物,单件体积一般不小于零点零一立方米,不大于一点五立方米,单件重量一般不超过二百千克;货物长宽高不超过三点五米、一点五米和一点三米。整车运输的优点是装车量稳定,即能及时发车。缺点是整车运输成本高。而零担运输恰恰相反。经本人调查得知江山-广州整车运输价格在10000-13000之间,而零担货运是按体积,重量以及运程计算的。如果同样装满一车,零担货运的利润将是整车的一倍多。而现在生产厂家逐渐向小批量大批次转移,这也给零担市场提供了一个方向。但是零担运输的缺点也很明显,即空载率高,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无法实现有效共享是导致目前空载率过高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JAVA ME结构体系,实现便利的货主找车,车主找货的功能。由于大多数手机都支持JAVA系统,所以这项体系可以广泛应用于手机。系统设计思想是要实现一个对用户来说方便、易用、费用低廉的零担物流运输系统。只要货主或车主的手机支持JAVA,安装注册之后以用户身份登录上去,就能免费查询自己想要的信息或发布自己的信息。具体功能主要包括注册、登录、车主找货、货主找车、空车信息发布和货物信息发布。以下是系统图:

 
图4-5 JAVA ME系统图
这项系统如果能建立起来,将为广大的企业和货主建立一个畅通的交流平台,将能够成功的服务于零担物流运输,为企业实现利润的快速增长。
第二节 优化设计后的运输流程
一、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图
    以下为优化后的运输流程图,优化过的流程可以使各个部门对企业的资源和运作状况更加了解,能更有效的利用企业资源,而且企业管理也更加容易,并且有GPS等技术的运用,为企业有效的节省了费用。

 
图4-6 优化后的运输流程图
二、优化方案的不足之处
    节能减排体系和新业务模式的建立,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和资源,而新业务模式实施起来还是有点风险,针对新的业务模式,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把建立运输联盟与上述方案相结合,新方案的实施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实现1+1>2的局面。第二、制定差别运价,在两地对等发车的情况下,可以对运输价格进行微调。第三、开拓新的增值服务内容,比如客户回单。这项业务在成本上几乎没有增强,但是如果能够将提供回单标准化,无疑从服务水平上将是一个新的提升。
 
第五章 总结
小型运输企业目前在金融危机的新一轮冲击下,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阶段,如何度过这个阶段使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是我这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通过对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运输流程现状的分析,运用节能减排,JAVA ME技术,现代化信息管理、提出纵向联合、发展新的业务模式等方案以期达到对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优化。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
第一,通过对小型运输企业总体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对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运输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二,通过分析对浙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运输流程进行环节上的优化,提高了企业的物流效率。
第三,主要建立了节能减排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体系中因素进行比较和权重计算,以达到利用最少资源进行体系贯彻,降低成本的目的。
第四,建立新的业务模式,并提出联合运输和以零担运输方式为主,整车运输方式为辅的新方案,以期获得更高的利润。
 
【参考文献】
[1]呼格.中小型运输企业存 [在的问题和出路[J].乡镇企业研究,2005,7:43-46
[2]李冰. 实现企业物流流程的优化[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34-37
[3]王如心.物流成本管理中节约运输成本路径研究[J].交通财会,2009,6:22-26
[4]徐丽群.运输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5]李维斌,邵振一.公路运输组织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5-76
[6]黄贯虹,方刚.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59-79.
[7]宋马,杨杰,孙欣.国内各地区节能减排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1):31-33.
[8]魏巍,杨湘.过程方法—运作技巧[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16-24.
[9]敖景.ISO9000:2000标准解说[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28-35.
[10]Saaty A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Mc Graw Hill,Inc,1980.
[11]李学平,用层次分析法求指标权重的标度方法的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2]Sun Co.j2me platform specification(JSR 68)[EB/OL]. (2002-07-09)[2008-08-20]. http://www.jcp.org
[13]FranleJ.Laney,James.L Farr,The Measurement of wont performance:Method,Theory and Appliations,Acodonicp tess,lnc,1983
[14]Miehael Hamef ,James Champy.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一A Manifes 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M],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 1993.
[15]Bergeron P.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M].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RIST), 1996.
[16]焦树锋,AHP法中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算法及MATLAB实现[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7][美]阿克著,奚卫华,董春海译,管理品牌资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8]詹奎,传统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转型的商业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09,8:104-105.
[19]曹慧芳,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发展模式研讨[J].交通与运输,2009,12:95-97.
[20]高珊,李红昌.关于精益管理对改善运输企业运营效率的探讨[J].物流技术2009,28:198-200

致谢
在本课题的研究及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王富忠老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不倦教诲,王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学术思想、忘我的工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在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中,王老师自始至终都给予我严格的要求和亲切的关怀,在生活中给予我很大的关心与帮助,在此谨向王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我的大学期间,叶再颂老师作为辅导员给予了我无私的关怀和帮助,在此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对各位班委的关心和奉献表示感谢。
再次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