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分析

2015-09-18 13: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目前,一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漏洞很多,固定资产流失严重。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甚至滋生腐败和犯罪。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特点,分析、归纳、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查找管理的薄弱环节,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措施,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高效运行。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固定资产项目缺乏科学、合理地可行性研究,导致部分项目投资方向不合理,效益不佳。
  (二)新增固定资产验收程序不规范,导致资产质量不符合要求,进而影响资产运行。
  (三)固定资产登记内容不完整,导致资产流失,资产信息失真,账实不符。
  (四)固定资产操作不当,失修或维护不到位,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发生生产事故,造成生产停顿。
  (五)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造成企业产品线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
  (六)固定资产丢失、毁损等造成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严重。
  (七)固定资产淘汰处置不及时,造成企业经济损失。
  二、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针对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强化如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建立投资管理控制制度。财务部门应源头介于并参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全过程管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计划,参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审,利用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净现值法与企业财富,净现值法的决策变量等投资决策的价值判断方法,管理层应当严格审查投资项目并做出预算,经过经济评价后,做出决策,然后确定工程立项。
  (二)把好固定资产验收关。管好固定资产的首要环节,是在固定资产增加时要严格把好验收关。要对所购固定资产的
  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对高科技精密仪器,以及建筑物竣工验收等要组织多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联合验收,出具书面验收报告。
  (三)建立固定资产的微机管理体系,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一方面应将固定资产取得的审批、采购与增加验收、使用、调拨、报废的资料,实行微机管理,固定资产的相关账簿记录也应纳入微机管理,这样便于固定资产投资责任追踪管理与日常管理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实行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就是在企业财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按固定资产的类别,由厂部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按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由各级使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进一步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并同岗位责任制相结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分级管理的一般做法是:在归口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将各类固定资产分别交由企业内部各级使用部门负责具体管理,有些资产的管理责任还要具体落实到班组和个人。这样便可做到层层负责任,物物有人管,使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得到可靠保证。
  其次,实行固定资产现场查点实物的有效管理。
  在固定资产清查中,首先财务人员要到现场查物点数,核对账目,要按照目逐项清查固定资产,核对每台设备主机、附机的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核对设备存放地点和保管人与账面现象是否相符,确保固定资产落实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发现盘盈、盘亏,要认真查明原因,弄清责任,妥善处理。其次,要检查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和维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完好,对维护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要提出改进意见。
  (四)着力固定资产日常运行维护。固定资产操作运行是固定资产业务最主要的活动环节,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平衡,运行,实现安全生产,离不开资产日常维护和员工培训等控制措施。具体地:第一,固定资产使用主管部门要制定合理的日常维护和大修理计划,并经主管领导审批。第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将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程序化、标准化,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险,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第三,对于企业生产线等关键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由具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特殊设备实行岗位许可制度,需持证上岗,必须对资产运转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资产使用流程与既定操作流程相符,确保安全运行,提高使用效率。
  (五)将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工作常抓一懈。技术落后的机器设备造不出先进的产品,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技术落后,会直接削弱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升级改造,以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品种,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保证生产的安全环保。
  (六)及时处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一项资产如果不能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就应该重新审视资产的有用性,判断其是否属于闲置资产。对闲置的资产要及时清理,盘活资金,固定资产处置价格应报经领导审批后确定。对于重大固定资产处置,应当考虑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采取集体审议或联签制度。
  此外,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加强固定资产的投保工作
  企业应当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的投保工作,通盘考虑企业固定资产状况,根据其性质和特点本文转自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51,51,51);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   二、规范和加强固定资产抵押管理
  企业有时因资金周转等原因以其固定资产作抵押物或质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如到期不能归还借款,银行则有权依法以该固定资产折价或拍卖。企业应当规范和加强固定资产抵押的管理,明晰固定资产抵押、质押流程,规定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的程序和审批权限等,确保资产抵押、质押经过授权审批及适当程序。同时,应做好相应记录,保障资产安全。财务部门办理资产抵押时,如需要委托专业中介机构鉴定评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应当会同金融机构有关人员对抵押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对抵押资产,应编制专门的抵押资产目录。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企业的预算管理,投资管理等方方面面,财务部门应加强与各部门配合沟通与协作,把管理好资金与管好实物结合起来,对固定资产实行科学管理,全过程,全方位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2]成秉权主编.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10年3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