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马克思农业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体现分析

2015-09-07 09: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马克思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诸多理论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从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建立农业商品经济﹑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水平等方面来阐述农业现代化实现途径,最终实现城乡对立的消失。在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正当其时的今天,回顾和梳理马克思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拥有温故知新般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 农业现代化 价值
  马克思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在马克思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最终消除城乡对立所作的深邃思考。在我国向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度推进的今天,研究马克思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深刻认识其理论内涵,对于探索我国现代化之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渊源
  马克思在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时,出发点是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所带来的弊病。而现代农业显然不可能建立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现代农业要打破的恰恰是商品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极低状态下的小农经济,解放农村生产力,转移农业生产领域潜在的过剩劳动力。
  马克思认为,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在加强社会交往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应该实现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因为生产社会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分工,应用科学,因而也就没有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各种不同的才能,没有丰富的社会关系。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分工的作用。因为从历史发展来看,生产社会化是靠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得到发展的,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考察丹麦土地所有制的时候,马克思深刻指出了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生产领域的深刻变革,也许在今天看来,农业规模化经营并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因为决定粮食产量的是土地质量与数量、气候等因素,农业规模化也仅仅是提高了人均生产率。“在丹麦,小土地所有制只起次要作用。可是,如果我们将这一思想运用于小块土地经营方面,我们就会发现:把各小块土地结合起来并且在全部结合起来的土地上进行大规模经营的话,一部分过去使用的劳动力就会变为多余的;劳动的这种节省也就是大规模经营的主要优点之一。”马克思的土地规模化经营思想,在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而言,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脱离了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转移到城市和第二、三产业部门。
  马克思还大胆分析了从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提高农民素质,提高机械化水平等等方面发展现代农业。“这个纲领为小农(其中还专门谈到了佃农)提出的要求是:由市镇制备农业机器,按成本价格租给农民使用;建立农民合作社以购买肥料、排水管、种子等等并销售产品……最后,实行免费的农业进修教育和建立农业试验站。”到今天,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几乎是沿着这几个方面发展的。
  二﹑马克思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最终归宿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失”,他们认为这是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的措施。由此,纵观当今世界各个先进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几十年以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脱离农业现代化而单纯进行现代化建设,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马克思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通过提高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提高城市化水平,最终实现城乡差异的消失,这也是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最终归宿。作为伟大的人类思想家,我们在研究马克思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时,不能局限于他的这一观点,应该把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和他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美好愿望结合起来。
  三、马克思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启示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没有中国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快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内涵丰富,对于我们今天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加强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现代化农民
  农民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首先必须现代化。农民现代化本质上是把农民怎样从传统人变为现代人的过程,是包括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已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即接受农业专门教育的人数占农业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多,农业劳动者越来越趋向知识化、科学化、专业化。针对我国农民素质低下的现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1)加强农村教育投资,加强农村师资力量的配备,引导农村教育与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接轨;(2)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科学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出会经营、懂管理、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塑造农民的现代性,以适应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需要。
  (二)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技术进步与创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要有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撑。建立一批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依靠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验区和示范区,大力加强科技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民自觉接受和运用科技的积极性,并逐步形成科技推广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调动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积极性,培育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品种,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加工和储藏技术,大力提高农业后续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开发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大力推动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化;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三)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的应用 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土地大面积机械化规模经营,在不改变现有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现实情况下,可以对土地等要素进行适当的整合,积极探索农户土地经营权的租赁、转让、和入股联合等改革措施。现阶段我国应把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加快农机行业技术创新的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各种专业农机产品,制定有利于农用工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走因地制宜、有步骤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产业经济学认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同的产业结构所带来的国民收入水平是不同的,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一个国家、地区旧有的农业产业结构会表现得效益低下,不适应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的要求,因此需要改变原有的农业产业结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旧的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可以带来更大的效益,以满足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的一种发展过程,而产业结构的转换就是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结构的演进,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通过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储藏、运输以及销售、餐饮服务等,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起来,不但产业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而且经济总量也在不断增长。这就是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行农业产业化的理论逻辑。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产生了一批“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区域特色。
  市场经济是信息引导的经济,农业市场化要求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市场机制去处理好农业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动态关系,使农业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因此,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催化剂,信息化具有按市场机制和市场需求决策农业、操作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建立农业产业化信息支持系统,才能有效地将经济活动参与者联系起来,满足农户、龙头企业的信息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快速有序发展。
  (五)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农民在已有城镇就业迁徙到城镇定居;另一条是一些条件较好的乡村发展为城镇,农民就地就近转业从事工商变为城镇居民。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主要是针对第二条途径来说的,即重点放在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上,使之成为功能完善、人口聚集、能发挥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在区域逐步勾勒出一个城镇化体系。这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农业部课题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