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活用高中六步教学法焕新英语语法的教学方式

2015-08-31 14: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作者简介]袁也晴(1983—),女,河南鹤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广东省珠海市第三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本文选自《教育观察·中旬》2014年第3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杂志所有。
  一、优化传统语法课堂的必要性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普遍存在“耗时多,收效小”现象。不少教师通常以考试作为终极和唯一的评价标准,因此即使是练习也是主要练跟考试相关的题型,教师引用各种规则去解释语法现象。这样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因而感到索然无味,教学效率很低。相反,曾有一段时间,由于误解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部分教师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淡化语法教学,希望学生在轻松的体验式学习模式下自然形成语言习得,结果导致不少学生因为基础语法掌握不牢,不能运用准确得体的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而有些教师虽然通过交际语言教学实践认识到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但不知道该怎样教,只好重蹈覆辙,使语法教学重又陷入“讲解规则、举例说明、练习印证”的刻板教学模式中,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方法死板,不会灵活运用语法,导致了语法教学处于尴尬地位。
  从教材角度看,新教材采用循环式编排语法项目的方式有优点也有缺点。它中断了语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忽视了语法知识结构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无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整体概念,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一缺点加上教师教学模式、方法陈旧,训练方法机械落后,致使很多学生语法知识薄弱,头脑中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语法体系。因此,优化语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势在必行。
  二、语法教学的必要性之理论依据
  描述语言学认为,人们在学习语言时应研究语言是怎样的,而不是语言该怎样。学习者应该从众多的例句中总结规律,这无论对习得(acquisition)还是学习(learning)都是行之有效的。Michael H. Long 和Jack C. Richards 在其合著的《非本族语英语教学方法论中》中说:“语法在语言教学中一直担任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对于语法要求的熟练程度在当今被弱化,但是其在听说读写技能方面依然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绝对不能忽视。”Larson Freeman在她的中提到三维语法,即语法教学需包括某项语法的“Form, Meaning and Use”,并且重点强调“Use”。
  基于以上语法教学现状及语法教学必要性之理论依托,若既要改革语法教学,同时又能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和运用语言结构,通过实践,英语课堂的六步教学法可以做到。
  三、高中英语课堂六步教学法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主要提出了六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选择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要求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潜能,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堂六步教学法”对于实现这样的目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中英语课堂六步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言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方式和课堂形态。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提炼目标——创设情境——探究问题——启发思维——建构知识——拓展延伸” 来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掌握英语文化和语言知识,习得英语学习策略,提高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四、课堂教学实施
  (一)教学内容
  以 Module4 Unit3 的语法项目——V-ing为例。V-ing的运用一直是学生们认为比较难掌握的语法项目之一。单纯的讲解和练习作用甚微,学生容易忘记,但通过创设情境,探究问题,启发思维,建构知识,拓展延伸等方法,学生体会到V-ing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解决难题,正确使用该项语法。
  (二)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动漫故事“柯南智侦少女绑架案”来进行课件制作,其中为了更多地使用V-ing短语,案件内容有所改编。
  (三)提炼教学目标
  知识和过程:学生通过创设情境,探究问题,启发思维,建构知识,拓展延伸等一系列活动理解并掌握V-ing的部分用法,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运用。
  能力和方法:运用六步教学法帮助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和学生共同感受社会正义感,树立生命意识。
  (四)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创设情境
  开篇以侦探的角度,讲述他所听到的一则绑架的新闻,新闻摘要如下:
 This is EMC news. A good-looking girl named Lily is kidnapped(绑架). According to her parents, in her pool.
  根据上文可知绑架的基本情况:被绑架者是一个名为Lily的女孩,与刚认识不久的朋友见面后被不明人士绑架。这 个故事是有关“青少年安全”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受“生命意识”的珍贵和社会责任感。
  Step 2: Definition of V-ing——探究问题
  听原文录音并填空。学生很快观察到文中填空部分为动词现在分词做定语,而且需要填的都是动词现在分词表事物功能做前置定语,于是引入V-ing这一语法现象,并由学生概括使用V-ing的各种情况。
  Step 3: Patterns of V-ing in Senior School——探究问题
  在学生对于这起案件有大致了解之后,提供学生更多案件信息:警方已经锁定三个嫌疑人,对这三个嫌疑人的描述如下:
  1.An old woman: a retired water ballet player. Someone found that she argued with the girl Lily on very afternoon.
  2.A young lady: famous dancer. Some witnesses(目击者) said she watched the girl Lily secretly.
  3. A young man: without job. People said he followed the missing girl for a long time.
  此时,教师请学生分组,根据所给信息,判断哪一个嫌疑犯是真正的绑架者,同时要求学生陈述观点时须使用V-ing描述罪犯,这一要求就使得学生在陈述过程中频繁使用到V-ing做前置、后置定语和状语,这为Step 6“构建知识”环节做好了知识铺垫。
  Step 4: V-ing and Attributive Clause——启发思维
  学生在陈述过程中可能运用到定语从句,教师以此引入定语从句和动词现在分词的互换问题,并将学生陈述的定语从句列在黑板上,与转换后的含有V-ing短语的句子进行观察和比较。如:
  1.A.We consider the old woman who wasarguing with the girl Lily on the very afternoon is the criminal.(学生)
  B. We consider the old woman arguing with the girl Lily on the very afternoon is the criminal.(教师)
  2.A. We think that the young man who followed the missing girl for a long time is the one. (学生)
  B. We think that the young man following the missing girl for a long time is the one.(教师)
  Step 5: Students’ Note time——开发思维
  教师给出学生做笔记的时间,使其能够有时间去记忆和消化所学知识,以开发其思维。
  Step 6: Practice——建构知识
  教师公布真正的 “罪犯”,并将其自述书展示给学生,但文中有语法错误,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自述书,找出错误并订正。原文如下:
  We met on the internet and “got married” in a fake community(虚拟社区). Last week,I suggested to have an appointment face to face. But when I stood in front of her,she cried she can’t imagine got married to a person like me though through internet.
  I got angry at her behavior. She expressed she looked forward to being seen me without consideration . She is so innocent that she dreamed of lived in a perfect world. So I taught her a lesson.
  改错的设计使得学生及时复习本节课内容,并有效回顾了V-ing 做宾语的语法现象。
  Step 7: Summary and More difficult (time permitting)—延伸拓展
  教师要求学生以“侦探”的口气对该案件作总结,总结的句子不仅运用到V-ing做定语,还有做状语、宾语和表语的情况。教师首先给出示范,要求学生模仿造句。如:
  1.A.Because she is a teenager, she is too romantic to know the reality.
  B.Being a teenager, she is too romantic to know the reality.
  2.A.The crime made use of this andshe kidnapped her
  B.Making use of this, the crime kidnapped her.
  这也是功能语法运用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内化所学语法知识,形成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当学生完成这个任务时,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是一种全身心参与的自主探究,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学方式。它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构建知识,锻炼能力,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高中英语课堂六步教学法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听 “新闻”填词、讨论猜测、陈述意见、看文章找错和模仿原文写句子这五种形式复习V-ing做定语,宾语和状语的三种用法,同时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四种基本技巧,实现了多样化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明确V-ing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其功用。学生在情景中探究,不枯燥,兴致高昂。同时,这样的课堂又改变了“作秀”的热闹,使得学生能进行理性思维,并获得高中阶段的必备知识,开阔了眼界。
  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住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住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的事,我们能记住百分之八十。”“六步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真正“动”起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乐于表现自己、敢于尝试探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Michael H. Long & Jack C. Richards.Methodology in TESOL[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Diane Larsen-Freeman.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