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湘西北地区小城镇村镇布局规划的问题研讨

2015-08-28 14: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 官亭乡区位概况与分析
  官亭乡位于临澧县北端,居澧县、石门、临澧三县交界处,东与九里乡接壤,南接合口镇、新安镇,西连澧县码头铺乡、石门县新铺乡,北邻澧县王家厂镇。官亭乡交通条件便利,枝柳铁路穿境而过,距石门火车站仅15公里,公路网络四通八达,距省道S304线8公里。全乡辖17个村、237个村民小组、6305户,总人口22606人。全乡总面积79.35平方公里,农用地5744.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91%。林地2540.63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4.23%;其他农用地504.02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8.77%。乡域主产粮、棉、油,盛产柑桔、桃、花生、西瓜等农产品,有万亩桃园和万亩桔园基地,是临澧县优质水果基地之一,并享有“脆蜜桃之乡”的美誉。
  2. 官亭乡村镇布局规划建设现状
  2.1公共设施建设现状。
  2.1.1教育设施。 官亭乡的教育事业已初具规模,形成幼教、普教等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保留并改扩建现状已有的官亭中学(集镇区)、彭市中心小学(集镇区)、刻木小学(天星社区)、樟树小学(樟树村),完善镇村中小学校规模及设施结合实际情况,按“普九”标准进行设计。
  2.1.2文娱设施。 现有文化娱乐设施主要为官亭乡综合文化站和一些村活动室等。
  2.1.3行政管理设施。 行政管理机构现有官亭乡乡政府、派出所、邮政所、电信支局局等各职能单位。
  2.1.4商业金融。 官亭乡老市场基本形成大市场,以彭市大道、官亭大道为格局的商业街已成雏形。
  2.1.5医疗卫生。 全乡现有医疗卫生设施主要有官亭乡卫生院、以及村卫生所。其中官亭乡卫生院服务半径为全乡,现状医疗卫生设施基本满足需求,但随着官亭乡快速城镇化,现状饱和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会突显。
  2.2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2.1综合交通。 官亭乡乡域内枝柳铁路贯穿其中,有县道X110、X104、X105、X106、X107等,境内共有乡道44.15公里。
  2.2.2给水排水。 现状水源主要为官亭乡自来水厂,水源为官亭水库,为集镇区和大部分村供应自来水。官亭乡现状已有自来水供应,目前有1座大型自来水厂即官亭水库自来水厂,现状日供水能力为9000吨/日,主要全乡用水以及供应东边九里集镇及附加村供水;另外在天星村和俄井村有2座小型自来水厂,天星村自来水厂主要负责天星村供水;俄井村自来水厂主要负责俄井村供水,以水库为水源。但这两个村水厂水源蓄水量不稳定,供水能力有限,乡域内暂。污水处理厂。各村排水目前均属于无组织排水,基本上是利用自然沟、农田灌溉系统进行排水,从而导致对环境的污染。
  2.2.3电力电信。 官亭乡乡域范围内现有13处变电站,功率分别为350KW、380KW、565KW、350KW、410KW、505KW、270KW、210KW、260KW、160KW、580KW、330KW、410KW 。官亭乡有多座移动基站、电信基站、联通基站,均匀分布在周边各村,实现乡域电信、电话、网络信号全覆盖,已建成较为完善的电信电话网络,并主要以架空线路为主。
  2.2.4交通设施。 官亭乡现状对外交通道路县道X018经过彭市村、枣木村,现状有两所加油站,位于俄井村和彭市村。
  2.2.5环境卫生设施。 乡域内有一处垃圾填埋场,位于马路村。集镇主要道路两旁设置垃圾桶,相应距离设置一个垃圾站。
  2.2.6历史文化资源。 官亭乡境内风景秀丽,风景名胜主要有楚墓群遗址、高台式木楼遗址、溶洞等历史文化资源。
  3. 官亭乡村镇布局规划现状存在的问题
 3.1村庄布局过于分散。官亭乡乡域范围内17个行政村,共计237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行政村约14个自然村,自然村密度达到3个/平方公里,且大部分自然村庄布局分散。
  3.2存在一定空心村现象。民居建筑布局混乱,宅基和住宅建设面积占地大,村民在外地务工,宅基地闲置,存在一定空心村现象。
  3.3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官亭乡没有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公司进驻,农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以简单农产品加工为主,未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
  3.4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乡域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结构单一、配套不齐全,社会共享性差,道路网系统不完善,无完善的给排水体系及污水处理设施。
  4. 针对官亭乡村镇布局现状存在问题的对策
  4.1空间布局策略。
  4.1.1扶持中心村庄。 选择现状区位和基础条件较好,且有一定的集聚规模的村庄,将其发展成为乡域的中心村庄,担当乡域副中心的作用,与镇区共同带动农村区域的发展。规划应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标准、建设审批、社会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扶持中心村庄。
  4.1.2改扩建“优势村庄”。 对于现状交通条件较好,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建设条件优良且空间上已连接成片的村庄聚落,应引导其进一步提升整合,发展扩大。
  4.1.3保留“一般村庄”。 对于现状人口规模不大,相对孤立且交通区位一般,发展潜力一般的村庄,在规划期内又难以搬迁的村庄,应限制其发展,使其保留现状,并鼓励该类村庄内的村民向邻近的引导发展的改扩建村庄集聚。
  4.1.4搬迁“零星村庄”、“不便村庄”。 对于现状规模较小、交通不便、发展潜力不大、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落后、受水利工程或地质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村庄,以及因自然环境恶化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规划建议搬迁。
  4.1.5整理“空心村庄”。 对于现状聚居面积较大、区位较好,规模较大的“空心村庄”,应逐步缩村,进行整治,或采取将周边的“零星村庄”搬迁进来。整理“空心村庄”时先梳理出农村居民点内的空宅、副宅,在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改造计划和规划。通过梳理、改造、再利用,解决农村居民点用地占而未用、农村住宅闲而未用的问题,以提高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程度。
  4.2基础设施规划。
  4.2.1改善乡域道路。 对经过集镇区的县级公路改道、拓宽,官亭乡集镇区的县道拓宽至24米,乡道扩宽到10米,各村的村组路进行全面硬化,实现村村通路。加强官亭乡与其它村庄的联系,带动整个官亭乡的发展。鉴于对原有道路系统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居民点存在交通不便的问题。在总体规划中设计的诸多道路做了 截弯取直和拓宽的处理。
  4.2.2改进给水工程。 结合镇区现状,合理布局,统筹安排,使给水规划既符合近期建设,又适应远期镇区发展的要求;在满足用户水量水压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地设计管道,镇区给水管网规划应以环状网布置为主,确保供水安全。采用集中供水方式,有效的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2.3完善排水工程。排水系统需逐步进行改造与完善。考虑造价因素及工程实施的阶段性,各自然村可按照截流合流制建设,重力自流排水,污水集中收集进入人工湿地或化粪池排放,雨水分散排放附近自然水体。
  4.2.4增加公共服务设施。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有效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实行集中投入,重点扶持农村中的公共卫生和文化事业问题。在管理财务方面,建议各职能部门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专项实施。从公共基础设施这一着眼点出发,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朴永吉.2009.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
  [2]庄大方,江东,徐新良.2012. 中国城镇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科学出版社
  [3]高文杰,邢天河,王海乾.2004.新世纪小城镇发展与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项目基金]2013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3年湖南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4-08-292
  [作者简介] 李启锚(1991-),男,籍贯:湖南张家界人,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1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