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价值体系

2015-08-27 13: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授已经成为了初中教学中的一员。而按照目前的状况而言,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总是落后于语、数、英等重点课程。因此,信息技术课程要得到学生的重视,必须要从教学模式开始进行改革。教师要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运用,其中包括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大前提、作用、核心和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运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顺利执行的大前提 
  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课堂上的教学主要程序,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得以顺利执行的大前提,任务设计的实施是任务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能够达成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在进行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要根据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大方向的任务,再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操作熟练程度等,慢慢地丰富该任务的实质内容,在一个大任务下细分许多目标不一的小任务,以便于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探讨。而在进行任务设计的同时,还必须要注意以下事项: 
  (1)要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按比例分化到每个小任务中,注意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做到“以旧带新”“以易带难”的原则,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能掌握新的知识。如在进行Word软件使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任务中不仅要融入旧知识点,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旧知识,还要融入新知识点,让学生学习使用方式。 
  (2)在进行任务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各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设计不同的小任务,并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尽可能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新的教学内容,能力强的学生学精,能力弱的学生学好。 
  (3)设计任务的同时,还必须要在任务中融入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让任务充满趣味,不再枯燥乏味和进入无止境的学习的死循环中,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如在进行Photo Shop教程的时候,通过不同的成像效果吸引学生学习。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要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符合真实状况、又能包含教学内容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把设计好的大致任务布置下去,以提高学生完成任务和学习新知识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布置好任务后,教师必须要带领学生,把大任务分化为各种的小任务,再针对各种小任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在适时的情况下把任务包含的各种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划分出教学内容中的各种重点、难点,最后让学生进行各自的思考和探讨。通过利用对任务的细分和深入的了解分析,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还能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如在进行Word软件使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演示一些用Word软件制作而成的精美贺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完成任务,而其中还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种事项: 
  (1)学生应自主思考完成任务。通过大任务细分后,教师对任务的解释和带领之下,任务变得简单而容易达成。而对于这些较为简单的任务,学生必须要学会自主的思考和学习,利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方式完成,从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任务进行深入的探究和了解分析。因此,学生必须要经历过查询资料、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和检验错误等步骤,才能完成任务。而这些步骤恰恰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尝试成败,总结完成任务的各种经验和方法,从中得知自身的优缺点,不断优化自身,学会自主学习。 
  (2)学生应团结协作完成任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学到新的知识,还必须要学到做人处事的各种优良品质,而团结互助则是一种可以学习的优良品质。在进行某些规模较为庞大的任务时,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根本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的,那么这个时候,学生就必须要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协作的形式有两种: 
  A. 分工协作。在进行综合性较强的较为大型的任务时,学生可以把大任务划分为小任务,把小任务分配到每个组员,确保小组内部每个组员都拥有自身的任务,再通过小组内部之间的交流沟通、讨论探究,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如在进行网页制作时,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一些学生做网页设计,一些学生做网页超链接。 
  B. 带领完成。在进行大型任务时,把任务分配给每个组员后,因为学生的能力的高低不同和细分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普遍性出现组员完成任务的时间不一。因此,首先完成自身任务的学生必须要主动帮助带领其他尚未完成任务的学生,共同探讨了解任务,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进行网页制作时,可以发挥不同学生的不同优势,利用网络的相互沟通的特点,进行多样化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得出对互联网的新的认识和理解。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效果的提高 
  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还必须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的方式方法,教师能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完成任务时的不足,再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下一教学环节的任务设计,还可以让学生知道自身的不足,从而得以改正。普遍而言,需要进行评价的内容有: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相互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任务完成结果和学生的创新程度。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授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显得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汤朋朋.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东南西 
  北,2009(7). 
  [2]齐仁德.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 
  技术装备,2008(2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