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2015-07-31 10: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课堂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获取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对信息的转化过程。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依靠听觉和视觉获取书本和黑板上的静态知识。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新课改以后数学教学的一个必然趋势。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调的弊端,使“乐学”落到实处。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改进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为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在课堂导入时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所要研究的内容中。
  在讲授高一年级《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课时,笔者利用孙悟空向猪八戒借钱的Flash动画,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比较还款利息多少的数学教学情境,将学生快速吸引到等比数列求和的情境之中,学生听得兴趣盎然,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成效提高了。
  又如在讲授高二年级《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时,笔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我国人造卫星发射的部分视频播放给学生,生动的画面,振奋的声音,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然后,笔者又用PPT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椭圆形状,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所要学的新知识—椭圆上,他们感到椭圆随处可见,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从而对学习椭圆充满期待,并快速进入探究情境当中。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一节课的“开门红”,就可以把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加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
  众所周知,很多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都是难理解、比较抽象的知识。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笔很难把这样的知识清楚地诠释给学生,导致出现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情况。而现代信息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很多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比如在讲授《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这节课时,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三角函数图像变换的不同过程,学生通过这些动态的画面,理解了教学难点,学习效果很好。
  又如,在讲授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对一些题目有疑惑,甚至不能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图像。为了克服这个难点,笔者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用几何画板展示题目的发展过程,学生明白了在大量计算背后的“秘密”,从而消除了他们心中的很多疑惑。课下学生反映,圆锥曲线知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因为他们看到的不只是数字,还能联系它的图形来思考问题。所以在一些学生难懂的抽象知识面前,教师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突破学生的学习困难,攻克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时效。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加大课堂密度
  教学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提高效率是所有教师的不懈追求。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单凭板书、讲解、操作的方式是很难做到的。多媒体计算机以其速度快、储存量大、易操作等优点,为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如在讲授《古典概型》这节课时,由于题目大且都是应用题,板书较多,解题步骤也较多,所以笔者利用课件和电子白板省去了抄写例题的时间,大大增加了课堂密度,提高了课堂效率。
  复习课经常会利用大量的变式练习达到复习目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不断对题目进行变化,学生可以利用较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相关知识,不断体会解题思路和方法,感受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规律,大大提高了复习课的宽度和深度。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追踪
  新课标指出,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结果是过程的一种必然。所以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明确学生的学习轨迹,这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助推作用。这一过程是很复杂的,传统的纸笔记录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可以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学习档案,从学生高一入学时就追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档案中可以有学生的反思日记、试卷、错题本等,这样教师就能很容易掌握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点,教学上就能有的放矢。即便中间换了教师,新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档案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掌握了学情,为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科学评价
  新课改以来,教师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作为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做好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比较感性,比较笼统、单一,常常通过教师的观察和经验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结果其实是比较片面的、空洞的,针对性也不强,对于学生的指导作用也很有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加科学、具体、多样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Excel软件是教师汇总学生分数的常用软件。除了汇总分数,教师还可以编写电子调查问卷,建立QQ群,通过共享文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时间、知识掌握情况等,再利用计 算机对结果进行统计,这样便于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谓事半功倍。
  除了课下的评价,目前有些学校已经实现了上课时教师与学生联网,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学生上课问答情况了如指掌,为教学提供了即时参考。另外,我们教师经常利用考试来诊断学生的知识掌握和临场发挥情况,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依据。但是,如果仅仅关注考试本身,而忽视了对考试结果的分析,那么考试的意义定会大打折扣。传统的方法一般是教师通过批阅试卷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有些工作细致的教师会对全班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汇总,量化评价,对教学有更好的指导意义。但是这样做费时费力,很难长期坚持,容易导致对学生的评价缺少连续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统计工具和软件层出不穷,很多软件都可以运用到教学中,比如SPSS软件,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诊断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一旦掌握了这些信息,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更好的指导和建议,学生的学习目标就会更加明确,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更好。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争取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从单元到多元,从质性评价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从只用纸笔评价到应用多媒体综合评价。
  六、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机遇,将传统教学中很多的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当然,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挑战,比如教师能否在新课程理念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学习是教师的进步法宝,教师要时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念,这样才能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明媚的春天。
  ( 王肖,本科,中教一级,北京市通州区潞州中学,10111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