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作为中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耕地和耕种面积不断减少、人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有较大的发展,2013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7亿斤,增产15亿斤,实现“十连增”,连续8年超千亿斤。尽管如此,河南省长期以来也面临着人增地减、人均耕地过少,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农业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现象。在这种粗放式的粮食生产、经营方式下,其增产空间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河南粮食主产区建设的要求。通过转变粮食生产、经营方式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必要,研究河南粮食生产、经营方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快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确保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粮食综合效益与提升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更是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目标,当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对河南粮食主产区发展的新要求。因此,研究河南省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内涵
目前粮食生产方式具体可以划分为粗放式生产和集约式生产两种形式,两种生产方式在要素投入、资源利用、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因此,实现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要从这些方面着手。
(一)粗放式粮食生产方式
粗放式粮食生产方式表现在: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水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加,且要素结构配置不合理,单纯依靠一种或几种传统生产要素的增加来提高产量,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农业;高消耗、高成本,资源浪费严重,粮食生产往往是短期行为,以掠夺的方式进行资源利用;粮食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组织化程度较低;粮食产、销经受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因此,粗放式的粮食生产方式,粮食增产空间有限,经济效益较低。
(二)集约式粮食生产方式
集约式粮食生产方式表现在: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机械、整合粮食产业链等手段,来提高粮食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从而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属于技术密集型农业;低成本、低消耗,资源利用效率高;粮食企业多采用集团化规模经营,产业化管理;粮食产、销经受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小。因此,集约式的粮食生产方式,粮食增产空间较大,经济效益较高。
(三)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内涵
粮食生产方式转变是指粮食生产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素投入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资源利用由高消耗、高成本向低成本、低消耗,资源利用效率高转变;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由无组织化或组织化程度低向集团化、产业化管理转变。
二、河南省粮食生产条件和现状分析
(一)河南省粮食生产条件
1.耕地资源。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全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74%。河南省内山区、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俱全,其中山区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占26.6%,丘陵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占17.7%,平原盆地面积约9.3万平方公里,占55.7%。山区和丘陵土地瘠薄,水资源较为贫乏。平原盆地地势平坦、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易耕性好,地下水资源也较为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来,河南省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生态退耕地占耕地减少量的一半,其次是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再次是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减少,以耕地改为园地和其他农用地为主,但大多数都未破坏耕作层。河南省可耕地中优质土地面积比重较低,主要是三级土地,其次是四级土地,然后是二级和五级土地,比重最低的是一级土地,也就说河南省可耕地中主要是中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约70%。
从分布上看,高产田主要集中在豫东、豫北、豫东北、太行山、淮河两岸的平原地区和南阳盆地,是全省粮、棉、油作物生产的主要基地。中产田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碟形洼地和山地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带,产量中等,土地质量和土地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潜力。低产田主要分布在豫西和豫北山地丘陵区,增产潜力很小,应适度压缩种粮面积。
2.水资源。河南省境内有黄河、淮河、汉水、海河四大水系,大小河流1500多条,其中全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多条,据水利部门统计计算,全省多年水资源平均总量达403.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5,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相当于全国的1/6。总的来说,河南省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量较为缺乏,且时空分布不均。在区域分布上,主要分布于西北、西部及南部山区,具有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的特点,水资源分布与地区的社会经济、人口、耕地不相适应。
河南省的气候条件与水资源状况决定了农业发展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灌溉。从有效灌溉耕地面积的变化来看,自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恢复的阶段,90年代中期以后,有效灌溉耕地面积逐年增加,近年来增加到近5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近70%。总的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业生产的灌溉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近一半的土地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3.科学技术。农业科技水平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提高科技贡献率对粮食单产提高具有显著和持久的影响。据测算,中国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率为48%左右,农业机械化水平为37%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在60%~80%。河南省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53%左右。粮食增产潜力取决于科技进步,农业发展的出路同样也取决于科技进步。河南省取得粮食总产量“十连增”,除了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4.劳动力。劳动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农村劳动力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农村劳动力数量即投入到农业中的劳动力的规模,农村劳动力质量即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文化水平。2012年河南农村劳动力人数为5367万,
比2000年增加了298万,年均增长率为0.48%,虽然农村劳动力人数不断增加,但大部分选择进城务工,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少,目前农村妇女和老人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二)河南省粮食生产概况
1.粮食总产量。粮食产量是反映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志,它的充足性与稳定性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粮食生产取得了惊人的成绩,1949年,河南粮食产量为714万吨,1978年达到2097万吨,2006年首次突破5000万吨,2013年为5713.7万吨,2004年-2013年实现了十连增。近30年来,河南粮食产量呈现以下几个特点(见表1)。
第一,粮食总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78年到2013年,先后跨上了三个大台阶,实现三次突破。1989年粮食总产量突破了3000万吨,达到3149万吨;1998年粮食总产量突破了4000万吨,达到4010万吨;2006年粮食总产量突破5000万吨,达到5112万吨。2013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5713.7万吨,位居全国第二位,单位面积产量达到5667.3公斤/公顷,播种面积为10081.8千公顷。2013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比1978年增加了3616万吨,增长了172.35%。
第二,产量变动呈现不同的波动。第一阶段是1978年—1982年,是粮食总产量缓慢增长期。总产量由1978年的2097万吨,增长到1982年的2315万吨,是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1983年—2003年,是粮食总产量较快增长期。粮食总产量在波动中增长,出现三次拐点。1986年降到最低点2546万吨后1987年有所恢复增长到2948万吨,1988年再次下降到2663万吨,之后平稳增长,1993又出现一次波动,之后粮食总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0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569万吨。第三阶段是2004年至今,是粮食总产量快速增长期。粮食总产量由2004年的4260万吨迅速增长到2013年5713.7万吨,增幅为20%。
2.粮食单产变化分析。粮食单产是指在粮食作物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上,平均每公顷耕地全年所生产的粮食数量,粮食单产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河南省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2097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5713.7万吨,总产量的增幅远超粮食播种面积增幅,这充分说明了1978年以来,河南省粮食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河南粮食单产总体呈增长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表2)。
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粮食单产增长起步期。1978年粮食单产为2299kg/hm2,1984年为3148kg/hm2,增长了37%,其中1982年粮食单产较上年出现下降,为2484kg/hm2,之后,粮食单产持续增加。
第二阶段:1985年-1994年,粮食单产增长震荡波动期。总体呈增长势头,但其中1986年、1988年和1991年较上一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是2716kg/hm2、2941kg/hm2和3330kg/hm2,较上一年下降幅度分别为9.52%、6.6%和6.12%。
第三阶段:1995年-2004年,粮食单产平稳增长期。由1995年的3935kg/hm2增加到2004年的4749kg/hm2,粮食单产增长缓慢,但总体还是呈上升趋势的,其中2003年由于自然灾害粮食单产创1996年以来最低值,为4000kg/hm2。
第四阶段:2005年-2013年,粮食单产较快增长期。粮食单产均达到达5000kg/hm2以上,2013年达到5667.3kg/hm2,但较之2005年5006kg/hm2,增长幅度为13.21%。
3.粮食产量结构。从1978年到2013年的粮食产量结构看,粮食总产量中夏粮所占比重明显增长,秋粮所占比重有所压缩。2000年以来粮食作物品种结构,玉米、小麦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比例有所提高,红薯、大豆等作物基本上呈负增长,其他作物如谷子、高粱等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高粱的产量,到2013年占全省粮食总产量几乎为零。河南省优质粮食种植品种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60%以上,初步建成了豫北、豫西北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豫南淮河两岸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豫东、豫北优质专用玉米生产基地,沿黄、沿淮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和豫东优质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
4.种植结构。1978年-2013年,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中1990年-2000年粮食种植面积出现负增长,2000年以后保持持续增加。河南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逐年增加,水稻的播种面积较少,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部。其中,水稻的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小麦的播种面积占在粮食作物中占绝对优势,这是因为河南省夏粮主要种植小麦,小麦的播种面积在1978年-1993年期间增长较快,此后增幅比较小。玉米是人们重要的营养调剂食物,近年来被大量作为饲料用粮,2004年以来单产稳步增加,使其播种面积大幅增加。2006年以后,由于河南省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又开始平稳增加。
(三)河南省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制约因素
1.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从1978年以来,随着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未征先占、乱占滥用、耕地浪费、耕地破坏等问题时有发生,人均耕地面积出现持续减少的趋势。2008年,人均耕地面积减为0.08hm2,到2010年,人均耕地面积进一步缩小到0.0746hm2。当前河南省土地经营规模较小,粗放式经营为主,土地流转水平低,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另外,土地不断细碎化,撂荒的边角土地、边远土地、贫瘠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使土地利用率大大降低。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目前,河南省有近 1/2的耕地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境地。多数灌溉工程及水利设施为上世纪60~70年代所修建,年久失修,老化、损毁严重,加之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近年来河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60~70年代的水平。全省普遍没有实现从地皮耕翻、零地、播类、田间管理、收获、干燥等全过程的机械化;粮食生产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机械、水稻收获、脱粒、干燥和运输等各类农业机械的集中组织化使用水平低;大型喷灌机、微喷灌、滴灌等高科技灌溉机械的使用更是少见。
3.科技增产支撑能力不足。长期以来,河南省在农业科技研发与成果储备、农技推广与应用方面,存在着
经费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而在化肥、农药利用率以及微生物农业、精准农业、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更是大大落后于先进地区,制约了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支撑作用的发挥。目前,乡镇一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是以民办非企业组织形式存在,农业技术人员身份由事业单位干部转变为中介服务组织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人员不足,业务不专,没有专门办公经费等问题。
4.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近年来,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快速推进,并初步形成一批以双汇、三全、思念为代表的产业化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但就全省而言,目前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力不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全省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数量不足,融资困难、技术整合及含量不高,与农户关系不紧密、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大范围带动农户能力不强等问题。全省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50% ,其中二次以上深加工仅占20%。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绝大多数农户仍游离在产业化组织之外,处于分散经营、自找市场状态,制约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分配机制的健立和完善。
三、促进河南省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
河南省农业小规模分散化的土地经营模式,不仅阻碍了土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影响了传统生产方式向农业现代化的转变。实行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可以使土地相对集中于农业企业或经营大户手中,实现土地、资金、科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这样即可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低的现状,也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土地集约化利用和经营,与此同时又可以使土地流转流出户从有限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向农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提高农民收益。有关部门应因地制宜,鼓励农民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建立一个组织健全、运作高效的土地流转中介体系,为土地流转的供求双方提供交易信息,为土地的规模经营提供快速、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二)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首先,加强水利灌溉及配套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农田排涝灌溉系统,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快实施大型及部分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发挥灌区改造的整体效益,提升灌区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其次,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耕地效率。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扶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逐步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导向,农民和农业经营服务组织投资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机械化投入体制,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扶持各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
(三)加强农业科研投入,健全农业推广体系
首先,要加强农业科研工作。一是要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在财政预算中,应当把农业科研确定为优先考虑的部门;农业科研资金的筹集应该多渠道、多层次,并以政府投资为主;二是要加强粮食生产科研项目研究,加速新品种选育引进。增强农业科技储备能力,加快粮食作物品种换代步伐,尽快选育引进一批既高产、稳产、优质又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新品种。三是依靠科技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的步伐。河南省现有中低产田,蕴藏着1000万吨的粮食生产潜力。通过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力度,加速中低产田改造,早日变成粮食的实际生产能力。其次,建立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加强农业推广工作。一是要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聘请农业科技专家、技术骨干直接入户指导、田间现场指导;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发布作物管理技术信息,指导农民生产。二是要加强农业推广人员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农业推广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改进农业推广方法,提高农业推广绩效。三是要提高农业推广人员待遇,改善农业推广条件,鼓励农业推广人员到粮食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第三,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从农业发展趋势来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不可逆转,只有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率,才能扭转粮食生产不断下滑的趋势。然而,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型受到农民文化水平低下的严重制约,只有不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农民素质,才能解决这个瓶颈问题,顺利实现转型。因此,一是要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采用新技术的能力,二是要进行思想教育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科学种粮积极性,激发他们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粮食生产,把科技进步作用落到实处。
(四)促进粮食深加工,整合粮食生产产业链
首先,通过对粮食资源的整合,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拉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粮食深加工能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其次,积极打造全粮食产业链,培育涵盖良种开发、生产、收储、加工、食品加工、物流销售、循环利用等环节完整粮食产业集群,将粮食产业链扩展到价值链、信息链,相互调剂补充。第三,组建粮食产业集团,大力促进河南省的粮食加工业向精深加工方面发展,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创立自己的品牌,形成收购、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将粮食产业做大做强,变粮食生产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五)完善政府的政策支持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督工作,确保补贴政策落到实处,逐步改变种粮比较收益低的局面。二是鼓励和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和社会资金从事农业建设,进一步改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基本农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筹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等,稳定和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其次,建立健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保障。目前种粮比较收益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落后,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使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事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使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有医保,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第三,建立失地农民
就业、创业保障基金。保障基金用于失地农民职业技术培训费用补助,或补贴援助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以保证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
[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03082)、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C79008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61992)、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3B13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CJJ050)和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13A790497)的联合资助。]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统计局.1978—2012年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杜,1979—2013
[2] 解宗方,张伟.提高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7)
[3] 梁保松,王亚伟,苏克勤.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历史演变及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0)
[4] 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 刘凤伟.河南省粮食产量预测及增产路径研究[J].郑州轻工学院学报,2012(6)
[6] 王亚伟.河南省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7)
[7] 杨红旗,汪秀峰,郝仰坤.河南粮食生产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0(1)
[8] 张宁.1978-2008年河南粮食生产变化趋势研究[J].河南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报,2010(6)
[9] 赵予新,张珍,张俊燕.传统农区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1(12)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作者简介:刘瑞峰,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