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效果研讨

2015-08-14 09: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进步与发展,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员的合理组织水平也逐步提升,随之而来的也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的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是提高单位效率、监督内部体制人员工作行为和防止舞弊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不仅仅能发挥会计本身的监督职能,监督内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经济活动,同时对于贪污舞弊、弄虚作假等恶劣现象有着不可替代的制约性作用,对于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收支以及经营活动的内部管理有着促进性作用。通过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保证了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形成了良好清廉的工作风气。正确认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职能,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对于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含义
  事业单位,是指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针对事业单位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人员,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运用会计核算等方法进行监督查看是否符合会计的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原则。
  二.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意义
  合理的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是提高单位效率、监督内部体制人员工作行为和防止舞弊的重要手段。我国的事业单位,属于为社会公益谋利益的社会服务型组织,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有体制的改革,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与过去相比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无论从提供工作效率还是有效防止徇私舞弊的角度,都有了明显的改观。然而,不可回避的是,现阶段的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要加强会计监督机制,就必须正视会计监督的问题,找出根源,对症下药。
  (一) 事业单位的义务与责任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会计法》中明文规定的条理,也就是说,各单位有责任、有义务对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必须执行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和法定性,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违反。
  (二) 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需要
  事业单位要想在改革之路上越走越顺,必须加快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提升,而会计监督可以说是反映内部管理水平的一重要方面。高效的会计监督机制的推行,能保证事业单位内部人事体系运转正常,工作效率高,对外而言,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无疑是提升事业单位整体形象,保持廉洁作风的代言人招牌,因此,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对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不容忽视。通过会计核算的手段,明确事业单位内部职责与范围,从而达到人尽其职,物尽其力,各司其职的效果,加强管理,防止越权,防止责任混淆。
  (三) 对于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事业单位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国有资产进行社会服务活动,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是对国有资产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负责。这些国有资产,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群众有权利和义务要求加强会计监督,实事求是的把每一分钱通过会计手段衡量,运用会计职能监督。从这一层面来看,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不仅是单位内部的事,也是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
  三. 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一) 健全会计监督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健全会计监督的坚实后盾,唯有逐步完善、逐步加强关于内部会计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规定,以强制性的法律保证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执行,才能从根本上使得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的健全、建立、有效执行成为必须,强制性的规定更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单位的监督体制。使会计监督有法可依,加快建立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法律体系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根本手段。加强和完善会计内部监督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加大事后惩罚力度,严厉对待违法现象,从控制和惩罚两方面来保证会计监督的实施有效。
  (二) 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牵制制度
  加强内部控制,对于事业单位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提高单位内部工作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与内部牵制,对于单位和管理层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首先,内部控制与内部牵制能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在事业单位内部的贯彻执行,也能保证单位内部决策和规章制度的正确落实。其次,内部牵制制度,对于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提供了可靠依据。最后,对于保护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保证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有序、高效的开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必须根据自身会计处理核算程序制定行之有效的内部牵制制度,并在实行过程中根据本单位情况及时改进。
  (三) 加强外部会计监督约束  
  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包括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以及单位外部的会计监督。通过外部审计人员,包括国家审计和会计事务所的审计,对被审事业单位加强外部约束力度。
  (四) 加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内部监督的意识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离不开工作人员的角色扮演,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事业单位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防患于未然,从而避免会计监督出现后期问题。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贯穿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提升职业道德的同时加强工作水平。
  四. 总结
  本文以事业单位的定义和社会定位出发,以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为视角,从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含义讨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包括事业单位的义务与责任、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需要、对于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方法,即健全会计监督法律体系、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牵制制度、加强外部会计监督约束、加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内部监督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玉宝.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探讨[J].商业会计,2013,(6):106-10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