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定是最多的(OS:肯定不是啊),但应该有那么几个。 if只有1.5,还有20%的自引,可以说凄凉了。 但不论怎么说,一个像NMR、STM一样的仪器的发明,对整个化学、生物学领域带来的贡献,绝对是超过一个“平均水平的诺贝尔奖”的 跑题了…不过不要在意细节~ 过两天完善一下细 …
连 Peter Higgs的希格斯波色子研究发现都是收到众多研究人员的支持,但诺贝尔的一个奖项最多只能有 3 位得主,完全无法反映科研现状,也没有跟上现今研究进行的方式。. 《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篇编辑部文章就说:「 最多 3 人的规则强调了科学只有少数的天才 ...
虽然Science和Nature更为大众所知,但是Physical Review是世界上刊载获得诺奖的物理学论文最多的系列期刊。 在过去四十年中,超过65%获得诺奖的物理学研究发表在Physical Review上。 在过去的九年中,每一年,都有…
2020年诺贝尔奖已经全部揭晓,哪些科学家对诺奖科学家的学术影响最大?哪些受到诺奖科学家的启发最多?以及,如何了解诺奖科学家的学术研究? 今天我们强烈安利的是:每周有数百万学者使用的AI 学术搜索引擎 Semantic Scholar AI-Powered Research
关于诺奖夫妇,可以参看 :①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印度裔班纳吉和AER主编迪弗洛夫妇以及克雷默教授 ,② AER, JHR主编告诉你, 如何在期刊上发论文 ,③ AER的主编和编委偏好什么, 在哪个领域更容易发表 , 2019年诺奖夫妇编写的Field experiments手册公布!. ④ ...
这篇文章综合分析了二者的数据,并对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做出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估计——范围缩小到了 ±0.25%。 连 Nature 都写了相关的社评来评价这篇文章的作者数,真的是很多了。 诞生了最多诺奖得主的论文 + 和上面两篇比,这个论文的作者 …
说到期刊,很多人可能只认识《cell》《Science》或者《Nature》。在化学领域中,能在后两篇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这两者几乎代表了科技界上最顶尖的研究成果;而在化学领域的大多数文章都达不到能发表在这两份期刊上的
所以,诺奖最多颁给三人的规则显然就是个问题。. 他认为,一个比较明智的决定可能是: 诺贝尔化学奖颁给杜德纳和夏彭蒂耶,她们的工作是纯生化,生理或医学奖给彻奇和张锋,他们在活体细胞中成功应用CRISPR,为医学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虽然张锋与此次 ...
今年,日本诺奖得主俱乐部再添一员,名城大学教授吉野彰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共享 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 自 2000 年以来,日本更是以平均每年 1 人获得诺奖的速度【1】,引发广泛关注。 日本诺奖“井喷”的背后是什么?靠的是顶级刊物论文吗?不妨先看看部分日本诺奖得主的论文发表情况,以及 …
试想一下,你发几十万篇论文却产不出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但是别人发表几万篇论文却有诺贝尔奖得主,这难道不是讽刺吗? 这是好消息吗? 所以中国论文发表数量“世界第一”,在我看来并不算是一个好消息,而更像是一个警醒,盲目地追求论文数量并不是好的方式。
) 不一定是最多的(OS:肯定不是啊),但应该有那么几个。 if只有1.5,还有20%的自引,可以说凄凉了。 但不论怎么说,一个像NMR、STM一样的仪器的发明,对整个化学、生物学领域带来的贡献,绝对是超过一个“平均水平的诺贝尔奖”的 跑题了…不过不要在意细节~ 过两天完善一下细 …
连 Peter Higgs的希格斯波色子研究发现都是收到众多研究人员的支持,但诺贝尔的一个奖项最多只能有 3 位得主,完全无法反映科研现状,也没有跟上现今研究进行的方式。. 《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篇编辑部文章就说:「 最多 3 人的规则强调了科学只有少数的天才 ...
虽然Science和Nature更为大众所知,但是Physical Review是世界上刊载获得诺奖的物理学论文最多的系列期刊。 在过去四十年中,超过65%获得诺奖的物理学研究发表在Physical Review上。 在过去的九年中,每一年,都有…
2020年诺贝尔奖已经全部揭晓,哪些科学家对诺奖科学家的学术影响最大?哪些受到诺奖科学家的启发最多?以及,如何了解诺奖科学家的学术研究? 今天我们强烈安利的是:每周有数百万学者使用的AI 学术搜索引擎 Semantic Scholar AI-Powered Research
关于诺奖夫妇,可以参看 :①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印度裔班纳吉和AER主编迪弗洛夫妇以及克雷默教授 ,② AER, JHR主编告诉你, 如何在期刊上发论文 ,③ AER的主编和编委偏好什么, 在哪个领域更容易发表 , 2019年诺奖夫妇编写的Field experiments手册公布!. ④ ...
这篇文章综合分析了二者的数据,并对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做出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估计——范围缩小到了 ±0.25%。 连 Nature 都写了相关的社评来评价这篇文章的作者数,真的是很多了。 诞生了最多诺奖得主的论文 + 和上面两篇比,这个论文的作者 …
说到期刊,很多人可能只认识《cell》《Science》或者《Nature》。在化学领域中,能在后两篇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这两者几乎代表了科技界上最顶尖的研究成果;而在化学领域的大多数文章都达不到能发表在这两份期刊上的
所以,诺奖最多颁给三人的规则显然就是个问题。. 他认为,一个比较明智的决定可能是: 诺贝尔化学奖颁给杜德纳和夏彭蒂耶,她们的工作是纯生化,生理或医学奖给彻奇和张锋,他们在活体细胞中成功应用CRISPR,为医学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虽然张锋与此次 ...
今年,日本诺奖得主俱乐部再添一员,名城大学教授吉野彰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共享 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 自 2000 年以来,日本更是以平均每年 1 人获得诺奖的速度【1】,引发广泛关注。 日本诺奖“井喷”的背后是什么?靠的是顶级刊物论文吗?不妨先看看部分日本诺奖得主的论文发表情况,以及 …
试想一下,你发几十万篇论文却产不出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但是别人发表几万篇论文却有诺贝尔奖得主,这难道不是讽刺吗? 这是好消息吗? 所以中国论文发表数量“世界第一”,在我看来并不算是一个好消息,而更像是一个警醒,盲目地追求论文数量并不是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