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日前印发《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工作实施方案》,并在江苏、山东等8个工作基础较好省份,选取第一批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按照《方案》要求,编制相关配套技术文件,组织技术骨干培训,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监测数据,指导各地开展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
2020 年 12 月 10 日,植物病理学国际著名期刊《 Plant Pathology 》( 二区,影响因子: 2.168 )在线发表了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科李永刚教授的题为“ Identification of fungal pathogens and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of Fusarium tricinctum causing root rots of alfalfa in northeast China ”的科研论 …
摘要 目的:检测并分析武汉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 方法:收集武汉市区2017年3—11月水产品、调味品、餐饮食品、蛋及蛋制品、食品肉及肉制品等样本,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250份食品样本中,检出63份具有致病菌,阳性率高达25.20%,其中肉及肉制品、水产品和餐饮食品阳性率较高 ...
扬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流行现状、耐药特性和关键控制点研究. 巢国祥. 【摘要】: 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中的致病菌对健康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发达国家每年约有1/2的人感染食源性疾病,而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 ...
Nature:邵峰等揭示机体区分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免疫机制 致病菌 特异性 识别 细菌感染 免疫机制 来源:NIBS 2014-06-25 21:41 机体天然免疫系统识别和 ...
2、植物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区分开致病菌及有益菌并对抗前者促进后者的; 3、关于有益菌群与内共生菌在促进或中和有益效果方面的相互作用如何; 4、微生物释放的根际信号是如何被植物共同解释的以及不同分子对植物生长和抗逆性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有多大;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陈翊平教授课题组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2021, 93, 6613-6619, IF=6.8)发表了题为“Direct 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 biosensing strategy for detecting foodborne pathogens through enzyme ...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取得新进展 食源性致病菌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2021-05-25 12:55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陈翊平教授课题组在 ...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致病菌谱和耐药率变化,以及致病菌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1至2005年本院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并与1990至2000年109例次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1)致病菌谱分布:2001至2005年收治腹膜 ...
国家卫计委日前印发《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工作实施方案》,并在江苏、山东等8个工作基础较好省份,选取第一批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按照《方案》要求,编制相关配套技术文件,组织技术骨干培训,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监测数据,指导各地开展国家致病菌识别网建设。
2020 年 12 月 10 日,植物病理学国际著名期刊《 Plant Pathology 》( 二区,影响因子: 2.168 )在线发表了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科李永刚教授的题为“ Identification of fungal pathogens and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of Fusarium tricinctum causing root rots of alfalfa in northeast China ”的科研论 …
摘要 目的:检测并分析武汉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 方法:收集武汉市区2017年3—11月水产品、调味品、餐饮食品、蛋及蛋制品、食品肉及肉制品等样本,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250份食品样本中,检出63份具有致病菌,阳性率高达25.20%,其中肉及肉制品、水产品和餐饮食品阳性率较高 ...
扬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流行现状、耐药特性和关键控制点研究. 巢国祥. 【摘要】: 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中的致病菌对健康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发达国家每年约有1/2的人感染食源性疾病,而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 ...
Nature:邵峰等揭示机体区分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免疫机制 致病菌 特异性 识别 细菌感染 免疫机制 来源:NIBS 2014-06-25 21:41 机体天然免疫系统识别和 ...
2、植物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区分开致病菌及有益菌并对抗前者促进后者的; 3、关于有益菌群与内共生菌在促进或中和有益效果方面的相互作用如何; 4、微生物释放的根际信号是如何被植物共同解释的以及不同分子对植物生长和抗逆性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有多大;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陈翊平教授课题组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2021, 93, 6613-6619, IF=6.8)发表了题为“Direct 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 biosensing strategy for detecting foodborne pathogens through enzyme ...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取得新进展 食源性致病菌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2021-05-25 12:55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陈翊平教授课题组在 ...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致病菌谱和耐药率变化,以及致病菌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1至2005年本院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并与1990至2000年109例次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1)致病菌谱分布:2001至2005年收治腹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