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一生,五次入狱。第一次入狱是在1913年,当时胡适还不认识陈独秀,并未营救。1917年两人结识后,陈独秀入狱四次,胡适营救四次。1937年8月,抗战爆发后,胡适奉命赴美寻求美援时,还忘不了身在狱中的陈独秀。为此胡适还专门致函汪精卫。
红色档案系列 |《新青年》的朋友圈与建党伟业. 坐落在南昌路100弄老渔阳里2号的《新青年》编辑部,铸就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起点。. 1920年6月,坐落在南昌路100弄老渔阳里2号的《新青年》编辑部,秘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随后,第一批党员、第一份 ...
近日,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举办了“陈独秀、胡适与他们的时代”——纪念新文化运动105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陈独秀与胡适在“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的分歧,与其手稿中体现的思想内容与文献价值,从不同学术研究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胡适作为名人地位之所以能巩固下来除了自身的素质,还得益于《新青年》另外两个盟友,即陈独秀等在1918年12月创办的《每周评论》;胡适的学生 ...
陈独秀(左)与胡适 中国的白话文运动与一本杂志密不可分,这本杂志便是创办于1915年的《新青年》(时称《青年杂志》)。 几乎在《新青年》创刊的 ...
陈独秀和李大钊当时都是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月薪300大洋,还办杂志、写文章、做演讲,李大钊月薪180大洋。他们衣食无忧,锦帽貂裘,可以过着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不要。他们要带领穷人闹革命,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尘封百年的亚东遗珍集结面世,“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在沪展出. 2020年9月9日,适逢新文化运动105周年,以新发现的亚东图书馆藏陈独秀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9月24日,“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将在安徽大学图书馆启幕。本次展览将展出亚东图书馆 ...
据了解,“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全国首展于北京,8月25日至31日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启幕。 其时,为纪念新文化运动105周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在艺”在展厅现场,还联合举办了“陈独秀、胡适与他们的时代——纪念新文化运动105周年”主题 ...
来源标题: 鲁迅、陈独秀和胡适 的“新青年”朋友圈 朋友圈的优秀青年 《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因为创刊人陈独秀来北大担任文科学长。从第四卷开始转为一本“同人”杂志,公告不接受投稿 ...
陈独秀一生,五次入狱。第一次入狱是在1913年,当时胡适还不认识陈独秀,并未营救。1917年两人结识后,陈独秀入狱四次,胡适营救四次。1937年8月,抗战爆发后,胡适奉命赴美寻求美援时,还忘不了身在狱中的陈独秀。为此胡适还专门致函汪精卫。
红色档案系列 |《新青年》的朋友圈与建党伟业. 坐落在南昌路100弄老渔阳里2号的《新青年》编辑部,铸就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起点。. 1920年6月,坐落在南昌路100弄老渔阳里2号的《新青年》编辑部,秘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随后,第一批党员、第一份 ...
近日,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举办了“陈独秀、胡适与他们的时代”——纪念新文化运动105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陈独秀与胡适在“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的分歧,与其手稿中体现的思想内容与文献价值,从不同学术研究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胡适作为名人地位之所以能巩固下来除了自身的素质,还得益于《新青年》另外两个盟友,即陈独秀等在1918年12月创办的《每周评论》;胡适的学生 ...
陈独秀(左)与胡适 中国的白话文运动与一本杂志密不可分,这本杂志便是创办于1915年的《新青年》(时称《青年杂志》)。 几乎在《新青年》创刊的 ...
陈独秀和李大钊当时都是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月薪300大洋,还办杂志、写文章、做演讲,李大钊月薪180大洋。他们衣食无忧,锦帽貂裘,可以过着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不要。他们要带领穷人闹革命,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尘封百年的亚东遗珍集结面世,“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在沪展出. 2020年9月9日,适逢新文化运动105周年,以新发现的亚东图书馆藏陈独秀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9月24日,“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将在安徽大学图书馆启幕。本次展览将展出亚东图书馆 ...
据了解,“亚东图书馆遗珍——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全国首展于北京,8月25日至31日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启幕。 其时,为纪念新文化运动105周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在艺”在展厅现场,还联合举办了“陈独秀、胡适与他们的时代——纪念新文化运动105周年”主题 ...
来源标题: 鲁迅、陈独秀和胡适 的“新青年”朋友圈 朋友圈的优秀青年 《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因为创刊人陈独秀来北大担任文科学长。从第四卷开始转为一本“同人”杂志,公告不接受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