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被认为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他在《莫格街谋杀案》(1841)、《马里‧罗盖特的秘密》(1842)和《被窃的信件》(1844)这 3篇著名的侦探小说里,塑造了第一个业余侦探杜宾的形象。杜宾通过观察和推理破案,成了后来侦探小说中侦探形像的模型。爱伦‧坡共写了7篇侦探小说,虽然只是他的著作的一小部分,但却首创了侦探小说的模式,对侦探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在美国,直到几十年后安娜‧凯瑟琳‧格林(1846~1935)发表《利文沃兹案》(1878)以后,侦探小说才开始流行。《利文沃兹案》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妇女写的侦探小说。 在英国,侦探小说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威尔基‧科林斯(1824~1889)继《白衣女人》(1859~1860)成功之后,1868年发表了《月亮宝石》,以其曲折动人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描写,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长篇侦探小说。 科林斯的朋友查尔斯‧狄更斯也涉足这一领域,他的未完成的《艾德温‧德鲁德之谜》就是一部侦察小说。 广泛流行历久不衰、具有世界影响的侦探小说当属英国柯南道尔(1859~1930)的福尔摩斯探案。柯南道尔在《血字的研究》(1887)里,第一次塑造了福尔摩斯这个颖悟无比的业馀侦探形像,此后,他在《四签名》(1889)、《巴斯克维尔的猎犬》(1902)、《恐怖谷》(1915)和许多短篇小说里,全部以福尔摩斯为主角,以华生作陪衬,解决了各种疑难的罪案。福尔摩斯成了一个比他的作者更著名的世界性文学人物。 早期的主要作家有:英国理查德‧奥斯丁‧弗里曼(1862~1943),他塑造了第一个使用法医学的侦探约翰‧桑代克医生,并且首创了“逆侦探小说”,即首先说明罪犯的身份,然后倒叙破案的情况;奥克兹男爵夫人(1865~1947),在《角落里的老人》一书里,首先写出了坐在安乐椅里靠推理破案的“安乐椅”侦探; 阿‧爱‧伍‧梅森(1865~1948),塑造了侦探汉诺德先生; 吉尔伯特‧凯思‧切斯特顿(1874~1936),塑造了教士侦探布朗神父; 埃德蒙‧克‧本特利(1875~1956),塑造了侦探菲利普‧特伦特; 厄内斯特‧布拉默 (1869~1942) ,塑造了瞎子侦探马克斯‧卡拉多斯。 在美国,卡罗林‧韦尔斯(1869~1942)塑造了侦探弗莱明‧斯通; 梅尔维尔‧戴维森‧波斯特(1871~1930)塑造了阿布纳大叔。但是,这一时期英国的厄内斯特‧威廉‧霍纳恩(1866~1921)所写的拉斐尔斯故事,法国的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所写的侠盗阿森‧吕班故事,最受读者的欢迎。 美国黄金时代的发起者是S.S.范‧戴恩,他的真名是威‧亨‧赖特(1888~1939)。他在《本森谋杀案》(1926)和《加那利谋杀案》(1927)等一系列小说里,塑造了博学多识的侦探菲洛‧万斯的形像,赢得了读者的欢迎。赖特之后是艾勒里‧奎恩,奎恩既是作者的名字,也作侦探的名字,实际是弗雷德里克‧丹奈(1905~ )和曼弗里德‧李(1905~1971)合用的笔名。奎恩的作品一开始就把各种线索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同侦探一起破案。奎恩最好的作品是早期的《荷兰鞋之谜》(1931)、《希腊棺材之谜》(1932)、《埃及十字架之谜》(1932)和《中国橘子之谜》(1934)。奎恩创办的《神秘故事杂志》对推动短篇侦探小说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一时期,雷克斯‧斯托特(1886~ )所塑造的“安乐椅”侦探尼罗‧沃尔夫也相当著名。 与此同时,英国出现了一大批侦探小说作家。最有名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1891~1976),她是“黄金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善於利用扑朔迷离的布局、充满疑窦的人物,创造许多假象,最后提出令人惊奇的结局。她一生写了近70部侦探小说,塑造了波伊洛和麦波尔小姐两个侦探的形像。她的许多小说如《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惨案》等都拍成了电影。英国其他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包括:弗里曼‧威尔斯‧克罗夫茨 (1879~1957),塑造了侦探弗伦奇; H.C.贝利(1929~ ) ,塑造了侦探雷金纳德‧福岑; 安东尼‧伯克利,塑造了侦探罗杰‧谢林汉姆;美国出生的约翰‧狄克森‧卡尔(1906~ ),塑造了侦探费尔和亨利‧梅里维尔;多萝西‧塞耶斯(1893~1957),塑造了侦探皮特、维姆两勋爵。 达希尔‧哈梅特 (1894~1961)和雷蒙德‧钱德勒(1888~1958) 。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不再是为情节需要而安排的符号,侦探本人也不是万能的英雄,他们有自己的弱点,也常常落入尴尬的处境。哈梅特小说中的侦探就是英雄加盗匪的角色,钱德勒笔下的私人侦探菲利普‧马洛尽管人品正直,但仍然是不断动枪打斗的亡命徒。他们笔下的警察常常不再是法律的维护者,警察常与黑社会的组织互相勾结,而有些黑社会组织又常常得到有权势的政客的支持。作品中其他人物也往往各有自己的性格,一般都刻画得有血有肉,给人以真实感。哈梅特和钱德勒善于使用洗练、粗俗的生动对话,反映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的发展,增强故事的可信性。哈梅特的《血腥的收获》(1929)、《玻璃钥匙》、《瘦人》(1932)、钱德勒的《大睡》(1939)、《别了,亲爱的》(1940)、《小妹妹》(1949)等,不仅是早期“硬汉派”侦探小说的代表作,而且在文学界也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森村诚一 生于1933年,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作家。1969年以《高层的死角》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的“江户川乱步奖”,从此开始了职业作家的生涯。 森村诚一说:“我所描给的全是人间的戏剧”。他的作品充満了社会责任感,想象奇特,最著名的作品是“三证明”系列,即《人性的证明》(改编成电影《人证》,父辈的人一定都看过)、《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日本自1977年以后出现了“森村诚一热”。 特别推荐他的小说《新人性的证明》和纪实《食人魔窟》。记录了七三一部队和另一支恶魔部队——一○○部队的恶行,其中包括令人发指的“活人试验”。有民族责人感的人一定要看一看。正如森村诚一所说,《新人性的证明》是要偿还一些“日本人的债务”。 喜欢森村诚一,不光因为他的作品是推理小说,更重要的是作品主题,他写了很多别人不可能写的东 横沟正史 日本人,1902~1981。著有《本阵杀人案》、《狱门岛》等多部小说。 看过《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朋友,一定记得少年侦探金田一一的招牌台词:“为了不辜负名侦探爷爷的名声!”他的爷爷就是金田一耕助,横沟正史笔下的大侦探,和江户川乱步的明智小五郎及高木彬光的神津恭介,合称日本小说史上的三大名探。感兴趣就去看漫画中的名侦探! 江户川乱步 日本人,1894~1965。他在日本推理小说界的地位相当于手冢治虫在漫画界的地位。 江户川乱步原名平井太郎,其笔名的日语语音就是“爱德加·伦坡”。 他塑造了东洋神探——明智小五郎,与《名侦探柯南》中的“沉睡的小五郎”可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名侦探小五郎还是柔道二段,值得一提的是“沉睡的小五郎”也是柔道高手,也许是青山刚昌(《名侦探柯南》的作者)有过借荐吧。再提一点,《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中的金田一的对手,明智健悟警视,和名侦探小五郎是同一姓氏。 西村京太郎 1930年出生于东京,本名矢岛八郎。代表作《天使的伤痕》获得1965年的“江户川乱步奖”。十津川就是他笔下的侦探。我很喜欢他的一个短篇《敦厚的犯》,希望你也看过。 再说一句偏题的话:大家都说《少年包青天》抄袭了日本漫画《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和《名侦探柯南》,曾有一个名叫《刑事侦缉档案》的港台片中的某一案也“借荐”了西村京太郎的《天使的伤痕》。 赤川次郎 1948年生于日本福冈,28岁发表了《幽灵列车》。 《华丽的侦探们》系列短篇也十分有趣。在一个疯人院的9号楼中,住了一些自以为自己是某些名人的怪人,其中有会挖地道的埃德蒙·邓蒂斯,会易容术的亚森·罗宾,还有福尔摩斯、达尔大尼央。主要人物:铃木芳子、“福尔摩斯”、“达尔大尼央”。(注释:埃德蒙·邓蒂斯和达尔大尼央分别出自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和《三剑客》)。 赤川次郎笔下的青春女孩的形象非常可爱,比如:女侦探铃木芳子和《幽灵列车》中的永井夕子。松本清张 (1909~)日本推理小说作家。出生于北九州小仓市的一个商贩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幼而失学,从13岁起被迫辍学谋生,当过街头小贩、学徒,也做过朝日新闻社驻小仓的西部本社广告制图工。1943年应征入伍,被驱往朝鲜当卫生兵,战后遣送回国,到报社复职。在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他为了养活七口之家,不得不奔波于关西和九州之间,批发笤帚。他在文学回忆录《半生记》(1966)中,感人地描绘了这段辛酸的往事。松本清张长期受歧视受屈辱的生活,为他的思想发展提供了真实的社会和心理依据。他的《某〈小仓日记〉传》(1952)、《菊花枕》(1953)《断碑》(1954)等等,都是通过逆境中人物的生活道路和失败命运来展示时代和社会生后的。 松本清张于1955年以《埋伏》一书跻身于推理小说作家队伍,他以权与法、善与恶、罪与罚等社会问题为题材、披露了日本社会的黑暗,就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比起历来的刑事侦破小说表现出难能可贵的拓展与超越。他的《点与线》(1957)、《隔墙有眼》(1957),间世后深受读者欢迎。森村诚一 1933年1月生于土奇玉县熊谷市,青山学院大学英美文学系毕业。曾在饭店从事管理工作10年。1967年以《大都会》登上文坛。1969年发表《高层的死角》获江户川乱步奖。《腐蚀的构造》获1973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理事等。主要作品还有《人性的证明》、《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恶魔的盛宴》等一百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