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大的诱惑就是高额利息。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频发,发案区域涉及全国大部分地区,随着农村群众,农民外出打工,国家加大了对三农建设的投入,加之精准扶贫力度的加大,不少农村群众手里有了一定的积蓄,可以说这也是血汗钱。这些钱就成为了不法分子眼中最好吃,也是最容易吃的“肥肉”。
众多群众有了投资理财的想法,但又苦于自己除了银行存款就没有别的理财方式,这些不法分子就盯上了这些存款。他们往往打的旗号就是高额利息为回报,使群众所相信。
非法集资者基本上不会用集资来的钱投资什么项目,他们为了让集资人相信能够有回报,就会把其他群众投资的钱用作上期投资群众的高利息,其结果只能是“填坑式”的,最终随着资金链的断裂,结果就是群众倾家荡产。或者,为了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其次,利用亲友之间的信任进行诱。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拆迁户手中也有了大量因拆迁而获得的拆迁费用,真正的“拆迁二代”,手里攥着大把的钱。
他们握着大量的现金,除了进行正规生意的人进行生意投资外,有少部分人会因为亲友的鼓动,进行这种非法集资式的投资,最后就是连本钱都收不回来了。在我的工作中就出现过此类的非法集资案件,最后投资的群众都是城郊的拆迁户,而且是一个村上的拆迁户。
更有甚者,借用亲人的钱给以利息,再进行再投资,自己获得高利息,最后,好多人都是赔了自己的又赔亲戚的。还有的老年人,有一个已经七十二了还把自己的所有积蓄28万,打了水漂。
最后,农民金融风险意识太淡泊,了解投资正确信息渠道太少也是一大原因。 不法分子为了取社会公众信任,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上发布广告,制造虚假声势,取社会公众的信任,进而进行投资。他们的想法就是,有这么多人投资的从众心理,又在公众信任的媒体机构做广告,应该不会是非法集资。直到最后,公安机关的介入,群众才会清醒过来,但到那时一切早已经晚了。
在此提醒广大群众,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利息”等都是非法集资不法分子的敛财方式。我们应该记住的是非法集资者“你要的是他的利息,但,他却想的是你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