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央美术学院有没有室内设计专业是设计学院还是建筑学院的谢谢 室内设计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主要专业之一,但室内、园林设计专业的同学前两三年都会学习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知识,到大四大五才细分到各工作室。设计学院没有开设空间设计相关专业 B. 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室内设计专业,在一年的学期中都有哪些课程 在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室内设计专业的所有课程 (1050412)环境艺术设计-本科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0 3 00015 英语(二) 14.0 4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5.0 5 07078 专业绘画 6 06216 中外建筑史 5.0 7 06918 工程图学基础 7.0 8 00699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 4.0 9 07079 计算机辅助设计 10 06220 形态与空间造型 5.0 10 10207 形态与空间造型实践 3.0 11 06221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6.0 11 10208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实践 3.0 12 06223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6.0 12 10209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实践 3.0 13 06224 园林艺术学 5.0 14 06222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5.0 14 10210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实践 3.0 15 21077 环境艺术设计本科毕业论文 16 加考 00692 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 4.0 04317 素描 4.0 04315 色彩 5.0 C. 中国哪个大学的室内设计专业最好 室内设计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如此,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大多数室内设计人才都是从艺术院校出来的。所以,今天美行思远我为大家整理了国外室内设计专业大学排名,供大家参考。 美国室内设计专业大学排名 1、普瑞特艺术学院 普瑞特艺术学院提供建筑、平面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珠宝设计、插图、室内设计、数字艺术、创意写作、历史、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其中,室内设计系排名全美第一,众多的艺术类人才均曾在此学习,其中不乏知名画家、设计师、作家等。 2、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 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室内设计系课程既包括民居住宅设计,又包括商业室内设计,而且延伸到布景设计,甚至包括网络设计。虽然在建筑艺术分院内有250多台计算机和有3个专门的室内设计实验室供学生们使用,教师们还是强调,电脑永远无法取代真正的设计,真正的设计源自大脑、源自心灵、源自手中的铅笔。 3、罗德岛设计学院 罗德岛设计学院是一所集艺术与设计学科为一体的世界顶尖设计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各专业都位于领域前端,工业设计(Instrial Design)、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插画(Illustration)、摄影(Photography)、建筑(Architecture),室内建筑(Interior Architecture)及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尤为突出。 4、纽约室内设计学院 纽约室内设计学院,常简称为NYSID,专业性极高,1916年成立至今,并无设置其他科系,完全致力于室内设计领域,并在此领域持续保持全美顶尖地位,毕业生遍布知名工作室。NYSID是一所小型的私立学校,、位于纽约的精华地,也就是曼哈顿上东区70街,学校不大,没有校园,但是该有的设备如艺廊、书店,也是应有尽有。 5、帕森斯设计学院 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是全美最大的艺术与设计学校,与世界时尚最高学府意大利马兰欧尼学院、英国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巴黎ESMOD并称世界四大设计学院。 在1906年,帕森斯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室内设计项目。帕森斯和其他程序的早期领导人、一个世纪以后,室内设计专业才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帕森斯设计学院的老师经常参与同学们的设计过程,老师会对他们的创作进行一些专业的指导和点评。大四时,学生会加入到设计工作室,为客户设计一个不盈利的项目。 英国室内设计专业大学排名 1、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 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室内与空间设计课程的独特之处就是它专注于室内的设计,包括复杂的建筑空间及小面积的空间设计。这将使你对于设计目标有亲切感,并且帮助我们理解反馈给用户的信息是否准确。这门课程是切尔西所有室内设计课程的核心,也是研究生课程的基础以及空间设计研究组集体工作的基础。 2、爱丁堡艺术学院 爱丁堡艺术学院是欧洲最大、建校历史最长的艺术学院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60年的爱丁堡美术学院。现分为两个相连的校园,位于市中心,现有学生两千名,分别来自世界三十八个国家。爱丁堡艺术学院以其独创能力和研究著称,与许多工业企业及国有部门都有联系。学院可以为学生提供到欧洲、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学习的机会。 3、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是英国最古老的,也是现存为数不多的独立艺术院校之一。学院下属3个学院,分别为设计学院、美术学院以及麦金托什建筑学院。历史与评论研究系主要承担艺术和设计本科程度的教学,数字设计工作室除了负责最新的研究生科研外,还开设二维、三维动画的研究生课程。 4、英国创意艺术大学 创意艺术大学学院是1980年三所兴盛的院校合并的结晶。学院现在有三个主要校区,分别位于Maidstone,Rochester和Canterbury。学校在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经济和文化生活上起了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学校在艺术、设计、建筑学、媒体和交流等教育上尤为出色,受到了世界各国学生的肯定。 5、伯明翰城市大学 伯明翰城市大学是英国现代化、综合性的高等学府之一,拥有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约25,000名学生,6大学院,300多种课程。学校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所开设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BCU在伯明翰共有8个校区,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实验室,提供给学生较好的硬件设施,包括图书馆,活动中心等。 以上内容就是对国外室内设计专业大学排名的介绍,哪个是你向往的院校?如果还有关于室内设计留学疑问,可以在美行思远艺术留学网站留言,我们将有专业的老师会为你一一解答。 阅读此文章的人还阅读了... D. 中央美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分和文化课录取分数是多少 430左右! E. 中国哪个大学的室内设计专业最好 室内设计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如此,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大多数室内设计人才都是从艺术院校出来的。所以,今天美行思远我为大家整理了国外室内设计专业大学排名,供大家参考。 美国室内设计专业大学排名 1、普瑞特艺术学院 普瑞特艺术学院提供建筑、平面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珠宝设计、插图、室内设计、数字艺术、创意写作、历史、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其中,室内设计系排名全美第一,众多的艺术类人才均曾在此学习,其中不乏知名画家、设计师、作家等。 2、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 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室内设计系课程既包括民居住宅设计,又包括商业室内设计,而且延伸到布景设计,甚至包括网络设计。虽然在建筑艺术分院内有250多台计算机和有3个专门的室内设计实验室供学生们使用,教师们还是强调,电脑永远无法取代真正的设计,真正的设计源自大脑、源自心灵、源自手中的铅笔。 3、罗德岛设计学院 罗德岛设计学院是一所集艺术与设计学科为一体的世界顶尖设计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各专业都位于领域前端,工业设计(Instrial Design)、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插画(Illustration)、摄影(Photography)、建筑(Architecture),室内建筑(Interior Architecture)及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尤为突出。 4、纽约室内设计学院 纽约室内设计学院,常简称为NYSID,专业性极高,1916年成立至今,并无设置其他科系,完全致力于室内设计领域,并在此领域持续保持全美顶尖地位,毕业生遍布知名工作室。NYSID是一所小型的私立学校,、位于纽约的精华地,也就是曼哈顿上东区70街,学校不大,没有校园,但是该有的设备如艺廊、书店,也是应有尽有。 5、帕森斯设计学院 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是全美最大的艺术与设计学校,与世界时尚最高学府意大利马兰欧尼学院、英国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巴黎ESMOD并称世界四大设计学院。 在1906年,帕森斯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室内设计项目。帕森斯和其他程序的早期领导人、一个世纪以后,室内设计专业才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帕森斯设计学院的老师经常参与同学们的设计过程,老师会对他们的创作进行一些专业的指导和点评。大四时,学生会加入到设计工作室,为客户设计一个不盈利的项目。 英国室内设计专业大学排名 1、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 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室内与空间设计课程的独特之处就是它专注于室内的设计,包括复杂的建筑空间及小面积的空间设计。这将使你对于设计目标有亲切感,并且帮助我们理解反馈给用户的信息是否准确。这门课程是切尔西所有室内设计课程的核心,也是研究生课程的基础以及空间设计研究组集体工作的基础。 2、爱丁堡艺术学院 爱丁堡艺术学院是欧洲最大、建校历史最长的艺术学院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60年的爱丁堡美术学院。现分为两个相连的校园,位于市中心,现有学生两千名,分别来自世界三十八个国家。爱丁堡艺术学院以其独创能力和研究著称,与许多工业企业及国有部门都有联系。学院可以为学生提供到欧洲、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学习的机会。 3、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是英国最古老的,也是现存为数不多的独立艺术院校之一。学院下属3个学院,分别为设计学院、美术学院以及麦金托什建筑学院。历史与评论研究系主要承担艺术和设计本科程度的教学,数字设计工作室除了负责最新的研究生科研外,还开设二维、三维动画的研究生课程。 4、英国创意艺术大学 创意艺术大学学院是1980年三所兴盛的院校合并的结晶。学院现在有三个主要校区,分别位于Maidstone,Rochester和Canterbury。学校在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经济和文化生活上起了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学校在艺术、设计、建筑学、媒体和交流等教育上尤为出色,受到了世界各国学生的肯定。 5、伯明翰城市大学 伯明翰城市大学是英国现代化、综合性的高等学府之一,拥有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约25,000名学生,6大学院,300多种课程。学校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所开设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BCU在伯明翰共有8个校区,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实验室,提供给学生较好的硬件设施,包括图书馆,活动中心等。 以上内容就是对国外室内设计专业大学排名的介绍,哪个是你向往的院校?如果还有关于室内设计留学疑问,可以在美行思远艺术留学网站留言,我们将有专业的老师会为你一一解答。 阅读此文章的人还阅读了... F. 室内设计在中央美术学院哪个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 中央美术学院(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简称“央美”,位于首都北京,是由中华人民共专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属一一所世界一流美术学院,中国八大美院之首,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 G. 室内设计在央美属于什么专业 室内设计在央美属于“建筑学院 室内设计专业”;同时,“设计学院”内也有“家居设计”等室内设计相关专业。 以下证据取自央美主页: 1,央美总体介绍——建筑学中央美术学院现有20个本科专业(中国画、书法学、绘画、雕塑、实验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摄影、美术学、艺术史论、文化产业管理、建筑学、风景园林设计、影视摄影与制作、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动画) 2,央美建筑学园内的室内设计专业——室内设计专业是在前身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专业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建人及学术带头人张绮曼教授的带领下,本着创建国内一流室内设计专业的目标,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着系统而完善的专业课程改革。同时通过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环艺院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室内设计专业在培养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空间塑造意识的同时,更强调人文环境的艺术表达与设计形式的原创,力图培养出有设计能力、有专业知识、有审美能力、有整体设计协调能力,适合于社会的优秀室内设计师。 3,设计学院内家居设计等室内设计相关专业——设计学院目前在学科构建上包括设计艺术学和摄影两大部分,专业方向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家居设计、数码艺术、摄影艺术、时装艺术、首饰艺术交通工具设计,并且覆盖设计艺术史论领域的教学和研究。 H. 在中央美术学院学室内设计的学费大概是多少,入学有条件吗 1万一年 文化课420分 还要过专业考试 I. 中央美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研究生 首先先把你设计的作品拿去报报看,如果过了就准备接下来的考试 文化:美术史 政治版 英语 专业:素描权 水粉 命题创作(素描水粉命题创作都是关于你要报考的设计专业的) 其次就是一个面试不过面试也要好好准备 因为这也很重要 要说难度就要因人而异了 不过毕竟是央美 金牌美院,难度肯定有 不过相信你加把劲 一定能考上~ J. 室内设计专业在中央美术学院是属于设计学院的还是属于建筑学院的 属于建筑学院。但如果学习室内设计的话建议来北航学,这里有个GMY艺术预科很好,不过只在北航学习一年,另外三年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英语国家读本科剩下课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考研方向: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绝大多数学校考以下专业都不算跨专业,并且下列专业学习起来都能比较容易。另外有一个误区,考研报考的专业并非是方向,而是二级学科名称。学科门类代号的前两位表示类别,第三四位表示一级学科名称,最后两位表示二级学科名称,例如电路与系统,08是工学,09是一级学科电科,02表示电科下面的第二个二级学科。而一个二级学科可以有多个方向,比如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分为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两个反向,一般来说报考的时候不需要考虑方向,只需要考虑二级学科,方向要到选完导师并且大致定出来毕业论文的课题才选定。
北航自然辩证法论文
现如今,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北航自然辩证法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作用原理,指出了自然通风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而论证了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自然通风,提出自然通风这项传统的技术要与建筑所处地域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相适应,并辅以实例分析了自然通风与地域气候的完美结合。旨在引起在地域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传统适宜技术的重视。
[关键词]
自然通风;原理;优势;地域建筑;设计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能主动的控制室内环境,创造前所未有的室内舒适气候要求,从而使人们逐渐淡化对自然通风这种气候适宜性技术的应用。然而,在今天全球能源紧张、节能压力增大、空气品质(IAO)恶化以及建筑综合征(SBS)等发生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从新审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的气候适宜性技术,自然通风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技术在今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空调的产生,使人们可以主动地控制居住环境,而不是象以往一样被动地适应自然;空调的大量使用,使人们渐渐淡化了对自然通风的应用。而在空调技术得以普及的今天,迫于节约能源、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双重压力下,全球的科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把自然通风这种传统建筑生态技术重新引回现代建筑中,有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通常意义上的自然通风指的是通过有目的的开口,产生空气流动。这种流动直接受建筑外表面的压力分布和不同开口特点的影响。压力分布是动力,而各开口的特点则决定了流动阻力。就自然通风而言,建筑物内空气运动主要有两个原因:风压以及室内外空气密度差。这两种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共同起作用。
1、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压力差。如果风在通道上遇到了障碍物,如树和建筑物,就会产生能量的转换。动压力转变为静压力,于是迎风面上产生正压(约为风速动压力的0.5—0.8倍),而背风面上产生负压(约为风速动压力的0.3—0.4倍)。由于经过建筑物而出现的压力差促使空气从迎风面的窗缝和其他空隙流入室内,而室内空气则从背风面孔口排出,就形成了全面换气的风压自然通风。某一建筑物周围风压与该建筑的几何形状、建筑相对于风向的方位、风速和建筑周围的自然地形有关。
2、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热压是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引起的,这就是所谓的“烟囱效应”。由于温度差的存在,室内外密度差产生,沿着建筑物墙面的垂直方向出现压力梯度。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建筑物的上部将会有较高的压力,而下部存在较低的压力。当这些位置存在孔口时,空气通过较低的开口进入,从上部流出。如果,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气流方向相反。热压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开口处的高度差和室内外的空气密度差。而在实际中,建筑师们多采用烟囱、通风塔、天井中庭等形式,为自然通风的利用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得建筑物能够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
3、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在实际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是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各自的作用有强有弱。由于风压受到天气、室外风向、建筑物形状、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因此建筑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使风压和热压作用相互补充,密切配合使用,实现建筑物的有效自然通风。
4、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在一些大型建筑中,由于通风路径较长,流动阻力较大,,单纯依靠自然风压与热压往往不足以实现自然通风。而对于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直接的自然通风还会将室外污浊的空气和噪声带入室内,不利于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一种机械辅助式的自然通风系统。该系统有一套完整的空气循环通道,辅以符合生态思想的空气处理手段(如土壤预冷、预热、深井水换热等),并借助一定的机械方式加速室内通风。
二、自然通风技术的优势
自然通风是当今建筑普遍采取的一项改革建筑热环境、节约空调能耗的技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取代(或部分取代)空调制冷系统。而这一取代过程有两点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是实现有效被动式制冷,当室外空气温湿度较低时自然通风可以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气体,达到人体热舒适,即使室外空气温湿度超过舒适区,需要消耗能源进行降温降湿处理,也可以利用自然通风输送处理后的新风,而省去风机能耗,且无噪声。这有利于减少能耗、降低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二是可以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新风),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室内空气品质的低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充足的新风。空调所造成的恒温环境也使得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空调病”。而自然通风可以排除室内污浊的空气,同时还有利于满足人和大自然交往的心理需求。
三、自然通风系统设计中的限制性条件
自然通风技术作为一种免费的技术,它的应用必然受到环境的限制。对于室外环境温、湿度比较温和的地区(如英国),该技术的应用非常成熟,下面基于他们的应用经验,介绍有关自然通风技术应用的限制性条件。
(一)室内得热量的限制
应用自然通风的前提是室外空气温度比室内低,通过室内空气的通风换气,将室外风引入室内,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很显然,室内、外空气温差越大,通风降温的效果越好。对于一般的依靠空调系统降温的建筑而言,应用自然通风系统可以在适当时间降低空调运行负荷,典型的如空调系统在过渡季节的全新风运行。对于完全依靠自然通风系统进行降温的建筑,其使用效果则取决于很多因素,建筑的得热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得热量越大,通过降温达到室内舒适要求的可能性越小。现在的研究结果表明,完全依靠自然通风降温的建筑,其室内的得热量最好不要超过40W/m2。
(二)建筑环境的要求
应用自然通风降温措施后,建筑室内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室外环境进行调节,除了空气的温、湿度参数外,室内的空气品质和噪音控制也将被室外环境所破坏。根据目前的一些标准要求,采用自然通风的建筑,其建筑外的噪音不应该超过70dB;尤其在窗户开启的时候,应该保证室内周边地带的噪音不超过55dB。同时,自然通风进风口的室外空气质量应该满足有关卫生要求。
(三)建筑条件的限制
应用自然通风的建筑,在建筑设计上应该参考以上两点要求,充分发挥自然通风的优势。
1、建筑位置
周围是否有交通干道、铁路等一般认为,建筑的立面应该离开交通干道20米,以避免进风空气的污染或噪音干扰;或者,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将靠近交通干道的地方作为通风的排风侧。地区的主导风向与风速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与风速确定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特别注意建筑是否处于周围污染空气的下游。周围环境由于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不同,对建筑通风系统的影响也不同,特别是建筑周围的其它建筑或障碍物将影响建筑周围的风向和风速、采光和噪音等。
2、建筑形状
形状建筑的宽度直接影响自然通风的形式和效果。建筑宽度不超过10米的建筑可以使用单侧通风方法;宽度不超过15米的建筑可以使用双侧通风方法;否则,将需要其它辅助措施,例如烟囱结构或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的混合模式等。建筑朝向为了充分利用风压作用,系统的进风口应该面对建筑周围的主导风向。同时建筑的朝向还涉及减少得热措施的选择。开窗面积系统进风侧外墙的窗墙比应该兼顾自然采光和日射得热的控制,一般为30%—50%。建筑结构形式建筑结构可以是轻型、中型或重型结构。对于中型或重型结构,由于其热惰性比较大,可以结合晚间通风等技术措施改善自然通风系统的运行效果。
3、建筑内部设计
层高比较大的层高有助于利用室内热负荷形成的热压,加强自然通风。室内分隔的形式直接影响通风气流的组织和通风量。建筑内竖直通道或风管可以利用竖直通道产生的烟囱效应有效组织自然通风
4、室内人员
室内人员密度和设备、照明得热的影响对于建筑得热超过40W/m2的建筑,可以根据建筑内热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在适当的区域分别设置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制冷系统。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将影响其它辅助技术的选择(如晚间通风系统)。
(四)室外空气湿度的影响
应用自然通风对降低室内空气温度效果明显,但对调节或控制室内空气的湿度,效果甚微。因此,自然通风措施一般不能在非常潮湿的地区使用。
四、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考虑因素
自然通风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采取相适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自然通风达到良好的生态效能。自然通风在考虑普通的诸如气候、建筑朝向、室外绿化、通风构造细部等要素的影响外,越来越多的考虑以下两点要素:
①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的建筑构件主要有屋面太阳能烟囱、Trombe墙以及与建筑一体化安装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为了在夏季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通常将这些作法与其他建筑构件复合成一个有组织的自然通风系统;
②计算机模拟自然通风。计算机模拟技术,特别是计算立体力学(CFD)对自通通风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利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等控制方程对空气动力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得出可视化的直观效果,对建筑师设计出合理的建筑风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因此,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模拟对自然通风的设计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自然通风技术作为一种与气候相适宜的生态技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太阳能、建筑材料、自然采光、地下蓄冷蓄热、自动控制等技术,并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定量的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相信随着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发展,自然通风这种廉价、健康的通风方式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利用。
一般研究生都有一个研究方向的,我也是你这个专业的,但是这个专业范围很广,有图像处理(用DSP的),有ARM开发的,还有普通的C51单片机开发,有CPLD和FPGA专门做硬件的,甚至还有去做计算机软件JAVA和.NET开发的,看你选择哪一个,方向非常广,还要看你的导师是选的那个方向,一般根据导师选的方向,确定自己的方向,或者你先选好方向,去找特定的导师。学校很多,不是最主要的,主要还是看导师。你要是成绩足够好的话,建议可以了解下东南大学。
建议不要考东南大学,除非你有自信考380以上,有那分数,可以考虑清华了。至于说你想搞技术,相信我们这个专业的有志考研的没有哪个想考了研究生毕业后去跑业务的。搞技术不是你说了算的,不过总体来说,我们这个专业读研基本都是跟着导师做项目,都是搞技术,不过这得要你有水平导师才愿意把项目给你做。至于说选学校,有几所学校推荐给你:哈工大,西电,成电,北交,重邮,南邮。其中,哈工大是理工类院校北方不错的院校,尤其重技术。西电,成电也是,重技术,虽然西安,成都比起北京,上海地方上来说要差了点,但是正好比较符合你的要求。北京有清华,北邮,北航,北理工,北交,其中北交性价比比较高,不过如果你不是非要考北京的学校,建议还是不要挤破头挤北京。重邮,南邮从学校排名来说都算不上好学校,但是在我们这个专业,确实不错的学校,找工作也好找,考的难度也不高。另外,如果考中部学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我们这个专业也不错,但是性价比太低,就不推荐了
2021年9月17日,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万众瞩目下顺利着陆 !
据央视新闻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火箭成功点火后,于 9月17日13点30分许, 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14时10分许,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出舱,平安凯旋。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神舟十二号从发射成功,到两次出舱,再到圆满完成空间站各项任务,成功返回地球,这一系列伟大创举的背后,除了航天员、航天各系统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之外,我国的多所高校深度参与其中。航天员、空间站、核心舱、载人飞船、运载火箭、测控通信、空间实验室等各项任务环环相扣,在各项任务中,都有中国高校,承担关键性技术难题和科研任务。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等国防强校外, 中北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湘潭大学 等高校也在这次航天任务中,为“神舟”保驾护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个师生科研团队为神舟十二号贡献了科研力量。
苏东林院士团队 利用电磁干扰发射要素分析和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估技术,有效保障了空间站的安全运行。
从保强团队 研制的先进低热量超音频脉冲方波超声电弧智能化焊接装备技术直接用于空间站多部套铝合金管路生产。
马小兵团队 完成了空间站应用核心舱流体回路关键装备的系统可靠性分析验证和在轨极限应力寿命试验评估工作。
蔡国飙团队 开展了空间站核心舱霍尔推力器电推进羽流研究和空间站实验舱Ⅱ初样/正样阶段的化学推进羽流研究。
张弘团队 研制的可见光及红外目标探测跟踪器在返回舱着陆过程中完成返回舱及航天员的地面搜救保障任务。
汤海滨团队 承担“天和”核心舱用HET-80霍尔电推进发动机唯一的全周期寿命试验任务,电推进累积工作8240小时。
另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等在内的 三分之一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是北航校友 。他们从北航走出,扎根航天事业成长为领军领导人才,如——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 王永志 是北航首届毕业生;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戚发轫 是北航首届毕业生;神舟飞船系统总指挥 袁家军 是北航飞机设计与应用力学专业1980级本科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 张柏楠 是北航宇航学院2012级博士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 郝淳 是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1981级本科生;载人航天总体室主任 李兴乾 是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1999级本科生、2003级硕士生。
王永志
神舟十二号发射任务,也有许多北航人的身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指挥 荆木春 ,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1980级本科生、1984级硕士生、2004级博士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张智 是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1983级本科生;中国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 黄伟芬 是北航1981级飞机设计专业本科生,副总设计师 吴志强 是北航1996级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副总设计师 张万欣 是北航1997级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 明章鹏 是北航高等理工学院2002级本科生、2006级博士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金属复合材料与工程研究所武高辉教授团队 和流体高压成形技术研究所的技术成果为保障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完成长时间的舱外操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哈工大航天学院庞宝君教授团队 开发的空间碎片撞击在轨感知技术在天和核心舱得到成功应用,该技术可在舱体遭到空间碎片撞击时,为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保护航天员安全。
哈工大航天学院齐乃明教授团队 研制的多维、高保真零重力装调及试验的系列装备,圆满完成了核心舱机械臂总体装配和各阶段的地面测试。
哈工大材料学院王浪平教授团队 为空间对接机构上50余个核心零件的表面强化提供了设备条件,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保障了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二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的可靠对接,并被航天八院授予“首次空间对接任务优秀协作单位”。
哈工大机电学院赵杰教授团队 研制的空间对接机构地面测试系列装备,圆满完成了空间对接机构研制各阶段的地面测试,其中团队首创对接过程瞬时动能等效的集约化模拟试验装置,解决了大质量飞行器对接过程全尺寸、高逼真模拟的工程化难题,确保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历次空间对接任务的万无一失。
哈工大化工与化学学院黄玉东教授 团 队 完成了神舟系列飞船12号逃逸系统发动机喷管扩散段关键技术的研制任务,极大提升了发动机喷管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监测和保障航天员的 健康 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重要任务,而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做 健康 监测所使用的超声设备,正是来自深圳开立医疗的X5彩色超声成像系统, 哈工大航天学院沈毅教授团队 参与了该项目的设计与研制。
值得一提的是,承担此次任务的航天院所,活跃着 一大批 哈工大校友 ,他们心怀航天梦想,在爱国奉献中为母校赢得了荣光。
北京理工大学
“北理工智慧”在此次神舟十二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北理工团队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和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 ,自2011年起持续为历次空间交会对接贡献力量。在此次任务中,为神舟十二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提供相对定位测量信息。 北理工研制的高效视频编解码技术 ,自2005年首次应用于长征火箭后,十六年来持续为“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提供技术及服务。 北理工参与研制的航天员全沉浸感虚拟现实心理舒缓系统软件 也有效地为航天员舒缓心理压力,保障航天任务顺利完成。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是国外曾经对我国严密封锁的关键技术,经过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电子技术团队创新技术思路,十年如一日的自主研发,如今的科研成果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另外,此次出征的航天员 刘伯明 ,2018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此前,他曾于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
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公司五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总指挥 何宇 ,2007级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博士,本科毕业于 天津大学 电子系电子工程专业。此前,他圆满完成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3次国家重大任务,为空间站工程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空间站系统副总指挥 敬铮 ,2000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制导与控制专业,他在空间站系统研制过程中,主要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
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 朱光辰 ,1995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工程系火箭发动机专业。他在空间站研制过程中,组织完成了总体布局设计、总装设计、结构设计、大型试验工作。
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 郑伟 ,199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2000年硕士毕业于光电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毕业后长期从事我国载人飞船总体设计工作,作为重要成员承担了出舱活动载人飞船、交会对接载人飞船总体设计工作。
载人飞船测控与通信主任设计师 黄克武 ,201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信息安全与对抗专业,黄克武带领团队执行神舟十号、十一号、十二号飞行试验,负责实现天地基测控通信,包括遥测遥控、导航定位、中继数传、图像话音、空空通信、返回信标等任务。
国防 科技 大学
国防 科技 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张青斌团队 在神舟十二号返回任务中参与了返回态势显示软件的研制与现场调试任务,为搜救指挥控制系统提供了空中飞行管道预测和落点区域预报等重要信息支撑,保障了此次返回搜救任务的圆满成功。
国防 科技 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罗亚中团队 参与天宫空间站运营任务规划系统研制工作。该系统是实施空间站建造与运营核心地面系统,团队承担了总体层规划业务模型算法开发与软件研制工作。
国防 科技 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太空环境感知与应用团队 重点围绕中国空间站建设运行的太空环境保障体系开展了系列工作,参与了总体框架设计、需求指标确定、关键技术治理和建设方案拟制等工作,并重点针对地球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建模修正及效能评估等关键问题开展技术攻关。
国防科大电子科学学院新型天线技术团队研制的 两型天线, 使航天员的话一字不落传递到地球上,声音流畅自然、自带摄像机图像清晰流畅。从2014年开始,国防科大新型天线技术团队承担了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的遥测通信天线和图像传输天线研制任务。
国防 科技 大学作为大国工程的人才摇篮,也源源不断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周建平 ,1978年进入国防 科技 大学应用力学系学习飞行器结构强度设计专业,2006年起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长期从事载人航天工程总体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参与组织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任务(载人飞船工程)的研制和飞行试验技术工作,主持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空间实验室)和第三步任务(空间站)全面技术工作,为实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跨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 科技 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多个团队参与到神舟十二号科研攻关中。
航天员在整个任务期间的 健康 和安全是载人航天 探索 任务的核心问题, 航天员在空间中会受到空间辐射粒子的损伤,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丰俊东副教授 领衔的核技术与航天医学工程课题组,聚焦在航天特因环境(辐射、辐射失重复合效应)对航天员脑和视觉的影响及在轨诊断、防护技术方面研究。
航天器对接时存在一定的相对速度,由于航天器的质量大,对接机构内部采用了电磁阻尼器消耗对接能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王小涛副教授团队 研发了一套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测试空间环境下电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测试系统目前已经应用到包括神舟十二号飞船在内的多个神舟系列飞船任务中。
航天学院魏志勇教授领衔的“空间辐射环境探测及效应”课题组 面向空间站等长期载人航天任务,开展航天员的辐射剂量及损伤研究。课题组目前主要通过建立中国航天员数字人体模型,结合已有的空间辐射场模型和在轨实测数据,采用计算机建模仿真的方法,研究空间辐射场在航天员体内的辐射剂量,从外辐射场、内辐射场、损伤剂量等角度评估航天员的辐射风险,并提出防护措施,对航天员在轨工作的辐射安全保障提供支撑。
在本次神舟飞船发射任务中也少不了南航校友的身影,航天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系统设计组承担着我国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的总体设计工作,是我国飞船研制的中坚力量, 南航飞行器设计专业2012级博士李兴乾 担任总体室主任。 南航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1999级校友仲伟巍 担任中国载人工程航天员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 电气技术专业1988级校友林涓 、 航空飞行器设计专业1998级校友周智勇 担任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主任设计师。
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研制的“地面测试台”和“黑匣子” 助力长征2F运载火箭成功升天,为航天强国建设增添新动能。
在地面测试阶段,有由仪器与电子学院研发的数据记录器及记录器地面测试台,完成了在飞行试验前期的大型地面试验数据记录及回收工作。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研制的交直流变换器测试台、模拟指令变换器测试台、图像综合控制器测试台、直流变换器测试台、指令变换器测试台、指令盒等地面设备,为箭上单机的考核与研制提高了效率,缩短了飞行试验的研制周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长征2F运载火箭搭载的黑匣子,全部由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研制,主要承担了火箭飞行过程中关键部位力学参数的采集和多路图像数据的存储任务。
青岛理工大学
由 青岛理工大学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航天可视化团队 研制的深空探测实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神舟十二号和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并持续在神舟十二号在轨飞行以及返回舱返回任务中发挥作用,为神舟十二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保驾护航。
此前,该团队已经成功为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任务,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
西北工业大学
神舟飞船的舱内环境、仪表与照明系统和舱载人机设备的工业设计和工效设计与评价均由 西工大载人航天工业设计团队 完成。
空间站核心舱的乘员分系统中的多款舱载医学监测设备的工业设计任务均为西工大工业设计团队完成。乘员分系统直接服务于中国航天员,用于航天员的饮食 健康 保障,包括常规医监功能、饮食保障、身体操作力性能监测等功能。常规医监设备满足航天员的常规医监需求,为其长期飞行中的生理 健康 状态和功能提供全面有效的医学监督和保障。
工业设计团队参研的舱载设备中,无线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可实现心电、呼吸、体温监测;睡眠监护仪用于采集中国航天员睡眠时的多路生理信号,为航天员睡眠质量的定期评价提供数据;12导动态心电监测仪用于采集中国航天员常规心电、运动心电、动态心电、抢救心电的12导同步心电信号;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护仪可实现中国航天员一导心电和二导脉搏的无创监测,协助完成航天员的脉搏量、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等各项血液动力学参数的 健康 监督。
郑 州大学
面窗组件 是宇航员在外太空活动时观察外界的窗口,可以说是宇航员的“眼睛”,它不仅要给宇航员提供一个清晰、良好的视野,也是航天员生命保障最关键的部件之一。
神舟十二号上有两套面窗产品为郑州大学研制,一套是发射过程中航天员所穿的舱内服面窗,一套是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作业所用的新一代航天面窗。从神舟七号到刚刚发射的神舟十二号飞船, 航天员使用的出舱宇航服头盔面窗和相关塑料件都是由郑州大学的团队所研制 。
2005年以来,郑州大学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经过科研攻关,终于突破了航天和军工塑料制品的成型和模具技术,成功研制出太空工作站用新一代航天服面窗、新型战机光电作战头盔护目镜等关键防护装置,为“神舟”系列飞船与“天宫”实验室交会对接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作出重要贡献,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
东华大学
为保障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 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 设计了系列专用服装以及空间站任务航天员舱内用鞋。其中包括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工作服、锻炼服、休闲服、失重防护服、睡具等多个种类,这些专用服装不仅要确保实现多项特殊功能,还要融入中国特色设计元素,成为航天员亮相世界的“太空华服”。
这也是自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后,时隔五年,东华大学“ 科技 设计”再次陪伴航天员们踏上太空征程。
湘潭大学、湖南大学
2013年以来, 湘潭大学工业设计团队在马秋成教授带领下,先后承担了空间站系列载人航天装备的工业设计任务 。
湘潭大学 李江泳老师主持完成了 空间核心舱卫生区子系统工业设计项目 。空间站卫生间是航天员的生活设施,其工业设计旨在研究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下的姿态特征、行为轨迹,并考虑如厕的私密性和便利性,为航天员长期驻留提供良好的如厕环境。
湘潭大学 余从刚老 师 主持完成了 空间站任务航天医学实验领域机柜及单机产品工业设计项目 。航天医学实验机柜是进行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试验的科学实验柜,团队基于安全性、系统性、可靠性原则,在感观上进行了系列研究,旨为航天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浙江大学
在太空长期驻留,确保航天员的 健康 是载人航天的重要任务。在天和号核心舱内部,搭载着一套 由浙江大学自主设计的专业生理参数检测仪器 ,为航天员的生命 健康 保驾护航。
项目负责人、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副教授叶树明 介绍,这套系统包含了心电四合一监测、睡眠监护、无创心功能监测等三种仪器以及相应的智能分析软件算法,是整个航天医监子系统中研发难度较高的一块内容。
清华大学
据清华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此次共有 7位毕业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校友 承担了主要发射任务和空间站航天员在轨工作任务。
聂海胜 ,中国首批航天员,2010年获得清华大学航天工程硕士学位,导师郑钢铁教授,担任神舟十二号任务指令长。
刘伯明 ,中国首批航天员,2010年获得清华大学航天工程硕士学位,导师庄茁教授。担任神舟十二号任务航天员。
王翔 ,1991年工程力学系本科生,1996年本科毕业,2001年力学学科博士毕业,导师姚振汉教授,现任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空间站总指挥。
容易 ,2001年工程力学系博士研究生,2006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博士毕业,导师王希麟教授,现任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长征2-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谷振丰 ,2002年工程力学系本科,清华力学2006年本科毕业,2013年博士毕业,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零号指挥员,本次任务负责发射现场指挥。
高旭 ,2001年工程力学系本科生,2005年本科毕业,2010年力学学科博士毕业,导师方岱宁教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薛辉 ,1999年工程力学系本科生,2003年本科毕业,2009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博士毕业,导师李志信教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工程师。
西安交通大学
空间机械臂是空间站重要设备,而视觉系统则是空间机械臂的“眼睛”。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团队为空间机械臂装上明亮的“眼睛” ,使空间机械臂在视觉系统的引导下顺利完成成舱段转位、悬停飞行器捕获、辅助对接、货物搬运、辅助航天员出舱等任务。
自2007年起,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郑南宁教授 就带领科研团队参与空间站机械臂视觉系统研制。西安交大王飞教授是项目的承担人,他和团队齐心协力,从事空间站机械臂视觉系统设计、软件开发与硬件产品的研制工作。历时十余年的攻坚克难,先后圆满完成了原理、电性与正样产品的研制任务。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与“神舟”结缘已久。上海交通大学的 无线图像传输技术 多次成功保障了神舟的返回舱搜救指挥任务,护航“神舟”回家。其完整成熟的通信架构、稳定可靠的通信机制、灵活多样化的业务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基于机载的空空、空地宽带机动通信的技术发展,并将进一步实现向海洋通信、对地勘测、航空探查、空中安保、森林消防等立体通信应用领域的纵深拓展,为我国的特种通信事业作出贡献。
此次载人飞行任务,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生聂海胜 担任指令长,第三次出征太空。今年春天,聂海胜刚作为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他身着航天员制服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出现在毕业典礼上。聂海胜在4分多钟的发言里提到:“母校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要求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顺应时代需求,积极接受祖国的挑选。”
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
中国航天这关键一步背后,同样有着西电人的智慧和力量。 此次载人空间站建设任务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是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84届校友 。
杨宏是我国载人空间飞行器技术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历任载人飞船总体室副主任、总体副主任设计师、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总设计师、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等职务,1984年毕业于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信息论专业。1991年起开始新型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1992年进入中国载人飞船总体室从事飞船总体设计工作。
此外,还有 包为民 、 杨孟飞 、 张荣桥 、 王志刚 、 熊群力 、 阴和俊 、 麻永平 等一大批西电航天人在这一战线拼搏,他们为中国航天梦蓝图的实现奉献着源源不断的西电力量。
西安理工大学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刘峰,是西安理工大学92级自控专业(现自动化专业)校友 。据刘峰介绍,本次发射根据任务特点,火箭采用的是发射一发备份一发,滚动备份的发射方式,发射完遥十二火箭,遥十三火箭就在发射场,处于应急值班的状态。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空军航空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培养飞行人才为主体,航空飞行指挥与航空工程技术专业兼容的综合性军事高等学府,“十一五”期间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校本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高教文化区的中心。
大学具有悠久的 历史 和优良的传统,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中,学校创造出中国空军史上“最先培训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最先承训双学士飞行员”、“最先培养空军侦察情报人才”等20多个空军之最。共培养各类人才14万余名,涌现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刘玉堤、杜凤瑞,空军机务标兵李光男, 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 等一大批英雄模范,先后有近300名毕业学员成长为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飞行员的摇篮”、“英雄的摇篮”、“将军的摇篮”、“航天员的摇篮”。
再次热烈祝贺神舟十二号凯旋!
欢迎三位航天员回家!
新闻来 源:综合整理自各高校官网、央视新闻等
208 浏览 3 回答
129 浏览 2 回答
166 浏览 4 回答
158 浏览 6 回答
265 浏览 2 回答
243 浏览 3 回答
351 浏览 2 回答
133 浏览 3 回答
322 浏览 4 回答
247 浏览 4 回答
242 浏览 4 回答
296 浏览 1 回答
321 浏览 1 回答
335 浏览 5 回答
118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