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普查准备阶段,划分普查区域和绘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整个人口普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合理划清普查小区,明确各级普查区域范围和工作责任、掌握小区人口、确保入户登记不重不漏具有关键性作用,也是组织实施方式、选聘“两员”数量、准备普查物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同时为上级普查机构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检查、验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谈谈个人初见。 一、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的重要性 自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内的建筑物、标志物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给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划区绘图工作是人口普查中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整个普查工作的组成部分。这项工作既是对街道组织大型普查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各级普查机构指导工作、检查质量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1 、普查区域划分是保证人口普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做好人口普查的区域划分工作,建立完整、准确的人口普查地理信息是开展人口普查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人口普查最为关键的一步,普查区域划分的合理、科学、准确对于明确普查地域范围、界线和普查工作量,科学合理选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有序组织上门普查登记,有针对性开展普查业务指导、数据质量核查和检查验收,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普查地图是规范人口普查的重要工具。 普查小区的房屋、道路可以一览无遗的展现在这张图上,不管是对普查小区比较生疏的普查员还是比较熟悉的普查员,只要有了《普查区域示意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寻找到每家每户,明确每天的调查范围,计划好每天普查登记的地段和行走路线。特别是一些城郊结合部,情况比较复杂,普查员按照《普查区域示意图》规定范围调查,才能保证普查登记不漏不重,确保普查登记数据质量。 二、划分普查区域的原则 在人口普查中,划分普查区域便于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是建立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途径,并能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普查区的划分应遵循“边界清晰、以人为本”的原则,普查区域尽可能与行政区划相吻合,逐级划分,地域覆盖不漏不重,特殊地区特殊对待。 “边界清晰” 是划分普查小区的最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职责明确,保证普查对象不重不漏的目的。 “以人为本” 是充分考虑到普查员的工作量和承受能力来确定普查小区的大小。由于普查是按户进行调查登记的,所以重点考虑户(人口)的数量。一般一个普查小区在70户左右,人口200人左右,集体户人数较多的大、中型企业和较为复杂的商务、商业中心可单独划分普查小区。 1 、按照地域原则划分普查区域。 为保证人口普查不重不漏、实现全面覆盖,划分普查区域要按照地域原则,而不能按照户口或其他的部门管辖隶属来进行普查分工。 2 、以各级行政区划为基础。 人口普查按地域进行分工,必须要与各级的行政区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普查的组织,又有利于普查资料为各级政府提供服务方面的要求。行政区地域非常明确的,普查区域保持行政区一致,行政区地域上不明确的,要以行政管辖为基础,明确各级普查区域的地域范围。 3 、坚持完整地域的原则。 街道及以下普查区应是完整的一块地域,街道以下普查区域的划分,应坚持完整地域的原则,这样有利于保护普查的完整覆盖。 4 、边界有明显的标志。 人口普查区域的边界要有明显的标志(街道、公路、铁路、河流等),普查区和调查小区的边界应该是一条首尾相接、连续不交叉的封闭曲线。以便保证普查有明确的分工,为实现登记的不重不漏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普查区域划分和普查地图绘制的方法要求 根据以往人口普查的经验,普查区一般以行政区来确定,以一个社区(村)为一个普查区,再按照人口数量来划分若干普查小区,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 、准确界定普查区域边界。 普查区域边界线踏勘是整个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应把踏勘重点放在区域划分边界上,边界的每一处都要走一遍、仔细勘察一遍,同时现场画出草图,不熟悉、不确定的情况要及时向附近居民了解,对复杂地段,组织相邻普查区人员共同进行边界踏勘,并做好文字说明记录,只有认真做好边界线踏勘工作,才能确保正确划分普查区域边界,正确绘制普查地图。 2 、 把人口数量作为普查小区划分的标准 。 为了控制普查小区划分的大小,防止出现普查小区过大或过小,避免因普查小区划分不合理而导致入户调查工作无法及时完成或浪费普查员人力资源的情况出现。在划分普查小区前,要结合前期人口基础数据摸底情况划分普查小区,建议每个普查小区以现住人口200人左右为标准来划分是比较合理的。 3 、地图绘制要 简繁结合、区分功能。 对普查区地图和小区地图要做不同要求。一是普查区地图功能是分清小区边界,做到不重不漏,大至清楚,所绘的普查地图要能够准确反映普查对象的住房类型和居民点的合理布局等,对于具体建筑可以只画主要建筑,以简练为主,纸张大小以A4即可。二是普查小区示意图,应突出“示意”两字,与街道、社区(村)两级地图在名称上应有所区别,小区地图功能是要画出所有有人居住的建筑,要做到细致入微,并做好房屋和户编号,有可能将人口基础数据做标示,应体现“简明直观,方便使用”的特点,为入户登记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对于内容繁多、情况复杂的区域,可以另附图纸。 四、提高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质量的建议 各级普查机构要严格按照上级普查机构的工作要求和标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严把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质量关。 1 、 强化组织领导,为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区级普查机构领导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召开普查员座谈会等多方收集了解对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的意见建议。二是加强对绘制示意图的组织和培训指导。普查员都要亲自动手绘制,普查指导员要做好指导工作,区、街人普办把好质量关。三是各级人口普查机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面筹划,通过会议动员、落实任务、参与协调、组织督查等一系列活动,使人口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任务得到圆满完成。 2 、充分做好划区绘图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要提前到实地查看,摸清地形,了解主要建筑规划布局。二是要了解人口数量和构成情况,一般各社区(村)对本辖区户籍人口了解的比较清楚,但对外来人口的情况掌握不足,因此要重点掌握外来人口的数量,在普查小区的划分上要充分考虑因外来人口因素带来工作量上的变化。有必要在试点中,关注一下平均调查一个本地人口和一个外来人口需要的工作量,并以此来作为划分普查小区的一个参考依据。三是准备底图,可以利用部门地图或以往普查地图,由区级普查办分割后发放给各街道、社区(村),底图主要解决地图框架的构成和普查区边界划分问题。 3 、强化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工作水平。 组织全体普查人员加强对省、市《普查区划分细则》和《普查地图绘制工作细则》的学习,宣讲和提高普查人员对普查地图绘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积极做好普查小区划分和普查小区示意图绘制理论培训和实战演练。把培训重点放在提高区域划分与地图绘制的基本知识、操作性和实用性上。一是理论培训与实际相结合。在培训上半场可以现场制作一张地图,将如何以底图为基础一步步制作成一张合格的普查地图整个流程直观的呈现在培训对象面前,在培训下半场可以到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现场讲解,重点讲解绘图中重点难点问题以及绘图技巧。二是以点带面,注重实效。根据工作进度,及时举办普查地图绘制经验现场观摩会,选取在划区绘图工作方面优秀的社区(村),以推广绘制示意图的好经验为抓手,采取讲解绘图要领,操作演练、学习取经、互相观摩、修改校正等方法,掌握和提高绘图技术,从而培养一批能准确绘图的普查人员。三是强化考核,提高工作标准。对地图绘制人员进行业务考核,组织参训人员到指定区域实地察看地型、地貌,并按要求绘制地图,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修正,切实提高各级普查工作人员的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水平。同时,区普查机构要明确业务骨干负责联系街道,加强对区域划区、绘图工作的指导和督查,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4 、遵守绘图技术规范。 一是所绘的普查地图要根据街道、社区居委会(村)两级普查区域和普查小区划定的普查范围,边界线的走向及地形,地物等特征,做到普查地图内部区域不重不漏,边界清晰、不交叉、不间断,形成一条首尾相连的封闭曲线。各级普查区域地图边界要与上一级地图中的边界一致。二是所绘的普查地图要包括地图名称、图框、图例、定向标志、绘制人、日期、编号等内容和方位、地形、地物、文字说明等,必须按《普查地图绘制工作细则》的规范要求运作,区边界、街道边界、普查区边界、普查小区边界线的连线符号都应分别标明等等。 5 、强化督查验收,确保工作质量。 一是区人口普查办公室要制定《人口普查示意图绘制质量检查办法》、《普查地图绘制质量考核办法》,组织人员深入到基层现场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各街道对绘制的社区(村)普查区地图在上报之前,先组织街道普查人员进行全面的自查审核。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认真再次核实,进行补充和修正,严格把关。三是区人普办成立普查地图考核组,对普查地图进行终审。开展对街道、社区(村)两级地图的质量验收,组织人口普查办人员对各街道普查区边界线划分和街道(社区、村)两级示意图进行实地检查,采取区级普查图与街道普查图、街道普查图与社区(村)普查图,社区(村)普查图与普查小区图,地形、地貌、图例、标志物、边界说明、图面布局、清晰度和等项逐幅地图进行比对,保证共同边界在各普查区域的地图和文字说明中一致,确保下级普查地图覆盖上级普查地图。同时抽取部分普查区图开展实地踏勘核对,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加以补充和校正,确保每幅地图的绘制质量,为普查登记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