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酶的通称,也是一个多酶复合物,它通常包括原果胶酶、果胶甲酯水解酶、果胶酸酶三种(Abbasi et al.,2010),这三种酶的联合作用可使果胶质得以完全分解。果胶酶在许多领域有相当多的应用,例如果胶酶可以制成添加剂,用于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作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此外其在饮料加工、粮油加工、纺织业、造纸、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应用。果胶酶已经成为食品和饲料工业生产领域中一种重要的酶类,张海燕等于2006年报道果胶酶销售额占世界食品酶销售额的25%。
自然界微生物中,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都有报道分泌果胶酶。徐勇等(2012)在摇瓶液体发酵的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氮源、酵母汁和营养盐等因素对T.reesei选择性合成果胶酶的影响规律,并测定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选用脱汁橘皮粉制备果胶酶,在Mandels营养盐中添加1.0g/L蛋白胨适合于T.ressei产果胶酶;以25g/L脱汁橘皮粉液体发酵48 h,果胶酶活力最高值达到32.6μmol/(min·mL),该果胶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以166μmol/(min·g)的果胶酶振荡水解10g/L商品果胶粉50h,酶解得率达80.3%。
为找到廉价的优化培养基配方生产高活力的复合纤维素酶,靖德兵等(2005)采用配方试验和双温度培养法对T.koningii F244菌株进行固体发酵,研究发现,在固体培养基中Tween-80对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生产均存在抑制作用,理想固体产酶培养基是稻草粉16%,麸皮24%,(NH4)2SO43%,含水率57%,该配方对应的果胶酶的期望酶活达到108U/g。
胡奎娟(2007)将木霉和黑曲霉按7:3混合接种,以玉米芯3.75 g,麸皮3.75 g,葡萄糖37.5mg为混合碳源,Mandels营养盐11.5mL,添加NH4NO37.5mg为氮源,在72 h产果胶酶活力为76.4IU/g,与两菌单独发酵相比,提高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