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以某组织机构为依托,在对职业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权衡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结合时代特征,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做出行动去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简单点说就是:有计划的、愉悦的进行职业生活,并不断取得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个人基本资料、规划目标、可行性分析、综合分析、成功标准、主要差距、职业发展年度规划方案……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题研究组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这是搭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思考框架的基础:
1、匹配自己的职业锚
经过多年争论和发展,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公认的“职业锚”理论认为:不同特征的人选择职业生涯有八种不同的方向,即八种职业锚,每个职业锚都具有鲜明的特征,是不同人群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的重要参考。
技术或职能型职业锚:一般有工程、技术、营销、财务分析、系统分析、企业计划等方向。
管理能力型职业锚:负责管理领域的事物,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人际能力、情绪控制力。
创造型职业锚:要求有自主性、管理能力,甚至有一定艺术天份。
自主型职业锚:摆脱组织约束和追求施展个人特性的职业特征。
安全型职业锚:追求稳定和安全的特征。
服务型职业锚:追寻帮助他人的特征。
挑战型职业锚:选择新奇、变化,和困难程度高的工作。
生活型职业锚:喜欢宽松、自由时间的特征。
2、有效规划以自我认知为前提
拿破仑·希尔说:一切成就、一切财富都始于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领域也十分注重对自我的系统认知。而合格的自我认知则包括对这些方面的认知: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道德我、家庭我、优势我、完整我。
身理我,指人的身体状况等相关因素。比如身高、体重、传染病、长相等对人职业选择的影响。
心理我,即倾向于表示对个人价值和能力的评价,比如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特长和能力、潜力和价值观,这些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方面都影响重大。
社会我,则体现为一个人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社会性和社会感,比如社会适应力、社会责任感等。通常,个体与社会越契合,职业生涯发展越顺畅。
道德我,既包括诸如忠、孝、礼、义、信、仁、耻等在内的公民基本道德,以及敬业爱岗、守信公道等在内的职业道德,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是无法在职业中顺利的与人合作、达成目标的。
家庭我,则表示一个人对自己和家庭的价值观和责任感,通常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助推器和力量源泉。
优势我,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更好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而这一切就组成了“完整我”,而要进行科学的完整我认知需要有科学的知识模型和工具来进行分析。譬如日常我们听说到的写遗嘱法、橱窗分析法、他人评价法、职业测评法等等,而更专业的则有职业测评、专业人士咨询、职业规划师介入等等方面,每个人找到职业道路的方法都是不同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自我认知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3、环境认知是职业规划成功的条件
只有知道自己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知道周围正在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个体才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生存策略,不断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前进。 环境认知,公认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有:
家庭环境,比如父母的职业、家庭的经济情况、家庭未来可支配收入等等,这诸多方面都会对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构成重大影响。
受教育环境,不得不承认,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和什么样的人结交、读过什么样的书,都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情况。
城市环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重点企业、城市资源等等方面都会对一个人的职业前途有重大的影响。
4、具有很强的专业或行业背景
专业背景通常可以简化为个体最擅长的专业,个体的专业越前沿、越重要、学得越好,职业生涯越容易。
行业则表现为与专业或个人能力所对应的行业特征,个人能力与行业越对口,职业发展越顺畅。
职业背景,即个体之前的从业经验和累积的职业能力,通常上一个职业背景对之后职业发展有巨大影响。
社会环境,如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情况等等,抓住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走在环境的怀抱里,职业发展自然不会差。
上面提到的这些知识点都深刻影响着个人职业生涯的各个方面,你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向他人咨询,或借助媒体资料,去公司工作等方法深入了解其内涵和外延,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权威机构或体系去“拿来”这些现有经验。
通过这些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然后结合自己的内心,进行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