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
1、气候: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地形:松嫩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沉降带北部,亦称松辽断陷。燕山运动以后,形成一地堑式盆地,四周为断裂所限,东西两侧为海西褶皱带,中部为地台构造,已具现代地貌的雏形。
3、土壤:松嫩平原的这一地区,其土壤组成物质上部为黄土状亚粘土,下部为砂砾层,地表广泛发育着黑土。
4、不利因素:热量少,生长期短,多只能发展一年一熟作物,作物品种单一。
松嫩平原,是东北平原的最大组成部分,位于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脉及松辽分水岭之间的松辽盆地里的中部区域,主要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
松嫩平原全区可分为3个地貌单元:即东部隆起区、西部台地区(统称山前冲积、洪积台地,又称高平原或漫岗)、冲积平原区。山前台地分布于东、北、西三面,海拔180—300米左右,地面波状起伏,岗凹相间,形态复杂,现代侵蚀严重,多冲沟,水土流失明显。
冲积平原海拔110—180米左右,地形平坦开阔,但微地形复杂,沟谷稀少,排水不畅,多盐碱湖泡、沼泽凹地,且风积地貌发育,沙丘、沙岗分布广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松嫩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