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历经了多少了痛苦与磨难才孕育出一粒色泽鲜丽的珍珠;水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与坚持才穿透了坚硬的石头;悬崖边的种子积聚了多少的力量才冲破了岩石的阻挠……大自然告诉我们: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磨难怎么能见彩虹。 人生存在许多的变数,我们不能期待着一帆风顺,那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与坚定的信心去面对困难,去迎接挑战。 我想到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一位以捕鱼为生的老头。他连续八十四天出海都没有捕到一条鱼。在我们看来,他运气实在太差了,他再也不会出海捕鱼了。但是,出人意料,在第八十五天老人又拿起他的捕鱼工具,驾着小船,毅然决然地驶身了深蓝的大海。这次,他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成功地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如果他被以前的失败吓倒,那么这条大马林鱼只会在他的梦中出现。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可以被打倒,但是不可以被打败的硬汉形象,更展示了一种面对暴力和死亡时的坚定态度、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为了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的精神。桑地亚哥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在灰色的天空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激励着每一位读者。 在文豪笔下的人物如此,那么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呢?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苏轼。苏轼是文坛上的宠儿,却是仕途上的弃儿。他的才能我们有目共睹,但他的命运多磨难。他老来得志,“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西北望,射天狼”。他的豪学以致用壮志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但他在历经人生短暂的辉煌之后,他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乌台诗案后,他一贬再贬,但这并没有击败他,在黄洲赤壁,他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沙湖道中在轻吟“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被贬之后,苏轼进入了一种荣辱皆忘的境界,他胸襟旷达,同时,他又自比,“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建功立业之心不减当年。如果东坡在遭贬之后就放弃自己,那么,肯定地说他不会留下那么多动人的诗篇。正是因为他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才成就了他一代文豪的光辉形象,才使他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翻开历史的画卷,历史在悠然的躺着。受了宫刑的司马迁因为隐忍了巨大的痛苦得以完成一部史学巨著《史记》;坐在轮椅上的霍金精心研究“黑洞”“夸克”的奥秘,让我们对神秘的宇宙有了更多的一分了解。 古今中外,那些有成就的人,有谁不是经受了物质和精神炼狱得以成功的呢?当我们身处困厄、面地磨难的时候,我们要有桑地亚哥的精神,勇敢地战胜不幸和痛苦;也要有苏轼的旷达,成功地摆脱苦闷与忧伤,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