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xx区村(社区)“四位一体”强基工程实施意见》(吉区发〔xx〕2号)文件精神,做好“社区精准扶贫”工作,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街道为单位、分工协作、精准扶持、冬天管理为手段,进一步完善低保、医保、教育、救助等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叠加政策,实行兜底保障,实行城市社区扶贫对象“业有所就、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心有所安”。
二、工作目标
对认领的任务数,实施结对帮扶,采取领导包户、单位帮扶、社会参与的模式推进城市社区扶贫,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逐渐脱贫、无劳动能力的对象全面提升保障水平,为以后全面推进城市社区精准扶贫提供示范。
三、工作举措
1、强化帮扶措施。帮扶措施一年一制定,一年一落实,以便切合实际、有效可行。制定帮扶措施时,既要统盘考虑国家制定的各项扶贫政策,又要结合帮扶户的具体实际情况。坚决杜绝简单的给钱、给实物的帮扶做法,重点在给予智力支持、开展技能培训以及明晰发展思路、指引脱贫门路上下功夫。对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实施技能培训和产业扶贫,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帮扶资金。
2、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全局帮扶干部针对每户贫困人口,建立帮扶台账。台账要明确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脱贫时限、发展目标和帮扶措施等。
3、加强党员干部帮扶。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全体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结对帮扶或采取认购、认捐的办法进行间接帮助和支持,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员志愿者、微心愿等服务活动。
4、积极推进人文社区创建。一是落实帮扶资金,用于社区建设。二是成立领导小组,下派1x2名工作人员蹲点社区。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到社区开展公益活动。
5、夯实责任,加强宣传。全局帮扶干部要把扶贫工作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要积极上门入户,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摸清帮扶对象具体情况,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扎扎实实开展帮扶工作。积极宣传精准扶贫项目内容及优惠政策,让群众对精准扶贫建设的意义,政策要求,时间等内容进行全面地了解,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工作需要,班子研究决定,组成城乡社区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xx,参加城市社区精准扶贫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重视扶贫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机构设置、职能调整、人员编制、经费预算要与扶贫攻坚任务相适应,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健全结对帮扶机制。建立和完善干部进社区入户帮扶工作制度,实现“有领导挂点、有单位入驻、有干部帮扶”。主要负责人每季到社区调研指导不少于1次。单位每年对帮扶贫困户开展捐款或捐物活动,帮扶干部每月入户不少于1次。结对帮扶工作要做到“逐户建立台帐、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逐户落实每户贫困户的帮扶需求。
为深入推进省内优质学校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工作,认真落实《XX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加强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中小学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提高帮扶质量和帮扶效果,促进XX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结合XXXX教育局对口支援县教育“校对校”结对帮扶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结对帮扶范围
县XX所受援学校与XX市XXXX所学校建立“校对校”结对帮扶关系。
二、结对帮扶内容
(一)“教师交流互派”项目
由XX教育局选派XX名教师来县结对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11名挂职干部到结对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县选派5名教育管理人才和后备干部到XX结对学校挂职锻炼;30名骨干教师到XX结对学校跟岗学习。
(二)“讲师团”讲学交流项目
由XX区教育局牵头,选派30名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来县讲学交流。
(三)“XX异地代培”项目
县选送20名初一学生到XX去就读,该项目由XX实验中学校具体实施。
(四)日常教育教学交流
以“校对校”结对帮扶为载体,各结对学校加强沟通联系、深化结对帮扶,通过开展送培送教活动、工作坊研修、心连心、手拉手活动等智力支教活动,促进学校间、师生间的交流交融,为帮扶学校提供物资资金支持,帮助XX学校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三、组织管理和考核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各校(园)要按本方案的要求,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帮扶学校共同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帮扶方案,加强日常管理,专人负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加强管理,督促考核。
“校对校”结对的考核工作由县与XX对口支援XX教育“校对校”结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校(园)每年除要形成“校对校”结对工作方案、总结外,还要及时通过报刊、网络等多途径对工作进行宣传,撰写经验交流文章,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对校”结对工作氛围,注意收集相关照片、视频等过程性资料存档。
(三)落实分工,细化责任。
在“校对校”结对工作中,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检查,把“校对校”结对工作列入教育检查的重要内容,将检查结果作为今后评价和考核校(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工作落实不力、问题频发、社会反响恶劣的校(园),要严肃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为了提高我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快新教师成才速度、教学观念的更新,特制定新老教师结对子帮扶活动方案。
一、结对方式:
帮扶双方通过双向自愿选择(最好是本教研组),并结成帮扶对子,工作年限界定在3年及以下的教师。
二、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余忠林
副组长:张慈兰
成员:部分教师
三、结对帮扶员
指导老师:鲜晓清、李文琼、罗春莉、张柯兰、张小凤、杜天生、高友容、赖雪霞、龙小红、雷正甫、石利文、陈水云、邹世颖、何意金、李华强、张慈兰、查维容、黄先琼、黄艳玲、徐秀平、刘丽春、汤玲、范才彦
冯世源、王晓琴、王娇、张建波、郑丹丹、张训平、易中波、谢文波、刘念、石正国、于炜欣、冯艳丽、刘英、束露、乐有梅、李亚琼、许冬娜、张运山、覃春华、欧阳洪兰
四、工作要求
(一)对帮扶对象教师的要求:
1、树立热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服务的思想。
2、虚心请教指导老师。
3、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和文章,并做必要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勤于动笔写教学反思、记录身边的故事,积累自己的教学感受。(要有专用读书笔记、每学期期中期末各有一份学习心得体会。)
4、熟知本学科课程标准,要钻研教材,跟随业务导师的指导初步确定自己的教学研究方向,第一学期可以在业务导师的指导下,对此有初步的了解(和指导师共同参与课程设计)。第二学期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能开展校级精品课)。
5、努力上好每堂课,并请导师听课、评课,一学期至少上好一堂公开课,认真听业务指导师的示范课。对比差距,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途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业务指导每周不少于1次,要求双方互相听课每月不少于4节,并做好听课记录和写好业务指导记录。)
6、要虚心学习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取长补短。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对业务导师的课应该随时进班听,听完课后虚心向业务导师请教,并在工作笔记上详细记录。
7、必须按规定认真参加各级进修培训工作。鼓励继续在业余时间对自己所教学科进行充电或学历提升。
(二)对指导老师的要求
1、导师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以自身的良好素质去影响、引导青年教师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
2、指导老师要本着对学校发展负责、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负责的高度的责任感,根据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全面的指导和督促工作(如:指导备课、上课、课后反思、每月检查教案等)。
3、指导老师要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指导、辅导青年教师上好见面课、汇报课和各类公开课。并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协助青年教师寻找良好的解决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教育水平。
4、指导老师做好示范和引路的作用。如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批改作业、学科竞赛辅导等。
5、了解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尽力帮助解决。指导新教师加强学习,进行教育教学。如指定、提供学习资料,教育叙事及论文的撰写和修改等。
6、指导老师对结对帮扶的教师有期中教学评估,学期结束时有阶段性总结。
7、指导老师不仅要在工作、学习上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在生活上也应该多关心年轻老师,让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
五、奖励方案
1、指导教师对新教师培养,学校将制定一定的奖励考核方案进行考核(考核奖励方案待订)。
2、新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如成长迅速,学校将在各项培训、评职、评优过程中给予优先考虑。
为全面落实全员育人的德育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办学质量,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帮助在经济、学习、心理健康、行为养成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增强自信,迈向成功,以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和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师生牵手,结对帮扶”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师生手牵手,成功路上走。
二、活动目的:
增强师生感情,促进学生发展,形成良好校风学风
三、参加人员:
江临中学全体教师。
四、帮扶对象:
德困生、学困生、贫困生。
五、活动内容与方式:
1、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确定每名老师帮扶3名学生,帮扶期暂定一学期。每学期期末,视帮扶效果,再确立是否续帮或重新帮扶其他同学。
2、每名教师结对帮扶的3名学生属于以下三种不同类型:德困生、学困生、贫困生。
3、每名结对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身心健康、课外生活和实际困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
(1)思想教育。结对教师要切实关心帮扶对象的思想成长,定期与帮扶对象开展谈心、交流,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困惑,教育他们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学习指导。结对教师要经常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指导,做好学业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3)生活帮扶。结对教师要深入关心帮扶对象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4、每位帮扶教师要做到“四个一”:每周谈一次心;每周检查指导一次学习;每月共同参加一次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家访。
六、活动要求:
1.要求教职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要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行为表现和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将帮扶活动落到实处。
2.学校政教处负责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建立被帮扶学生信息库,根据参加教师情况确立帮扶对象,列出结对名单,为教师提供帮扶对象基本情况信息。政教处、班主任要经常与参加帮扶的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转化效果,总结经验,指导帮扶工作。
七、组织实施:
1、宣传发动阶段(3月1日---3月3日)
通过召开动员会,开展主题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将本《实施方案》传达到全体教师,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动员每一位教职工积极参与帮扶活动。
2、摸底结对阶段(3月3日—3月10日)
全体教师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学生情况,确定帮扶对象,填写《师生结对帮扶情况登记表》,于3月15日前上报德育处。
3、结对帮扶阶段(3月10日—6月30日)
确定帮扶对象之后,参加帮扶活动的教师根据本《实施方案》中的帮扶内容,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扎扎实实开展帮扶活动。
4、认真总结阶段(7月1日—7月4日)
参加帮扶活动的教师对开展结对帮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交政教处。政教处对结对帮扶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树立典型,并对成绩突出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八、师生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班主任
一、指导思想: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2、立足本职岗位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学校实际和家长与学生的需求,增强党员意识,真正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转化为服务家长、服务学困生的强大动力,切实把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到密切党与家长、学困生关系,努力使实践活动得到社会认可、让满意家长。
二、要求
1、帮扶学困生和贫困生一名,创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2、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温暖去体贴学生,用知识去帮助学生,用成功去鼓励学生,让自己所帮的学生:在缺点面前能鼓起勇气去克服,在困难面前能想办法去解决,在低分面前能致力去提高。
3、通过帮扶不仅要使学困生不被人看不起,使他们在群体中具体一席地位,同时,也使优秀学生的成功之处得以体现,使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
三、工作措施
从下面几方面做好帮扶学困生工作:
1、赋于爱心,激发上进。
从爱护学困生、贫困生出发,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在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方法时需要因人而异,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多作一些鼓励,树立学困生、贫困生的上进心。对学困生要关心,主动接近他,并诚恳地指出他存在的问题,肯定学生认识和纠正错误行为的愿望。并给予鼓励表示充分的信任。做到思想疏导,言语上的亲切开导,启发他们自尊自受。
2、创设机会锻炼思维。
指导学困生、贫困生自主学习,耐心地给学困生、贫困生补缺补漏,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上创设学困生、贫困生学习动脑的机会,使学困生、贫困生变被动的心智活动为主动的心智活动;利用各种场合,鼓励他们“笨鸟先飞,笨鸟多飞”,让他们的锻炼思维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
3、记录分析层层过关。
对学困生、贫困生作业,试卷认真记录分析,及时反馈,掌握学困生、贫困生认知情况与知识过关的要求的差距,有的放矢地及时地予以辅导,同时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巩固知识,提高学习素质。各位学困生、贫困生在党员老师的关怀、宽容中,体验到教师的爱,受到感化,促进其进步和发展。
4、经常找学困生谈心,从各个方面给予指导,引起他们的重视,声明学校对他们的不弃态度,使学困生端正心态,积极应对挑战。
5、为学困生制定帮扶的近期方案和远景方案。以每一次考试为突破口,用每一次考试去发掘学困生的潜力和价值,进而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
6、争取家长的配合,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并对家长提出共同帮扶的措施方法。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时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最重要的时期。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农村幼儿园教育论文的参考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农村幼儿园教育论文的参考范文篇一
《农村幼儿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摘要]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国民总体素质、实现社会进步意义重大。成都市是城乡统筹实验区,双流县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区县,分析和研究其农村幼儿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对于实现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双流县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田野调查,将公立和公益幼儿园、社会民办幼儿园以及家庭自我化幼儿教育模式进行了对比,并对农村幼儿教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模式进行了分析。寻找农村社区幼儿教育事业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农村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幼儿教育的发展路径,总结农村社区幼儿教育的“政府+社会+家庭”综合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并提出实际性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论有助于为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儿教育;农村;多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166-02
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特殊阶段,良好的幼儿教育对人生发展意义重大,具有国民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功能。幼儿教育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产生巨大的潜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双流县农村社区幼儿教育现状
成都市双流县是全国百强县(2013年排名第15位),2013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60亿元,全口径税收收入超过100亿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其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相对较好,幼儿教育发展具有一定保障。双流政府以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为总体目标,以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为根本,不断扩大公益性幼儿园覆盖面,已完成全部镇及街道的附属幼儿园和农村新建幼儿园的标准化建制,在四川省率先实现县级公办建制幼儿园的镇域(街道)范围“满覆盖”。
除公立幼儿园外,因农村地区历史遗留以及受地理因素、文化和社会发展环境特殊性的影响,县域内仍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民办幼儿园。部分民办幼儿园人员配备齐整、办学水平高、教学实施完善、教学理念先进,甚至超过很多优秀公立幼儿园;但仍有部分民办幼儿园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只能以规模偏小的家庭作坊形式存在,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等条件较差,大多存在管理混乱以及政府监管缺位的问题。
2双流县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配备尚未完全到位。双流县教育局提出“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的要求,即到2017年年末全县25所公办建制幼儿园要配备在编教师528名,而截至目前仅完成编制教师配备人数318名,缺编率高达34%。此外教师学历总体水平偏低,以大专为主,中专次之,本科及研究生以上教师较少,男性教师极度缺乏。公立幼儿教育师资情况尚且如此,其他社会办学幼儿园情况更加严重。
(2)客观因素影响入园率。随着乡镇幼儿园区域中心化发展,按照规定适龄幼儿多集中于各乡镇(街道)唯一一所公办或公益幼儿园接受三年学前教育。但受农村地区居民分散居住影响,部分家庭条件有限的农民接送困难(这一问题在农忙时期尤其突出)。很多农民被迫就近选择民办幼儿园入托。由于公办及公益性幼儿园的资金来源有政府补助,民办幼儿园的资金来源则主要依靠收取的幼儿学费、建园费等其他费用,这样间接导致某些家庭较偏远的儿童被迫放弃公办幼儿园,享受不到政府对公立幼儿园的财政补贴,形成了事实上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
(3)教师社会保障水平不均。首先,公办在编教职工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聘用人员和民办园教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导致幼儿园教师师资来源出现明显差异,资源严重不均衡;其次,教师来源不同、能力不同又导致教育水平差异,优秀幼儿园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模式,更注重孩子个性、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某些幼儿园由于条件限制,水平低下,缺乏针对性,“幼儿园小学化”趋势严重;最后,硬件、软件上的差距又会不断拉大幼儿园之间的差距,不断恶性循环。
(4)政府责任不明确、监管存在死角。部分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因追求经济利益引发安全事故、教学事故等问题也偶有出现,暴露出监管缺失、审批不到位等问题,也间接证明行业秩序需进一步整顿,制度管理上尚存创新空间。
3促进双流县农村社区幼儿教育多元化的对策建议
3.1政府主导
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降低社会幼儿园园税负。切实履行文教、财政、卫生等多部门行政职能,多渠道、多方式筹集经费,建立起政府、投资人、家长、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确立公办引领、民办补缺的发展思路,采取龙头带动、集团运作的方法,推动公立幼儿园互相竞争。同时打破区域限制和管辖限制,引导优秀教师流动,对民办幼儿园进行对口帮扶,提升教师队伍的活力与创造性。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幼儿园硬件和教师等软件的资质审核和后期监管。建立严格的实习考核制度和评分系统数据库定期审查,对考察不合格的教师一票否决,对有劣迹的教师终身禁入。提高幼教待遇,打破公立、公益及民办幼儿教师的壁垒,建立激励机制,有序调动优秀教师合理分布,真正造福于农村教育事业。
3.2理念创新
农村幼儿教育内容应贴近实际。如可借鉴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蓝天下的学校”理论,以自然环境作为载体,充分利用各种天然资源让幼儿在大自然的游戏中提高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开辟田野课堂,释放儿童天性,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和建构,创设充满“野、趣、乐”的自然环境。确立“根植本土、因性而教、启迪心智”的自然教育辅助课程体系,让处于农村环境的幼儿享受到适合自身的特色化学前教育。
除特色化辅助教育外,规范化体系也是对民办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部门、教师、管理方更新教育观念,严格遵循幼儿教育典范,遵守政府规定,借鉴国内外幼儿园的先进经验,努力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在幼儿教育相对问题较多的民办幼儿园管理上,着力在民办幼儿园内部建立严格、细致的绩效考评和水平等级评比等制度,激发教师教学活力,促进自身技能的不断提升。同时也应该与辖区内或市域内优秀的公立幼儿园、示范幼儿园以及主管教育部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接受帮扶。通过组织本园优秀教师的再学习、再培训,将先进的、优秀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带到农村民办幼儿园中,打开上升空间、提升教育资源。
3.3管理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师水平。以“MOOC+远程教育”模式开展后续培训,促进教师能力升级。将幼教名师授课、优秀教学游戏、标准化素质培养等视频和文字内容等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实现幼儿教育“城与乡”、“公与民”之间的无差别化。
注重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引入,如充分利用所辖区域内大学生假期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机会,或者以兼职形式将培养人才的课堂从大学搬到农村社区,既解决农村社区型幼儿园的活力问题,也解决农忙时间教师缺乏等突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以致用,避免理论与现实脱节。
将“MOOC+远程教育”这一模式分为幼儿学习、教师提升、教育村民三大板块,打破因地区经济水平不均所造成的教育资源失衡的格局,打造随时、随地、按需、可重复的网络学习的平台,提供版本齐全、形式多样、理念先进、及时更新的同步课堂。创造农村幼儿教师的自我提升新路径,增强不同空间教师间的互动,拓展视野。
提高农民家长的素质,通过宣传教育促进政府、社会、家庭以及儿童之间的共同进步。转变农村家长思想,更主动地参与幼儿教育。通过强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优势,推动家庭版素质教育,为孩子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更好地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4结论
双流县农村社区幼儿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持续强化公办幼儿园的力量,结合社会幼儿园的互补作用,将会逐渐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家庭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支持、帮助和推广有特色、有效益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促进建立农村社区幼儿教育的社会多元化模式与健全农村社区幼儿教育管理体系,使我国农村社区的幼儿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梁艳.农村幼儿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探究[J].当代教师教育,2013,6(3):89-93.
[2]皮军功.自然教育:农村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17-25.
[3]阳艳波.浅谈“蓝天下的学校”对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启示[J].当代学前教育(幼教动态),2009(4):46-48.
[4]郭建昕.当前农村幼儿素质教育实施的困境与对策――基于对某农村幼儿园园长的访谈[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3):119-125.
农村幼儿园教育论文的参考范文篇二
《浅谈农村幼儿园的创新教育》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幼儿创新教育也被提上了议程。传统的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社会教育及文化教育影响着幼儿创新教育的发展;为幼儿提供宽松、民主的生活、学习环境,有效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是本次研究的重点。但是创新教育在城市幼儿园开展较好,由于农村幼儿园条件有限,加上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够,创新教育在农村幼儿园开展是有一定的难度。
关键词:农村;幼儿;创新教育;研究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的运用集体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这就体现了幼儿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农村幼儿园在条件师资等方面都圆圆不及城市幼儿园,但也有自己的一些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在开展农村幼儿园时应利用自己幼儿园的有利条件及农村丰富的物质条件。那么如何看待农村幼儿创新教育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一、农村幼儿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而农村幼儿园的幼儿思维不够活跃,见过的世面较少,想象能力远远不如城市幼儿,所以农村幼儿园开展创新教育就更加重要。
二、幼儿园创新教育的原则和内容
幼儿教育实施创新是教育的开端,其改革目标更须定位于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语),幼儿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强调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受教育者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力量都得以增强,使其生命的活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创造的潜能能够充分开发。创新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小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幼儿园尤其要注重创新教育,其教育原则必须是开放式、启发式,并同时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传统教育影响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性格、气质类型等,而且主要受教育的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不同的教育对创造力的影响不同,有的鼓励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的则抑制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反思我们的传统教育,都难以找到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那种自由的空间,相反传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阻碍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传统的家庭教育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影响
毫无疑问,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最初教育环境,是影响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家庭传统教育的观念中,幼儿不是被看作幼儿自己,而是被当着家长的一部分,孩子服从家长的意愿,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幼儿的独立性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就这样被“理所当然”地蚕食了。而农村幼儿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等年纪较大的人带,他们喜欢溺爱幼儿,认为幼儿在学校学习就是来认字的,对幼儿的教育不够科学。没有给幼儿一个和善、温暖、融洽和民主的气氛,所以创新教育被忽视了。
(二)传统的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在影响幼儿创新能力发展和潜能开发的因素中,比家庭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那种乖乖的听成人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正是这种所谓的“好孩子”标准束缚了孩子创新的积极性,抹杀了蓬勃的天性。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所以,农村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将幼儿看做一个独立、完整、主动的个体,有自己的需要和尊严。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互动的关系,调动幼儿的主动性通过幼儿的主动学习来培养兴趣和发展创新潜能。教师应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带着一颗童心看待幼儿的行为、需要、兴趣、好奇、冒险、自信是典型的创新能力的体现,教育要理解和保护幼儿创新表现,使之成为幼儿稳定的心理品质,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幼儿创新的支持者。
(三)传统的社会教育及文化教育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影响
传统的社会及文化教育使幼儿创新能力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有创新能力的孩子常常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喜欢从不同角度去探究事物,所以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幼稚和缺乏经验,孩子的种种创新表现常常使人们将其行为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这使得孩子的创新热情被浇灭许多。
四、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时时激励着我,作为一名农村幼儿教师,我将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及社会、文化教育等几方面着手,为幼儿提供宽松、民主的生活、学习环境,有效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形成民主型的家庭教育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孩子上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在家要听大人的话,不管是否合理,其结果是以家长的愿望和兴趣、思维和意志强制孩子接受,从而泯灭了他们创新意识和自主行为。所以,我们应多于农村家长沟通、交流,改变把孩子作为家长的隶属物的家教观念,改变不平等、不尊重孩子的家教意识,树立“开放性”、“科学性”、“家庭、社会和学校立体教育性”观念,实现家教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再次,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农村幼儿园具备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美丽的大自然给人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它也是诱发孩子智力开发的外部刺激。这种画境式的环境刺激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与探索兴趣。因此,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引导孩子观察花鸟虫鱼,了解动、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欣赏大自然美景,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些都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基础。
(二)营造民主轻松的幼儿园教育气氛
幼儿创新教育是一种渗透教育,在幼儿园里首先是要创设有利于发展幼儿创新能力的条件、情境、场所等。其次,应该为幼儿的创新性思维发展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大胆思考,勇于标新立异,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并获得家长和教师的支持与肯定。幼儿和教师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与活动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
为了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我们不一定要去创设“创造角”,设计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因为一旦使得创造依附于某种特定的对象,教育者就会有意无意地将创造物化为创造结果。因此,幼儿创新能力的提高,应交织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情、境,让幼儿内在的创新冲动释放出来。
再次,家园共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多向家长宣传幼儿创新教育知识,家园互相配合,为孩子发展其创新能力提供一致的适宜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创造力开发读本》(11页、45页、47页、49页、52页)。
2、文章《当今幼儿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3、文章《为幼儿创设激励求异创造表现的环境》。
226 浏览 2 回答
237 浏览 2 回答
251 浏览 6 回答
96 浏览 2 回答
226 浏览 2 回答
260 浏览 2 回答
336 浏览 3 回答
217 浏览 2 回答
178 浏览 2 回答
319 浏览 3 回答
224 浏览 2 回答
348 浏览 2 回答
97 浏览 5 回答
310 浏览 3 回答
219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