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博物院所典藏中国历代书画作品,不但为一艺术欣赏的对象,更为一宝贵的史料,时代包涵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长达千余年之久,其主要材质不外绢、纸、墨及绘画颜料,初期多绘於绢上,画绢於画史上记载:「唐人五代绢素粗厚,宋绢轻细」,后因造纸技术的改良普及,至宋以后,画家渐多用纸。为了便於收藏展示,往往选择搭配画心(书画作品主体之绢纸心)且质佳的宣、棉纸加以托裱,除加固画心外,多装裱成卷、轴、册或框式,以利张挂展示或收藏保护。 唐太宗用麻纸写敕,黄纸写诏;高宗以白纸多蛀,颁下「诏制敕并用黄麻纸」;后曾因图书损坏严重,召艺工及天下画工入京修内府图书。南宋孝宗时,《左传》《国语》等书多蛀伤,奉敕用枣木椒纸各造十部,至清约六百年,无一遭受虫蛀,可见历代对纸质文物的保存维护工作深为重视。 纸质文物的演变过程,则与主要构成材料纸的发明及造纸术的改良制作的进程有著直接关系,试略加分述之。 第一节 纸的发明 纸发明於何时?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在学术界争论不休,一般都认为,纸是东汉时的宦官蔡伦发明的,随著考古工作的深入发展,出土的纸文物为我们回答纸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标本。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在新疆罗布卓尔汉代烽燧亭遗址中发现麻制纸张。1957年5月8日,在陕西西安灞桥附近又出土了西汉时期的麻纸(亦有一些造纸及学术界人士认为,是否为麻絮而非纸),1978年在陜西扶风则发现汉宣帝时麻纸。以及在甘肃武威、内蒙等地出土的古纸残片。这些实物的发现,证明早在蔡伦以前,我国人民已发明用植物纤维造纸了。 到了东汉(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民间造纸的经验,采用官府提供的设备加以改良、提高和推广,使造纸术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从此,我国造纸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造纸术的进程 一、中国造纸术的起始及发展阶段 蔡伦之后,左伯在总结蔡伦造纸术的基础上,在造纸原料、工艺上又作了进一步改正。如果说,西汉是中国造纸术的起始阶段,那麼魏晋南北朝则进入发展阶段。这时期的造纸术与汉代相比,不仅在产量、质量等方面有所提高,而且造纸原料扩大,设备更新,出现了新的工艺技术,并且用黄孽汁浸染纸张,以防虫蛀等措施,是我国人民染潢技术的首创。 二、中国造纸术的兴盛时期 隋唐五代是中国造纸术的兴盛时期,其造纸原料比魏晋南北朝又进一步扩大,成本降低,纸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同时,在改善纸浆性能,改革造纸设备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提高。随著对外文化交流,造纸术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传播到日本、阿拉伯和印度、尼泊尔等东南亚、东亚和西亚各国。 三、中国造纸术的成熟阶段 宋元时期称为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成熟阶段,造纸原料从原来的树皮、麻、破布和旧鱼网,又增加了竹子、稻草、麦杆等。由於造纸原料的扩大,造纸技术革新,造纸设备改进,这一时期造出来的纸,比前代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各种纸,如竹纸和麦、稻杆纸,这标志著造纸史上的新纪元。纸在绘画、印刷、货币等方面广为应用,同时纸制品还运用於制作衣服、帐、被和枕头等,成为缣帛、纺织品的部分代替物。 四、中国造纸术的集大成时期 明清时期的造纸术可以说是集大成的阶段,不但造纸的原料、技术、设备和加工方面大为改进,就是纸的产量、质量、用途、产地均比前代更为增长。甚至还出现了专门记载造纸和加工技术的著作,为前代所少见。 五、中国近代工业造纸的发轫 随著纸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原来传统,手工造纸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要求。在工业革命浪潮影响下,清光绪十三年(西元1887年)於香港设大成造纸厂,李鸿章於1891年引进了西欧造纸机器和技术,在上海创办了机器造纸厂--「伦章造纸厂」,从此,使我国造纸业开始步入到机器造纸阶段,后续於上海浦东设「华章造纸厂」,上海龙华路设「龙章造纸厂」,1911年张之洞於汉口设「度支部官纸厂」。至1978年台湾计有造纸厂170余家,纸及纸板产量,居世界第22位。 在纸尚未发明或普遍使用之前,文字刻在龟甲、兽骨、玉石器、金属上,有的书写在竹简、木牍、缣帛上,由於这些载体笨重,而保存、阅读、携带极不方便,因此,难以普及、推广,阻碍了文化传播与交流。随著纸的发明、生产和使用,使纸成为书写、绘画、印刷的载体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它对思想、学术的广泛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对於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历代遗留的手稿、图书、绘画、经卷、报纸、文献等,都是历史真实的记录,是研究历史、政冶、科技、文化、艺术的原始材料,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相当丰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产,对於研究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价值。 随著岁月的流逝,由於内在因素(酸化和材质的变化)以及外在因素:温度、湿度的剧变、光的照射、有害气体的侵蚀、昆虫的蛀蚀、微生物的滋生,机械的磨损、撕破、鼠咬、火灾、水灾等都会造成纸张的变质和损坏,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研究纸张损坏的原因及其维护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便成为纸质文物保护的一项迫切任务。 第二章 纸质文物的构成材料 纸质文物是由纸、书写的墨迹、印刷的油墨、绘画的颜料以及粘合剂等材料所构成。这些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著纸质文物能否长期保存的内在因素。 第一节 造纸的主要材料 纸是纸质文物主要构成材料,纸的种类可分为手工纸和机械纸。手工纸有麻纸、皮纸、藤纸、竹纸、棉纸,还有宣纸、毛边纸、连史纸等。19世纪末,机器纸逐渐代替了手工纸,常用的有新闻纸、印刷纸、打字纸、有光纸、图画纸、牛皮纸等。 造纸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而植物纤维的种类很多,基本上可分为:韧皮纤维、茎纤维和种毛纤维。 表一 造纸植物纤维的种类 木本 桑、楮、藤 茎纤维 一年生 稻草、麦杆、芦苇 多年生 竹类 种毛纤维 棉花 一、 韧皮纤维: 是古代造纸主要原料,由於含纤维素多,一般多在 60% ~ 83% 之间。加上纤维长达120~180毫米,纤维长度比宽度约大於950至1230倍。由於韧皮纤维很长,造出纸来很坚韧。 二、 茎纤维: 如竹、稻草。其纤维素含量在24%~ 60% 之间,长度比宽度约大於 100至 200倍。纸张在不同时期,选用什麼材料和工艺制作,其纸张的成份、性能是不同的。 三、 种毛纤维: 如棉花,棉花纤维素含量最纯、最多,一般可达 90% 以上。纤维长度比宽度大约有1250倍。由於纤维特别细长,交结力好,质地强韧、组织细致柔腻,造出来的纸较耐磨、耐久。 第二节 修护纸质的种类 破损纸质文物(书籍、绘画)的修补或装裱中经常遇到的是,如何选配颜色、质料、性能、厚薄相当的纸张,是关系著纸质文物维修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故就书籍、绘画维护中,经常遇到的各种纸质,依其时代、质地、性质和特点,加以简述之: 一、麻纸 麻纸就是以麻类纤维(萱麻和大麻)制的纸张。常见的有白麻纸、黄麻纸、麻沙纸、旱滩坡纸等。 二、藤纸 藤纸早在晋代已有制作,到了唐代已在浙江、江西两省大量生产,其纸是用藤树皮的纤维所造。当时有白藤纸、青藤纸、黄藤纸之分。 三、宣纸 宣纸是用檀树皮、稻草为原料制成的手工纸,出产於安徽宣州而得名。此纸质地柔轫、洁白平滑、细致匀整、色泽经久不变,被誉为「滑如春冰密如蚕」的美称。宣纸属皮棉纸类,因品种规格繁多,不一一详述,常见的有:罗纹纸、棉连纸、玉版宣、单宣、十刀头、夹连纸等,为我国唐、宋以来的古代书画所采用的纸。 四、棉纸 棉纸又称皮纸,是以楮树皮为原料制作而成,质地细柔、富有轫性。从纸的纵面撕去,其断裂处呈现丝棉状,因而得名。棉纸的品种因地而异,常见的有河南棉纸、贵州棉纸、上海棉纸、迁安棉纸、蚕茧纸、藏经纸、高丽纸、册子纸、美浓纸、开化纸、太史连纸等20余种。 五、竹纸 竹纸是用石灰处理的嫩竹为原料制作而成,因颜色略呈黄色,又称「黄纸」,主要有:毛边纸、毛太纸、川连纸、元书纸、梗棒纸、连史纸等十余种。 六、其它纸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纸以外常见的还有牛皮纸、磁青纸、虎皮宣、蜡笺纸、发笺纸、金纸等。 图2-1 出土古麻纸 图2-2 宣纸 图2-3 棉纸 图2-4 竹浆纸 图2-5 老墨 图2-6 收藏墨 第三节 书写材料 在纸上书写、印刷、绘画所用的材料为墨、颜料、墨水、圆珠笔油、铅笔及胶料等,兹分别略述如下: 一、墨和墨汁 墨在我国已有4700年左右的历史,相传西周刑夷始制墨,秦以前多用天然石墨,秦以后出现人工造墨。汉墨重点产地在陜西汉阳,古称「隃縻」。到了唐代,块墨不仅闻名於中国,而且当时的徽墨已经闻名於世界。历代制墨名家辈出,如魏之韦诞、南唐之李廷珪、北宋潘谷、明代程君房、方于鲁、清代曹素功、胡开文等,尤其制墨名家李廷珪的墨,颇为时人喜用珍藏,更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美名。 (一)制墨的主要原料为炭墨烟、动物胶、防腐添加剂。 1.炭墨烟: 为有机之碳氢化合物於不完全燃烧下,集烟而成,由於燃烧的原料不同,可概分为松烟、油烟、漆烟和工业炭黑等四种。松烟乃以松枝燃烧而成,取烟方式原采「立窑」,后改采「卧窑」,以清烟为上,一般松烟墨之墨色深重,较缺乏光泽。油烟制墨始於南唐,至宋才流行於世,古人曾采菜油、豆油、猪油、皂青油、麻油、桐油烟造墨,其中以桐油炼烟为墨,写成的墨色黑润而光亮,经久不褪。漆烟则於宋代有以古松蘸漆渣炼烟者,明代程君房的漆烟墨质地最佳,是燃烧桐油和一定数量的漆而成的,其字迹特别有光泽,颇得人们喜用。工业炭黑为矿物油或工业烟经燃烧提炼而成,品质较差。 2.动物胶: 动物胶为一种蛋白质,由骨胶原经水解而成,种类以骨胶、皮胶为多,大底加工方式为经取料、水洗、石灰浸、去除非胶蛋白质、酸洗、水煮、过滤而成。历代曾用鹿角胶、鱼鳔胶、牛皮胶等,其作用使炭墨的微粒粘固在一起,便於制成块状,使书写的字迹牢固。 3.防腐添加剂: 其作用为防止动物胶生霉、改善气味、色泽或黏度,历代名家所用防腐添加剂亦多有差异,种类统计近千余种,常用於防腐及改善气味的有龙脑、麝香、丁香、檀香、甘松、藿香、零陵香等,改善色泽以增光助色的有朱砂、雌黄、珍珠粉、金箔、银箔、硫酸铜、银朱、秦皮、地榆、紫草、茜草、黄芦、黑豆、五倍子、胡桃、牡丹皮、薰草豆、石榴皮等,改善黏度使墨坚而不裂则有於不同制成分别添加梣皮、蛋白、生漆、紫矿、木贼草、当归、皂角水、巴豆汁等,甚或有另添加各式药物如熊胆、犀角粉、藤黄、丹参、黄莲、乌头、大梅片之类。 (二)传统制墨程序 可依序细分为1.浸油2.烟碗3.烧烟4.筛烟5.和胶6.用药7.搜烟8.蒸剂9.杵捣10.秤剂11.鎚鍊12.丸扞13.样制14.入灰15.出灰16.印脱17.修墨18.阴乾19.描字著彩20.包装等。烟以细而轻者为佳,而且愈陈愈好,且需经漂洗及筛选。和胶及杵捣则为制墨的重要工序,胶的比例往往视工法、添加物及环境气候的不同有所差异,胶以勿过重或过轻为宜,胶多则利於成型及发彩,胶过重又会滞笔,古有所谓「轻胶十万杵」的说法,用胶偏轻时,杵捣的工夫则更为繁复。 (三)墨汁的主要原料 墨汁的主要原料为炭烟、胶料、添加剂和溶液等,一般经由机械的加工而成。炭烟的种类繁多,包括各种矿植物及动物原料经燃烧或热分解而成。胶则除动物胶外,多采植物胶(阿拉伯胶)或各种合成胶如压克力胶、聚醇树脂等。添加剂则有各式稳定剂、渗透剂、湿润剂、防腐剂、芳香剂等等。 比较之下墨汁的使用便利性较墨锭为佳,但因大量使用各式各样合成材料,以防止其变质沉淀及腐败,其是否会对人类及纸质文物造成不利的影响,将是有待进一步加以评估及探讨的问题。反观中国墨锭的特质在於色黑有光泽,墨质稳定,且墨色耐久不变,在遗存的千年古文书及绘画中仍可见神采如新,远非其他文明古国如埃及、希腊、罗马的墨所可比拟。中国墨的品质特殊,曾为其他国家争相仿制而不可得,十七世纪时法国传教士拉康特(Louis Le Comte)曾说:「中国墨品质极佳,法人一再仿造而不得。」杜哈德(du Halde)於西元1735 年亦称欧洲人企图仿制中国墨而未能成功。 故中国的墨为历代重要的发明,不但用来书写作画、印刷拓碑、饰染宫殿、妇女画眉,又可作治血症与目疾的药物,它的主要特点是不变色、不褪色,不论六朝唐人写经,或五代初印本,经过千年或是一千五六百年,还是漆黑发光。其主要因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很稳定,加以传统合胶加工的程序已累积出许多方法,所以经书写而成的字迹,能耐热、耐水、耐光、不易褪色,适於长期保存。 二、墨水 墨水是随著书写工具的改正,如钢笔的使用而出现,从其原料的化学性能,可分为蓝黑墨水和颜色墨水。 (一)蓝黑墨水 又称鞣酸铁墨水,是由变黑持久不褪成份、色素成份、稳定剂、抗蚀剂、润湿剂和防腐剂等组成。 1.变黑持久不褪成份: 主要是 鞣酸(C4H10O9)、没食子酸(C7H6O5?H2O)和硫酸亚铁(FeSO4)等成分彼此化合,生成鞣酸亚铁和没食子酸亚铁,氧化后都变成不溶性的高价铁,即鞣酸铁和没食子酸铁,前者增强耐水性,后者增强变黑性,这样使墨水耐水、变黑,色持久不褪。 2.色素成份: 目前常用的是酸性墨水蓝和直接湖蓝染料,黑水蓝是墨水的主色,水溶液遇酸不变质,但遇碱则变为棕色。直接湖蓝在墨水中起助色作用,由於其中含杂质较多,不宜多用,在潮湿环境易长霉。 3.稳定剂: 在墨水中加稳定剂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墨水的沉淀,以免书写时发生断水现象。常用的稳定剂有 硫酸(HSO4)、草酸(COOH)2、甲醛(HCHO)溶液。这些稳定剂都具有一定酸性,给纸张酸化埋下了潜在的危害,不宜多用。 4.抗蚀剂: 因墨水中加入的稳定剂具有较强酸性,为防止腐蚀,常加抗蚀剂,使它和铁质结成薄膜,降低硫酸的腐蚀作用 90%。使墨水中的含铁量不会因腐蚀笔尖而增加,从而增加了墨水的稳定性。 5.润湿剂: 为防止墨水中的水份蒸发,造成书写不便,在墨水中加入不易挥发,且有吸水性的 丙三醇〔C3H5(OH)3〕,使笔尖保持湿润,以利书写。 6.防腐剂: 墨水原料中所含有机物等物质,在潮湿环境下容易腐烂、长霉,为防止腐烂常加苯酚或五氯酚钠等药剂为防腐剂。 (二)纯蓝墨水和红墨水 纯蓝墨水和红墨水是属於有机染料墨水,虽色泽鲜艳,但字迹的坚牢性不如蓝黑墨水,其字迹容易褪色。而红色墨水遇水很快就褪掉渗化,应特别加以注意。 三、颜料染料 中国绘画常用的国画颜料,可分为天然矿物颜料的石青、石绿、褚石、朱砂、明矾等,植物颜料有花青、藤黄,动物性颜料有胭脂、洋红、辱粉,金属性颜料有泥金、泥银、铅粉、锌钛白等多种。 四、胶矾 国画颜料的调制、矾绢、矾纸作画、全色都需要用矾、胶,胶分动物胶与植物胶,动物胶有牛皮胶、鹿胶、驴皮胶、骨胶、黄鱼胶等,植物胶有树胶、白芨胶、石花菜胶等,以牛皮胶、骨胶较为常用。 矾, 又称「明矾」或「白矾」,用矾矿石烧成。绘画装裱为了保护纸绢、增强抗水力、减少伸缩性,调成胶矾水刷在纸绢上。镶料染色颜色水当中加适量胶矾水,促使色度均匀。胶矾水的调制,通常是一克胶加60ml的30℃热水,把胶浸一天后如未化,则用文火隔水炖,溶化成胶水,每一克矾於冬季加10℃温水浸化成矾水,用二克胶一克矾的比例,俟胶水、矾水冷却后,将两者混合,用木棒不断调匀,即成为比例适当的胶矾水。 胶矾水虽能增强纸绢的抗水力,但明矾在潮湿环境中吸收水份,促使明矾分解产生硫酸,会加速纸张的酸化,是值得注意和重视的。 第三章 纸质文物损坏原因及机理 第一节 内在原因 一、造纸原料 造纸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大成分。另外还含有少量单宁、果胶、树脂、脂肪、蜡、色素及灰分等次要成分。 (一)纤维素 纤维素是α纤维素的简称,是碳(C)、氢(H)、氧(0)的化合物,它是由许多个D-葡萄糖基联结而成。葡萄糖基之间,相互以 β-葡萄糖 键联接而成长链状的纤维素大分子。其分子式为(C6H10O5)n,式中n为葡萄糖基数目,称为聚合度。 n的数值为几百至几千甚至一万以上。聚合度的大小,跟纤维的强度有直接影响,聚合度越大,分子量越大,即分子链越长,纤维的机械性能越强。纤维素呈白色,比重为1.5~5.6,具有光学双折现象。由於纤维素分子含有羟基,所以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但不溶於水,这是由於分子排列的规则性和大量氢键存在缘故。纤维素在酸的介质中能水解成葡萄糖,硝酸可以使纤维素水解和氧化,使它生成硝酸纤维素。 纤维素在常温下是很稳定的,随著温度的升高,其抗张强度也相应的降低。在高温、光照和氧存在时,会发生氧化反应,使纤维素生成氧化纤维素。 纤维素端点的葡萄糖为半缩醛形式,它与氧化剂反应使纤维素发生如下反应: O O ∕ 纤维素----C 十3HclO3 → 纤维素-C +2ClO2 ? ? H OH 纤维素还能发生酯化和醚化反应,使纤维素生成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等。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相比还是比较稳定的,纸张中所含纤维素的成分越高,分子量越大,纸张中的强度和耐久性就越好。我国古代的手工纸,由於纤维素纯,纤维长,所以保存的时间就长。 (二)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是由植物细胞组成,在水解时能分离出木糖和半乳糖。它属於多聚糖分子的混合物。包括多聚戊糖、多聚乙糖、多聚葡萄糖,以及β和α纤维素。其分子含有200~500个半纤维素糖基,在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起联结作用。它与纤维素的区别在於,纤维素为线性高聚物,而半纤维素含有短侧链的多聚糖。纤维素为单一多聚糖,半纤维素由两种以上糖基来组成它们同属多聚糖,在外界条件光、热、酸、碱的作用下,皆可脂化、醚化、氧化、降解和水解。 纸张中含有适量的半纤维素,不仅能缩短打浆时间,而且能增加纸的强度。如半纤维素含量太多反而影响纸张的寿命。 (三)木质素 木质素是植物纤维中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芳香族的特性,是一种含有碳、氢、氧的化合物。根据化学分析木质素中含有以下官能团,甲氧基(-OCH3),羟基(0H),羰基(O =C ),醛基(-CHO),醚键(-0-)等。 木质素呈白色或近白色,不溶於溶剂,质地脆弱,在高温下能溶解,其溶液呈乳白色或深褐色。 由於木质素中含有各种官能团,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如发生磺化反应,使木质素变成可溶性木质素磺酸盐,氧化作用变成可溶性氯化木质素。木质素最容易氧化,尤其在光照、高温和碱存在下,氧化更为迅速。现代纸张中含有较多的木质素,所以新闻纸极易变黄发脆,不易长期保存。 由此可见,由於造纸原料中含有植物纤维,尤其含有木质素和果胶、脂肪、色素等成份,给纸张的危害埋下了潜在的因子。 二、 造纸工艺过程与纸张耐久性的关系 纸张的耐久性,不仅与造纸原料有关,而且与生产工艺也有很大的关系。纸的生产方法有手工造纸法、机器造纸法两种。 (一)手工造纸法 我国是发明纸张最早国家。在十九世纪以前生产的纸,通称手工纸。手工纸又分竹纸和皮纸。历代许多珍贵的古籍、文献、书画都是采用皮纸做成的。这些纸张保存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仍然很好,是什麼原因呢?这与手工纸的生产过程有著密切的关系。造纸术随著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断得以发展、改正、提高。 潘吉星先生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在纸坊工人师傅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模拟实验,从汉纸制造最原始的八步流程: 浸湿→切碎→洗涤→舂捣→打槽→抄纸→晒纸→揭纸。 过渡到现今陜西凤翔造纸的十六步复杂过程: 浸湿麻料→切碎→碾料→洗涤→化灰水→灰碾→灰沃→蒸煮→洗涤→细碾→洗涤→打槽→剪纸→压榨→晒纸→揭纸。 但归纳起来,手工纸生产过程大致可分蒸煮、漂白、打浆、抄 纸四个阶段进行讨论。 1.蒸煮: 造纸原料经机械预处理(浸湿、切碎、洗涤),在制浆过程中,用石灰乳〔Ca(OH)2〕,草木灰水作蒸煮剂浸透,目的在於脱去原料中的色素,除去污质、蜡质、松解原料中残留的胶质及其它填充物,使制成的纸张不残留有害的化学物质,而含有钙(Ca2+)、镁(Mg2+)等物质,使纸呈中性或偏碱性,阻止游离酸的形成,防止纸张进一步的变质,使纸延年起了很好的作用。 2.漂白: 古代造纸的漂白工艺采用「日光漂白」,其方法据清人莫兴三《造纸说》: 「曝已复渍,渍已复曝,如是者三,则黄者转为白矣。其渍也必以桐子灰,黄荆木灰,非是则不白」。纸浆先经过阳光照射,利用空气中的臭氧产生氧化作用,使值物纤维中所含的天然色素或著色物质变成其他基因,然后利用桐子灰、黄荆木灰和草木灰的水溶液,溶出被氧化的物质,起到漂白作用。经过这种漂白处理的纸浆所造的纸,久不变色,不易老化变脆。 3.打浆: 胡韫玉在《纸说》中写道:「铸之於臼,千锤万杵捣愈多,而质愈融,楮骨竹筋尽为液流」。 说明打浆要充分,只有通过充分的锤捣才能造出纤维交织均匀的纸来。 4.抄纸: 植物纤维经上述处理制成纸浆,为使纤维在水中离散浮游,除了充份搅拌,通常加一些如黄蜀葵、杨桃藤、野葡萄、梧桐等悬浮剂,以便使纤维分布均匀,增加强度。 从上述简单过程可以看出: 手工法造纸加工缓慢,生产过程细致,残留在纸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很少,纤维不易受到损害,因此纸就坚固、耐磨。目前我们见到的晋、宋代的书画和古书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有的纸张仍然是洁白如玉,完整无恙,这些纸都是用传统手工方法生产出来的。 (二)机器造纸法 机器造纸大致经过以下几个过程,首先准备原料,然后再制成纸浆。由於制造纸浆时所用的方法不同,又有机械与化学法之分。 1.机械法: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来离解纤维制成机械木浆。这种木浆,木质素无法除去,且其纤维短而粗,又含有较多非纤维素,所以制成的纸张疏松容易破脆 ,在日光及空气中容易氧化变黄,这是耐久性差的其中一个因素。 2.化学法,就是用适当的化学药剂,在蒸煮原料过程中,除去木质素及其它非纤维素,使纤维离解而成一种纸浆。根据所用的化学药品的不同,化学法可分为亚硫酸盐法、碱法和氯化法等。 (1)亚硫酸盐法:是用亚硫酸氢钙[Ca(HS04)2〕和亚硫酸(HS03)2的混合液,用这种混合液蒸煮纤维,制成亚硫酸盐化学纸浆,此种纸浆中含有一定量的半纤维素和蒸煮液以及产生木质素磺酸的酸性残留在纸浆中,因此,纸张的耐久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碱法: 是用苛性钠(NaOH)作为蒸煮液与原料一起在高温下蒸煮的方法。由於碱性太大,对纤维损害较大,使纸强度降低,加上成本高,现已很少应用。 (3)氯化法: 是将原料同氢氧化钠一起蒸煮,经氯化、碱液后处理,除去木质素, 再经过漂白,在这过程中有时用碱,有时用漂白粉,有时用氯来处理,会使纤维素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从纸浆制造方法可以看出:纸浆的质量与纸张的耐久性有著直接的关系。 (三)造纸过程与纸张的耐久性 从造纸过程来看,纸张的耐久性与打浆、上胶、加填料亦有关系。 1. 打浆的目的: 打浆是决定纸张性能和质量的重要工序之一,打浆的目的,使纤维横向切断变短,纵向分裂变细。同时使纤维「水化」膨胀呈胶性,以及使纤维两端帚化发毛,增加纤维交结能力,提高纸张的坚牢度。 2. 纸张上胶的目的: 是为了降低它的吸湿性。目前 参考资料:两岸博物院
宣纸的制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历史文献中对宣纸的记载有哪些?
宣纸的制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宣纸产自我国安徽泾县地区的山脉山区地带泾县古时候属于宣都府,现属于宣州市所管.这儿风景秀丽,潺潺流水。为手工制做生宣纸给予了充足的生态资源:檀皮、饲草、调味品、溪流这些。这儿的大家代代相传手工制作手艺制做生宣纸,认为生活。从古到今已有近上千年历史时间,历代王朝都把安徽泾县生宣纸列入“供品”,安徽泾县生宣纸在国际性展览会上多次得到特等奖,热销中国各地及日本、东南亚地区、欧美地区。
历史文献中对宣纸的记载。宣纸的记录较早常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源于唐朝,各代既久。生宣纸的产地是安徽的泾县。除此之外,泾县周边的宣城、安宁等地也生产制造这类纸。到宋代阶段,安徽徽州、芜湖、宣州等地的造纸行业慢慢迁移集中化于泾县。那时候这种地域均属宣都府所管,因此这儿生产制造的纸被称作“生宣纸”,也有些人称泾县纸。因为生宣纸有便于储存,经久不焦,不容易掉色等特性,故有“纸寿上千年”之誉。
民间传说故事,孔丹在皖南造纸工业,特想造出一种雪白的纸,好为老师画像,以表悼念之情。后在一大峡谷溪水,少许一棵历史悠久的青檀树,横躺溪上,因为经水流长年清洗,树根烂掉泛白,外露一缕长而雪白的化学纤维,孔丹欣喜若狂,取以造纸工业,经不断实验,总算取得成功,这就是之后的宣纸。
历史文献中对宣纸的记载。据清乾隆年间大学重修《小岭曹氏族谱》前言云:“宋末争攘之时,烽燧四起,避乱碌碌。曹氏钟公八代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赶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农田稀缺,没法耕地,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活”。曹大三承继了先前的造纸技术,通过实践活动,遂步提升,总算造出了雪白纯粹的好纸,因纸的集中地多在州治宣城,故称宣纸。
宣纸的出名起源于唐朝,唐字画点评家张彦远着作之《历代名画记》云:“好事儿家宜置生宣纸百幅,使用方法蜡之,以便摹写。”这表明唐朝已把生宣纸用以字画了。另据《旧唐书》记述,天和二年743年,江西省、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朝贡,而宣城郡纸尤其精致。由此可见生宣纸在那时候已冠于全国各地。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总监制的“澄心堂”纸,便是生宣纸中的佳品,它“肤如卵膜,坚洁明如镜,细薄亮润,冠于一时。”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储存和交流,对于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把字刻写在龟甲、兽骨、竹片、木片和绢帛上。甲骨、木片很笨重,用起来不方便;绢帛太贵,一般人用不起。大约在西汉初期,人们用大麻和苎麻造出了纸。这种早期的纸比较粗糙,不太适合写字。 到了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在朝廷做官的蔡伦,经过长期的试验,改进了造纸方法。他用树皮、破布、破鱼网等多种植物纤维作原料,加水蒸煮,捣烂成浆,再均匀地摊在细帘子上晾干,造成了一种薄薄的纸。这种纸便于写字,而且便宜,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蔡伦在造纸术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 东汉以后,造纸技术得到不断的改进,竹子、稻草、甘蔗渣等都逐渐成为造纸原料。因为原料不同,纸也有了各种不同的种类和用途。安徽省宣州生产的宣纸,就是闻名中外的上等纸张,是用于中国书法、绘画的珍品。 中国的造纸术于隋末唐初传到朝鲜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地区和其他国家,对世界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造纸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发明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自从造纸术发明之后,纸张便以新的姿态进入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并逐步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以后又传布到世界各地。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编辑本段]纸发明过程西汉初年,政治西汉麻纸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谈到“纸”的来源。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这句说话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与现在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这种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这可能是纸发明的一个前奏,关于这种“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汉书·赵皇后传》中记录了成帝妃曹伟能生皇子,遭皇后赵飞燕姐妹的迫害,她们送给曹伟能的毒药就是用“赫蹄”纸包裹,“纸”上写:“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测纸可能与丝有一定关系。远古以来,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汉古纸是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中发现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古纸经过科学分析鉴定,为西汉麻纸,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肃居延肩水金关发现了不晚于公元前52年的两块麻纸,暗黄色,质地较粗糙。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延村出土了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张麻纸;1979年在甘肃敦煌县马圈湾西汉烽燧遗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汉麻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纸质地图残片,表明了当时的纸可供写绘之用。从上述西汉出土的纸的质量来看,西汉初年的造纸技术已基本成熟。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总体来看,造纸技术环节众多,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编辑本段]发展与历史纸的发明、发展也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公元105年发明造纸后,造纸术就从河南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其它地区传播。蔡伦被封到陕西洋县为龙亭侯,造纸术就传到汉中地区并逐渐传向四川。据蔡伦家乡湖南耒阳的民间传说,蔡伦生前也向家乡传授过造纸术。东汉末年山东造纸也比较发达,出过东莱县(今掖县)的造纸能手左伯。公元二世纪造纸术在我国各地推广以后,纸就成了和缣帛、简 牍的有力的竞争者。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公元三到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造纸术不断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扩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纸。在设备方面,继承了西汉的抄纸技术,出现了更多的活动帘床纸模,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改进了纸的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从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碛出土的这一时期所造出的古纸来看,纸质纤维交结匀细,外观洁白,表面平滑,可谓“妍妙辉光”。公元六世纪的贾思勰还在《齐民要术》中,专门有两篇记载了造纸原料楮皮的处理和染黄纸的技术。同时,造纸术传到我国近邻朝鲜和越南,这是造纸术外传的开始。公元六到十世纪的隋唐五代时期,我国除麻纸、楮皮纸、桑皮纸、藤纸外,还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秆纸和新式的竹纸。在南方产竹地区,竹材资源丰富,因此竹纸得到迅速发展。关于竹纸的起源,先前有人认为开始于晋代,但是缺乏足够的文献和实物证据。从技术上看,竹纸应该在皮纸技术获得相当发展以后,才能出现,因为竹料是茎秆纤维,比较坚硬,不容易处理,在晋代不太可能出现竹纸。竹纸应该起源于唐以后,而在唐宋之际有比较大的发展。欧洲要到十八世纪才有竹纸。这一时期的产纸地区遍及南北各地。由于雕板印刷术的发明,兴起了印书业,这就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纸的产量、质量都有提高,价格也不断下降,各种纸制品普及于民间日常生活中。名贵的纸中有唐代的“硬黄”、五代的 “澄心堂纸”等,还有水纹纸和各种艺术加工纸。唐代的绘画艺术作品已经有不少纸本的,正反映出造纸技术的提高。在公元十到十八世纪的宋元和明清时期,楮纸、桑皮纸等皮纸和竹纸特别盛行,消耗量也特别大。造纸用的竹帘多用细密竹条,这就要求纸的打浆度必须相当高,而造出的纸也必然很细密匀称。先前唐代用淀粉糊剂做施胶剂,兼有填料和降低纤维下沉槽底的作用。到宋代以后多用植物粘液做“纸药”,使纸浆均匀,常用的“纸药”是杨桃藤、黄蜀葵等浸出液。这种技术早在唐代已经采用,但是宋代以后就盛行起来,以致不再采用淀粉糊剂了。这时候的各种加工纸品种繁多,纸的用途日广,除书画、印刷和日用外,我国还最先在世界上发行纸币。这种纸币在宋代称作“交子”,元明后继续发行,后来世界各国也相继跟着发行了纸币。明清时期用于室内装饰用的壁纸、纸花、剪纸等,也很美观,并且行销于国内外。各种彩色的蜡笺、冷金、泥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花纸等,多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享用,造价很高,质量也在一般用纸之上。这一时期里,有关造纸的著作也不断出现。如宋代苏易简的《纸谱》、元代费著的《纸笺谱》、明代王宗沐的《楮书》,尤其是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造纸技术都有不少记载。而《天工开物》第十三卷《杀青》中关于竹纸和皮纸的记载,可以说是具有总结性的叙述。书中还附有造纸操作图,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的最详尽的记载。 经过元、明、清数百年岁月,到清代中期,我国手工造纸已相当发达,质量先进,品种繁多,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传播的物质条件。[编辑本段]发明者争议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主要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的记载。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因此,后来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据以尊东汉时代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把他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在史籍里,早在蔡伦以前,也有一些关于纸的记载。如《三辅旧事》上曾说:卫太子刘据鼻子很大,汉武帝不喜欢他。江充给他出了个主意,教他再去见武帝时“当持纸蔽其鼻”。太子听从了江充的话,用纸将鼻子掩盖住,进宫去见壏帝。汉武帝大怒。此事发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汉书·赵皇后传》记载:汉武宠妃赵飞燕的妹妹赵昭仪要害死后宫女官曹伟能,就派人送去毒药和一封“赫蹄书”,逼曹伟能自杀。据东汉人应劭解释,“赫蹄”即“薄小纸也”(后来称为丝棉纸)。再如《后汉书·贾逵传》说,公元76年汉章帝令贾逵选二十人教以《左氏传》,并“给简、纸经传各一通“。以上有关纸的文献记载,都早于公元105年,即蔡伦向汉和帝献纸那一年。持否定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同志认为,”发明造纸术的是西汉劳动人民。东汉劳动人民在继承西汉造纸技术后,又有所改进、发展和提高。至和帝时,尚方令(职掌管理皇室工场、负责监造各种器械)蔡伦组织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监制出一批精工于前世的良纸,于元兴元年奏上,经推广后,‘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这是争论中的一种意见。另一种意见则坚持认为,蔡伦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理由是“根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关纸的解释,在蔡伦之前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纸,都是丝质纤维所造的,实际上不是纸,只是漂丝的副产品,自古至今要造成一张中国式的植物纤维纸,一般都要经过剪切、沤煮、打浆、悬浮、抄造、定型干燥等基本操作。而灞桥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理由是”从外观看,其纸腩松弛,纸面粗糙,厚薄相差悬殊。经过实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绝大多数纤维和纤维束都较长,说明它的切断程度较差,是由纤维自然堆积而成,没有经过剪切、打浆等造纸的基本操作过程,不能算真正的纸。或许只是沤过的纺织品下脚料,如乱麻。线头等 纤维的堆积物,由于长年垫衬在古墓的铜镜之下,受镜身重量的压力而形成的片状。此外,其余几种所谓西汉古纸,也都是十分粗糙,充其量不过是约纸的雏形。蔡伦及其工匠们在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从原料和工艺上把纸的生产抽调到一个独立行业的阶段,用于书写。诚然,“蔡伦纸”不会是蔡伦一手制作,但没有他的“造意”,单凭尚方工匠也制造不出这种植物纤维纸来。因此,即使在雏形纸出土的今天,把蔡伦评作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确的,是有充分历史根据的。另外,《后汉书》中有关蔡伦造纸的记载主要取自刘珍的《东观汉记》。刘珍和蔡伦是同时代的人,应为可信。从记载中可知,蔡侯纸既能进贡皇帝,又能代替缣帛用作书写,纸质必定达到一定水平。有些学者还认为,灞桥纸是不是西汉的产品,也值得进一步考证。他们提出的理由是“在墓葬人的生活时代未能确切查明以前,很难对古纸的生产年代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学判断。何况该墓葬有扰土层,曾受外来干扰,不能排除后代人夹带进来的可能性;同是汉墓的长马王堆,若无其事那样完好,墓主有姓名可查,史料可靠,出土文物如此丰富,但除了千百根简策和丝织古纸帛画,并无一片麻纸。有的研究者还从出土的灞桥纸上辨认出上面留有与正楷体相仿的字迹,酷似新疆出土的东晋写本《三国志·孙权传》上的字体,据此认为灞桥纸可能是晋代的产品。[编辑本段]改进造纸术关蔡伦纸的图片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时代宦官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其实古籍中的已有记载,在蔡伦'发明'纸之前,已经有人使用纸张。"后汉书·贾逵传"提到,建初元年(公元76年)汉章帝命贾逵选择成绩优秀的太学生二千人,奖给"简、纸、经传各一通"。这说明当时已用纸抄写书籍,这个时间早于蔡伦造纸近30年。"东观汉记" 中只记有"蔡伦典尚方作只纸" "东观汉记"的作者刘珍、延笃等人,都是蔡伦同时代的人,如果蔡伦发明了纸他们是不会不记载的。20世纪以来由于西汉古纸的发现,蔡伦发明纸的说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蔡伦虽然不是纸的发明者,但他仍然是一位造纸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蔡伦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他认为扩大造纸原料的来源,改进造纸技术,提高纸张质量,就可以使纸张为大家接受。蔡伦首先使用树皮造纸,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这可以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西汉时利用石灰水制浆,东汉时改用草木灰水制浆,草木灰水有较大的碱性,有利于提高纸浆的质量。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他在尚方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很称赞他的才能,马上通令天下采用。这样,蔡伦的造纸方法很快传遍各地。“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形象地再现了两汉时期的造纸术,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史书记载:汉和帝曾到缑氏巡视过,有可能是参观这里的造纸作坊和纸庄(现分前纸庄和后纸庄,位于洛阳汉魏故城东约2000米,面临洛河)很可能是汉代造纸作坊所在地。这两个地方,附近有造纸需要的优越的地理环境,有比较丰富的造纸资源(如麻、楮林等)。蔡伦献纸之后,造纸技术和纸张广为流传。东汉末年,东莱人左伯也是一位造纸能手。他造的纸,比蔡侯纸更为白洁细腻。赵歧著的《三辅决录》中,提到左伯的纸、张艺的笔、韦诞的墨,说它们都是名贵的书写工具。笔、墨和纸并列,说明纸已是当时常用的书写材料。纸成为竹简、木牍、缣帛的有力竞争者,到了三、四世纪就基本上取代了简帛,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这就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编辑本段]流传造纸术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日本。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纸浆主要由大麻、藤条、竹子、麦杆中的纤维提取。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大约公元四世纪末,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此后高丽造纸的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唐宋时,高丽的皮纸反向中国出口。西晋时,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纸技术。公元610年,朝鲜和尚昙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推广全国,后来日本人民称他为纸神。中国的造纸技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并从此通过贸易传播到达了印度。造纸术传人阿拉伯是在公元751年。那一年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部与阿拉伯军队交战,唐军大败,被俘士兵中有从军的造纸工人。阿拉伯最早的造纸工场,是由中国人帮助建造起来的,造纸技术也是由中国工人亲自传授的。10世纪造纸技术传到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开罗、埃及与摩洛哥。欧洲人是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的,最早接触纸和造纸技术的欧洲国家是一度为阿拉伯人统治的西班牙。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场。公元1276年意大利的第一家造纸场在蒙地法罗建成,生产麻纸。法国于公元1348年,在巴黎东南的特鲁瓦附近建立造纸场。此后又建立几家造纸场,这样法国不仅国内纸张供应充分,而且还向德国出口。德国是14世纪才有自己的造纸场。英国因为与欧洲大陆有一海之隔,造纸技术传入比较晚,15世纪才有了自己的造纸厂。瑞典1573年建立了最早的造纸厂,丹麦于1635年开始造纸,1690年建于奥斯陆的造纸厂是瑞典最早的纸厂。到了17世纪欧洲个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最先在美洲大陆建立了造纸厂,墨西哥造纸始于 1575年。美国在独立之前,于1690年在费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纸厂。到19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五洲各国。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针对企图否定蔡伦是造纸术发明人,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造纸的发明国的歪风,1990年8月18日至22日在比利时马尔梅迪举行的国际造纸历史协会第20届代表大会一致认定,蔡伦造纸术的伟大发明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造纸的发明国。据洛阳市地方史志编委会石建厚同志考证。位于洛阳汉魏故城近郊的缑氏(今本魏书注:“纸氏”作“缑氏”,马涧河流经缑氏那一段河流古时为“造纸河”,沿岸原有“造纸河碑刻”,借已失损。[编辑本段]意义与价值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纸草来记述历史;在古代的欧洲,人们还长时间地利用动物的皮比如羊皮来书写文字;而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了,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了。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编辑本段]传承与流失天降大雨,河水暴涨,山上一些含有大量纤维的树木和麻类被带入河中,在自然原始碱和水的作用下变成稀薄的原始纸浆,漂到岸边废弃的树枝上聚集。古代的人们惊异地发现,这些破竹帘和树枝上聚集的东西经过太阳晒干后揭下来,竟然成为可以使用的纸。这种自然现象启发了古人的智慧,他们经过反复的钻研、琢磨,运用自然的原理生产出人工纸。一千多年来,长安北张村的纸匠们一直使用原始、简单的工具,按照东汉蔡伦发明的复杂、完整的流程,制造着纯天然的楮皮纸。这套工艺被专家们称作研究手工纸工艺演化进程的活化石。然而,目前楮皮纸市场不断萎缩,作坊收入减少,传承后继乏人———从西安出发南行20多公里,西面是水流汤汤的沣河,自南向北流入渭河,东面是当地人称沣惠渠的人工河。长安北张村就处于两条流水之间。南面的秦岭灌木丛生,楮树、桑树随处可见,成为造纸用之不尽的优质原料,滔滔沣河水又为楮树皮的浸泡、发酵、漂洗、打浆提供了便利条件。北张村自古以来人多地少,手工造纸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当地村民生活的主要来源。“仓颉字,雷公瓦,沣出纸,水漂帘。”流传下来的北张村民谣,不但描述了最早纸的诞生,而且成为沣河一带造纸历史悠久的有力佐证。●造纸走进楮皮纸抄制技艺传承人张逢学家,首先看到的是他的儿媳贴着墙根,从一沓30公分厚的湿纸砖上,撕下一张张薄纸,贴在墙面上晾晒。这个场景让人立刻联想到那句古老的民谣:“有女甭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站墙根。”据说这是造纸的最后一道工序晒纸。69岁的老人张逢学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拿出几把树皮介绍说:“这就是枸树皮,学名叫楮树皮。这边两把都是枸树做的穰。夏天的枸树皮叫牙皮,从树上很容易剥落,作成的穰是黑色的;十冬腊月的树皮和树干粘在一起,剥下的时候带着树干上的东西,这样做出的穰是白色的。因为穰分黑白两种,所以做出的纸也分黑白两种。”据张逢学介绍,生产纸浆要经过备料—切穰—踏碓—捣浆—淘浆的几道工序,具体流程是:先筛选出用清水泡过的新鲜枸树皮,放到石灰水里泡2-3天,然后在大锅里蒸一天一夜。待纤维彻底软化,拿到河里将石灰和其他杂质彻底洗干净后放到石碾上碾成穰,再用铡刀切碎然后用工具压成松散状,之后还要放到石缸里用石具捣,使植物纤维变得更软更细,最后放到石槽里淘浆变成均匀的纸浆。张家后院有一个5米长、3米宽浸泡纸浆的水槽,据说,这个水槽一定要用石头垒砌,才能保证水不变臭。张逢学的儿子张建昌站进一个水池边1米见方的洞里,手持飞杆在水中来回搅动,让纤维均匀分布在水中,随后巧妙地使浆中的纤维覆盖在纸帘上,形成湿纸,一张张叠放于纸床上。待达到一定厚度后,用杠杆的方法把成沓的湿纸放在支点上,逐渐除去湿纸中大量水分,形成纸砖。最后就是我们刚刚进门时看到的一幕,把纸一张张撕下,贴在墙上晒干。老人揭开一个大布袋,厚厚一沓楮皮纸展现在眼前。这种纯天然的纸亮白洁净,柔韧性非常好,用手使劲揉搓再展开,基本平展如初。据说这纸还耐保存,其书画作品百十年后拿出来仍然跟刚画的一样。遗憾的是现在书画大都改用现代宣纸,白麻纸基本上没什么人用了,偶尔有西安美院的老师、学生或者长安画派的一些老画家作书画用,还有一些来旅游的外国游客、华侨买回去当纸艺术品。现在北张村造的白麻纸虽然在西安每张仅为0.25元人民币,在国外的展览会上每张却能卖到6-7美元。●渊源相传东汉时,蔡伦因他人之错受牵连,朝廷要抓他去京都接受审判,蔡伦不愿忍受屈辱,在他的造纸发明地和封地龙亭县服毒自尽。蔡伦家族中人也受到连累四处逃命藏匿,其中一部分人逃至安康,经子午道越秦岭,向北走出秦岭山口时将当时最先进的植物纤维造纸技术传授给北张村一带。这仅仅是联系北张村与蔡伦传说的一种,无论是否可考,事实上北张村人至今仍在沿用的就是蔡伦发明的用植物纤维为原料的造纸法,这个结论已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如《后汉书》中记载:“伦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蔡伦造纸不成张,观音老母说药方。张郎就把石灰烧,李郎抄纸成了张。”流传在北张村一带的民谣讲述了蔡伦实验造纸、攻克一道技术难关的故事。张逢学老人回忆说,文革以前村里几乎每家造纸作坊的墙壁上都供奉着造纸祖师爷蔡伦的神像,村外还有一座蔡伦庙,供奉着“纸圣蔡伦祖师”,接受纸工和村民的顶礼膜拜。当时村里每年农历大年三十还举行盛大的蔡伦庙会,吼秦腔、逛集市,村里男女老少闹庙会。庙会的一个重头戏是每隔3年主持摇签确定穰行的“摇秤人”(即总经理),每个纸工都来纳银报名抽签。穰行在手工造纸行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摇秤人”从秦岭的“穰商”中收购楮树皮,用楮树皮制成半成品纸的穰,由穰行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收购或统一代贮。●传承据考证,到了唐朝,因为京畿地区大量需求纸,北张村的造纸技艺得到鼎盛发展,尤其是被视为精品的白麻纸甚至远销到朝鲜、日本等国。清代时北张村所造楮皮纸被选作奏折和科举考试用纸。解放前,北张村手工造的白麻纸曾风行延安,解放区和西安地区的报纸大量使用这里出产的纸。“人民公社”时期,沣河边的北张村几乎家家造纸,公社将工匠集中起来统一生产,由供销社统一销售用作包装纸。收入可观,颇为兴盛。北张村造纸技艺以传统家族式口传心授世代传承。张逢学和马松胜等人仍在用它造这种历史名纸——白麻纸。
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历史文献中对宣纸的记载。宣纸的记录较早常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源于唐朝,各代既久。生宣纸的产地是安徽的泾县。除此之外,泾县周边的宣城、安宁等地也生产制造这类纸。到宋代阶段,安徽徽州、芜湖、宣州等地的造纸行业慢慢迁移集中化于泾县。那时候这种地域均属宣都府所管,因此这儿生产制造的纸被称作“生宣纸”,也有些人称泾县纸。因为生宣纸有便于储存,经久不焦,不容易掉色等特性,故有“纸寿上千年”之誉。
91 浏览 3 回答
127 浏览 3 回答
135 浏览 7 回答
352 浏览 4 回答
347 浏览 2 回答
201 浏览 2 回答
345 浏览 4 回答
332 浏览 3 回答
261 浏览 4 回答
148 浏览 2 回答
154 浏览 5 回答
312 浏览 6 回答
236 浏览 3 回答
264 浏览 5 回答
221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