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高二优秀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完成作业,就躺在床上,想: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是孩子;如果有一天,天是绿的,海是粉的......“想着想着,慢慢地,又进入了梦的世界。
我进入了异时空,那儿的世界很奇异,蓝色的地,粉色的天空,绿色的海
......没有一个人,我漫无目的地在海边走啊走,突然,一个海浪打上来,我进入了海世界。
梦就是奇怪的,我竟然能在海里呼吸,无数丑人鱼游了上来,将我拉到一个洞穴里,我刚刚闻到了一种很难闻的味道,意识有点模糊,隐隐约约,我听见他们在说:“人类不能生存在海里的,这边的海水有毒!我们以前多美呀,人类叫我们美人鱼。唉,人类之前天天浪费东西,还为了利益干出伤天害理的事,现在,人类灭绝了,还害了我们,使我们变成了丑人鱼......这个人类是哪儿来的呀?”沉默了一会儿,又说:“不管是哪儿来的,我们还是先救她吧。”
他们将液体装到瓶子里,慢慢摇晃着,然后掰开我的嘴,灌入,一种甜甜的感觉溢满心头。好奇怪啊,我竟然不晕了!他们叹息着:“最后一点解药拯救了一名人类,我们......该怎么办啊......”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惊醒了,满头是汗,满脸是泪水,泪水和汗汇集在一起,分不清楚......
靠在椅子上,静静地思考:早上做的那个梦,如果现在认真学习,一直认真下去,得到的就是后者;而现在学习散漫,得到的结果可能就是前者了。刚刚做的那个梦,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还是这么去污染地球,很久很久以后,说不定就是这个结果。
(结尾)
未来的事情又有谁会知道呢?以后的每一天的事情又有谁会知道呢?也许有一天......
是呀,现在要做的只是——
做好自己要做的一切......
一杯茶,一帘梦,世事如此的波澜不惊,独倚幽窗,看风筝与线,遮住了低过屋檐的光阴……
风筝——逆风飞翔的我。
记得儿时,最喜欢的事并不是在书中寻找自我,而是在大自然中放纵自我。
阴雨绵绵,乌云低沉的压住了天空,让人平添了几分忧愁,远处,乌云正慢慢地靠拢,雨滴将滴未滴,这时,一声刺耳的雷声,划破了天空的寂寥,雨开始倾泻而出,在农田工作的人,纷纷披上斗笠开始向家里飞奔,等到回到家,是一杯热腾腾的茶在静候着佳音。不一会,雨就停了,太阳慢慢的探出头来,用云朵作衣。雨后的街道,湿漉漉的,街道两旁的花朵在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后,更加茁壮的成长,散发出迷人的味道,不似玫瑰的娇艳动人,不似荷花的出泥不染,而是混了了两种花的味道,清新优雅,用鼻子在空气中嗅了嗅,这种味道充斥了整条街道,树上的叶子也被洗得发亮,经过太阳或许还可以反光,不时还可以看到几只蚯蚓的踪迹,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美好,我在街道上恣意的跑跳,不时会踩进路旁的小水洼里,这时,背后总会传来熟悉的声音:“刚下完雨怎么就跑出来了,快来再穿一件衣服,别着凉了。”我听到后,第一反应不是马上扎进她怀里,而是跑的更快了。她便会跑来追我,街道上充斥着我们的笑声,久久不能消散,等到她抓到的时候,我便会乖乖的穿上衣服。抬头看着她,隐约觉得自己就是放荡不羁的风筝,而“她”就是紧紧牵挂我了“线”,不停的放飞着,不停的牵绊着……
线——陌上花开的牵挂。
就这样无忧无虑的长大,可时光就是过得这么快,转瞬间,我已成为一名中学生,有了女孩应有的矜持,也就不喜欢在田野里疯跑了,可是那些曾经的回忆,即使已被岁月沉沦在心底,酝酿不已,可不时还是会浮上心头。偶尔会怀想,但我知道,那是曾经的曾经,曾经那个女孩,长大了,正在不断的成长。可殊不知,风筝也会厌倦线的牵挂。
有一次,我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期间,“她”打了好多电话,我似乎有些不耐烦了,我十分不满的按下了接通键:“喂,你有事吗?我正在玩,有事快点说。”电话那头传来的的声音,略有些沧桑:“我有事要出去一趟,饭已经做好了,回家就可以吃,凉了别忘了热一热,好了,你快玩吧。”我在电话那头已经无力再说些什么了,泪顺着脸颊不争气的流了下来,我急忙伸手把泪痕抚平,不愿让人发现,然后急急忙忙的回了家,推开了门,饭菜的香味飘了出来,我心想;“她怎么了,为什么要出去?越想越好奇。于是,我便下楼了,在小区的门口,我遇见了楼下的阿姨,阿姨问:“你妈妈怎么了?看起来不太舒服,你快去看看吧……”她后面说的什么我已不再听,飞奔过马路,径直走向诊所,推开门,只见“她”在输液,我走上去,带着责备的语气问:“你生病了怎么不跟我说。”
只见她不紧不慢的说;“我不是怕耽误你玩吗。”听完这句话,我脚跟软了一下,浑身无力,心里暗暗责备自己的无知和不懂事,这时,她叫我坐在旁边,把手搭在我手上,眼里充满了关爱,让一切都随风去吧。
“风筝”与“线”的关系似乎是捉摸不透的,他们既紧紧相随,又互相牵绊。
走过年华,青云沾湿风筝,山水两两不相忘,已知“筝”的浮生,一段“线”的牵挂。
夏日的雨来的那么急,人们都来不及做任何准备,雨水打在地上,打在人们的脸上,一切经过雨水的洗礼之后都显的那么凄凉而美丽!
花开花落,悲伤总会跟随着我们,落花残留的芬芳总会让人思念,回忆!看到那一片片枯萎的花瓣凋零在地,心中不由得浮起淡淡忧伤。没有谁会低头捡起那没有生命的花瓣将它好好的安葬,没有谁还会理会它的感受,没有谁还会记得它曾经给人们留下的欢乐。我慢慢的寻觅着这一切,可感觉记忆开始变的模糊了,我拼命回忆曾经的美好画面,却感觉什么都像被一层烟雾缭绕着似的,或许是我太渴望再一次真真实实的经历一次了吧!我知道在也不可能了!
当所有的曾经的过往都被人遗忘丢弃,当曾经的誓言和允诺都被风沙吹的残缺,当生命千疮百孔奄奄一息,我却我能无力!我认为所有的结束都是悲伤的,都是残缺的!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太多的人都选择了遗忘,而我喜欢劳劳记住花儿落地的样子,将它定格永远可在心中,这是一辈子忘也忘不掉的伤痛,还不如清清楚楚的记住它的它样子,这样依稀还可以想起遗失的美好!
世界在庞大的雨水里变的安静,变的孤单,变的寂寞!变成了一个让人悲伤的星球,缓慢的旋转着~~~~此刻的称之为一生的朋友都不知道跑道哪里去了?他们在哪?他们和谁在一起?他们又要和谁肩并肩靠在一起。我不会知道,在我看来都是遥不可及!那一刻,我落泪了,这一刻,我长大了!我明白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时间可以淡化一切!天黑了,我枕着自己麻木的胳膊睡着了~~~~~泪水顺着脸颊不知不觉地流淌着~~~~~
【作文分析】
一、审题立意
1、题目回顾
现在很多学生不愿上语文课,他们认为教材中很多文章过于老旧,没有文学积累的价值,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也有人认为教材中的文章多是传世经典,是历代文坛哲圣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材料分析及审题方法
这是一道评论性作文题。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
所给材料谈论的是很多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看法,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观点。考生可赞成其中某一种观点,如教材文章过于老旧,或教材文章多少传世经典,也可以辩证地看待分析。对于文体的选择,可以写议论文,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记叙文,叙述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本次作文存在的问题
1、审题立意方面
①辨别不清材料关键词,重心不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文学理应有其存在的价值,试问:“若无一步步的脚印,我们又岂能到达千里之外。若无涓涓的细流,我们又岂能看见今天的江河。中华传统文学的价值便如同那一步步的脚印,那涓涓的流水,组成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下面,就让我们来谈谈传统文学的价值……
评:以上文字体现出学生在审读材料时没有分清侧重,材料关键词应该是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写作重心应着眼语文教材。不少学生却通篇大谈语文课、中华文化、文学经典、旧文章、文言文……完全抛开语文教材,审题出现偏差。
②抛离材料偷换话题:
立意:创新、做好自己、守住本心、透过现象看本质……评:抛离材料去单谈“创新”等,这些观点跟材料有着似是而非的关系,其实它们是没办法在材料中直接体现出来的,偷换话题了。这个问题一直是审题中的死结,一定要强调学生不要出现跳跃式思维,避免蝴蝶效应了。
2、论证分析方面
①缺乏 论据,内容空洞。本题贴近生活,审题难度不大。评论对象是大家熟悉的语文教材,应该是人人有话可说,人人有素材可用。但部分学生不懂得调动积累,空谈中华文化、文学经典。
②事例与观点不合,牵强附会。不少学生生搬硬套第一次作文训练中关于故宫里开星巴克的事例和范文。
③说理不够深刻。仅重复材料观点就事干巴说理,没有做到由此及彼深入分析,缺乏建设性意见。如肯定语文教材的可指出如何传承经典;辩证分析的可指出在教材中引入哪位作家的文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议论文要写得深刻,一是不能干巴说理,议论文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文章要有时代气息。
3、论证语言方面
语言驾驭能力毕竟低下,论证枯燥无味,缺乏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有的同学爱说过头、偏激的话,如: 1、什么都学不到的语文课 2、文言文……好好的人话不说,说什么鬼话。
4、书写潦草,不能完卷。
三、解决方案
要做到立意正确,论述切合题意,离不开深刻思考,也少不了材料的积累和选用以及论证技巧的运用。针对以上失误,谈几点意见:
1、认真审读材料,弄清命题指向,选择合适的角度立意。能否扣题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在文章的.题目中镶入体现材料中心的字眼是扣题的不错选择。开篇自然引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如果开头缺少点题,绕得过远,阅卷老师不明就里,找不到紧扣中心(话题)的信息,文章就会有扣题不紧或偏题 离题的嫌疑。
2、运用各种手法来论证,要言之有物,否则,会弄巧成拙。必要时可以围绕题目拟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间 ,不断强化中心。
3、事实胜于雄辩,选用论据要典型,能新颖更好,不能简单堆砌材料,要从适当的角度紧扣论点进行表达分析,最好能逐层深入,对意义引申扩展。
4、结尾要照应开头,扣题强调,不管议论还是抒情,都要让中心更为突出。如果做得好,还可以挽救一下之前偏题的败局。
5、论证要由此及彼深入分析。我们写作时不要局限于论述对象本身,要揭示其本质、根源、危害或造成的影响等,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从而使说理深透。不要太过绝对,要学会辩证分析,提建议态度要温和。议论文的主要任务就是说理,分析越深刻,说理才能越透彻。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注重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运用一分为二、发展、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6、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
【优秀范文】
华夏之瑰宝,莫轻言弃之
作为一个中国人,当需熟读汉文,熟书汉字,于是自豆冠之年起,便与汉字为伍,与汉字为伴,悟道之始,感世之末,求学年岁,语文课本终是相随相伴。而现在的许多学生却不愿上语文课,认为其老旧教材无价值,此之让我甚是心寒,尤为心痛。语文教材中句句章章皆是华夏之瑰宝,岂可轻言弃?
自盘古开天辟地,除混沌而迎光明之至今日,已是四千余载春秋。而中华文化自始成之日起而至今日,未曾失传,可谓源远流长。语文课本中句句章章皆选于此,虽是旧远,何谈无意?其实语文课本中句句章章只要我们细酌而慢尝,细思而长念,便觉此之犹胜繁华,耐人寻味,久酣而不觉淡。
千古多少春秋,江山多娇,袅雄往之,代代世雄战沙场,声声哀怨埋黄土。而纵观文坛,多少文子墨子,才人骚客各放韵彩。而他们略输文采,轻泼文墨便是佳作流世,四韵聚成。而课文中处处是此等良才佳作,对我们甚有教育意义,请君听我与你细细到来。
要谈语文教材佳作,当先谈孔子的《论语》。《论语》中“温故而知新”让我们懂得了学过的知识须复习的道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们明白了学思须结合,不可置之分而行的道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让我们知晓了处处可求学,人人可为师的道理,我们要学会向每个人请教……孔子的《论语》确为传世经典,无论何时,其言皆有理可寻,岂可言之无意义?韩愈的《师说》细道陈词何为师者,当为师者表范,让我们懂得了师者的本质,亦应尊师重道,又言求学不应顾及身份。于今时今日,亦是有教育意义的,岂可言之无意义?
还有鲁迅的各种文章,其弃医从文,救补亡国,其中文章可看出其写法之高超,思想之高远,又讽时嘲世,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或许这样的一生一世,我们只有仰望,但我们亦可向之学习,学习他的写法。如《拿来主义》当为议论文之表范,我们可观赏,细仿,岂可言之无意义?
语文教材中的千篇万章当为中华传世之瑰宝,流世之绝韵,千金不可易,万金不可求,岂可轻言弃之?
“兴华”若既不仔细琢磨,又不认真思考,显然没有什么,可认真一想,其中的道理很深。
很巧,我们的学校就是以“兴华”为名,算得上是一个“兴华校”了,但是我们是不是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兴华人”了呢?我觉得不是,要想成为一个“兴华人”,“兴华”的含义是该必懂无疑的。“兴华”就是“让中国兴起”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兴华人”呢?并不是走进“兴华校”,便成“兴华人”。而是要具备坚强的品格和向前奋斗的精神。
奋斗,要向前奋斗,如果只在原地奋斗,必将是徒劳无功的,所以要向前。又不能盲目的向前,倘若没有目的,奋斗几年,倒过头来问问自己:“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是在奋斗吗?那成果了?”一无所获。加上坚强的品格,说到这儿,大家不要胡乱猜测。坚强的品格并不是劲往一处使,固执而没有任何效率的做事,也不过是白费精力,伤身而已。我们要选择正确的道路,同时把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品格,二者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把锋利的宝剑,再遇到重重困难,就如同一路荆刺,这时,持起宝剑,斩落荆刺,开辟一条成功之路。
向前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品格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因为它们是构成“兴华人”的重要条件,也是必备条件,要做一名“兴华人”,如果只会奋斗,而没有坚强的品格,路走中途,也只能是半途而废。假设有坚强的品格,但没有奋斗的决心,也很难成功。
可见,奋斗和坚强是“兴华人”的“顶梁柱”。
我坚信只有成为“兴华人”,才能够“兴华”,“华”方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