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有:闵苏 刘新伟 陈萍 刘丹彦 陈 萍 主任医师,教授,科副主任,麻醉系临床麻醉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麻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983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1989年获麻醉专业硕士学位,从事临床麻醉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三年。擅长处理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麻醉和各种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麻醉经验。 在我院首先开展PCIA 和PCEA术后镇痛新技术,为PCA技术的大规模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率先在我院开展局部麻醉药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研究;同时建立了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的荧光分光光谱测定法,适宜于麻醉中血药浓度的监测;和神经外科合作开展了颅内压的监测和各种麻醉药物对颅内压的影响;率先开展经颈内静脉逆行穿刺测定颈内静脉球氧饱和度SjvO2的监测方法和麻醉药对脑代谢的研究,拓展了监测的范围,扩大了麻醉和研究的领域。 多次承担了医学本科麻醉学章节、麻醉系危重病医学的教学工作,多次获得“受同学喜爱的教师”称号。指导研究生名9名,现在读研究生3名,3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获校优秀论文奖。获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一项“颅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脑保护”,获资助8000元。获学校和院内启动基金二项约2,0000元。在中华麻醉学杂志及其它的医学刊物上发表论著二十余篇。 闵苏,女,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导师、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麻醉系副主任、麻醉学系临床麻醉学教研室主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 1982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从事临床麻醉、科研、教学及疼痛治疗工作20余年。科研方向:心血管手术麻醉、体外循环灌注,临床研究:无痛分娩、危重症监测、急救复苏、血液保护和器官移植等方面。被誉为无痛分娩专家。 现任中华医学会麻醉专委会委员、重庆市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疼痛学专委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麻醉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市分会疼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市分会麻醉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麻醉与镇痛》杂志中文版、《重庆医学》、《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委。《临床麻醉学杂志》审稿人。 参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外科学》第六版,副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麻醉专业统编教材《麻醉生理学》第二版,参编其他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3篇被SCI、Medline收录)。承担吴孟超医学科学技术基金专项课题1项、吴阶平医学科学基金1项。重庆市级课题2项,其他合作科研项目5项。 尤其对科室建设和管理具有独到之处。刘新伟 男、硕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1983年 毕业于四川南充医学院医学系。 1992年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获麻醉学硕士学位。 1992至今 一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事临床麻醉、教学及科研工作。对于各类麻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麻醉处理,提高危重病例的抢救成功率和降低其死亡率。 2002年10月至今 参加重庆市首批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医疗队,任副队长。 科研主攻方向:体外循环心肌保护、临床肌松药效应研究。刘丹彦 女、学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1985年 毕业于泸洲医学院医学系 学士。 1986年~1988年 四川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内科住院医师,具有一定内科学临床经验。 1988至今 一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事临床麻醉、教学及科研工作。对于各类麻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麻醉处理,提高危重病例的抢救成功率和降低其死亡率。1997年率先在本市开展门诊无痛人流麻醉的临床及科研,对无痛人流技术的推广及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参加科内器官移植、PCA、血液回收等各种新技术。从事医学系、麻醉系的教学,并担任主担教师。 2000年~2001年 在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进修。对于困难气管插管及口腔科麻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临床、科研主攻方向:口腔颌面外科麻醉、困难气管插管、围麻醉期应激反应的调控。 发表科研论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