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世钧人物形象 沈世钧可以说是张爱玲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好男人形象之一,他踏实肯干,并不因为家庭的关系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他孝顺自己的母亲,对朋友热心,没有过着骄奢淫逸的富二代生活,用自己的薪水给曼桢买戒指,甚至他没有中意富家小姐石翠芝,而是爱上了一个平民女子顾曼桢,这些都是他身上所具有的只得我们肯定的地方。但我不得不说,他的性格成分中是有懦弱的成分在里面的。在他的父亲见到曼桢,并说曼桢像曼璐的时候,他退缩了,他没有向自己的父亲承认这个事实,他对他的父亲说了谎,反过来说,即使他口口声声说不在乎曼桢的家庭,现在看来,他毕竟还是在乎的。可以说他欣赏曼桢,欣赏她能吃苦以及她的坚强,可是,在世俗面前的他还是退缩的。毕竟当舞女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他表面上是在维护曼桢在他父亲心中的形象,本质上他是对曼璐心存芥蒂的,他的平等思想是不彻底的。沈世钧与顾曼桢之间的爱情之花最后还是以枯萎为结局,沈世钧遵从长辈的意愿娶了富家小姐石翠芝,石翠芝也是一个很勇敢的女性,新婚之夜便问沈世钧:世钧,怎么办,你还是不喜欢我。因为误会而分手,沈顾二人又在偶然中遇见,最后只有一句话,既苍白又无奈的: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时隔多年,他们的确回不去了,沈世钧的爱情之花彻底枯萎了。 二、顾曼桢人物分析 顾曼桢是曼璐的妹妹,是顾家的第二个女儿,是一个坚信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的上进的女子。她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这些都是她的优点。曼桢从小家境贫寒,是靠姐姐曼璐做舞女赚来的钱来读书的。她生活简朴,追求专一的爱情,可以说她对姐姐曼璐的感情是不一般的,是一种依赖的关系,曼桢从来都是信任曼璐的,是依靠曼璐的,在世钧流露出那些世俗的对曼璐的偏见的时候,她愤怒了,发出了妓女与嫖客谁更无耻的呼声。这无疑是代表了女性的进步,对于爱情,她也是很勇敢的,她没有因为世钧的家庭而产生退缩的意志,所以说她的身上也有着中国女性所要求的那种打破门第的观念。当提起她的姐姐,她的内心也是有骄傲的成分的,没有任何的对姐姐的出身的鄙夷。她是坚强的,她恨曼璐与祝鸿才,即使曼璐也有她自己的苦衷——要留祝鸿才在身边。曼桢的骨子里透露着一种倔强,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她是善良的、单纯的,在张爱玲笔下的众多女主人公中,她是特别的,她特别的坚强,特别的勇敢,特别的可爱。她身上有着传统的中国女孩的味道,是温柔的,安静的,可是这种安静总是会被外界的纷扰所打乱。曼桢的故事也是一个悲剧,而与世钧在一起的那几年,只能成为终身的追忆。在曼桢身上是没有获得过多少母爱的,事实上,张爱玲的小说中塑造的母亲的形象总不是那么慈祥可亲的,可以说,曼桢唯一的支柱就是世钧,就像小说中她说的那样,世钧就是她活着的理由,那些回忆就是她支撑的动力。曼桢是可怜的、可悲的,最后为了她的孩子,她回到了祝鸿才身边,也只是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不善于交际,最终也失去了祝鸿才的欢心。几番纠结,终于与祝鸿才离婚,也获得了孩子的抚养权,她的噩梦结束了。可是她的感情生活却始终是空白的了。最后遇到了世钧,她是激动的,却也只能抱着世钧说那句“再也回不去了”,所有的悲凉与沧桑之感便跃然纸上。的确,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没有供爱情滋生的土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