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从1983年开始创作,至今已经发表的文学作品有五百余万字,出版了四十余部单行本。在2008年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
他的作品还是不少的其中《雾月牛栏》获1995年-1996年鲁迅文学奖。《清水洗尘》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小说。《白银那》获得第二届红河文学奖。《晨钟响彻黄昏》获1995年东北文学奖。另外《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使迟子建第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获得第三届冰心散文奖。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这篇小说是一部描写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历史的长篇小说,在小说中主要是描写了鄂温克人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斗争以及在现代文明的挤压下的顽强生活的故事。在小说中描述了很多丰富多彩的鄂温克人的民族风情。通过这部小说可以使人们深刻了解大兴安岭丛林深处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也可以是人们加深对东北的向往。
在这篇小说中优美的句子还是不是的,例如“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一样的,你以为用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 追寻是为了抓到属于自己的还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呢?”
《伪满洲国》
迟子建曾说过:“那是我过得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从创作上就能看得出来。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长篇《伪满洲国》的创作。如果不是那种状态,我是没有那种勇气触碰那么宏大的题材的。”
通过阅读《伪满洲国》可以使人更加了解1932年至1945年发生在伪满洲国的尘封往事。《伪满洲国》可以说描写的是东北的一段黑历史,2000年出版的这部小说用68万字来描写东北抗日时期的无数个悲壮故事。